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以来,广大农村数学教师反映最明显的就是由小学升入初中以后的学生数学基础所表现出来的两极分化特别突出,就拿我所任教的班级来说,班上三分之二的学生连初一刚学过的解一元一次方程也不能掌握。也就是有百分之六十几的学生数学成绩是不达标的,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毕业考试数学只考几分,十几分,这样的学生就成了“学困生”,不要说升学了,也毕业也不太可能。他们长期得不到重视,经常混迹于青少年不宜的场所,成了父母和老师心中的叛逆儿,因此我认为要从我做起。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思想上不重视
2.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经验
3.学习没兴趣
4.学习能力差
5.小学基础教育不重视
二、找准致困原因,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
1.端正思想,帮助“学困生”
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展一些有趣味性的活动。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家长一起给他们讲一讲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2.尽量创造机会,多多鼓励“学困生”
“学困生”由于基础差,学习经验不丰富,知识面有断层等等,所以学起来很困难,很吃力。教师要在课堂上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回顾对新课一开始要尽量讲得浅而易懂,然后再层层递进,包括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练习的设计等等也要照顾“学困生”。
3.消除疑虑,密切关系
老师 要对他们倾注真诚的爱,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兴趣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才能使他们真正感到老师可亲,可信,可敬。同时老师要发现的目光,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消除他们心理障碍。
4.正面引導,以理服人
由于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有的学生犯了错误还不 知不觉,对待这种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用民主,说服的方法耐心细致地做工作。
5.注重教学艺术,激起学习兴趣
(1)巧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授课时为避免平铺直叙地讲解令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教学中可适当地出一些趣味数学题。如讲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引入农村古代流传的一道题:“鸡兔同笼。”象这样把枯燥的数学题改编成有趣的文字题,往往能引发同学们做题的兴趣,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灵活用脑。
(2)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概念时,我进行了“找同类项朋友”的游戏的教学方法。事先准备好配组的同类项卡片,上课后,每人发一张,让一个学生去找与自己卡片上单项式或同类项的朋友,找对的同类项朋友坐在同桌,另一个被“挤”出的学生站起来再找。学生在愉快专心的气氛中迅速掌握了确定同类项的法则,然后由由老师总结“三个相同”。
(3)积极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如在讲到八年级下册的《平移》部分时,学生觉得画图比较难学,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就 能很好地解决。我们教师可以恰当的选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等来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帮助教师处理一些在黑板上画不好,用模型也看不清的图形,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4)重视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生产与科研的实际,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把握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而有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事实证明,当一个学生真正认识到这门课成为他实际需要的时候才会对它产生兴趣,只有把所学的东西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掌握。
(5)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稳定学习的兴趣
成功会激发兴趣,失败则使兴趣经受考验。人人都有成功的渴望,即使一次小小的成功,对学生来讲也是一次莫大的鼓舞和激励。因此,教师要 探索"依纲靠本,分层教学,逐步推进"的因材施教策略,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 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肯定,从而使学生获得舒畅的心情,稳定的学习情绪,保持学习积极性。对于优等生可以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使他们逐渐的提高数学水平;对后进生,应让他们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成功的体验中享受发现的乐趣。
6.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感情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数学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他的学生教得喜欢学数学”。因此在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上课时要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良好的学习情绪能促进和增强数学学习效果,使其自信地、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学生的良知益友,建立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妙趣横生地教,学生生动活泼地学,达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运用的目的。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 一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
7.定期召开家长学校,与家庭一起努力
经常召开家长座谈会或者电话联系家长,有条件地也可进行家访。多与家长沟通,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农村大多数家长思想有些愚昧,还存有一定的消极思想。通过家校联系,不仅可以更新家长的育子观念,还可以教会他们的育子方法。这样可收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对待“学困生”我们要以公正的态度,平等的眼光去看待,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还要有信心、恒心,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巩固转化的成果。同时,老师要明白,给予爱心是转化的前题;挖掘他们的潜力和优点是转化工作的突破口;沟通感情以心交心是转化工作的催化剂;严格要求则是转化工作的核心。相信“学困生”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健康地成长。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思想上不重视
2.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经验
3.学习没兴趣
4.学习能力差
5.小学基础教育不重视
二、找准致困原因,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
1.端正思想,帮助“学困生”
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展一些有趣味性的活动。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家长一起给他们讲一讲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2.尽量创造机会,多多鼓励“学困生”
“学困生”由于基础差,学习经验不丰富,知识面有断层等等,所以学起来很困难,很吃力。教师要在课堂上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回顾对新课一开始要尽量讲得浅而易懂,然后再层层递进,包括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练习的设计等等也要照顾“学困生”。
3.消除疑虑,密切关系
老师 要对他们倾注真诚的爱,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兴趣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才能使他们真正感到老师可亲,可信,可敬。同时老师要发现的目光,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消除他们心理障碍。
4.正面引導,以理服人
由于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有的学生犯了错误还不 知不觉,对待这种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用民主,说服的方法耐心细致地做工作。
5.注重教学艺术,激起学习兴趣
(1)巧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授课时为避免平铺直叙地讲解令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教学中可适当地出一些趣味数学题。如讲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引入农村古代流传的一道题:“鸡兔同笼。”象这样把枯燥的数学题改编成有趣的文字题,往往能引发同学们做题的兴趣,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灵活用脑。
(2)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概念时,我进行了“找同类项朋友”的游戏的教学方法。事先准备好配组的同类项卡片,上课后,每人发一张,让一个学生去找与自己卡片上单项式或同类项的朋友,找对的同类项朋友坐在同桌,另一个被“挤”出的学生站起来再找。学生在愉快专心的气氛中迅速掌握了确定同类项的法则,然后由由老师总结“三个相同”。
(3)积极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如在讲到八年级下册的《平移》部分时,学生觉得画图比较难学,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就 能很好地解决。我们教师可以恰当的选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等来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帮助教师处理一些在黑板上画不好,用模型也看不清的图形,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4)重视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生产与科研的实际,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把握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而有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事实证明,当一个学生真正认识到这门课成为他实际需要的时候才会对它产生兴趣,只有把所学的东西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掌握。
(5)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稳定学习的兴趣
成功会激发兴趣,失败则使兴趣经受考验。人人都有成功的渴望,即使一次小小的成功,对学生来讲也是一次莫大的鼓舞和激励。因此,教师要 探索"依纲靠本,分层教学,逐步推进"的因材施教策略,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 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肯定,从而使学生获得舒畅的心情,稳定的学习情绪,保持学习积极性。对于优等生可以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使他们逐渐的提高数学水平;对后进生,应让他们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成功的体验中享受发现的乐趣。
6.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感情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数学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他的学生教得喜欢学数学”。因此在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上课时要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良好的学习情绪能促进和增强数学学习效果,使其自信地、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学生的良知益友,建立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妙趣横生地教,学生生动活泼地学,达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运用的目的。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 一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
7.定期召开家长学校,与家庭一起努力
经常召开家长座谈会或者电话联系家长,有条件地也可进行家访。多与家长沟通,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农村大多数家长思想有些愚昧,还存有一定的消极思想。通过家校联系,不仅可以更新家长的育子观念,还可以教会他们的育子方法。这样可收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对待“学困生”我们要以公正的态度,平等的眼光去看待,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还要有信心、恒心,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巩固转化的成果。同时,老师要明白,给予爱心是转化的前题;挖掘他们的潜力和优点是转化工作的突破口;沟通感情以心交心是转化工作的催化剂;严格要求则是转化工作的核心。相信“学困生”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