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道义与担当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y2673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思想是孟子对孔子“杀身成仁”思想的充实和发展。孟子认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价值,人固然应该珍惜生命,但在“义”与生命不能两全,二者必须抉择的重要关头,就不能苟且偷生,只能舍生取义。
  儒家认为,大丈夫修身立世,应该有道义与担当。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好一个“舍我其谁”!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国家民族利益遭受威胁的紧要关头,挺起胸膛,承担起了抗击外来侵略的重任,他领导的禁烟运动的胜利,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这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面对国破家亡,文天祥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爱国名篇《过零丁洋》,以气势磅礴和悲壮深沉的笔触抒发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尤其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写出了诗人要以赤诚的爱国之心来彪炳千秋的道义与担当精神。
  新中国成立前,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铁肩担道义。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生取义,矢志不渝,用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句话与孔子所说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样,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最强有力的心灵依托,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穷困不得志时,有着“独善其身”的操守,即使环境污浊亦不同流合污;飞黄腾达时,又有着“兼善天下”的豪情,能够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贫穷发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才是根本。所以君子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历史中继承的优秀品质。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大有作为的人。”
  今天,我们身处和平环境,“舍生取义”虽不像先前的义士、烈士那般气壮山河,但始終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关键时刻舍小家、保大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十二分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其他文献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诗使人灵秀,再没有比这句话更准确的了。  诗歌是语言文学中最璀灿的花朵,她具有语言美、形式美、意境美、抒情美、含蓄美、韵律美。诗的内质就是灵秀。正因为诗歌具有无穷的魅力,生活中,人们通常把最动人、最绚丽的现象称为有“诗意”。  诗歌是最简捷而又最深奥的文字组合,
期刊
长江北岸,雨湖之滨;吴头楚尾,人杰地灵。  诗书传家,薪火相因;精英辈出,传承文明。  一五一八,祥云东升;瓦屑坝上,医圣诞生。  李公濒湖,世医出身;冠字东璧,本名时珍。  自幼好学,刻苦认真;三试不第,从医弃文。  千里就药,分文不取;单方验方,治病救人。深研脉学,注重四诊;《濒湖脉诀》,誉满杏林。长耽典籍,若啖蔗饴;《神农经》始,《本草》阅尽古之《本草》,年久失修;多有遗漏,正误不清。  黄
期刊
说起《本草纲目》,恐怕时下很多年轻人更熟悉的都是周杰伦的同名歌曲,自2009年春晚舞台上,周杰伦与宋祖英以“英伦组合”合唱此曲,更是掀起了一阵“中国风”的热潮。后来方舟子“打假”,各路公知各种“科普”,又使得中医中药的科学性大受质疑。在纷纷扰扰的社会热点新闻中,这些散发着冷清气的传统文化,也着实有必要也有价值被我们重新认识认识。  众所周知,《本草纲目》是一本中药学著作,但它为什么不叫“中药大全”
期刊
芳草植物可以观赏,也可以强身健体。中国人早就明白气味会影响人的情绪,明朝李时珍花了30多年完成的巨著《本草纲目》,则介绍了1892种药材,其中植物占了1094种,有1万1仟多种药方,影响至全世界,而他在《本草纲目.芳香篇》中则列举了大量有健体、疗疾作用的香草植物,比如李时珍焚烧蕲艾,用它的味道来熏鼻,以达到除痛消肿、解毒清瘟的目的。如此,发挥香料的独特医疗效果来治病防病,便是芳香疗法的初衷。所以,
期刊
博大精深的中医学,传承了数千年,不是一个业外人能够写明白的。唯一明白的是,在数千年的中医精诚护佑下,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欣欣向荣。纵然某些特殊时期,西医体系几乎席卷了整个世界,但千年光阴,中医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骨血,以一个特别的形式存世。  人类是自然万物之长,与别的生命并无不同,也是依附自然而存在。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意在觅食,无意中发现了植物对人的非凡助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厚蕴,在世世代代中华
期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此诗高度概括了为学者格物穷理的追求:经由一番月影徘徊的迷茫始得活水,清甜自知,淋漓酣畅。不仅大理学家朱子有如此感慨,一切有大成就者均不能例外,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尤其如此。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李佃贵说,“继承、质疑、实践、创新,这四个核心要素造就伟大的李时珍,造就伟大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的创作动机,源自李时珍
期刊
五百年,沧海桑田;  五百年,本草依然。  五百年,白驹过隙,星移斗转;  五百年,时珍精神,不息承传。  五百年前,长江之滨,古城蕲州,商贾云集;  五百年前,吴头楚尾,荆王首府,人杰地灵。  五百年前,铃医世家,雨湖之畔,瓦屑坝上,天诞李童;  五百年前,濒湖时珍,子承父业,不做良相,甘为良医。  他,悬壶济世,“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怀千秋之圭璧;  他,妙手回春,望、闻、问、切,防疫
期刊
当年位于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的李府是一个医药世家,而药圣李时珍就是出生在这里的第三代医者。  世人都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似乎若不能成为国之柱石,就唯有将救治天下苍生为己任才是最高尚的职业。而李时珍一生行医的父亲却深知做医生的艰辛和不易,为了让儿子有更好的前途,他坚决的让儿子摒弃家学,投身于科考的道路。  聰慧勤奋的李时珍自幼就饱读诗书,十四岁就顺利考取了秀才,他和父亲原本以为今后
期刊
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反侵略战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在明朝中期,就出过这样一位抗击倭寇的民族女英雄——壮族巾帼瓦氏夫人。  瓦氏夫人,本姓岑,1496年生,归顺州(现在的广西靖西县)人。岑花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明朝的武将,她自幼聪明好学,饱读诗书,习练武艺,精通兵法,后嫁给田州府(现在的广西田阳县)土官岑猛为妻,改称为“瓦氏”。  
期刊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这一句的意思是:给了别人好处、恩惠,不要总想着让人酬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恩惠,切莫忘了报答。  为什么要施惠无念呢?因为给人恩惠的目的并不是要人回报。而是出于仁爱恻隐的本心,儒家讲每个人心中都有同情人、关爱人的善意,这是自然而然的。你帮助别人,是出于你的本心;同理,看见别人受苦落难就心中难受,不去帮助心中就过意不去,与人惠恩是为了自己心安,与别人无干。而生活中很多人做了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