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责任的一代新人,需要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评价制度等方面全面改革,开辟一条既符合教育规律、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作为教师,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胜任素质教育下绿色人才的培养。①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能力;②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潜能;③加强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力度。
【关键词】素质教育 绿色人才 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责任的一代新人,需要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评价制度等方面做到全面改革,开辟一条既符合教育规律、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学校以绿色为课题,即:塑造绿色心灵,建设绿色校园,实施绿色管理,打造绿色教师队伍,构建绿色课堂,形成绿色德育,培养绿色人才,以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努力把学校办得更好。因此,作为教师,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胜任素质教育下绿色人才的培养。
1. 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能力
一般教师往往喜欢老实听话、成绩满分、纪律上循规蹈矩的学生,有好奇心、喜欢思考、有创建的学生往往受到冷遇。教师应尊重、信任每位学生,要给学生营造发表自己想法和见解的条件和空间,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和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纵观全局,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人格的力量弘扬学生个性,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绿色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素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能力,具备教育教学的高素质。
2. 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潜能
2.1 转变教学只为提高升学率服务的教育观。要努力转变以考试成绩作为最终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好坏的质量观,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和优化,使课堂从传统传授知识转变为发挥学生潜能的舞台,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开启学生心智的引领者,课堂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2.2 将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当学生面临各种困惑的问题的时候,他们要作出各种猜测,要想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查阅文献资料、检索等)得到第二手的资料,通过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种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2.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个性化辅导发展学生特长,开放的课堂培养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这些做法被扩展到学校教学的各个领域,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绿色人才的重要抓手。
2.4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重视考试成绩,更重视学生的道德、情商、意志和动手能力。在评价中,实行“三个结合”:
2.4.1 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既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还要善于全面把握学生学习过程,要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对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及时评价。教师在作出评价时,既要有即时评价,还要有过程评价;既要有对个人的评价,还要有对集体的评价;既要有方法的评价,也要有成果的评价等。适时、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成果等进行评价,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拓展激活学生的思维,融洽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都有重要的意义。
2.4.2 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新课标指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定性是定量的基础,没有正确的定性就不可能有准确的定量,而且定量的结果还要靠定性来解释,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作出较为科学的评价,从而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全面反映学生的个性,从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4.3 坚持统一性评价与差异性评价相结合。“统一性评价”的典型方式是考试,它的功能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学生又是一个有生命、有思想、有灵魂的个体,对学生个体而言,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学生“全优”,而是允许和鼓励学生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
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努力开发具有不同标准、不同需求、不同形式,甚至不同范畴的评价内容,运用差异性评价方法来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3. 加强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力度
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生之间要唱响爱的主旋律,倡导教师把关爱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多给差生、学困生一份关爱,多与学生沟通,既做学生的良师,又做学生的益友,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不让每个学生掉队”“让每个学生快乐起来”的活动,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能力,达到“大爱无声,水到渠成”的目的。
总之,素质教育下绿色人才培养,强调学习不再成为求名逐利的利器,而是从封闭的四壁合围的教室里,使“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我们的眼光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1]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为学生终生学习服务,为培养未来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顾黄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原载《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期,后收入《语文教学方法论》,北京出版社,1991年.
【关键词】素质教育 绿色人才 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责任的一代新人,需要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评价制度等方面做到全面改革,开辟一条既符合教育规律、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学校以绿色为课题,即:塑造绿色心灵,建设绿色校园,实施绿色管理,打造绿色教师队伍,构建绿色课堂,形成绿色德育,培养绿色人才,以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努力把学校办得更好。因此,作为教师,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胜任素质教育下绿色人才的培养。
1. 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能力
一般教师往往喜欢老实听话、成绩满分、纪律上循规蹈矩的学生,有好奇心、喜欢思考、有创建的学生往往受到冷遇。教师应尊重、信任每位学生,要给学生营造发表自己想法和见解的条件和空间,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和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纵观全局,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人格的力量弘扬学生个性,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绿色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素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能力,具备教育教学的高素质。
2. 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潜能
2.1 转变教学只为提高升学率服务的教育观。要努力转变以考试成绩作为最终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好坏的质量观,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和优化,使课堂从传统传授知识转变为发挥学生潜能的舞台,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开启学生心智的引领者,课堂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2.2 将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当学生面临各种困惑的问题的时候,他们要作出各种猜测,要想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查阅文献资料、检索等)得到第二手的资料,通过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种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2.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个性化辅导发展学生特长,开放的课堂培养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这些做法被扩展到学校教学的各个领域,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绿色人才的重要抓手。
2.4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重视考试成绩,更重视学生的道德、情商、意志和动手能力。在评价中,实行“三个结合”:
2.4.1 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既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还要善于全面把握学生学习过程,要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对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及时评价。教师在作出评价时,既要有即时评价,还要有过程评价;既要有对个人的评价,还要有对集体的评价;既要有方法的评价,也要有成果的评价等。适时、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成果等进行评价,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拓展激活学生的思维,融洽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都有重要的意义。
2.4.2 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新课标指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定性是定量的基础,没有正确的定性就不可能有准确的定量,而且定量的结果还要靠定性来解释,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作出较为科学的评价,从而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全面反映学生的个性,从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4.3 坚持统一性评价与差异性评价相结合。“统一性评价”的典型方式是考试,它的功能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学生又是一个有生命、有思想、有灵魂的个体,对学生个体而言,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学生“全优”,而是允许和鼓励学生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
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努力开发具有不同标准、不同需求、不同形式,甚至不同范畴的评价内容,运用差异性评价方法来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3. 加强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力度
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生之间要唱响爱的主旋律,倡导教师把关爱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多给差生、学困生一份关爱,多与学生沟通,既做学生的良师,又做学生的益友,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不让每个学生掉队”“让每个学生快乐起来”的活动,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能力,达到“大爱无声,水到渠成”的目的。
总之,素质教育下绿色人才培养,强调学习不再成为求名逐利的利器,而是从封闭的四壁合围的教室里,使“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我们的眼光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1]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为学生终生学习服务,为培养未来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顾黄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原载《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期,后收入《语文教学方法论》,北京出版社,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