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街道路口英汉翻译差异的文化根源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s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国间的合作也越来越频繁,更多的人注重旅游了。而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角逐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如何更好地提高我国的软实力,让更多的外国旅客认识到中国的强大,才是现在所需要做的事情。所以,当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时,街道路口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了,也有可能关系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所以,在进行街道路口的名称翻译时,既要做到完整地表达又要传神生动,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并认准确街道路口的名称,根据文化的差异,进行合理的翻译,对街道路口名称进行适合的翻译。
  关键词:文化交流;街道路口翻译;外出旅游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际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而世界各个国家在进行经济贸易和交流过程中,也对自己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进行着传播,展现着本国的重要形象。街道路口的翻译在未来的世界性交流中,将起着较大的作用,对世界不同国家的经济和文化都产生着一定的作用。
  街道路口的翻译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是由本国文化向外国文化转变并传达有效信息的一种文化交流方式。从众多街道路口的名称可以观察,街道路口名称中蕴涵着一些独特而有历史意义的特征,也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特征影响这街道路口的翻译。因此,在进行街道路口的翻译时,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且对国家街道名街道路口所蕴涵的深刻意义都相当熟悉,只有做好这些分析,才能翻译出好的街道路口名。
  一、文化差異性
  1.东西方文化思想差异
  作为世界两大文化体系,由于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宗教文化,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中西方的翻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西方文化差别也体现在众多方面。语言的差异性体现在思维方式的差异性。著名翻译家傅雷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过精到的总结:“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从这分析出,东方人的思维,由于重综合,重内向暗示,所以表达出来的意思就是模糊的,处于混沌状态的;而西方人则重步步踏踏实实,一丝不苟。重分析,一步一步有理有据。从中国道路翻译名称来看,是拼音和英文的结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人理解,例如,江汉路译为“Jianghan Road”,所以是拼音和英文的结合。像这种较简单的路口名称,对于外来游客来说,是非常简单的去理解的,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路口,这些翻译就显得会有点黯然失色。
  以“光谷广场”为例,在车厢处的标识是“Optics Valley Square”,候车处的标识是“Guanggu Square”。这是相同的地点所被翻译成的两种不同的翻译,但是这很容易给外来游客造成一种错觉,这是两个不同的地点。所有为了去除混乱,方便外国友人的出行游玩,这类街道路口的翻译必须统一。故“Optics Valley Square”比“Guanggu Square”要好。这一表达不仅方便与外来游客交流,更有助于光谷走向世界。另外,“Guanggu Square”这一翻译会使外国友人产生一种错觉,光谷广场是既有光又有谷的广场吗?这一表达就体现了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即翻译方式。
  2.传统文化渗透影响深远
  中国人受传统价值观念影响深远,其中,佛教文化对我国的文学文化方面影响深远。作为一大宗教体系,佛教传入中国后,二者即不断交流,不断吸收借鉴。此外,在我国封建社会中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体系受佛教影响甚至更大。在北京,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庙宇命名的,如:白云观和雍和宫大街等等。这种以寺庙命名的地名反映了文化信仰,宗教文化,也反映了传统三教的影响。也体现出了儒家的教化作用。
  所以,从翻译的角度来看,白云观街可译为“The White Cloud Taoist Temple Street”,白塔寺可译为“Bai Ta Si”,雍和宫大街可以译为“Yonghegong Lamasery Street ”,这些翻译都是带有宗教信仰和文化特征的。对于我们中国人,这是非常好理解的,因为带有一些文化底蕴。然而,对于西方人,这些就会出现一些分歧,就像雍和宫大街,就会让外国友人们认为这又是宫又是大街,就会不太好理解,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化作用的深远影响。
  3.异国文化思想坚守本源
  外国人始终坚持“忠实于原文”的原则,尤其是译文应该保留源语言中的文化并将其完美地表达出来,包括其文化特点。外国文化和民族心理的不同都会影响到翻译活动,表现在颜色,数字,心理特点等方方面面。而在街道路口名称翻译方面,外国人也还坚持这本国的语序,其中也包括了坚守本国文化语序。例如,中国国家的街道名称都是采用后置法,而像有些国家,如意大利,它坚持采用通用名前置法。
  在外国,在对于街道路口名称的翻译活动中,它们都有一套固有的规定和标准。因为文化差异的多样性,翻译市场秩序混乱,而正当这些翻译五花八门的时候,外国人逐渐把街道路口的翻译趋向“规范化”,也就是拼音化。这就是现在各国都遵循的国际“单一罗马化”规定。
  外国人对中国街道名称的翻译也是遵守这一规则,例如,光华路被译成“Guanghua lu”,从这些也可以看出,外国在坚守本源的同时也要遵守统一规则。在中国,在进行翻译活动时,会将路或者街,翻译成“Road”或“Street”,但是没有一个很特定的规则。所以,看出外国人很注重原则规范,坚守原文本源。
  二、总结
  在进行调查研究过程中,最终目标是为了得到更好更合理的街道路口翻译,使路口不再只是拼音化,而是国际化,更加符合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从各方面去想翻译技巧。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会碰到中西方街道路口的翻译原则是有所差别的,所以需要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弄懂这其中的内涵。另外,翻译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关于文化方面的障碍,需要我们去克服。弄懂文化禁忌,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特别是在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替翻译时,更需要注重这个文化差异,因为拼音也有的谐音会造成不好的含义传达。在展示本国家的文化的同时,也符合西方国家的语言思维习惯。而从中也发现中间所存在的一些联系内涵,发现中西方都在为融合和交流不断努力着,更好地为街道路口的翻译规范化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2]彭保良.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立》[J].中国翻译. 1998.
  [3]毛荣贵. 《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钟书能. 《英汉翻译技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本论文系2017年武汉东湖学院“东湖未来之星”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从街道路口名称的翻译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的科研成果(项目主持人: 严璐, 指导教师:李妍)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从我们生命和意识的一开始,就一直围绕和伴随着我们,它是我们思想、感情、想像和知觉的精神空气。古代诗学语言观在本体论各异的儒、道、佛禅语言观背景理论中展开,这三种语言观分别探讨了语言与伦理、语言与宇宙本体、语言与自我心性的关系,对古代诗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诗学语言观有着潜在的共时性和历时性逻辑结构,其本质特征表现为:工具性的语言功能论、悖论性的语言特征论和体验性的语言本质论。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阿恩海姆在视知觉理论中提到张力,强调这种力可使艺术作品呈现出动感,并详细分析了产生张力的各种因素。虽然阿恩海姆举例论证张力多用西方艺术作品,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艺术书法作品中的书势与张力有着密切联系。  关键词:张力;书势;阿恩海姆;中国书法  一、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中张力的运动表现形式  在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阿恩海姆的著作《艺术与视知觉》中对张力有大量描述,“没有一幅画和一座雕像能
期刊
摘要:元代是墨竹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这与文人士大夫的介入密不可分。当时的社会被蒙古族所统治,汉族人不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方面,都受到了极其不公平的对待。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文人士大夫便以竹入画,借此来抒发其清拔孤傲的思想情趣。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墨竹是中国文人画的一种标本、尺度、基本功。元代赵孟頫曾说过:“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它一语道
期刊
摘要:陶瓷是我国中华文明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伴随科学技术时代的发展,陶瓷雕塑的表现手法也在日益更新,也必须在时代发展下,迎合新潮流,发展自我的表现手法。与此同时,陶瓷雕塑作品在创作初衷也是创作者对某种情愫和意义的表达,因此表现手法也是一个创作者的作品风格体现和艺术形式的展示。本文针对陶瓷雕塑现今表现手法做出几点个人阐述和分析,结合时代发展,对陶瓷雕塑表现手法的发展进行剖析,
期刊
引言  自董其昌明确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学说后,将青绿着色一路的山水画自李思训李昭道父子起,至后世一脉相承的画家划为北宗,将自王维开始的水墨渲淡的一脉山水画划为南宗,董其昌崇尚文人水墨画本身是有发扬水墨山水一脉的好处的,玄宰一家之言虽有偏颇之处但也并非否定青绿山水的艺术价值,这一点从他本人也画了一些青绿山水作品便可看出。董其昌的追随者清初四王也多做青绿山水,沈周、文徵明、仇英也有很多青绿山水作品存世
期刊
摘要:读过苏轼的诗词的,都知道苏轼写有三首关于中秋的词,并且也在宋词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这三首中秋诗词分别为《水调歌头》、《西江月》、《念奴娇》。虽然这三首词都是写中秋的,但都是苏轼在不同的人生时期中所写的,且主题也是有所不同的,不管现在任何角度阅读,都能体现出中秋的意境,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与中秋节相关的文学思想。本文针对苏轼的三首中秋词展开了对比欣赏,以期使我国的历史文学得到发扬。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对文化遗产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作为历史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历史纪念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其也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准确和快速的为公众传播历史纪念馆的文化理念,最大程度的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以及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需求。历史纪念馆的相关工作也要进行相应的改进,不断向多元化的发展进步和发展,拓宽发展的空间,同时历史纪念馆主要为
期刊
摘要:罗伯-格里耶在他的首部新小说《橡皮》中勇于反对小说传统,试图建立一种全新的小说创作方式。本文旨在分析《橡皮》这部小说对经典人物形象的戏仿与解构以及对人物角色身份和心理的双重“擦拭”,阐释新小说对传统小说任务形象的颠覆。对人物形象这一基本小说要素的颠覆将会为小说创作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关键词:新小说;反小说;人物形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欧洲出现了一批先锋派小说家,他们认为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
期刊
摘要:中国唐诗在英译过程中出现文化及美感的缺失的现象,以及译者在英译过程中采取的弥补方式。  关键词:文化亏损;美感缺失;弥补  诗歌英译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持原作的思想内涵,还要保持原作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优秀的译作问世,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会导致文化亏损,导致原作的美感消失。对此,译者也会有不同的方式来给予弥补。  文化缺失是指文化因素在翻译中所造成的文化意象和文化意义的缺失。造成文化
期刊
摘要:中国画主要依靠线的运用和把握所呈现出来,每个人的心性和修养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线质不同,所以中国画中线成了画家真实的情感和心性的载体,是欣赏着流露真实情感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山水画;线语言;运用  一、中国画用线与书法的关系  研究中国美学要从中国的书法开始,因为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古老文字,它的传承是我们直接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方向。中国书法是典型的线条艺术,它与色彩、光影毫无关系。它的一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