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活动是幼儿与丰富的活动材料,充足的空间、时间相互作用,促进其动作、思维、意志等方面发展的活动,也是培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一项活动,对幼儿将来的成长大有好处。
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旺盛期,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积极引导幼儿在多种活动中发展创造力”也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体育活动因其所特有的富动感、有角色、有情节等特点,成为了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体育活动也随之成为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创造欲望
诗人泰戈尔认为:孩子的创造天赋往往是无意识的。在体育游戏中,幼儿必须理解游戏的内容和玩法,明确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情节,动脑筋去争取胜利,所以幼儿解决问题的模式不固定,这往往需要他们的创造,因此,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自然、愉快的心理环境和想象空间,能萌发幼儿创造力的火花,也为幼儿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条件。
(一)正视幼儿游戏中的“别出心裁”
《纲要》指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体育游戏中,幼儿兴趣浓、注意力集中、情绪兴奋、思维活跃,特别是一些调皮幼儿常会脱离老师的游戏要求,自己创造出玩法。而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活动,取得预定的效果,往往会对幼儿的“别出心裁” 或“新奇”的想法加以制止,并极力将他们的注意力拉回到原有游戏中来,这就使幼儿没有一点自由和愉快的感觉,在体育活动中逐渐失去自我,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逐渐受拒,当然谈不上培养创新意识。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精神环境,多给幼儿自主、自由的好机会和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想像与表现,减少不良的心理压力和消极的环境气氛,让幼儿所有的别出心裁都有可能成为产生创造力的积极因素。
(二)有选择地采取幼儿“别出心裁”的游戏创意
体育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应从活动的“管理者”向“参与者”、“支持者”、“指导者”转换。教师的作用致力于“导”,教师关键性的指导应与幼儿自求发展二者有机结合。教师的指导既要鼓励幼儿的自由性探索,又有激起幼儿探索和发现规范动作要领的指导性探索。这种自由性探索和指导性探索的结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既满足幼儿自由活动又满足幼儿学习规范动作,学习和创造有机的结合。如面对幼儿的调皮行为,教师要有选择地采取,和幼儿一起玩新游戏,以肯定他们的创造行为,激励他们进行创造性体育游戏。如在玩走竹梯时,一些孩子不满足同一模式的活动,想出各种各样走竹梯的方法。有个孩子踩在空挡里走,其他孩子就纷纷效仿。此时老师就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什么样的走竹梯方法。能力强的幼儿马上又尝试手脚共用,在竹梯的两端同手同脚走,因为某些孩子的协调能力较差,他们不能一下子模仿手脚共进走,于是老师又让能力强的孩子示范,结合孩子的示范,教师用语言进行动作要领的指导,很快地,有部分孩子能用这个方法走竹梯了。
二、提供可具操作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创造探索
(一)活动材料具有可操作性,满足幼儿一物多玩的需求
周围环境中一些常不易被人重视的材料,在幼儿眼里是一个宝,他们常会乐此不疲地专注于玩这些小玩意,爱不释手,如饮料瓶、小石子、空纸盒等。当他们拿到这些材料,不用老师和家长提醒,就能想出各种玩法:投、踩、踢、抛……这些既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让他们一物多玩,创造能力也得以发挥。在提供体育游戏活动材料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
1.游戏材料数量充足。
在玩梯子游戏时,我只提供了2架梯子,孩子们只是单调地走走或开火车,随后,我增加至4架梯子,孩子们一下子玩出了跷跷板,抬轿子等新玩法。如走桥即在梯子的一头放两个轮胎,变成小山坡,跷跷板即将轮胎放在竹梯中间。
2.游戏材料易于变化。
滑梯虽然漂亮,但由于它的结构不可变,所以幼儿通常都只能用来滑着玩,使得幼儿的多样玩法不能在这些价格昂贵的大型体育玩具上发挥。而一些小型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或用到的材料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如在玩雪碧瓶的过程中,幼儿想象出了各种不同的玩法。
玩法一:将雪碧瓶间隔有序摆放,玩绕树林的游戏。
玩法二:将雪碧瓶紧紧挨个摆放,玩跳高的游戏。
玩法三:在雪碧瓶里灌水,再将雪碧瓶系在小棍子的两端,玩挑水游戏。
玩法四:在雪碧瓶中灌满水,上面放上一块板,玩跷跷板游戏。
(二)活动材料具有常见性,满足幼儿自发游戏的需求
“当孩子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意,生发或选择符合自己喜好与水平的游戏内容,并在自发的游戏活动中用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独立地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时,他们会获得自主、快乐、和谐、迅捷的发展。”由于幼儿的自发体育游戏具有随时性,它不需要老师做精心的准备,完全凭幼儿的愿望开展游戏,因此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幼儿喜欢的物品放置于体育游戏区内,供幼儿在自发游戏的时候选择使用。如我在游戏区内放置了一些废弃的塑料袋、报纸等,孩子有空的时候就会拿起这些材料进行活动。有的孩子将报纸揉成一个团,比赛谁扔得远;有的孩子将报纸撕成小片,玩吹报纸向目标行进的游戏;还有的孩子会将报纸当成砖头,玩过小河的游戏……这些常见的游戏材料,缩短了孩子熟悉它们的时间,拉近了孩子与材料的距离,使之快速地有效地进行两者间的互动,成功地进行游戏中的创造活动。
三、选择益于创造的游戏内容,实施幼儿创造行为
幼儿天生好动,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如果只是让幼儿用单纯的动作模仿、枯燥的重复练习和用固定的游戏规则来约束幼儿,就很难会引起幼儿的兴趣,甚至会使他们变得机械、呆板,失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如果体育活动中老师不墨守成规、寻求求异求变,就能保证幼儿饶有兴趣地将游戏进行下去,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激励幼儿积极思维,不断地进行游戏创造。
如体育活动必定要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但也需关注幼儿非运动技能的发展。一个活动中,运动技能和非运动技能没有绝对的区别,而是相互渗透。而我们可以有所侧重,选择一些关注幼儿非运动技能的体育游戏,保证幼儿创造行为的发生。
在非运动技能为主要目标而开展的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对技术规则的传达主要起辅助性的作用,旨在帮助幼儿游戏体验乐趣。教师只是简洁明了地交待一些动作的技术和技巧,无需在活动中反复纠正幼儿的动作。而把大部分的空间和時间让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探索游戏的方法。如《快乐的小乌龟》活动把情感目标定位在首位:“乐意参与活动,在轻松的活动中体验用不同方法前进的乐趣。”活动一开始,教师直接把幼儿带入活动情境之中。鼓励幼儿模仿乌龟爬着前进的动作。第二个环节开始时,教师交待任务,要求幼儿想象并模仿乌龟有可能的几种前进方法。第三环节在幼儿自由练习的基础上让幼儿讨论各种前进方法的最佳姿势。
创造力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当今社会需要的就是创新型人才,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的生力军,21世纪的建设者。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将游戏复杂化、多样化,引导幼儿改编、创编游戏,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相信幼儿的潜能,尊重他们的创造,发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在愉快的游戏中,笑得更灿烂,唱得更动听。
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旺盛期,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积极引导幼儿在多种活动中发展创造力”也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体育活动因其所特有的富动感、有角色、有情节等特点,成为了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体育活动也随之成为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创造欲望
诗人泰戈尔认为:孩子的创造天赋往往是无意识的。在体育游戏中,幼儿必须理解游戏的内容和玩法,明确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情节,动脑筋去争取胜利,所以幼儿解决问题的模式不固定,这往往需要他们的创造,因此,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自然、愉快的心理环境和想象空间,能萌发幼儿创造力的火花,也为幼儿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条件。
(一)正视幼儿游戏中的“别出心裁”
《纲要》指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体育游戏中,幼儿兴趣浓、注意力集中、情绪兴奋、思维活跃,特别是一些调皮幼儿常会脱离老师的游戏要求,自己创造出玩法。而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活动,取得预定的效果,往往会对幼儿的“别出心裁” 或“新奇”的想法加以制止,并极力将他们的注意力拉回到原有游戏中来,这就使幼儿没有一点自由和愉快的感觉,在体育活动中逐渐失去自我,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逐渐受拒,当然谈不上培养创新意识。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精神环境,多给幼儿自主、自由的好机会和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想像与表现,减少不良的心理压力和消极的环境气氛,让幼儿所有的别出心裁都有可能成为产生创造力的积极因素。
(二)有选择地采取幼儿“别出心裁”的游戏创意
体育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应从活动的“管理者”向“参与者”、“支持者”、“指导者”转换。教师的作用致力于“导”,教师关键性的指导应与幼儿自求发展二者有机结合。教师的指导既要鼓励幼儿的自由性探索,又有激起幼儿探索和发现规范动作要领的指导性探索。这种自由性探索和指导性探索的结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既满足幼儿自由活动又满足幼儿学习规范动作,学习和创造有机的结合。如面对幼儿的调皮行为,教师要有选择地采取,和幼儿一起玩新游戏,以肯定他们的创造行为,激励他们进行创造性体育游戏。如在玩走竹梯时,一些孩子不满足同一模式的活动,想出各种各样走竹梯的方法。有个孩子踩在空挡里走,其他孩子就纷纷效仿。此时老师就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什么样的走竹梯方法。能力强的幼儿马上又尝试手脚共用,在竹梯的两端同手同脚走,因为某些孩子的协调能力较差,他们不能一下子模仿手脚共进走,于是老师又让能力强的孩子示范,结合孩子的示范,教师用语言进行动作要领的指导,很快地,有部分孩子能用这个方法走竹梯了。
二、提供可具操作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创造探索
(一)活动材料具有可操作性,满足幼儿一物多玩的需求
周围环境中一些常不易被人重视的材料,在幼儿眼里是一个宝,他们常会乐此不疲地专注于玩这些小玩意,爱不释手,如饮料瓶、小石子、空纸盒等。当他们拿到这些材料,不用老师和家长提醒,就能想出各种玩法:投、踩、踢、抛……这些既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让他们一物多玩,创造能力也得以发挥。在提供体育游戏活动材料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
1.游戏材料数量充足。
在玩梯子游戏时,我只提供了2架梯子,孩子们只是单调地走走或开火车,随后,我增加至4架梯子,孩子们一下子玩出了跷跷板,抬轿子等新玩法。如走桥即在梯子的一头放两个轮胎,变成小山坡,跷跷板即将轮胎放在竹梯中间。
2.游戏材料易于变化。
滑梯虽然漂亮,但由于它的结构不可变,所以幼儿通常都只能用来滑着玩,使得幼儿的多样玩法不能在这些价格昂贵的大型体育玩具上发挥。而一些小型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或用到的材料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如在玩雪碧瓶的过程中,幼儿想象出了各种不同的玩法。
玩法一:将雪碧瓶间隔有序摆放,玩绕树林的游戏。
玩法二:将雪碧瓶紧紧挨个摆放,玩跳高的游戏。
玩法三:在雪碧瓶里灌水,再将雪碧瓶系在小棍子的两端,玩挑水游戏。
玩法四:在雪碧瓶中灌满水,上面放上一块板,玩跷跷板游戏。
(二)活动材料具有常见性,满足幼儿自发游戏的需求
“当孩子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意,生发或选择符合自己喜好与水平的游戏内容,并在自发的游戏活动中用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独立地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时,他们会获得自主、快乐、和谐、迅捷的发展。”由于幼儿的自发体育游戏具有随时性,它不需要老师做精心的准备,完全凭幼儿的愿望开展游戏,因此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幼儿喜欢的物品放置于体育游戏区内,供幼儿在自发游戏的时候选择使用。如我在游戏区内放置了一些废弃的塑料袋、报纸等,孩子有空的时候就会拿起这些材料进行活动。有的孩子将报纸揉成一个团,比赛谁扔得远;有的孩子将报纸撕成小片,玩吹报纸向目标行进的游戏;还有的孩子会将报纸当成砖头,玩过小河的游戏……这些常见的游戏材料,缩短了孩子熟悉它们的时间,拉近了孩子与材料的距离,使之快速地有效地进行两者间的互动,成功地进行游戏中的创造活动。
三、选择益于创造的游戏内容,实施幼儿创造行为
幼儿天生好动,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如果只是让幼儿用单纯的动作模仿、枯燥的重复练习和用固定的游戏规则来约束幼儿,就很难会引起幼儿的兴趣,甚至会使他们变得机械、呆板,失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如果体育活动中老师不墨守成规、寻求求异求变,就能保证幼儿饶有兴趣地将游戏进行下去,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激励幼儿积极思维,不断地进行游戏创造。
如体育活动必定要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但也需关注幼儿非运动技能的发展。一个活动中,运动技能和非运动技能没有绝对的区别,而是相互渗透。而我们可以有所侧重,选择一些关注幼儿非运动技能的体育游戏,保证幼儿创造行为的发生。
在非运动技能为主要目标而开展的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对技术规则的传达主要起辅助性的作用,旨在帮助幼儿游戏体验乐趣。教师只是简洁明了地交待一些动作的技术和技巧,无需在活动中反复纠正幼儿的动作。而把大部分的空间和時间让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探索游戏的方法。如《快乐的小乌龟》活动把情感目标定位在首位:“乐意参与活动,在轻松的活动中体验用不同方法前进的乐趣。”活动一开始,教师直接把幼儿带入活动情境之中。鼓励幼儿模仿乌龟爬着前进的动作。第二个环节开始时,教师交待任务,要求幼儿想象并模仿乌龟有可能的几种前进方法。第三环节在幼儿自由练习的基础上让幼儿讨论各种前进方法的最佳姿势。
创造力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当今社会需要的就是创新型人才,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的生力军,21世纪的建设者。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将游戏复杂化、多样化,引导幼儿改编、创编游戏,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相信幼儿的潜能,尊重他们的创造,发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在愉快的游戏中,笑得更灿烂,唱得更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