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黄河成为一个悬念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e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的雄浑,是在它成为悬河之后开始显现的。
  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内蒙古磴口开始,黄河就成了一个悬念,一直悬着,直到大海。尤其下游的800多公里,黄河成了世界上最高的悬河。
  为自己的消瘦而黯然神伤的母亲
  我站在了一个分界处,呼和浩特市托克托河口镇。河套平原上呈东西走向的黄河,在这里突然大转折,从一路东流急转为南流,这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
  在一道斜坡脚下,我微微弓着腰,看着这条河,眼前出现的是一大片宽阔的河漫滩。如果有足够的水,这里应该是一条黄金水道。托克托县志验证了我的猜测。河口古镇曾是一个商贾云集的水陆码头和边贸重镇,在黄河航运史上曾缔造漫长的繁华:从内地络绎而来的商船,将塞外草原上的人们需要的食物、布匹、茶砖运载过来,又将草原上的马匹、牛羊和皮毛源源不断地运回内地。当年走西口,河口也是西口之一。然而,眼前的現实无情地撕破了过往岁月中依稀浮现的幻境,我已走不进那座河口古镇,它早已被毛乌素沙漠席卷而来的风沙掩埋,从前往来船只川流不息的河道,现在变成了辽阔的河滩,变成了农人辛勤耕耘的沃土,种上了墨绿的玉米、金黄的向日葵。
  一尊躺在碧波之上的黄河母亲像,在这道分界线上长久地凝望。她一定会为自己的消瘦而黯然神伤。一条黄河流到这里,海拔已降到了1000米左右,眼前的河床上满布沙洲、岔流,一副山河破碎的悲凉,托克托河口镇的老乡们把这样的河流叫“破河”。
  对这一段流域最清楚的还是守望在这里的人——辛师傅,一位瘦骨嶙峋、黑黝黝、年过半百的水文监测员。我问他,“这水,怎么变得这样小了?”他愣愣地看我一眼,没声好气地说:“这水不小了,你还没看见水最小的时候呢,哪像一条大河啊,跟一泡马尿似的。”他告诉我:“由于上游一座座水利枢纽层层拦截,过一道峡谷,黄河就被截流一次,黄河水在这里,已变得特别小。”
  他的直言,验证了我一个由来已久的猜测:黄河水量锐减的原因,与气候、与所谓全球变暖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一个更直接也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人类修建的这些水利工程,改变了一条大河的自然规律。
  当黄河水越来越小,黄河似乎也跟人类开起了恶劣的玩笑。
  黄河早已是一条没有汛期的河流。要说也有,但不是洪汛,而是凌汛。每年开春,正是大河上下冰雪融化的季节,大量解体的浮冰、冰塞和冰坝全都堵塞在河道里,河水猛涨,这就是黄河凌汛。在这样一个黄河的转折点,历史上就是凌汛的重灾区:每一次凌汛来临,河道里冰积如山,水势汹涌,那巨大的浮冰在河道里横冲直撞,左冲右突,被撞击的堤坝如同撕心裂肺,一旦决口,顷刻间就会淹没河套平原上的很多村庄。在磴口一带,1933年就发生过凌汛决口,不知有多少人葬身于那次冰山雪海般的凌汛水中。新中国成立后,沿黄各地政府在抗击凌汛上加大了力度,每到关键时刻,解放军就会调动飞机、大炮和炸药,炸毁冰坝,像是一场真正的战争。
  “九曲黄河十八弯,一碗河水半碗沙”
  从这里开始,黄河的泥沙也越来越多了,海拔逐渐下降,河床却在泥沙的哄抬下不断抬高——从河口镇到郑州桃花峪的黄河中游,约占黄河总长度的五分之一,却给黄河带来了九成以上的泥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从刘禹锡的一句诗可知,唐朝时的黄河就已经是一条泥沙俱下的河流了。大河上下的老百姓说得更形象,“九曲黄河十八弯,一碗河水半碗沙”。
  张晓华是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的一位70后工程师,据他的监测数据,目前,从中游进入黄河下游的粗泥沙约占总沙量的二成,但其淤积量却占到总淤积量的一半,又主要淤积在主槽中,对河道行洪极为不利。中游河段内,河道淤积与侵蚀河段交互出现,峡谷与宽谷相间,加上夏秋季多暴雨,洪峰流量大,因而沙源丰富。虽然30多条大小支流汇入黄河,补充了四成以上的宝贵水量,但也给黄河带来了大量的泥沙。这使得黄河成为世界著名的多沙河流,也是黄河变成悬河的最直接原因。
  黄河成为一个巨大的悬念,就是被这些泥沙堆上去的。
  为了控制住黄河的泛滥,治黄成了历代统治者最重视的工作,几乎每一个皇帝,哪怕是昏聩到了极点的,也知道治黄是天下大事,否则这天下顷刻间就会被黄河淹掉一半。而那些黄河沿岸的“父母官”,更是如履薄冰,有道是,“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为了抵挡黄河的洪水,从皇帝到县官,几乎每年都要大规模征发徭役,以人海战术和大量土石方修起千里长堤,如同一座在水上直接筑起来的万里长城。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堤坝增高一寸,泥沙又淤积一尺,人类的速度总是赶不上河床淤高的速度,黄河也就越来越悬,一旦决口,便是灭顶之灾。
  新中国开国之后,毛泽东第一次出京视察,直奔黄河而来。在黄河柳园口,黄河中游的一处著名的险工,毛泽东站在这里,好像一步也走不动了,一双眼大睁着。当时,尽管汛期早已过去,黄河水位不高,但那一种高悬于大地之上的气势,却让生活在这条大河底下的人无时无刻不处于惊险与惶恐之中。在这里瞅一眼,立马就会被恐惧吞噬。
  “这就是悬河啊!”一代伟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这条悬河有多悬?开封人最知道,黄河水面比开封城高出三四米。站在河堤上,浪花簌簌地飞溅到身上,溅在身上的不止是水花,还有被河水打上来的泥沙。
  但还有一处更危险的险工——河南兰考杨家庄,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弯。伟岸的身影又出现在这里。洪水在防洪大堤上横冲直撞的痕迹,像撕裂的伤口。毛泽东看着这道道豁口,眼圈发青,脸色凝重,他抬起头来看着从天际流来的黄河,良久,擦了擦满脸的水珠和泥沙,忧心忡忡地问陪同考察的黄河委员会主任王化云:“黄河涨上天怎么办?”
  一个伟人的发问,如同天问。这其实也是王化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王化云其实不是学水利的,他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随后投身于抗日救亡中。1940年,30出头的王化云被边区政府任命为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就这样,他的治黄生涯从而立之年开始了。抗日,是国难当头,而治黄,是亘古以来的千秋大业。长时间的治黄实践把他从一个外行变成了内行,他先后提出了“宽河固堤”“除害兴利,综合利用”“蓄水拦沙”“上拦下排”等一系列治河主张,并予以实施。   尽管充满了忧患,但毛泽东还是风趣地说:“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我真想骑着毛驴到天上去,从黄河的源头一直走到黄河的入海口,我要看看黄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果毛泽东现在真的从黄河的源头一直走到黄河的入海口,他可能更看不懂这条黄河是怎么回事了。一年一度的洪水连同汛期都已销声匿迹,而现在人们最渴望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让水在每一条干涸的河道里滔滔不绝地流淌。
  事实上,这样的景象已经很难看到了。但还能去一个地方:壶口。
  一条大河最后的底气,最后的力量
  一条大河,仿佛要给世界一个不同凡响的高潮——“不观壶口大瀑布,难识黄河真面目”。
  在托克托河口镇完成一次大转折后,黄河由鄂尔多斯高原一路挟势南下,一道漫长的大峡谷北起托克托,南至山西河津禹门口,穿越了晋蒙大峡谷,黄河便一头扎进了左带吕梁、右襟陕北的晋陕大峡谷,河谷深切于黄土高原之中,由海拔1000米逐渐降至400米以下,谷深达百米以上,以连绵不断的方式构成了黄河干流上最漫长的连续峡谷。
  一路上,穿行于晋陕大峡谷之中,两岸都是像铁矿石一样的褐黄色崖壁,岩峰中生长着稀稀拉拉的野草杂树。峡谷也是河谷,但几乎看不见黄河在哪儿,裸露的河床如同粗粝的旷野,寸草不生。经过一座石桥,桥底下,只有偶尔的阵雨留下的一滩浅显的积水。这河床上,也是像崖壁一样的黄褐色岩石,在毒辣的日头下,这灼热的石头踩在脚板心里,阵阵发烫。
  荒凉河谷里,有人正拉长声音吆喝:“骑马啊——照相啊——10块钱一张啊!”
  扭头一看,但见昔日的战马,站在不见流水的河床上,披红挂彩,充当着游客们到此一游的背景和道具。我加快了脚步,不是为了躲避这些拉客的马帮,好像是急于躲开某种不祥的景象。当一条大河上可以骑马,这个世界上已经充满了荒诞的不祥气息。再往深处走,宽敞的河谷隨着我越来越快的步伐变得越来越逼仄,最窄处,不到30米。这个最窄处,如同壶口,就是壶口!
  必须走近,走得很近,才能感觉到干燥的空气里终于有了弥漫的水汽,甚至可以清晰地看见被阳光照亮的水分子。眼下,一片河水正在宽阔的河床上缓慢地汇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达数千里,那从源头流下来的每一滴水,最终都会在这里集中,最终变成一道瀑布,坠入一条深深的水沟。这条水沟就是黄河,当黄河在河床上消失,庆幸还剩下了这样一条水沟,一道裂缝。当坠落成为一种力量,才能感到一点儿瀑布的气势,这是一条大河最后的底气、最后的力量,黄河所有的流量,此刻,都集中在这条水沟里。
  壶口瀑布是从河床上直接跌入了一条比河床更深的沟壑,这也许是壶口瀑布最独特、最出人意料的地方,你不必仰望,只须俯视。人类也难得在一条自然河流面前表现出如此谦卑的姿态。那久经河流冲击的岩石,宛如刀锋划过一般锋利,这也许是一条大河最后的锋芒。亿万年来,黄河就是以这种锋芒毕露的方式,在晋陕大峡谷中打造出了一条神奇而壮丽的百里画廊。从中,你可窥探到大自然的奥秘,感受到水的力量、风的动力以及寒来暑去、冰消雪化、四季循环的岁月轨迹,这神奇的大峡谷地貌,就是天地间各种力量共同创造的杰作。
  在大自然打造一条大峡谷的同时,也把黄河变成了一条真正的“黄河”,由于深切于黄土丘壑之中,这一峡谷河段的含沙量竟占了整个黄河的一半以上,不是沙,是砂,握在手里,是一把把粗粝的黄砂,它不会像水一样从指缝间流出来,只会把手心硌得生疼。
  恍惚中,我听见了,也只有在这里还能听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然而这咆哮之声,却如同受伤的战马在长风之中发出的悲怆嘶鸣。峡谷中的水流,在人类的脚下扭曲、翻滚或挣扎,没有汪洋恣肆,也没有冲天而起的大浪,如果不是眼睁睁地看着,如果不采用最夸张的特写镜头,真的不敢相信,这就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这不过是一条南方湍急的山涧!
  突然想,《黄河大合唱》,也许,也许真的快要成为黄河的绝唱了。
  还有更让我吃惊的一个事实,眼下这黄色的瀑布不是黄色的,在黄褐色的沟壑间,也不见黄色浊浪,在我眼里和镜头里同时呈现的,竟然是清澈泛绿的水流和绽放的雪浪花。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已经变色,黄河变清了,壶口瀑布变清了!“黄河清,圣人出”,这世代的梦幻现在真的变成了现实,难道在我们这个太平盛世,真要出圣人了?
  然而,我很快就听到了一个灾难性的警告:“黄河变清了,必有大灾!”
  发出警告的是和我一路同行的老马,甘肃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马步升,这个喝黄河水长大的西北汉子,多年来一直在研究黄河的历史文化。他的说法看似有些危言耸听:历史上每一次黄河变清,都是因为极度的干旱,让上游来水锐减,对泥沙的冲刷减缓,这才让壶口瀑布的水流明显变清。这意味着那些没有冲刷而下的泥沙,恐是淤塞在壶口上游的河床上,而这种淤塞的可怕后果是在大旱之中带来大洪水,形成旱涝急转的双重灾难。历史上,黄河每一次变清都会引发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大灾,直至引发农民暴动和改朝换代的血腥战争,所谓“圣人出”,更多的其实是乱世出英雄。眼下的黄河变清,也被当地气象部门验证确实是灾难性的。
  隐隐的呜咽,绝唱的历史
  壶口瀑布往下走,水流越来越小。水落石出,在黄河谷底,赫然冒出了两块棱形的巨石,这就是被古人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这座“南接龙门千古气,北牵壶口一丝天”的孟门,与龙门、壶口并称黄河三绝。然而,孟门却不见激越的水流,不说十里之外就能听见流水声,哪怕连脚都踩在水上了,也只闻隐隐的呜咽声。
  龙门,也是我必须去看看的。我似乎不是去看一处风景,而是在绝望地寻找一个回答。“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不是李白写得有气势,是龙门本身有气势。这座龙门,就是晋陕大峡谷的南端出口,两岸峭壁夹峙,形如一座壁垒森严的门阙。龙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古人视为黄河的源头。龙门,也叫禹门口,在河中岛上曾建有大禹庙,还塑造了一尊大禹的雕像。如今,庙已荡然无存,但一座雕像犹在,只是,瘦弱无力的黄河,已经流不到他的足下。   这里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鲤鱼跳龙门。据《三秦记》载:“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下者为鱼。”又云:“每岁季春有黄鲤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之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代为龙。”鱼龙变化,在此一跃,虽说是神话,但这里的鱼之多却是真实的。听这里的一位老人说,他小时候,每年的三月冰漂才过,这里便有成群的鱼,最多的就是鲤鱼,这些鲤鱼来这里是不是想要跳龙门,那是神仙才知道的事,而大多数鲤鱼都成了人类的盘中餐,黄河鲤鱼是有名的美味,又以三月为最鲜。
  一条在晋陕大峡谷里滔滔流淌的黄河,自古便是难以被人类驾驭的天险。人称“禹门三级浪”,鲤鱼溯水而上,上到这里便上不去了,黄河上的船行到了这里也过不去了,这是难以逾越的黄河天险。
  置身于这如同天堑般的的大峡谷里,忽然听见一种异样的声音——纤夫的号子声。它把我吸引到了一个方向:一条老船,停在离壶口瀑布不远的黄河岸边。那喊着纤夫号子的是一位老汉,身上落满了尘土,头上扎着一条土黄色的羊肚白毛巾,臉上淌满了污黑的汗水,眼神死死地盯着我。我立马就知道他干的是什么营生。
  这是一条由木板钉起来的破船,从头到尾都是干枯的裂缝,身上早已嗅不到一条船的水分和气味。船头上还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庄严之中有点滑稽。
  我笑了笑,递上一支烟,老汉擦了擦脑门上的汗珠,把烟接了。
  这老汉很健谈,听他说,早先,也不是太早,也就四五十年前吧,黄河上下往来船只很多,但都过不了壶口这一关,从上游来的船,先得将货物全部卸下船,换用人担、畜驮,沿着河岸运到下游码头,这船呢,也只有靠人力拉出水面,又在船下铺设一根根圆木,托着空船在河岸上滚动前进,一直拖到壶口下游了,再将船放入水中,装上货物,继续下行——这是黄河航运史上最悲惨的一幕,也是一道不复存在的风景:旱地行船。虽说有一些圆形木杠铺在船下滚动,但为了把一条船拖过壶口,常常需上百个纤夫一起拉纤,最使力的方式就是用膝头抵着地上的石头,一跪一拜地把船往前拽,很多人都深信这样可以感动龙王爷。每个人都喊着号子,他们只能以这样的号子声来表达他们与河流共同的宿命。我听见了,我眼前的这位老汉正在喊呢,听起来,那号子声比他的一生还曲折还漫长。这号子也让我深信不疑,这老汉就是当年的一个纤夫。
  如今,一切早已恍若隔世,这里有了公路、铁路,又修起了黄河大桥,黄河上下已很少看到一条船了,连往来两岸的渡船也非常稀罕了。就是没有这些公路、铁路和大桥,眼前这一点儿黄河水,也载不起一条船了,黄河,早已失去了航运价值。而眼前的这条老船,再也没有人把它拖过壶口了,命定的,它只能永远搁浅在这里,那旱地行船的悲惨景象,也成了我等游人凭吊的一道风景——绝美的风景。
  一匹马的主人和一条船的主人以不同的方式干着一样的营生,是为了招徕游客来这里留影,这实在是很可怜也很廉价的营生,于是,我跟这位老汉和这条老船照了一张相,花了10块钱。
  一低头,就能看见河岸上那被船底的滚木和纤夫们的膝盖擦划出的一条条深痕。在这位老人赤裸的肩膀上,还能看到那被坚硬的纤绳勒出来的印痕,深邃,暗红,这一切又是那么残酷而真实,越是年深月久越是触目惊心。
  对于他们,这其实没有什么,这只是他们在另一段岁月里的庸常生活。
  看见了这一切,再去看壶口或龙门,我才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绝唱。
其他文献
一  云山,位于温州楠溪江上游,山野苍茫,其中有400公顷森林,是我舅舅五十年前任当地公社书记时,带着村民开山种植的。十年前,云山的林木遭受盗伐,舅舅已经八十高龄,他就让大儿子、我表哥去云山义务护林,云山林区才没有了砍伐声,恢复了宁静。  念着这个“育林护林”的好故事,2020年立夏那天我开车上了云山。云山海拔700多米,山路窄小崎岖,沟壑险恶,把我惊出一身冷汗,还好表哥在半路上迎接,让我安全到达
期刊
老兵序曲  大梁门上,弯弯的初月升起。一柄古代兵器月牙铲,在夜空中发出银色的光芒。青砖叠楼的大梁门,灯火辉煌。流星般的车水马龙,穿过大梁门巨大的门洞。好一副繁荣和谐的盛世景象。  夜色下的我,从容拍下热闹大梁门上的月钩,匆匆走向维也纳酒店清明上河园店。时逢庚子年,阳历12月18日。老首长老战友们,已经在酒店六楼宴会厅聚齐。一番觥筹交错,畅叙战友友情后,又进入三楼多功能会议室,享受一场豫剧名家的盛宴
期刊
“我走红地毯去领奖的时候,我就故意走快一点,显示我还没老,还能干点事。”84岁的钟南山对广州医科大学的学生们说。他想要体现中国人的面貌,体现医生的面貌,体现广医人的面貌。  84 岁,对于普通人来说,已到颐养天年的年龄,应该过上“悠然见南山”的退休生活。然而,鹤发童颜的钟南山,依然奋战在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的一线,依然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前线。  谈起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他哽咽;谈起检测试纸有望
期刊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17年前,抗击非典,他挺身而出;庚子新春,迎战新冠,他逆向而行。他就是年过古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疫情蔓延举国焦 初二星辰奉国诏  “疫情不重,不会让我来,这份信任是无价的。”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央紧急成立赴湖北疫情防控指导组,张伯礼名列其中。  临危受命,闻令而动。在出征武汉的飞机上,张伯礼赋诗道:“晓飞江城疾,疫茫
期刊
“你想不想干?你不想干可以找一千个理由。”张定宇说,自己有三个身份,共产党员、医院院长、临床医生。无论哪个身份,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都没理由后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  “我从没想过做英雄。是所有人一起做出了牺牲与贡献,而我仅仅是他们中的一分子。”面对“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张定宇这样说。  9月8日,早上6点,在京西宾馆,张定宇起床后,用力拉伸了一会儿萎缩僵硬的腿,一遍遍整理着身上的衣服和
期刊
“专利是我们的、原创是我们的,所以我们在任何场合,都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 陈薇铿锵有力地说。  这是这位54岁的女将军用一支小小的疫苗,给中国最硬气的王牌,给中国人民最大的底气!这就是工程院院士、解放军少将、中国首席生化武器防御专家陈薇。  兰溪“蔷薇”初长成  1966年,陈薇出生在浙江金华兰溪。父亲陈李坤当初给她取名陈薇,一是陈李坤喜欢花草,二是在他眼里“蔷薇花虽然普通,但花期很长能开半年,
期刊
先进的文化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民族的风貌,引领着一个时代的风气。中国共产党自创立至今,始终高度重视文化艺术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充分运用新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鼓舞人民前进、推动社会进步。今天,文艺事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优
期刊
25亿年前,地球还沉浸于一片苍茫浩瀚的大海的时候,他横空出世,傲然挺立,成为欧亚大陆板块中最先露出海平面的陆地。  亿万年来,他经过了23亿年前的“嵩阳运动”、1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7亿年前的“少林运动”……地壳的冲击和波动,都不曾撼动他的根基,反而让他有了不同时代的壮丽印记。  岁月过往,他笑看人类文明从雏形到日益成熟;从他身边走出过黄帝文化、河洛文化;他见证着夏商周在他脚下建都;他集结
期刊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7000年农耕文明史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从原始聚落到乡村出现,形成了今天村、镇、县、市的城市框架。城市化进程是当代中国社会经历的一场巨大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村落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一时间在文旅业和“朋友圈”掀起了古村热。传统村落的价值并不仅仅是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纵观国外传统村落如西班牙科尔多瓦小镇、日本白川荻町、印尼巴厘岛传统村落等,都生动反映出传统村
期刊
杜威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1919年到1921年,杜威应中国几所学术机构的联合邀请,来华访问和讲学。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正风起云涌,他恰好见证了这片东方土地上发生的变革。同时,他的思想也给渴望“启蒙”的中国人带来新奇和激动,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杜威的中国之行就此展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