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主体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black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贯彻实施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需要我们尝试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创设活泼、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以生活世界的真问题,设计挑战性任务,实施对话教学,注重课堂生成,促进学生互动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并非要求教师不再提问学生,而是要求教师提恰当的、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现了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高中政治 提问主体 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164-01
  
  当今世界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到来,时代发展对人的创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问题意识、唤醒沉睡的好奇心、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有利于高中生个性自由、思想解放、智慧生长。
  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教育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这已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当今欧美课堂提问主体已显现了由教师向学生转换的趋势。[1]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指出“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高中政治课要“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切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要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质疑”,学生没有问题意识,行吗?要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学生提不出问题、有问题没机会提、不允许提,这行吗?显然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必然要求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贯彻实施高中政治新课程理念需要我们尝试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课教学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呢?
  1、创设活泼、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
  活泼意味着学生有安全感、身心愉悦;和谐意味着师生平等交流、心灵交汇、互相促进;自由意味着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会身心舒展、灵性焕发,才能开启好奇之窗、探索之门,学生提问自然会层出不穷。营造这样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有充分的宽容精神和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面对学生“幼稚的问题”时不要取笑;面对学生“尖锐的问题”时不要批评;面对学生的“异端问题”时不要勃然大怒。我们应当谨记柏拉图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当仁不让于师”。①
  2、以生活世界的真问题,设计挑战性任务
  高中政治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以生活世界的真问题,如环保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三农问题、诚信问题等学生关注的问题中精选素材,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教师出示材料给学生之后,一般不要提具体的问题,可以提一些宽泛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如笔者在执教“国家宏观调控”这一内容时,出示了“天价月饼”的照片和文字说明。我问学生:“你们对这种现象,有何看法?”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在课堂中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天价月饼”合理吗?为什么会出现“天价月饼”现象?如何使“天价月饼”现象消失?行政部门立法应采取何种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等等。教学实践证明,现实生活的真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启动学生的思索。
  3、实施对话教学
  对活教学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孔子,《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的学生子贡、子路、曾子等向教师提问的情形,可以说孔子的学生在求学中无人不问老师,其中为政篇第二章中多达八问。孔子教导学生“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而我们今天的课堂中很少让学生提问,到底谁对谁错?对话教学就是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展开教学,对话的过程就是互相提出问题、探讨问题的过程。古人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实施对话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
  4、注重课堂“生成”,促进学生互动合作学习
  教师能完全预见学生在课堂中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着丰富的差异,高中生思想非常活跃、敏感,因而再高明的教师也是无法完全预见学生的提问。因此,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教师应当与学生一起构建课堂教学,教师应随机应变调整课前“预设”,注重课堂“生成”。学生的提问似乎会“打乱”教师课前“预设”,但恰当地“因势利导”会使得课堂呈现意想不到的精彩。教师应促进学生互动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不仅向教师提问,还可以学生互相提问,自我提问。“教育工作者必须鼓励学生体验这个世界的丰富性,赋予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自由,向他们提出挑战,激发他们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性。”②教师要把自然松散的学生群培养成为有机的探究群体。这是学生成为课堂提问主体的组织平台。
  5、教师要转变角色
  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P.Freire)深刻批判了教师机械讲解的教学,认为这样的教学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学生成了可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2]这种灌输式教学在中国也大有市场。在高中政治课堂里,经常可看到教师独占讲台,高高在上,主宰课堂的进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似乎已成了天经地义。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从幼儿时好奇多问长大了反而不会提问了,这是为什么?让学生成为提问的主体,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宰者、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咨询者、促进者,成为师生结合成的学习共同体中的“平等的首席”。教师应当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高中政治课堂提问主体,是否意味着教师不要再提问了?非也!教师应怎样提问呢?教师原则上要少提问,提问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找答案,而且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问题和答案师生都知道,这样的问题教师不必提,也不必引导学生去提;问题师生都知道,答案只有教师知道,答案只有一个,这样的问题教师少提,但可引导学生提;问题师生都知,答案只有老师知道,不只一个答案,这样的问题教师少提,要引导学生多提;问题师生都知道,答案都不知,教师要提这类问题,要引导学生多提;问题和答案师生都不知道,这类问题教师应积极探索,这是最高质量的问题,学生极少有能力提出这类问题,教师可发动学生群体探究,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可能会发现这类问题。
  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主体是当前贯彻实施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有效措施,体现了新课改“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体现了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解铃还需系铃人,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主体关键在于教师转变观念、革新行动。
  
  参考文献:
  [1]甘民.浅论欧美课堂提问主体的演变[J].全球教育展望,2005,(3).22.
  [2]弗莱雷, 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
  
  注释:
  ①孔子.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章.乌思溥.四书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173
  ②布鲁克斯等, 范玮译.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159-01     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难点之一,特级教师丁有宽说:“教师水平的高低,不在于他(她)带出了多少学习尖子,而在于他(她)转化了多少后进生。”这样做好后进生转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后进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此,就我个人多年来做后进生转变工作的实践,谈谈一
新时期,全球海洋数据显示,淡水资源形式较为严重,例如我国(中国)淡水资源较为严峻,北方地区属于严重缺水状态,此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国在此形式下,对
摘 要:壮族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民间艺术充分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因而具有认识、教育、娱乐等多种审美功能。。音乐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而音乐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和旋律,节奏是幼儿感受、认识、表达音乐的重要工具,节奏感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笔者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壮族民间资源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呢?  关键词:壮族 幼儿 民间资源 音乐节奏     音乐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反贫困工作成果显著,但绝对贫困还没有被完全攻克,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中国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以期探索出可行的反贫困对策。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第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在此背景下大幅度增加了城市规划测量工作量.在城市规划测量中合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160-01     一、立足柔性,彰显学生本位  柔性教育其实就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支持学生。“以柔克刚,避免冲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具体做法是平等至上,用平等书写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思想之门。用宽容滋养学生的精神。  1、运用柔性惩罚  突然从最后排传来一声巨响,寻声望去原来是班上一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社区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0例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护理)与教育组(给予常规输液护
摘 要:朗读让学生们普遍享受学英语的快乐。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语言是一种信息。随着他对英语这种信息的熟悉,有了纯正的语音,就能很好地感受到语言,从而学好英语。  关键词:英语 朗读 快乐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165-01     现代广告业的大师级传奇人物——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曾经建议一些知名大企业内撰写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