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的推进,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运用,合作学习可以弥补个人思维狭小单一的缺陷,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和锻炼的机会,增强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本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進行了一些摸索和实践。
一、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
(一)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发展
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更注重对优秀生的鼓励和支持,而往往忽视学困生,久而久之,使这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也失去信心,学习能力与学业水平越来越弱,对优秀生不是敬而远之就是对抗到底。反过来优秀生也瞧不起学困生,不屑与他们共事。合作的客观基础是承认学生间存在差异,在教学中,就要打破学生之间的隔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素质,着重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同时更注意发展学生心理、情感、行动、习惯等方面的素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上均有所受益。
(二)学生在合作学习提升主体参与的学习热情
现代教学理论主张“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在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一种团结合作目标机制,通过合作达成共同的目标,同时个人情感也得到满足,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个人的所长,学生间的差距逐步得到缩小,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三)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知识来源于现实,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又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实际问题,即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实践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
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
(一)创造合作学习的条件
创设合作氛围,培养合作意识。
首先在课堂上营造合作气氛,教学设计中增加小组合作机会,并制定评比机制。例如,“年、月、日”实践活动课上,我是这样安排的:请同学们根据全班同学生日统计结果提问。提问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组提的问题最多,最有价值,要求认真听取其他小组的问题,并进行回答,提出一个问题可获得2分,回答出一个问题得1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还可加1分,最后要进行小组评比,这样安排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了起来,小组获得成功便成了每一位成员的共同目标。小组讨论时大家都尽其所能,在相互启发中思维又得到碰撞与升华。
合作学习成了同学们最喜欢、最渴望进行的学习形式,合作意识不断的加强。在合作学习中学习任务的完成既是集体荣誉、集体的智慧,更是每个人努力的结果。合作学习的成功来自于每一个人,来自于团结合作,来自集体的智慧。
(二)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
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具有“合作学习”特点的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创设适合他们发展的课堂环境,为学生内部机制的强化起到积极、明显、有利的促进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整个课堂教学结构建立在师生群体共同参与的、有明确价值取向的教学运行机制中。
(三)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1.学会倾听,由被动听讲到主动思考
学会倾听是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方面我要求学生听清老师的要求,明确活动目的;另一方要求学生专心听取别人的发言,在边听边思中学习数学。如抢答问题练习,挑错练习,回答问题不重复的规定等,培养了学生认真听取别人发言、边听边思的习惯,每个同学从被动去听到主动去听的过程也是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思考的过程。
2.创造发言机会,培养学生自信心
在每个小组中都有一些不太主动或不敢发言的学生,于是我在班中制定了优先发言、轮流发言的制度:在小组讨论时,要求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学生有想法的时候可以优先发言,而擅长发言、表达能力请的同学希望能在汇总小组所有同学的意见做总结性发言,在集体汇报时实行每位组员轮流汇报制度,为每位同学创设公平的竟争和表现机会,每位同学在学习活动中自尊、自信心得到了不断地满足,叙述、概括、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逐步提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3.分工合作,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的集体协作,应为既有合作又要分工,相辅相成。要使合作进行得顺利、有效,合作的方法不容忽视,老师是教学方案的设计者,而各组组长是合作学习的领头羊,老师必须做到分层分批培养,给每个学生提供培养学习机会,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在每次接受任务后,要求分工合理、有效,明确每个人的工作,做到各尽其职,学习效率高。
4.组内合作,组际探讨,交流互启
组内交往,生生互动,各抒己见,互评互补。认知和交流活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分割的。认知与交流是共生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是一种社会性建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必然是经过集体智慧交流的过程。
在“组际研讨”时,每组的主发言人都积极争取最先发言机会。当本组主发言人得到老师和全班同学认可时,喜悦和自豪使他们不约而同伸出手相互击掌,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组内合作,组际之间展开不问意见的研讨竞争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宽,创新意识得到发展。这种活动方式不仅能有效的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互激励,信息共享,更有利于主体意识的形成,掌握与人合作沟通的技巧,培养合作精神等,因此交流合作学习已成为教学中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方式。
现代社会中,善于与人合作是人们事业成功的基础。在教学中变传统的个体学习为合作发展学习,创造平等和谐、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环境,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对他们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
(一)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发展
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更注重对优秀生的鼓励和支持,而往往忽视学困生,久而久之,使这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也失去信心,学习能力与学业水平越来越弱,对优秀生不是敬而远之就是对抗到底。反过来优秀生也瞧不起学困生,不屑与他们共事。合作的客观基础是承认学生间存在差异,在教学中,就要打破学生之间的隔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素质,着重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同时更注意发展学生心理、情感、行动、习惯等方面的素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上均有所受益。
(二)学生在合作学习提升主体参与的学习热情
现代教学理论主张“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在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一种团结合作目标机制,通过合作达成共同的目标,同时个人情感也得到满足,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个人的所长,学生间的差距逐步得到缩小,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三)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知识来源于现实,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又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实际问题,即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实践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
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
(一)创造合作学习的条件
创设合作氛围,培养合作意识。
首先在课堂上营造合作气氛,教学设计中增加小组合作机会,并制定评比机制。例如,“年、月、日”实践活动课上,我是这样安排的:请同学们根据全班同学生日统计结果提问。提问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组提的问题最多,最有价值,要求认真听取其他小组的问题,并进行回答,提出一个问题可获得2分,回答出一个问题得1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还可加1分,最后要进行小组评比,这样安排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了起来,小组获得成功便成了每一位成员的共同目标。小组讨论时大家都尽其所能,在相互启发中思维又得到碰撞与升华。
合作学习成了同学们最喜欢、最渴望进行的学习形式,合作意识不断的加强。在合作学习中学习任务的完成既是集体荣誉、集体的智慧,更是每个人努力的结果。合作学习的成功来自于每一个人,来自于团结合作,来自集体的智慧。
(二)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
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具有“合作学习”特点的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创设适合他们发展的课堂环境,为学生内部机制的强化起到积极、明显、有利的促进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整个课堂教学结构建立在师生群体共同参与的、有明确价值取向的教学运行机制中。
(三)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1.学会倾听,由被动听讲到主动思考
学会倾听是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方面我要求学生听清老师的要求,明确活动目的;另一方要求学生专心听取别人的发言,在边听边思中学习数学。如抢答问题练习,挑错练习,回答问题不重复的规定等,培养了学生认真听取别人发言、边听边思的习惯,每个同学从被动去听到主动去听的过程也是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思考的过程。
2.创造发言机会,培养学生自信心
在每个小组中都有一些不太主动或不敢发言的学生,于是我在班中制定了优先发言、轮流发言的制度:在小组讨论时,要求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学生有想法的时候可以优先发言,而擅长发言、表达能力请的同学希望能在汇总小组所有同学的意见做总结性发言,在集体汇报时实行每位组员轮流汇报制度,为每位同学创设公平的竟争和表现机会,每位同学在学习活动中自尊、自信心得到了不断地满足,叙述、概括、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逐步提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3.分工合作,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的集体协作,应为既有合作又要分工,相辅相成。要使合作进行得顺利、有效,合作的方法不容忽视,老师是教学方案的设计者,而各组组长是合作学习的领头羊,老师必须做到分层分批培养,给每个学生提供培养学习机会,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在每次接受任务后,要求分工合理、有效,明确每个人的工作,做到各尽其职,学习效率高。
4.组内合作,组际探讨,交流互启
组内交往,生生互动,各抒己见,互评互补。认知和交流活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分割的。认知与交流是共生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是一种社会性建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必然是经过集体智慧交流的过程。
在“组际研讨”时,每组的主发言人都积极争取最先发言机会。当本组主发言人得到老师和全班同学认可时,喜悦和自豪使他们不约而同伸出手相互击掌,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组内合作,组际之间展开不问意见的研讨竞争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宽,创新意识得到发展。这种活动方式不仅能有效的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互激励,信息共享,更有利于主体意识的形成,掌握与人合作沟通的技巧,培养合作精神等,因此交流合作学习已成为教学中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方式。
现代社会中,善于与人合作是人们事业成功的基础。在教学中变传统的个体学习为合作发展学习,创造平等和谐、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环境,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对他们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