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再现”已经成为纪录片中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段,情境再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情境再现泛指一切运用了情景再现创作观念与创作手法的纪实类电视节目。它的存在往往伴随着采访、评述等多种表现手段。此时的情境再现是作为一个节目整体呈现。从狭义上讲,“‘情境再现’是纪实作品中的一种创作手法,指的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以扮演、搬演的方式通过声音与画面的设计,表现客观世界已经发生或人物心理的一种制作技法。”
2005年播出的纪录片《故宫》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导演周兵开创了情境再现在纪录片中的新格局,以以往纪录片中小心翼翼的使用情境再现不同,整部纪录片借鉴了电影的拍摄模式、有了戏剧的情节,开始具有了故事化的倾向,更加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自《故宫》之后,情境再现这种表现手法被大量的运用到纪录片当中,出现了《舌尖上的中国》、《圆明园》、《外滩佚事》等优秀的作品。总结情境再现在纪录片中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阶段纪录片中情境再现的发展趋势,探索情境再现在纪录片中的使用。
1922年弗拉哈迪在《北方的纳努克》中第一次将情景再现运用到纪录片中,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情境再现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纪录片当中,纪录片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而情景再现作为纪录片的一种表现手法,其在纪录片中呈现出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根据纪录片中情境再现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把情境再现表现手法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文字和影像资料的运用。文字影像资料是纪录片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情境表现手法,一般分为视频资料和文字资料,大都通过史书记载和实物的照片加旁白来表现。这种情境再现表现手法是最为传统的,由于文字和影像资料都是客观真实存在的,对于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性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时与搬演、扮演等方式相比更加易于拍摄和控制成本,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到纪录片当中,这种情境再现表现形式几乎出现在每一部纪录片当中。
第二个阶段是通过简单的搬演或特技来实现情境再现。这一手法在历史题材类纪录片中出现的较多,由于无法还原历史,所以在一些纪录片当中可以看到导演用非常模糊的画面来表现某个历史事件。在2005年播出的纪录片《故宫》中,这种搬演和扮演作为主要的叙事手段大范围的使用,但导演对于情境再现的使用非常谨慎,所以在有意无意间会创造间离效果提醒观众。在纪录片《故宫》中,情境再现的场景要么以朦胧的画面呈现给观众,要么用大远景或是特写镜头,同时有些镜头还会写上“情景再现”,让观众用来区分。这一阶段的情境再现无法看清人物形象和动作,仅仅是对解说的补充,画面十分模糊,观众只是大概能够看见人物和场景,也没有对白。和文字影像资料相比,这一阶段的情境再现变得相对具象,有了电视传媒的特性,同时又不会破坏纪录片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使纪录片更加具有叙事性,但在情节和还原度上还较为欠缺。
第三个阶段是通过演员扮演或搬演来实现情境再现。在这一阶段中,搬演和扮演还是作为画面解说的补充出现,但人物形象清晰。在2006年播出的纪录片《圆明园》中这种情境再现的运用就较多,在这部纪录片当中,情景再现成了主要表现形式,导演采用演员扮演的方式,通过郎世宁的第一视角加之数字技术讲述了这段历史,绝大多数的情境再现都清晰的呈现在荧幕上,虽然扮演的演员没有台词,但是观众可以看到他们的动作和情绪表达,演员开始成为情境再现的主体。例如纪录片开始呈现郎世宁第一次来中国见皇帝的场景,通过演员扮演完整再现了郎世宁是如何在太监的带领下见到皇帝的,但导演为了增加纪录片的可看性,把这一段通过郎世宁的第一视角来解说,而除了和郎世宁有关的情境再现之外,都采用了第三人称视角的解说。这一阶段情境再现有一些情绪表达和具有象征意义的细节表现,但也是为了服务纪录片,作为解说的补充出现,能够增强纪录片的叙事性,吸引观众的目光,加之演员没有台词,还是比较客观真实的。
第四个阶段也是通过扮演和搬演来实现情境再现,这一阶段的情境再现会有演员台词的出现。在2010年播出的纪录片《敦煌》第六集《家住敦煌》中,有这样一个情景:阿龙于侄子索佛奴对簿公堂。“这是我丈夫留给我的!”阿龙居然开口讲话了,观众不仅能够看清演员的神情动作,还可以清晰的听到阿龙的台词,甚至可以把这一情境再现拿出来单独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得不说是一个突破。但由于纪录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要求,在这一阶段中,大多导演在运用情境再现时不会给演员太多台词,避免主观性过强的情况出现,同时大部分台词只是起到过渡的作用,并不会影响纪录片的整体节奏。这一阶段的情境再现由于有了对白或独白的出现,让情境再现的叙事性更强,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场景设计更加多样,也开始注意到声画结合的问题。
第五个阶段是通过演员表演来实现情境再现,这里的演员表演和搬演、扮演又有所不同,这一阶段情景再现不再是画面解说的补充了,不仅人物形象清晰,而且对白变多,甚至情境再现成为了整个纪录片的主要表现形式。2012年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和2014年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2》在情境再現的运用上已经体现出了这种趋势,在这部纪录片当中,导演在拍摄人物做菜时就是一种情境再现,但导演并不是完全运用主人公扮演加解说的模式,而是加入了简单人物的对白和一些细节描写,开始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多带有导演主观意识的镜头出现。2010年周兵导演的《外滩佚事》将这种情境再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外滩佚事》用上海外滩第一视角作为解说,同时选用了固定的专业演员来扮演不同的人物,让每个演员都开口说话,情境再现基本贯穿了整部片子,导演周兵称之为“纪录片电影”,在这部纪录片当中,可以看出导演对于纪录片真实性的理解和应用越来越宽泛,在不改变历史事实的前提下,挣脱以往纪录片情境再现搬演的束缚,用电影的拍摄手法,选取固定的演员进行扮演。
情境再现表现手法在纪录片中经历了从文字影像资料应用到专业演员扮演的发展和跨越,这是纪录片导演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摸索,在市场化、社会化的影响下,结合观众需求,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创新的结果。从开始的文字影像资料的应用,到《外滩轶事》中专业演员的扮演,情境再现越来越注重完整性,它不再作为解说的补充,而是成为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主体。在进行情境再现创作时,导演越来越注重叙事性和戏剧性,注重声画结合和人物细节表现,电影化的情境再现创作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纪录片当中,这不仅改变了以往纪录片类似于说教的枯燥乏味,也将故事片和纪录片密切的联系到一起。
作者简介
李远(1992-),男,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为广播电视,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2005年播出的纪录片《故宫》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导演周兵开创了情境再现在纪录片中的新格局,以以往纪录片中小心翼翼的使用情境再现不同,整部纪录片借鉴了电影的拍摄模式、有了戏剧的情节,开始具有了故事化的倾向,更加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自《故宫》之后,情境再现这种表现手法被大量的运用到纪录片当中,出现了《舌尖上的中国》、《圆明园》、《外滩佚事》等优秀的作品。总结情境再现在纪录片中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阶段纪录片中情境再现的发展趋势,探索情境再现在纪录片中的使用。
1922年弗拉哈迪在《北方的纳努克》中第一次将情景再现运用到纪录片中,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情境再现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纪录片当中,纪录片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而情景再现作为纪录片的一种表现手法,其在纪录片中呈现出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根据纪录片中情境再现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把情境再现表现手法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文字和影像资料的运用。文字影像资料是纪录片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情境表现手法,一般分为视频资料和文字资料,大都通过史书记载和实物的照片加旁白来表现。这种情境再现表现手法是最为传统的,由于文字和影像资料都是客观真实存在的,对于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性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时与搬演、扮演等方式相比更加易于拍摄和控制成本,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到纪录片当中,这种情境再现表现形式几乎出现在每一部纪录片当中。
第二个阶段是通过简单的搬演或特技来实现情境再现。这一手法在历史题材类纪录片中出现的较多,由于无法还原历史,所以在一些纪录片当中可以看到导演用非常模糊的画面来表现某个历史事件。在2005年播出的纪录片《故宫》中,这种搬演和扮演作为主要的叙事手段大范围的使用,但导演对于情境再现的使用非常谨慎,所以在有意无意间会创造间离效果提醒观众。在纪录片《故宫》中,情境再现的场景要么以朦胧的画面呈现给观众,要么用大远景或是特写镜头,同时有些镜头还会写上“情景再现”,让观众用来区分。这一阶段的情境再现无法看清人物形象和动作,仅仅是对解说的补充,画面十分模糊,观众只是大概能够看见人物和场景,也没有对白。和文字影像资料相比,这一阶段的情境再现变得相对具象,有了电视传媒的特性,同时又不会破坏纪录片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使纪录片更加具有叙事性,但在情节和还原度上还较为欠缺。
第三个阶段是通过演员扮演或搬演来实现情境再现。在这一阶段中,搬演和扮演还是作为画面解说的补充出现,但人物形象清晰。在2006年播出的纪录片《圆明园》中这种情境再现的运用就较多,在这部纪录片当中,情景再现成了主要表现形式,导演采用演员扮演的方式,通过郎世宁的第一视角加之数字技术讲述了这段历史,绝大多数的情境再现都清晰的呈现在荧幕上,虽然扮演的演员没有台词,但是观众可以看到他们的动作和情绪表达,演员开始成为情境再现的主体。例如纪录片开始呈现郎世宁第一次来中国见皇帝的场景,通过演员扮演完整再现了郎世宁是如何在太监的带领下见到皇帝的,但导演为了增加纪录片的可看性,把这一段通过郎世宁的第一视角来解说,而除了和郎世宁有关的情境再现之外,都采用了第三人称视角的解说。这一阶段情境再现有一些情绪表达和具有象征意义的细节表现,但也是为了服务纪录片,作为解说的补充出现,能够增强纪录片的叙事性,吸引观众的目光,加之演员没有台词,还是比较客观真实的。
第四个阶段也是通过扮演和搬演来实现情境再现,这一阶段的情境再现会有演员台词的出现。在2010年播出的纪录片《敦煌》第六集《家住敦煌》中,有这样一个情景:阿龙于侄子索佛奴对簿公堂。“这是我丈夫留给我的!”阿龙居然开口讲话了,观众不仅能够看清演员的神情动作,还可以清晰的听到阿龙的台词,甚至可以把这一情境再现拿出来单独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得不说是一个突破。但由于纪录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要求,在这一阶段中,大多导演在运用情境再现时不会给演员太多台词,避免主观性过强的情况出现,同时大部分台词只是起到过渡的作用,并不会影响纪录片的整体节奏。这一阶段的情境再现由于有了对白或独白的出现,让情境再现的叙事性更强,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场景设计更加多样,也开始注意到声画结合的问题。
第五个阶段是通过演员表演来实现情境再现,这里的演员表演和搬演、扮演又有所不同,这一阶段情景再现不再是画面解说的补充了,不仅人物形象清晰,而且对白变多,甚至情境再现成为了整个纪录片的主要表现形式。2012年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和2014年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2》在情境再現的运用上已经体现出了这种趋势,在这部纪录片当中,导演在拍摄人物做菜时就是一种情境再现,但导演并不是完全运用主人公扮演加解说的模式,而是加入了简单人物的对白和一些细节描写,开始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多带有导演主观意识的镜头出现。2010年周兵导演的《外滩佚事》将这种情境再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外滩佚事》用上海外滩第一视角作为解说,同时选用了固定的专业演员来扮演不同的人物,让每个演员都开口说话,情境再现基本贯穿了整部片子,导演周兵称之为“纪录片电影”,在这部纪录片当中,可以看出导演对于纪录片真实性的理解和应用越来越宽泛,在不改变历史事实的前提下,挣脱以往纪录片情境再现搬演的束缚,用电影的拍摄手法,选取固定的演员进行扮演。
情境再现表现手法在纪录片中经历了从文字影像资料应用到专业演员扮演的发展和跨越,这是纪录片导演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摸索,在市场化、社会化的影响下,结合观众需求,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创新的结果。从开始的文字影像资料的应用,到《外滩轶事》中专业演员的扮演,情境再现越来越注重完整性,它不再作为解说的补充,而是成为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主体。在进行情境再现创作时,导演越来越注重叙事性和戏剧性,注重声画结合和人物细节表现,电影化的情境再现创作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纪录片当中,这不仅改变了以往纪录片类似于说教的枯燥乏味,也将故事片和纪录片密切的联系到一起。
作者简介
李远(1992-),男,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为广播电视,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