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课堂上唯书、唯师是从,成了被动接受他人观点的容器。这是制约学生个性化阅读、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因之一。亚圣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理学家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做学问如此,阅读教学也是如此。一旦学生在阅读课本时提出新思路、新见解、新认识,教师决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讽刺挖苦,以致于埋没创新思维的种子。教师应根据教学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可将“辩论”这一形式引入课堂,一则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二则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更重要的是通过辩论能够让学生明辨是非,从而养成学生能言善辩和口语表达能力。那在课堂上辩论又从何入手呢?
一、辩论形象
在学习蒲松龄《狼》一文后,我们看到了机智勇敢的屠夫形象,狼不过是作为反衬人类智慧的对立面存在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狼解释为: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残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人。有关狼的成语有:狼狈为奸、狼狈不堪、鬼哭狼嚎、狼心狗肺……有关狼的谚语有: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狼死羊安……教师适时提出辩题“人类应该猎狼还是保护狼”。正方观点是:人类应该猎狼。理由:从古到今狼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贪婪、凶残的形象,并且在词典解释和流传下来的故事、成语、谚语中处处可以得到证明。反方认为:人类应该保护狼。反方针锋相对驳斥正方的观点。我们应该抛弃条条框框,不要先入为主,而要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狼。并且举例证明狼是最团结的动物;狼是有智慧的动物;狼是忠诚的动物;狼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双方唇枪舌箭,你来我往,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参与辩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了。
二、辩论情节
作品情节是否合理,让学生进行辩论,可让道理越辩越明,认识也更深邃。对愚公移山是否合理,向来没有标准,众说纷纭。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男生、女生两大组。男生找不利于移山的条件,女生找利于移山的条件。女生认为做事应像愚公一样,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必将属于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讲眼前利益,哪有“神七”发射的成功?哪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男生认为愚公办事有勇气,有毅力,但不考虑事实,不知变通,一味地蛮干。苦干加巧干才会成功。教师综合双方的意见,提出课文中愚公移山主要强调的是一种精神,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确实需要考虑各方面的条件,然后决定怎么做。通过对故事情节的辩论,加深了对课文的认识,开拓了视野。
三、辩论情感
王夫之曾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情而自得”。作者借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读者却根据各自的人生经历、生活情感来体验、感悟。例如唐代诗人崔颢的代表作《黄鹤楼》,对此诗歌的解读就各有不同,引起争议。有人认为此诗表现旅途乡愁,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就会驱动自身的人生和情感体验,或悲叹“空有大志,人生无成”,或悲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进入诗中而难以自拔。也有人却认为自然万物均在变与不变之中,有其自身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触景伤情,乃人之常情。与其感叹山河不变人事变,不如珍惜时光,努力奋发,决不能在哀叹中虚度光阴。
四、辩论主题
作品的主题就是通过作品的各个要素表现出来的观点、倾向、思想、情感。作品的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和统帅。读者在挖掘作品的主题时,应整体把握,联系时代背景,联系作家,多角度扫描。
鲁迅曾经谈到人们对《红楼梦》理解的分歧:“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廷秘事……”我们常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主题理解是有差异的。作品往往有由来已久的定论,但学生根据个人的体会却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题,有“金钱关系”说,有“虚荣”说。“金钱关系”说,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别的联系了。”认为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虚荣”说,小说一开始交代了菲利普一家的境况,点明了菲利普一家的地位,而处在中下阶层的菲利普夫妇也不例外地具备那种爱慕虚荣、死要面子的性格特征。接着作者通过几件琐细的小事揭示菲利普夫妇连多看于勒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至此,讽刺虚荣这一主题便在作者平素朴素、轻浅素淡的叙述中凸现了出来。
(责任编辑 )
一、辩论形象
在学习蒲松龄《狼》一文后,我们看到了机智勇敢的屠夫形象,狼不过是作为反衬人类智慧的对立面存在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狼解释为: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残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人。有关狼的成语有:狼狈为奸、狼狈不堪、鬼哭狼嚎、狼心狗肺……有关狼的谚语有: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狼死羊安……教师适时提出辩题“人类应该猎狼还是保护狼”。正方观点是:人类应该猎狼。理由:从古到今狼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贪婪、凶残的形象,并且在词典解释和流传下来的故事、成语、谚语中处处可以得到证明。反方认为:人类应该保护狼。反方针锋相对驳斥正方的观点。我们应该抛弃条条框框,不要先入为主,而要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狼。并且举例证明狼是最团结的动物;狼是有智慧的动物;狼是忠诚的动物;狼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双方唇枪舌箭,你来我往,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参与辩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了。
二、辩论情节
作品情节是否合理,让学生进行辩论,可让道理越辩越明,认识也更深邃。对愚公移山是否合理,向来没有标准,众说纷纭。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男生、女生两大组。男生找不利于移山的条件,女生找利于移山的条件。女生认为做事应像愚公一样,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必将属于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讲眼前利益,哪有“神七”发射的成功?哪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男生认为愚公办事有勇气,有毅力,但不考虑事实,不知变通,一味地蛮干。苦干加巧干才会成功。教师综合双方的意见,提出课文中愚公移山主要强调的是一种精神,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确实需要考虑各方面的条件,然后决定怎么做。通过对故事情节的辩论,加深了对课文的认识,开拓了视野。
三、辩论情感
王夫之曾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情而自得”。作者借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读者却根据各自的人生经历、生活情感来体验、感悟。例如唐代诗人崔颢的代表作《黄鹤楼》,对此诗歌的解读就各有不同,引起争议。有人认为此诗表现旅途乡愁,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就会驱动自身的人生和情感体验,或悲叹“空有大志,人生无成”,或悲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进入诗中而难以自拔。也有人却认为自然万物均在变与不变之中,有其自身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触景伤情,乃人之常情。与其感叹山河不变人事变,不如珍惜时光,努力奋发,决不能在哀叹中虚度光阴。
四、辩论主题
作品的主题就是通过作品的各个要素表现出来的观点、倾向、思想、情感。作品的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和统帅。读者在挖掘作品的主题时,应整体把握,联系时代背景,联系作家,多角度扫描。
鲁迅曾经谈到人们对《红楼梦》理解的分歧:“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廷秘事……”我们常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主题理解是有差异的。作品往往有由来已久的定论,但学生根据个人的体会却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题,有“金钱关系”说,有“虚荣”说。“金钱关系”说,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别的联系了。”认为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虚荣”说,小说一开始交代了菲利普一家的境况,点明了菲利普一家的地位,而处在中下阶层的菲利普夫妇也不例外地具备那种爱慕虚荣、死要面子的性格特征。接着作者通过几件琐细的小事揭示菲利普夫妇连多看于勒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至此,讽刺虚荣这一主题便在作者平素朴素、轻浅素淡的叙述中凸现了出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