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桃李满天下”的荣耀,怀着一颗无怨无悔无私无彷徨的心,“嫁”给了教育事业。总是用心良苦,躬耕于三尺讲台,希望洒一片心去,报得三春晖来。可,当我们背负师道尊严的枷锁,高高在上之时,把教学变成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育似乎就出了问题,学生因畏惧而学,因学习任务而学,何来动力可言?!
【关键词】主人引导者畅游者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首先,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其次,要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他们学会交往互动,增强合作意识。
二、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
第一、渗透一个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教学缺失生活,学生生活缺失语文。在高考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以往,在成绩与排名的压力下,语文也渐渐失去了轻松与活跃的氛围,变得沉重与凝滞;在追求“效率”的名义下,语文删去了活动与场景,只剩下知识与思辨。在应试的背景下,学生认为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讲,做做练习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道要学好语文的根源——在生活之中。学生不肯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势必降低了语文方面的认知能力。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提升人气指数,我觉得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是首当其冲的。这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的观念,但却是语文教学必须具有的语文教育观。
第二、坚守两块阵地——阅读和写作 语文学科本身有“厚积薄发”的特点,讲究“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的方法。语文课外学习究竟应该练什么功夫?其实就是阅读和写作。当然,阅读和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真功夫。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以为学生铺垫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可以促进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灵富裕,热爱祖国语言的人。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成为一个能正确欣赏自我的人,成为一个热爱多彩生活的人。显而易见,阅读和写作对学生终身发展益处多多。所以说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坚守阅读和写作这两块阵地。
第三、关注三种习惯——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积累习惯 语文教学最值得关注的三种习惯就是学生学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打开网页你会发现信息是按秒来更新的,学生的“教科书”就是现在的世界。语文教学不关注学生学习的习惯能行吗?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学习的习惯应包括:说普通话的习惯、写规范字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独立阅读和独立写作的习惯等等。
三、让师生成为选修课的畅游者
第一、正确处理必修、选修课的关系 高中语文设置选修课,是为了进一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不同学生有侧重地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以适应并满足其兴趣和潜能、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需要。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力求避免新教材旧教法,选修当作必修上。在选修课的学习中,紧扣基础知识,联系必修课内容,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就一定要能够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选修课程看作是必修课程的补充和附庸,选修课程是和必修课程同等重要的。正确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过渡与衔接,是我们更好地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基础,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始终关注的问题。
第二、灵活处理选修课的教法 ①将文学欣赏和基础积累并抓。②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③讲究教学艺术。④尝试让学生在选修课上自主进行课堂教学。第三、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成为上好选修课的助推器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人们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产生巨大的变化。在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多媒体成为教学环节中多功能的、方便灵活的辅助性手段。它能为教学提供并展示教学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并能实现人机对话,激发学生兴趣,有着极大优势。同时可有效解决选修课容量大,课时紧的矛盾。
让选修课成为高考的催化剂 好的课程设置,好的教学形式,必然最终能表现出学生好的考试成绩来。那么,面对这么多的选修内容,我们就必须从量与质的关系来考量。选修教材中的文章不必每篇都教,我们可以从几大模块中选教几篇,有的要精读,有的略读。
发挥教师的独特魅力,创建语文学习的磁场,激发学生学习的成效。古语有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罗曼?罗兰也曾告诫我们说:“没有一次争取是一劳永逸地完成的,争取是一种每天重复不断地行动,要一天又一天地坚持,不然就会消失。”我想,以个人魅力来打底,教学活动来促进,坚持原则为保障。在教学中启动个人魅力的磁场,来提升语文教学的成效,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主人引导者畅游者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首先,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其次,要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他们学会交往互动,增强合作意识。
二、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
第一、渗透一个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教学缺失生活,学生生活缺失语文。在高考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以往,在成绩与排名的压力下,语文也渐渐失去了轻松与活跃的氛围,变得沉重与凝滞;在追求“效率”的名义下,语文删去了活动与场景,只剩下知识与思辨。在应试的背景下,学生认为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讲,做做练习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道要学好语文的根源——在生活之中。学生不肯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势必降低了语文方面的认知能力。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提升人气指数,我觉得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是首当其冲的。这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的观念,但却是语文教学必须具有的语文教育观。
第二、坚守两块阵地——阅读和写作 语文学科本身有“厚积薄发”的特点,讲究“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的方法。语文课外学习究竟应该练什么功夫?其实就是阅读和写作。当然,阅读和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真功夫。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以为学生铺垫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可以促进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灵富裕,热爱祖国语言的人。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成为一个能正确欣赏自我的人,成为一个热爱多彩生活的人。显而易见,阅读和写作对学生终身发展益处多多。所以说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坚守阅读和写作这两块阵地。
第三、关注三种习惯——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积累习惯 语文教学最值得关注的三种习惯就是学生学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打开网页你会发现信息是按秒来更新的,学生的“教科书”就是现在的世界。语文教学不关注学生学习的习惯能行吗?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学习的习惯应包括:说普通话的习惯、写规范字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独立阅读和独立写作的习惯等等。
三、让师生成为选修课的畅游者
第一、正确处理必修、选修课的关系 高中语文设置选修课,是为了进一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不同学生有侧重地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以适应并满足其兴趣和潜能、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需要。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力求避免新教材旧教法,选修当作必修上。在选修课的学习中,紧扣基础知识,联系必修课内容,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就一定要能够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选修课程看作是必修课程的补充和附庸,选修课程是和必修课程同等重要的。正确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过渡与衔接,是我们更好地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基础,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始终关注的问题。
第二、灵活处理选修课的教法 ①将文学欣赏和基础积累并抓。②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③讲究教学艺术。④尝试让学生在选修课上自主进行课堂教学。第三、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成为上好选修课的助推器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人们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产生巨大的变化。在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多媒体成为教学环节中多功能的、方便灵活的辅助性手段。它能为教学提供并展示教学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并能实现人机对话,激发学生兴趣,有着极大优势。同时可有效解决选修课容量大,课时紧的矛盾。
让选修课成为高考的催化剂 好的课程设置,好的教学形式,必然最终能表现出学生好的考试成绩来。那么,面对这么多的选修内容,我们就必须从量与质的关系来考量。选修教材中的文章不必每篇都教,我们可以从几大模块中选教几篇,有的要精读,有的略读。
发挥教师的独特魅力,创建语文学习的磁场,激发学生学习的成效。古语有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罗曼?罗兰也曾告诫我们说:“没有一次争取是一劳永逸地完成的,争取是一种每天重复不断地行动,要一天又一天地坚持,不然就会消失。”我想,以个人魅力来打底,教学活动来促进,坚持原则为保障。在教学中启动个人魅力的磁场,来提升语文教学的成效,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