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取向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eit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年,中国教育也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教育的高质量,根本在于课堂教学的高质量;而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关键在于教的艺术。本刊陆续推出基础教育各学科代表性的教研成果,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开展高质量课堂教学提供助力。本期,邀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秦晓文老师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卢海军老师分享他们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的课堂教学改进的探索。
  一切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课堂教学质量是影响基础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核心问题。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在北京市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进的策略。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应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讲授、体验、探究等教学方式,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把“听中学”“看中学”和“做中学”有机结合起来。
  1.改进讲授式教学,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新知识的本质特征及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把新知识与其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一是利用相关的典型物理现象和生活情景,直接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铺垫。二是通过适当的演示实验为克服重点和难点作铺垫。演示前,要指导学生明确观察重点和思考的问题。演示过程中要创造条件,提高可见度,突出观察对象,通过对比等方法,突出实验结果和条件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条件的差异及所产生结果的联系。演示后,要通过有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为学生的思维和推理提供铺垫。还可以利用录像、计算机,有控制地再现实验现象的发生过程,使表象得以巩固、连续和丰富,从而为理性分析奠定必要的基础。
  讲授过程中要尽可能应用变式教学,突出事例的本质特征,还要引导学生分类比较。通过同类事物的比较,帮助学生发现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点,为学生抽象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讲授式教学要致力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有针对性。要精讲,为学生留出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为自己留出更多指导不同层次学生的时间。关注学生回答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注意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障碍点,不片面追求答案的完整性。
  2.加强“做中学”,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做中学”是指学生采用体验、探究、制作等实践类活动方式,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获取直接经验的过程。“做中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应用,克服“纸上谈兵”学物理产生的系列弊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参考以下策略。
  根据课堂教学目标以及展现知识形成过程的需要,选择、设计适当的活动任务,如体验类、制作类、测量类、探究类活动等。采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策略组织指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物理概念等核心知识的建立过程,如体会概念建立的必要性、概念定义的合理性、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和发展性等。活动任务要明确具体,指令清晰,完成活动任务所需要的器材等资源要充足,符合教学要求。问题要注意层次性、系统性。通过具体的任务和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制作、探究。
  加强与改进实验教学,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经历课标规定的20个必做学生实验。在此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组织学生开展小实验、小制作等低成本实验活动。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实验活动。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为学生提供符合认知规律的实验情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促进合作学习,使学生养成善于和別人平等交流与合作的习惯。
  设计规划好学生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教师应事先亲历活动全过程,评估学生活动所需要的时间,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指导策略。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的活动提供质量合格、操作简便、数量充足的器材,还要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指导,要将整体书面指导、个别现场指导、生生指导等多种指导方式结合起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参与活动。
  以核心素养为取向,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
  1.基于物理学科特点,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中要尽量克服自身惰性,主动改变那些自己最熟悉、最容易操作,但不利于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行为,如教师包办代替、随意提问、问题不清、指令不明等。
  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鼓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其养成将困惑和疑问表达出来的习惯。教师提问时要多采用“为什么的问题”和“怎么样的问题”,尽量少提“一般是非性问题”和“是什么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或解决方案要及时追问和质疑,重视学生思考过程中的证据及解释。
  教师要设计适当的问题或任务,采用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指导学生解决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层次性、系统性,通过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任务的设计要适当,应充分利用实验解决学生的疑惑和质疑;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给予学生适当的思考和操作时间。
  创设适当的问题和任务,尽量将分析论证过程中的科学思维显性化、程序化。教师通过将科学思维过程显性化,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示范;学生将科学思维显性化,便于教师诊断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问题和错误,及时纠正及针对性强化。
  2.抓住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认真研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所有实验探究课题,不仅要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还要撰写探究报告,体会科学探究中出现的思维误区和问题,为指导学生科学探究奠定基础。   以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科学探究课题为载体,加强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创设适当情境,指导学生提出可以进行探究的科学问题,如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和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中,怎样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指导学生有根据地进行猜想和假设;指导学生学会识别问题中的变量,如探究蒸发吸热中如何识别控制变量;指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和测量变量的方法,如探究固体能够传播声音中如何控制变量,探究平面镜成像中如何测量和改变像高,探究滑动摩擦力因素中如何测量粗糙程度;指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指导学生安全规范地操作,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科学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基于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如克服为追求结论而忽视科学方法的不良倾向。
  发挥教师在探究学习中的支持与引导作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合作探究,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科学探究过程。
  3.以核心素养为取向,加强课堂互动交流,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师生互动中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力量,教师要用自己对学习、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生互动中要加强对学生思维参与的关注,确保学生在互动中切实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加强合作学习以及生生间的交流与协作。在合作交流中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識,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帮助学生逐步积累成功学习的体验,为学会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联系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留意观察身边丰富多彩的世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感受知识的力量,感受学习的乐趣。
  加强诊断和反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诊断。采取多种措施了解、分析学情,加强教学诊断,提高教学针对性。教师要了解学生有哪些经验是有利于学习新知识的、有哪些经验是不利于学习新知识的、学生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基础是否具备等,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及针对性作业,提高教学的实效。通过诊断帮助学生从认知过程中寻找错误根源,反思解决问题的思路,掌握有效的认知策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独立解答问题的条件,从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问题开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体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发展不同层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教学反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及时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和错误,并进行分类整理。采用多种反馈方式,及时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如利用实物投影、手机同屏等技术手段展示学生典型问题并进行点评,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面对面反馈等。根据长期积累的反馈信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适当的目标,为每个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和练习。
其他文献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以“回归本真,做纯净的教育”为核心价值观,秉持时代性、人本性、综合性和学术性原则,着力创设“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以“回归本真,做纯净的教育”为核心价值观,着力创设“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时代性。学校立足新时代教育特征,以“一个学校一个时代”为方向性发展目标,着力在办学理念、治理模式、队伍培训、
期刊
2012年,修订后的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正式颁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成为学科培养的核心方向。在此背景下,学校基于核心素养培育进行了特色课程建设。  以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行动  学校探索构建符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课程设计注重目标达成。课程设计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以人为本,把提升学生智慧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基点;二是萃取学科与课程中
期刊
在思政课教学改进的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通过课堂给学生创设或还原历史“实际场景”,让学生体验和领会高中思政学科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结论是一条很好的路径,既强化了思政课教学的学理性,让学生感受学科魅力,又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坚持思政课教学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一段时间以来,高中思政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片面应对考试的现象,一些思政课教师未能自觉、充分地把握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内在关
期刊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体验,为其终身发展服务,这使得生涯教育的作用更加凸显。多年来,学校在职业生涯教育路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  1.开发课程,通过学科融合渗透  学校在健美操、啦啦操、篮球、环保时装秀、英语课本剧等课程中渗透生涯教育,还结合北京市地方教材,形成了生涯教育校本课程。课程面向以七年级和八年级为主体的全体学生,内容包括适应辅导、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与生活、良好的社会适应、生涯
期刊
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将学生以“听中学物理”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做中学物理”为主线、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是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面临的现实课题。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过程为例。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演示蜡烛的火焰随音乐的变化而翩翩起舞。设问:烛焰的跳动与节奏变化的声音之间可能存在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创设新颖的情景,引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愿,引出本节
期刊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将之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體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怎样使学生能够快乐地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呢?我们认为,应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运用多种方式开展主题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其在活动中实践、体验、收获、展示、交流。  选择学生喜欢的研究主题 
期刊
我们以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中的“反弹高度”一课作为研究内容,尝试说明“问—学—学—问”的学习模式是如何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  第一个“问”是指通过观察、初步思考,提出基础问题,设计研究方案;第一个“学”是指“自育”,学生经历自主尝试、学习与反思,初步解决问题;第二个“学”是指“互育”,通过教师指导、学生间交流,互相借鉴经验,发现不足,完善方案;第二个“问”是指通过提出新的问题,评
期刊
2021年4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推进“互联网+基础教育”的工作方案》,强调“探索推进北京市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以宋庆龄先生“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理念为指引,充分进行线上线下融合课程的探索及实践。我们通过针对不同類型融合课程的总结复盘,成功实践了多种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活动,有效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推进中心在艺体类学科中的教育有
期刊
学校自2003年提出“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学生和教师体会教育的幸福。然而,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深化“幸福教育”的内涵,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在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让教师真正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呢?结合学校进行的“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职业幸福感最高的群体是入职2-5年的新教师,他们从业动机强,身体素质好,在教学工作
期刊
北京市日坛中学深耕学科教学土壤,聚焦教师教学实践,致力于探寻学科关键能力培养的关键路径——情境教学。基于教学实践,我们提炼出开展情境教学的三种策略,即问题式、探究式和融通式的情境教学策略。  问题式教学策略  问题式教学策略通过抓住教学内容的核心,设置科学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探究,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更可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物理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