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多处强调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习得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更应从中获得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只有触动学生思维的数学活动,才能从中积累相应的活动经验,从而产生深远的影响。
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曾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可以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路、研究的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回顾平时的课堂教学,应该说也是很重视学生“做”数学的过程,在“做”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也是能沿着提供的多个小问题去展开有效的研究,但结果往往是学生只记住了结论,而把问题解决的过程、方法或是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忽略了。因此,一旦独立去面对一个新问题,很多学生就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教师给予学生的学习任务中的思考力不够,多数学生只是循规蹈矩地按照既定的要求去完成学习任务,而忽略了为何这样去做。如何让数学活动更有效、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这也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让学生“做”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这就要求我们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把教材内容设计成数学活动,让学生动手“做”数学。
小学生的认识是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进行思维,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鉴于这样的认识,要解决学科性质与学生认识水平的矛盾,教学时,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是帮助学生习得知识、技能甚至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纵使这样,相信不同的教师给予学生的活动要求也是不同的,对于学生的思维要求更是千差万别的。
例如,在认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第一堂课上我怕学生一时找不到研究的方向,提供明确的学习任务:准备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小棒各一根,选择其中的三根围一围,观察哪三根可以围成三角形?哪三根不能围成三角形?观察每种情况下最长边与另两条短边之和的关系。根据以上观察比较,你能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在这样的提示下,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过程,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不失为一种节约课堂时间的好方法,然而透过这样的操作现象,令我们反思的是:这样的活动过程,学生的思维究竟能提高多少?学生对于为何要研究“最长边与另两短边之和的关系”,这一问题又有何思考?这才是整个操作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据于这样的认识,我在第二堂课中,让学生准备以上四种长度的小棒,以小组为单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从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中任选三根小棒围一围,观察比较,思考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能?组长对各种情况作好相应的记录。结合操作过程,说说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就在这样没有明确方向的前提下开展了活动。由于在学生的生活中接触的都是完整的三角形,因而当用4厘米、5厘米、6厘米三根小棒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时,学生没有任何发现,可当将第三根换成10厘米时,学生惊讶地发现,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在10厘米上方用4厘米和5厘米两根小棒撑起一个角,就是无法围成三角形;这就引发学生思考刚才为何能支撑起一个角,观察发现:4厘米和5厘米两根小棒连起来比较长,要想和6厘米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只有将4厘米和5厘米两根小棒支撑起来,形成一个角,也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操作、比较,无需教师多语,学生自然而然明确了本次活动的研究方向———两条短边之和与最长边之间的关系。相对于上一个案例中,缺少了第2个指向性明确的要求,课堂上的研究时间多了一些,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也不是那么严谨、到位,但从中折射出来的思维含量却是第一堂课中无法匹敌的,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做数学”,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真正的提升。
二、让学生“说”数学
“做”数学可能更多的是指向于操作层面上的,给予学生的直观思维更多一些,而这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说”数学就可以将这样的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上升至理性层面上来。
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更应理解这样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正所谓“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推导过程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去说,并且要做到边说边想象动手操作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在教学“圆面积计算”时,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要熟记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因此,就会出现部分学生死记硬背。比如:一个圆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圆的半径与长方形的宽相等,都是4厘米。求长方形的长。好多学生都是依据字面意思:先求出圆面积,即为长方形的面积,再除以宽。这样的方法可以看出学生的“说”与“做”是脱节的,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也未真正内化,从而也就无法灵活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因而只有做到“手口统一”,才能有效地促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让学生“品”数学
“说”数学,不仅要说“正确”的数学,更应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观点”或“疑惑”,切忌“人云亦云”。因此,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去“品一品”,这样,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在此才能得以发展。
例如,学生认为,“13×4,16×4与14×3,14×6”这两组题像“双胞胎”兄弟,长得差不多,但计算的结果却不一样。“我刚才是看到了两道题不一样,但我以为两个数字虽然换了位置,可能和加法一样,结果不变,其实这是不对的”;“第二组题,我还以为和第一组题一样,两个积相差10,可实际上相差20”……我示意他们将想法说出来,有些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察、并再次举例比较,发现:第一组算式里3和4相差1,算到的积十位上也相差1;第二组算式里4和6相差2,积的十位上也相差2;以此类推。可这时又有一个孩子举手说:“我用25×4,24×5,因数4和5只相差1,结果却是相差20”。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发。
学生在错误中去反思、品味,让原本枯燥的计算变得更富有内涵,而学生的思维因一次次的碰撞得以足够的发展,这远比解决几道计算题来得更有价值。
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曾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可以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路、研究的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回顾平时的课堂教学,应该说也是很重视学生“做”数学的过程,在“做”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也是能沿着提供的多个小问题去展开有效的研究,但结果往往是学生只记住了结论,而把问题解决的过程、方法或是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忽略了。因此,一旦独立去面对一个新问题,很多学生就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教师给予学生的学习任务中的思考力不够,多数学生只是循规蹈矩地按照既定的要求去完成学习任务,而忽略了为何这样去做。如何让数学活动更有效、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这也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让学生“做”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这就要求我们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把教材内容设计成数学活动,让学生动手“做”数学。
小学生的认识是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进行思维,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鉴于这样的认识,要解决学科性质与学生认识水平的矛盾,教学时,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是帮助学生习得知识、技能甚至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纵使这样,相信不同的教师给予学生的活动要求也是不同的,对于学生的思维要求更是千差万别的。
例如,在认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第一堂课上我怕学生一时找不到研究的方向,提供明确的学习任务:准备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小棒各一根,选择其中的三根围一围,观察哪三根可以围成三角形?哪三根不能围成三角形?观察每种情况下最长边与另两条短边之和的关系。根据以上观察比较,你能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在这样的提示下,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过程,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不失为一种节约课堂时间的好方法,然而透过这样的操作现象,令我们反思的是:这样的活动过程,学生的思维究竟能提高多少?学生对于为何要研究“最长边与另两短边之和的关系”,这一问题又有何思考?这才是整个操作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据于这样的认识,我在第二堂课中,让学生准备以上四种长度的小棒,以小组为单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从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中任选三根小棒围一围,观察比较,思考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能?组长对各种情况作好相应的记录。结合操作过程,说说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就在这样没有明确方向的前提下开展了活动。由于在学生的生活中接触的都是完整的三角形,因而当用4厘米、5厘米、6厘米三根小棒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时,学生没有任何发现,可当将第三根换成10厘米时,学生惊讶地发现,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在10厘米上方用4厘米和5厘米两根小棒撑起一个角,就是无法围成三角形;这就引发学生思考刚才为何能支撑起一个角,观察发现:4厘米和5厘米两根小棒连起来比较长,要想和6厘米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只有将4厘米和5厘米两根小棒支撑起来,形成一个角,也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操作、比较,无需教师多语,学生自然而然明确了本次活动的研究方向———两条短边之和与最长边之间的关系。相对于上一个案例中,缺少了第2个指向性明确的要求,课堂上的研究时间多了一些,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也不是那么严谨、到位,但从中折射出来的思维含量却是第一堂课中无法匹敌的,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做数学”,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真正的提升。
二、让学生“说”数学
“做”数学可能更多的是指向于操作层面上的,给予学生的直观思维更多一些,而这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说”数学就可以将这样的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上升至理性层面上来。
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更应理解这样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正所谓“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推导过程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去说,并且要做到边说边想象动手操作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在教学“圆面积计算”时,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要熟记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因此,就会出现部分学生死记硬背。比如:一个圆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圆的半径与长方形的宽相等,都是4厘米。求长方形的长。好多学生都是依据字面意思:先求出圆面积,即为长方形的面积,再除以宽。这样的方法可以看出学生的“说”与“做”是脱节的,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也未真正内化,从而也就无法灵活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因而只有做到“手口统一”,才能有效地促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让学生“品”数学
“说”数学,不仅要说“正确”的数学,更应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观点”或“疑惑”,切忌“人云亦云”。因此,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去“品一品”,这样,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在此才能得以发展。
例如,学生认为,“13×4,16×4与14×3,14×6”这两组题像“双胞胎”兄弟,长得差不多,但计算的结果却不一样。“我刚才是看到了两道题不一样,但我以为两个数字虽然换了位置,可能和加法一样,结果不变,其实这是不对的”;“第二组题,我还以为和第一组题一样,两个积相差10,可实际上相差20”……我示意他们将想法说出来,有些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察、并再次举例比较,发现:第一组算式里3和4相差1,算到的积十位上也相差1;第二组算式里4和6相差2,积的十位上也相差2;以此类推。可这时又有一个孩子举手说:“我用25×4,24×5,因数4和5只相差1,结果却是相差20”。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发。
学生在错误中去反思、品味,让原本枯燥的计算变得更富有内涵,而学生的思维因一次次的碰撞得以足够的发展,这远比解决几道计算题来得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