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英语教学往往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句子意义及语法分析,而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教育。近几年高考英语命题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高考试题所负载的文化信息量不断增加,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只是语言知识。如果我们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用大量时间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不佳,而且会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
为此,几年来笔者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探索和研究。
一、从教材人手,寻求文化信息
在高中教材讲爱尔兰的故事,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Most Irish people go to church every Sunday and church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people’s lives .意思是,大部分爱尔兰人每个周日都去教堂,教堂在他们生活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讲解这句话时,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一点西方的宗教文化。在西方国家,人们的宗教观念根深蒂固,取名字都要赋予意义。比如:John(约翰),宗教含义是上帝是仁慈的;Elizabeth(伊丽莎白),宗教含义是奉献上帝的祭品;Peter(彼得),宗教含义是耶酥十二门徒之一。
在讲解Book One Unit 22Britain and Ireland 这一单元是交际功能项目是识别身份(identifying people )。在对话中David 说了这样一句话“I’m form Britain .I’m British but I’m not English,I’m from Scotland . I’m Scottish.”对此学生有点不太理解。我结合后面的阅读课Britain and Ireland 的教学,介绍英国的全称是: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即英国分为4个部分:Scotland,England,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他们有不同的民族:Scottish,English,Welsh,Irish。正如我们以中国人不能说“你来自中国,你就是汉族人”一样,因为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这样,了解了英国的历史与民族,再与学生熟悉的中国文化作对比,就不会出现“You are form Britain,so you are English.”这样唐突的问题。
二、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英语中许多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是与某些名著有关,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对英语词语的理解。
例如:接触到part-time进,结合“part-time”students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英、美社会。半工半读是美国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用自己挣的钱付部分或全部学费,这在美国大学生中十分普通。有的是因为家庭困难,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困难,只是不愿意依赖父母,而想自立,才选择半工半读这条路的。在美国“自立”被誉为是一种美德,它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价值观。
再如学习peasant(农民)一词,如果你用它去称呼一个英美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他会不高兴。因为“农民”在汉语中是中性词,而peasant在英语中往往是贬义词,常表示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人”。而真正的农民在西方称为farmer。再如中国夫妻在介绍对方是常说:这是我的爱人。直译为英语是:This is my lover.单词lover在英语中的含义是“相爱的人”或“情人”,它只有感情的含义而没有法律的内涵,使用不当会引起误会。
三、在语法教学中了解文化
在介绍某些句法结构时,同时可介绍其语意和交际功能。如附加疑问句:“Lovely day ,isn’t it?”实际上是无疑而问,只是英美人引起话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罢了。“Why don’t you do something?”形式上疑问句,却表示一种有礼貌的请求,但若长辈对晚辈或比较熟悉和随便的人之间可简单的使用祈使句。
例如有一位学生想表达“他游泳游得很棒,象一条蛟龙”,于是他便写出了这样一个毫无语法错误的句子:He swam like a dragon.殊不知,龙是中化民族的象征,而在西方是一种凶猛、残暴、不祥的动物。例如:The workers said that their boss was an old dragon.因此仅仅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发明家忽视了文化知识,达不到语言交际的目的。再如解译You are a lucky dog. 在中国文化中,dog常被用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如走狗狗仗人势等,而在西方文化中dog却象征人类忠实的朋友,甚至是家庭的成员,如:a clever dog(聪明的人),a top dog(身居高位的人);Love me,love my (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
四、在阅读教学中感受文化
教师就选择文化知识内容丰富的训练材料进行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例如:有一篇阅读是这样的,“Why don’t you go to church?”Asked the minster of the nonchurch goer “Well, I’ll tell you. The first time I went to church they threw water in my face ,and the second time they tied me to a woman I have had to keep ever since .“Yes,”said the minister, “And the next time you go they’ll throw dirt on you .”要充分理解这个语篇才会知道:(1)“他们把水浇在我脸上”一句,实指父母将新生婴儿抱到教堂受洗礼时,牧师将水浇在小孩脸上。(2)“他们把我和一个女人系在一起,从此以后,我一直得照顾她”,此句暗指在教堂举行婚礼。(3)“他们要向你身上撩土。”它指西方人死后由牧师做最后祈祷,向棺木撩土再进行埋葬的背景知识。如果阅读者不熟悉英美国的宗教文化背景知识,就会导致理解受阻,更谈不上欣赏其中的幽默。
为此,几年来笔者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探索和研究。
一、从教材人手,寻求文化信息
在高中教材讲爱尔兰的故事,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Most Irish people go to church every Sunday and church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people’s lives .意思是,大部分爱尔兰人每个周日都去教堂,教堂在他们生活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讲解这句话时,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一点西方的宗教文化。在西方国家,人们的宗教观念根深蒂固,取名字都要赋予意义。比如:John(约翰),宗教含义是上帝是仁慈的;Elizabeth(伊丽莎白),宗教含义是奉献上帝的祭品;Peter(彼得),宗教含义是耶酥十二门徒之一。
在讲解Book One Unit 22Britain and Ireland 这一单元是交际功能项目是识别身份(identifying people )。在对话中David 说了这样一句话“I’m form Britain .I’m British but I’m not English,I’m from Scotland . I’m Scottish.”对此学生有点不太理解。我结合后面的阅读课Britain and Ireland 的教学,介绍英国的全称是: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即英国分为4个部分:Scotland,England,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他们有不同的民族:Scottish,English,Welsh,Irish。正如我们以中国人不能说“你来自中国,你就是汉族人”一样,因为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这样,了解了英国的历史与民族,再与学生熟悉的中国文化作对比,就不会出现“You are form Britain,so you are English.”这样唐突的问题。
二、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英语中许多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是与某些名著有关,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对英语词语的理解。
例如:接触到part-time进,结合“part-time”students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英、美社会。半工半读是美国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用自己挣的钱付部分或全部学费,这在美国大学生中十分普通。有的是因为家庭困难,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困难,只是不愿意依赖父母,而想自立,才选择半工半读这条路的。在美国“自立”被誉为是一种美德,它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价值观。
再如学习peasant(农民)一词,如果你用它去称呼一个英美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他会不高兴。因为“农民”在汉语中是中性词,而peasant在英语中往往是贬义词,常表示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人”。而真正的农民在西方称为farmer。再如中国夫妻在介绍对方是常说:这是我的爱人。直译为英语是:This is my lover.单词lover在英语中的含义是“相爱的人”或“情人”,它只有感情的含义而没有法律的内涵,使用不当会引起误会。
三、在语法教学中了解文化
在介绍某些句法结构时,同时可介绍其语意和交际功能。如附加疑问句:“Lovely day ,isn’t it?”实际上是无疑而问,只是英美人引起话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罢了。“Why don’t you do something?”形式上疑问句,却表示一种有礼貌的请求,但若长辈对晚辈或比较熟悉和随便的人之间可简单的使用祈使句。
例如有一位学生想表达“他游泳游得很棒,象一条蛟龙”,于是他便写出了这样一个毫无语法错误的句子:He swam like a dragon.殊不知,龙是中化民族的象征,而在西方是一种凶猛、残暴、不祥的动物。例如:The workers said that their boss was an old dragon.因此仅仅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发明家忽视了文化知识,达不到语言交际的目的。再如解译You are a lucky dog. 在中国文化中,dog常被用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如走狗狗仗人势等,而在西方文化中dog却象征人类忠实的朋友,甚至是家庭的成员,如:a clever dog(聪明的人),a top dog(身居高位的人);Love me,love my (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
四、在阅读教学中感受文化
教师就选择文化知识内容丰富的训练材料进行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例如:有一篇阅读是这样的,“Why don’t you go to church?”Asked the minster of the nonchurch goer “Well, I’ll tell you. The first time I went to church they threw water in my face ,and the second time they tied me to a woman I have had to keep ever since .“Yes,”said the minister, “And the next time you go they’ll throw dirt on you .”要充分理解这个语篇才会知道:(1)“他们把水浇在我脸上”一句,实指父母将新生婴儿抱到教堂受洗礼时,牧师将水浇在小孩脸上。(2)“他们把我和一个女人系在一起,从此以后,我一直得照顾她”,此句暗指在教堂举行婚礼。(3)“他们要向你身上撩土。”它指西方人死后由牧师做最后祈祷,向棺木撩土再进行埋葬的背景知识。如果阅读者不熟悉英美国的宗教文化背景知识,就会导致理解受阻,更谈不上欣赏其中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