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高考中,写作的考核比重增大,突出了“写”的技能对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作用。但是,目前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学”,忽略学生的“用”,产出效果不理想。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的理念,结合读写课教学案例,阐述了教师如何根据“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发挥中介作用,解决学生学用分离的问题。
一、高中英语写作困境和解决思路
英语写作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指标,无论是应用文还是读后续写,新高考尤其注重考查学生交流信息、阐述观点和表达情感的能力。但是,基于对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观察,较多学生写作输出时倾向于仅运用之前常用的知识,而忽略新授知识和技能,观点和情感表达未有较大突破。
文秋芳教授的“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POA),原型为“输出驱动假设”。虽然该方法主要针对的是中高级外语学习者,但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用分离问题,也适合高中英语学习者。POA提倡的“学习中心说”主张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发生,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运用紧密结合,两者之间有机联动,无明显时间间隔,这种“联动”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产出任务。其将注意力聚焦于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学以成才,与立德树人理念不谋而合。
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写作教学设计和实施
笔者根据文秋芳教授的“产出导向法”最新理论体系(见图1),坚持学用一体,按照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环节执教了一节读写课。
設计说明:文本结构是语篇的骨架,每一段都是主体架构的分支。教师分析段落大意、填充细节能让学生熟悉新媒体语篇的内容,了解框架,厘清脉络,把握旅游计划的写作思路。
3.分析情感表达,探究语言特征
在语言促成阶段,教师对语言文本的解读会影响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因此,POA要求教师要循序渐进设计活动,辅助学生感知、理解和运用。分析邮件语篇中表达情感的语言是对“why”的进一步探究。教师首先让学生画出语篇中表达情感的单词、词组或句子,并让学生探究此类表达突出的情感内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找出的语言进行低阶迁移,如将文中句子“It’s an amazing sight.”转换成“I’m by the sight”或者“The sight me a lot”等。此外,教师可补充如“I’ve been longing for ...”或“I’m dying to see...”等,并设定旅游情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迁移。 设计说明:《课标》指出,词汇或较短语篇教学要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感知理解主题意义,使用词语或语篇完成信息和意义的表达。
(三)及时产出和检查,促进迁移应用
1.根据思维导图,拟定计划大纲
按照POA教学要求,产出任务的完成不能采用“放羊式”,要在教师指导下循序渐进。阅读产出的内容、结构和语言都是为写作而服务的,教师要趁热打铁,确定一个旅游目的地如厦门,指导学生参考活动2(1)的表格,结合学生导学案的鼓浪屿宣传页,小组讨论制定旅行计划。
写作前,教师提供完整的思维导图(见图2),减少学生走弯路。邮件格式和将来时态都是旧知识点,教师可稍微说明即可。
设计说明: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使用适当的评价工具,参与评价,发现和分析学习中的问题。学生在碰撞的过程中能发散思维,达成共识。
三、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写作教学思考
经过教学尝试,笔者认为“产出导向法”的教学实践对于解决学生学用分离的问题有积极作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兴趣
备课前,笔者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提供多模态语篇,兼顾不同感知偏好的学生。执教过程中,充分运用希沃白板的交互性功能,有效驱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层层递进设计,降低畏难情绪
笔者根据“产出导向法”教学三步骤,以学习活动观为指导,明确总要求,分子项目操作,设计由简到难,学生支架式学习,大部分能做到学以致用。
(三)人人参与评价,反馈即时信息
本次评价含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课堂上学生能积极提出观点,有碰撞有共识。碰撞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共识引导学生抓住语篇的特征。教师也要获取即时信息,调整教学。
整体而言,教学有效果,但是课堂时间的把握尚待改进。促成环节需要的时间较多,但是作为读写课,学生写作的时间应得到保障。因此,今后为了更好地运用“产出导向法”,笔者将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思路,以期更好地達到预期。
一、高中英语写作困境和解决思路
英语写作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指标,无论是应用文还是读后续写,新高考尤其注重考查学生交流信息、阐述观点和表达情感的能力。但是,基于对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观察,较多学生写作输出时倾向于仅运用之前常用的知识,而忽略新授知识和技能,观点和情感表达未有较大突破。
文秋芳教授的“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POA),原型为“输出驱动假设”。虽然该方法主要针对的是中高级外语学习者,但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用分离问题,也适合高中英语学习者。POA提倡的“学习中心说”主张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发生,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运用紧密结合,两者之间有机联动,无明显时间间隔,这种“联动”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产出任务。其将注意力聚焦于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学以成才,与立德树人理念不谋而合。
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写作教学设计和实施
笔者根据文秋芳教授的“产出导向法”最新理论体系(见图1),坚持学用一体,按照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环节执教了一节读写课。
設计说明:文本结构是语篇的骨架,每一段都是主体架构的分支。教师分析段落大意、填充细节能让学生熟悉新媒体语篇的内容,了解框架,厘清脉络,把握旅游计划的写作思路。
3.分析情感表达,探究语言特征
在语言促成阶段,教师对语言文本的解读会影响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因此,POA要求教师要循序渐进设计活动,辅助学生感知、理解和运用。分析邮件语篇中表达情感的语言是对“why”的进一步探究。教师首先让学生画出语篇中表达情感的单词、词组或句子,并让学生探究此类表达突出的情感内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找出的语言进行低阶迁移,如将文中句子“It’s an amazing sight.”转换成“I’m by the sight”或者“The sight me a lot”等。此外,教师可补充如“I’ve been longing for ...”或“I’m dying to see...”等,并设定旅游情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迁移。 设计说明:《课标》指出,词汇或较短语篇教学要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感知理解主题意义,使用词语或语篇完成信息和意义的表达。
(三)及时产出和检查,促进迁移应用
1.根据思维导图,拟定计划大纲
按照POA教学要求,产出任务的完成不能采用“放羊式”,要在教师指导下循序渐进。阅读产出的内容、结构和语言都是为写作而服务的,教师要趁热打铁,确定一个旅游目的地如厦门,指导学生参考活动2(1)的表格,结合学生导学案的鼓浪屿宣传页,小组讨论制定旅行计划。
写作前,教师提供完整的思维导图(见图2),减少学生走弯路。邮件格式和将来时态都是旧知识点,教师可稍微说明即可。
设计说明: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使用适当的评价工具,参与评价,发现和分析学习中的问题。学生在碰撞的过程中能发散思维,达成共识。
三、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写作教学思考
经过教学尝试,笔者认为“产出导向法”的教学实践对于解决学生学用分离的问题有积极作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兴趣
备课前,笔者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提供多模态语篇,兼顾不同感知偏好的学生。执教过程中,充分运用希沃白板的交互性功能,有效驱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层层递进设计,降低畏难情绪
笔者根据“产出导向法”教学三步骤,以学习活动观为指导,明确总要求,分子项目操作,设计由简到难,学生支架式学习,大部分能做到学以致用。
(三)人人参与评价,反馈即时信息
本次评价含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课堂上学生能积极提出观点,有碰撞有共识。碰撞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共识引导学生抓住语篇的特征。教师也要获取即时信息,调整教学。
整体而言,教学有效果,但是课堂时间的把握尚待改进。促成环节需要的时间较多,但是作为读写课,学生写作的时间应得到保障。因此,今后为了更好地运用“产出导向法”,笔者将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思路,以期更好地達到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