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探索产妇产程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为(7.01±2.51)h远低于对照组的总产程(10.23±4.17)h,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9.7%,高于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65.5%;在总产程与自然分娩率方面,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妇产后出血量、抑郁评分以及焦虑方面,对照组患者显著高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9.7%,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信心,有助于缩短产程并提高自然分娩率。
【关键词】心理护理;产妇;应用效果
分娩是一种自然生理工程,受产妇产力、产道以及心理素质、精神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初产妇而言,对分娩产生的疼痛感、恐惧感等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对产妇的神经系统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致使产程增加、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等。此外,受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产妇在进行角色转变、自然分娩的选择等方面也会产生负面因素[1]。由此可见,增加心理护理在产妇产程中的应用对于提高产妇阴道分娩成功率、缩短产程、消除不良情绪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意义。为此,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心理护理在初产妇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产妇年龄最小20岁,最大32岁,平均年龄为(25±2.1)岁,产妇孕期为(37-41)周,平均孕期为(38±2.2)岁。临床诊断确定所有初产妇均无语言、精神障碍,无严重的免疫系统、造血系统以及合并的心脑血管疾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两组初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孕周等基础性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初产妇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初产妇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产前宣教,医护人员应针对初产妇的临床基础资料,对其进行评估,第一时间与初产妇及家属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针对初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等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教育程度等,对其进行宣传工作,借助宣传册、健康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和平台,向其讲解受孕、怀孕、分娩等全过程的健康知识,提高初产妇的产前认知水平,树立积极的心态,以正确的健康技能,顺利分娩[2]。
其次,产时心理护理,产时心理护理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一对一的陪护,都对初产妇的心理进行干预和指导,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如握紧产妇手掌,指导其正确护理,进行抚摸安抚,以及对其腰腹部进行按摩等等,以此帮助患者因宫缩引起的疼痛感。于此同时,指导初产妇家属积极鼓励、安慰初产妇,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同时随着产程的不断推进,针对初产妇第二产程中的饮食进行科学的供给,帮助初产妇擦汗、喂食等,给予初产妇完全的信心支持和安全感。在第三产程中,分娩以后,给予初产妇的表现、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体征等给予肯定的赞美和夸奖,提高初产妇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最后,产后心理护理,产后心理护理主要是针对初产妇由准妈妈向母亲角色的转变过程中,在此过程中,除给予初产妇科学的新生儿喂食、照料、看护等方面的知识宣讲外,针对初产妇角色转变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肯定的表扬和赞许,就母乳喂养、个人生理功能的恢复等进行宣教,对初产妇及其家属产生的错误认识及时进行纠正和心理疏导,帮助初产妇顺利完成角色转变。
1.3 评价标准
依据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对初产妇的产后抑郁以及焦虑状况进行评分,同时就初产妇的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详尽的记录,其中护理满意度包含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四个指标,对护理过程中的宣教效果、环境、护理态度以及护理技能等进行考核。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用t检验;全部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學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总产程对比分析
观察组的总产程为(7.01±2.51)h远低于对照组的总产程(10.23±4.17)h,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9.7%,高于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65.5%;在总产程与自然分娩率方面,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初产妇产后出血量、焦虑与抑郁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在产妇产后出血量、抑郁评分以及焦虑方面,对照组患者显著高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9.7%,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帮助初产妇正确认识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增强其对分娩的健康知识认知程度,同时在初产妇产前、产中以及产后不同阶段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疏导,有助于初产妇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克服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量以及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由此可见,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在初产妇产程中大力推广应用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
周基莲.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2):222—223.
[2]邹小翠.心理疏导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2):376.
【摘要】目的:探索产妇产程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为(7.01±2.51)h远低于对照组的总产程(10.23±4.17)h,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9.7%,高于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65.5%;在总产程与自然分娩率方面,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妇产后出血量、抑郁评分以及焦虑方面,对照组患者显著高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9.7%,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信心,有助于缩短产程并提高自然分娩率。
【关键词】心理护理;产妇;应用效果
分娩是一种自然生理工程,受产妇产力、产道以及心理素质、精神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初产妇而言,对分娩产生的疼痛感、恐惧感等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对产妇的神经系统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致使产程增加、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等。此外,受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产妇在进行角色转变、自然分娩的选择等方面也会产生负面因素[1]。由此可见,增加心理护理在产妇产程中的应用对于提高产妇阴道分娩成功率、缩短产程、消除不良情绪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意义。为此,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心理护理在初产妇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产妇年龄最小20岁,最大32岁,平均年龄为(25±2.1)岁,产妇孕期为(37-41)周,平均孕期为(38±2.2)岁。临床诊断确定所有初产妇均无语言、精神障碍,无严重的免疫系统、造血系统以及合并的心脑血管疾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两组初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孕周等基础性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初产妇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初产妇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产前宣教,医护人员应针对初产妇的临床基础资料,对其进行评估,第一时间与初产妇及家属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针对初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等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教育程度等,对其进行宣传工作,借助宣传册、健康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和平台,向其讲解受孕、怀孕、分娩等全过程的健康知识,提高初产妇的产前认知水平,树立积极的心态,以正确的健康技能,顺利分娩[2]。
其次,产时心理护理,产时心理护理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一对一的陪护,都对初产妇的心理进行干预和指导,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如握紧产妇手掌,指导其正确护理,进行抚摸安抚,以及对其腰腹部进行按摩等等,以此帮助患者因宫缩引起的疼痛感。于此同时,指导初产妇家属积极鼓励、安慰初产妇,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同时随着产程的不断推进,针对初产妇第二产程中的饮食进行科学的供给,帮助初产妇擦汗、喂食等,给予初产妇完全的信心支持和安全感。在第三产程中,分娩以后,给予初产妇的表现、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体征等给予肯定的赞美和夸奖,提高初产妇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最后,产后心理护理,产后心理护理主要是针对初产妇由准妈妈向母亲角色的转变过程中,在此过程中,除给予初产妇科学的新生儿喂食、照料、看护等方面的知识宣讲外,针对初产妇角色转变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肯定的表扬和赞许,就母乳喂养、个人生理功能的恢复等进行宣教,对初产妇及其家属产生的错误认识及时进行纠正和心理疏导,帮助初产妇顺利完成角色转变。
1.3 评价标准
依据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对初产妇的产后抑郁以及焦虑状况进行评分,同时就初产妇的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详尽的记录,其中护理满意度包含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四个指标,对护理过程中的宣教效果、环境、护理态度以及护理技能等进行考核。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用t检验;全部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學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总产程对比分析
观察组的总产程为(7.01±2.51)h远低于对照组的总产程(10.23±4.17)h,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9.7%,高于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65.5%;在总产程与自然分娩率方面,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初产妇产后出血量、焦虑与抑郁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在产妇产后出血量、抑郁评分以及焦虑方面,对照组患者显著高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9.7%,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帮助初产妇正确认识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增强其对分娩的健康知识认知程度,同时在初产妇产前、产中以及产后不同阶段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疏导,有助于初产妇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克服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量以及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由此可见,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在初产妇产程中大力推广应用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
周基莲.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2):222—223.
[2]邹小翠.心理疏导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