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生活化教学思想也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建立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弥补学生思想上的误区,使学生逐渐深度理解数学知识,在科学合理的生活化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笔者将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此展开一番具体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240-02
小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认知途径的年龄阶段,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对学生而言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理解还存在不足,导致了伪生活化教学现象的产生。因此,为了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积极总结教学经验,找出有效的生活化教学途径,真正发挥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和价值。
1 根据学生的经验挖掘生活化教学素材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被学生自然接受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越接近,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相应的提升。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不断地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教学素材,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总结自身的生活经验,选择对学生发展有帮助的生活化教学素材。
如在学习“分类与整理”这一节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在掌握分类与整理知识的同时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将垃圾分类的实例引入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卡片来代替垃圾,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卡片进行分类,并总结出可行的分类方法,接着再让小组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在小组的合作过程中提升学生对分类与整理的认识,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与自己不同的理念,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充足,并且小学生具有大胆的想象力,因此,有的学生可能会有与常规操作不同的垃圾分类方案产生,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收获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对学生一些明显的错误给予纠正,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1]。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来挖掘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收获更多教材上无法给予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2 结合教学的要求整合生活化教学素材
教师在教学与日常生活中要注重总结经验,根据需求和目的搜集相关的生活化教学资源,但在收集资源后,教师决不能直接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确保所获得的资源可以和教学知识完整地结合起来,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所搜集的生活化素材的应用范围和价值,从而进行精准的筛选和使用。
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这一节内容时,教师经常会使用某地或者当地的气温统计图进行讲解,这种情境对小学生而言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如果教师能够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资源,则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首先对学生提问:“在前一阵子的假期中,你们都玩的开心吗?”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接着再说:“但是老师可一点都不开心,你们猜猜老师怎么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转折,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各种猜想。其次,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是由于生病了,所以没办法外出,并且向学生展示一张体温测量数据图,让学生看到从发烧到退烧的整个体温变化过程。这样就将原本枯燥的教学转变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活动,還在一定程度上向学生普及了生活知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益[2]。
3 基于教学的目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大多具有感性的因素,因此,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越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变化的情境,越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合理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感到抽象的数学知识自然地融入情境,让学生在基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学习活动,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在学习“位置”这一节内容时,笔者首先询问学生:“你们谁知道什么是位置?什么是顺序?”学生对这些词虽然比较熟悉,但是还不具备使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些词语的能力,接下来笔者再说道:“看来同学们还不太清楚呀!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这张图,(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张动画形式的楼房图片)图中老奶奶住在一楼,老爷爷住在三楼,王叔叔住在二楼,张阿姨住在四楼,这就叫作位置,我们再从下往上看,依次住着老奶奶、王叔叔、老爷爷和张阿姨,这样就叫作顺序。”接着笔者就鼓励学生通过自由讨论的方式说出生活中更多有关于位置和顺序的现象。通过满足该年龄阶段学生认知需求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吸引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的知识。因此,在开展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带入情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更好地达成教学的目标。
4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必然,对学生后续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应当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足够重视。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从现实教学需求出发,通过挖掘生活化的教学素材、科学整合生活化的教学素材、有目标地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等途径落实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素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葛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王晴晴.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240-02
小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认知途径的年龄阶段,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对学生而言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理解还存在不足,导致了伪生活化教学现象的产生。因此,为了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积极总结教学经验,找出有效的生活化教学途径,真正发挥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和价值。
1 根据学生的经验挖掘生活化教学素材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被学生自然接受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越接近,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相应的提升。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不断地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教学素材,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总结自身的生活经验,选择对学生发展有帮助的生活化教学素材。
如在学习“分类与整理”这一节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在掌握分类与整理知识的同时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将垃圾分类的实例引入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卡片来代替垃圾,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卡片进行分类,并总结出可行的分类方法,接着再让小组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在小组的合作过程中提升学生对分类与整理的认识,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与自己不同的理念,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充足,并且小学生具有大胆的想象力,因此,有的学生可能会有与常规操作不同的垃圾分类方案产生,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收获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对学生一些明显的错误给予纠正,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1]。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来挖掘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收获更多教材上无法给予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2 结合教学的要求整合生活化教学素材
教师在教学与日常生活中要注重总结经验,根据需求和目的搜集相关的生活化教学资源,但在收集资源后,教师决不能直接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确保所获得的资源可以和教学知识完整地结合起来,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所搜集的生活化素材的应用范围和价值,从而进行精准的筛选和使用。
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这一节内容时,教师经常会使用某地或者当地的气温统计图进行讲解,这种情境对小学生而言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如果教师能够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资源,则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首先对学生提问:“在前一阵子的假期中,你们都玩的开心吗?”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接着再说:“但是老师可一点都不开心,你们猜猜老师怎么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转折,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各种猜想。其次,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是由于生病了,所以没办法外出,并且向学生展示一张体温测量数据图,让学生看到从发烧到退烧的整个体温变化过程。这样就将原本枯燥的教学转变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活动,還在一定程度上向学生普及了生活知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益[2]。
3 基于教学的目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大多具有感性的因素,因此,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越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变化的情境,越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合理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感到抽象的数学知识自然地融入情境,让学生在基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学习活动,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在学习“位置”这一节内容时,笔者首先询问学生:“你们谁知道什么是位置?什么是顺序?”学生对这些词虽然比较熟悉,但是还不具备使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些词语的能力,接下来笔者再说道:“看来同学们还不太清楚呀!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这张图,(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张动画形式的楼房图片)图中老奶奶住在一楼,老爷爷住在三楼,王叔叔住在二楼,张阿姨住在四楼,这就叫作位置,我们再从下往上看,依次住着老奶奶、王叔叔、老爷爷和张阿姨,这样就叫作顺序。”接着笔者就鼓励学生通过自由讨论的方式说出生活中更多有关于位置和顺序的现象。通过满足该年龄阶段学生认知需求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吸引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的知识。因此,在开展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带入情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更好地达成教学的目标。
4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必然,对学生后续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应当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足够重视。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从现实教学需求出发,通过挖掘生活化的教学素材、科学整合生活化的教学素材、有目标地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等途径落实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素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葛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王晴晴.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