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实施带来了教学的革命性改革,其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在于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时代的产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作为年轻的生物教师,應当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工作中体现出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努力做一名顺应潮流的新型教师。
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应做些什么呢?首先自身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其实,把学习窄化为课堂上面对课本和教师,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任务”而不是“需要”的教学过程也广泛存在。在这样的教学观念下,学生只是学习任务的完成者而不是学习的主人公,学习只是学生的任务而不是学生的需要,教学的窄化和过度形式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人为障碍。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展开,现在是赋予学习以本来意义的时候了。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让学生进入自主自觉的学习状态,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激发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此,生物教师也应该融入时代潮流,用作改革的弄潮儿,给长期处于旧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活力:不仅需要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更要革命性改变教学模式,除旧革弊,真正从陈旧的、不符合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中走出来,结合新课程标理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方式。做敢于创新的生物教师,不妨对中学生物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
首先,是尝试改变语言表达,创造良好交流环境
语言是组织、指挥、讲解的工具亦是开发智慧、感染情绪,影响个人发展的手段。作为教师,准确使用语言并正确地表达是一项最基本必备条件。长期忙于应试教育的生物教师,往往忽略了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不关心汉字的正确读音,不注意精确使用语言,不注重的语言精彩运用。这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我们应该做到:
1.发音准确
对生字、偏字,只要不能确认其读音是否正确,都必须做到查字典去解决。改变曾经的“语文老师一个读音,生物老师另一个读音,政治老师又一个读音”状况。给学生正确使用汉语的环境,增强学生对生物老师的敬畏,将会影响学生的终生。
2.精确使用
在读准的前提下,还应做到正确的表达。例如量词的使用,一条染色体不能说成一个染色体。用词表达突出关键,在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均有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然而改变语言关键词,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当讲解实验注意事项时,可以用精确的词语讲解实验步骤,以利学生及时把握和运用。
3.精彩使用
典雅优美的语言,既可让学生上生物课接受知识,也可以抒发情感,营造如诗如画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生物老师不妨运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用来表达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一枝红杏出墙来”可用来讲解植物的向光性运动。
第二,加强操作训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心理研究表明:“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由此,学生动手能力与学生的思维能力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故有的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没有自己的思考的余地,对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是一种挫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应该关注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与尝试。在讲述《细胞增殖》内容时,教材难点是细胞周期概念,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仿照课本上的细胞周期图,做出了细胞周期图模型,并标注细胞周期。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细胞周期概念的理解,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乐中学,学中乐”。
第三,变“重结果,轻过程”为“轻结果,重过程”
相沿成习,由于老师总是对能得出正确结果的学生加以表扬,从而给学生错误一个错误的导向:过程怎么样没有关系,结果才是重要的。从而形成看重结果、忽略过程的错误认识。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和做法:在实验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写出实验操作的过程或者口述试验过程,对于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学生特别留意,而且帮助总结出一些常规性的错误。例如: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往往忘记了加某种试剂,试管不小心就混用,加热方法不对等等。在解答生物题目过程中,凡是学生问问题,不正面说出答案,而是反方向提问题,你认为那个结论是正确答案?你的做法是如何的?你知道你为什么做错了?而不是直接把课本的知识点统统罗列出来,然后得出答案。真正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提醒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如何克服犯这样的错误,过程很重要。
最后,化实验的“验证性”为“探究性”
验证性实验是先有结论,然后通过实验去验证结论。探究性实验是知道实验结论再通过实验探索得出相应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教材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如果仅注重实验成功,不注重实验的探索,学生的创造能力会打折扣。如何在验证性实验中体现探索性?只要把验证性实验的注意事项加以分析,便可发现实验的探索性。例如: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所需温度条件,室温、体温、隔水加热和酒精灯加热等条件下,反应的速度和颜色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对照实验现象。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课本要求是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如果颠倒顺序或同时加入,甚或用斐林试剂替代,结果怎样?在可溶性还原糖鉴定时用双缩脲试剂能替代斐林试剂吗?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鉴定都要求碱性环境,那么酸性环境下的实验现象是什么?这些探索性的实验都可以实际操作。
教学方法与行为的改变,起点和动力在于观念的改变。在新课标实行的今天,作为生物教师,更新观念,改变做法,才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成就学生的同事,成就和幸福自己!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时代的产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作为年轻的生物教师,應当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工作中体现出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努力做一名顺应潮流的新型教师。
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应做些什么呢?首先自身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其实,把学习窄化为课堂上面对课本和教师,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任务”而不是“需要”的教学过程也广泛存在。在这样的教学观念下,学生只是学习任务的完成者而不是学习的主人公,学习只是学生的任务而不是学生的需要,教学的窄化和过度形式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人为障碍。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展开,现在是赋予学习以本来意义的时候了。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让学生进入自主自觉的学习状态,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激发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此,生物教师也应该融入时代潮流,用作改革的弄潮儿,给长期处于旧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活力:不仅需要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更要革命性改变教学模式,除旧革弊,真正从陈旧的、不符合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中走出来,结合新课程标理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方式。做敢于创新的生物教师,不妨对中学生物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
首先,是尝试改变语言表达,创造良好交流环境
语言是组织、指挥、讲解的工具亦是开发智慧、感染情绪,影响个人发展的手段。作为教师,准确使用语言并正确地表达是一项最基本必备条件。长期忙于应试教育的生物教师,往往忽略了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不关心汉字的正确读音,不注意精确使用语言,不注重的语言精彩运用。这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我们应该做到:
1.发音准确
对生字、偏字,只要不能确认其读音是否正确,都必须做到查字典去解决。改变曾经的“语文老师一个读音,生物老师另一个读音,政治老师又一个读音”状况。给学生正确使用汉语的环境,增强学生对生物老师的敬畏,将会影响学生的终生。
2.精确使用
在读准的前提下,还应做到正确的表达。例如量词的使用,一条染色体不能说成一个染色体。用词表达突出关键,在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均有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然而改变语言关键词,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当讲解实验注意事项时,可以用精确的词语讲解实验步骤,以利学生及时把握和运用。
3.精彩使用
典雅优美的语言,既可让学生上生物课接受知识,也可以抒发情感,营造如诗如画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生物老师不妨运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用来表达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一枝红杏出墙来”可用来讲解植物的向光性运动。
第二,加强操作训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心理研究表明:“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由此,学生动手能力与学生的思维能力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故有的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没有自己的思考的余地,对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是一种挫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应该关注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与尝试。在讲述《细胞增殖》内容时,教材难点是细胞周期概念,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仿照课本上的细胞周期图,做出了细胞周期图模型,并标注细胞周期。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细胞周期概念的理解,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乐中学,学中乐”。
第三,变“重结果,轻过程”为“轻结果,重过程”
相沿成习,由于老师总是对能得出正确结果的学生加以表扬,从而给学生错误一个错误的导向:过程怎么样没有关系,结果才是重要的。从而形成看重结果、忽略过程的错误认识。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和做法:在实验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写出实验操作的过程或者口述试验过程,对于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学生特别留意,而且帮助总结出一些常规性的错误。例如: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往往忘记了加某种试剂,试管不小心就混用,加热方法不对等等。在解答生物题目过程中,凡是学生问问题,不正面说出答案,而是反方向提问题,你认为那个结论是正确答案?你的做法是如何的?你知道你为什么做错了?而不是直接把课本的知识点统统罗列出来,然后得出答案。真正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提醒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如何克服犯这样的错误,过程很重要。
最后,化实验的“验证性”为“探究性”
验证性实验是先有结论,然后通过实验去验证结论。探究性实验是知道实验结论再通过实验探索得出相应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教材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如果仅注重实验成功,不注重实验的探索,学生的创造能力会打折扣。如何在验证性实验中体现探索性?只要把验证性实验的注意事项加以分析,便可发现实验的探索性。例如: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所需温度条件,室温、体温、隔水加热和酒精灯加热等条件下,反应的速度和颜色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对照实验现象。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课本要求是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如果颠倒顺序或同时加入,甚或用斐林试剂替代,结果怎样?在可溶性还原糖鉴定时用双缩脲试剂能替代斐林试剂吗?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鉴定都要求碱性环境,那么酸性环境下的实验现象是什么?这些探索性的实验都可以实际操作。
教学方法与行为的改变,起点和动力在于观念的改变。在新课标实行的今天,作为生物教师,更新观念,改变做法,才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成就学生的同事,成就和幸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