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要求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并重,那么,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到底怎样才能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得到落实呢?这是我们一直深深思考的,并苦苦追求着的。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也有所得。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学习思想品德课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上好第一堂,吊足学生的“胃口”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起到奠基作用。而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用途不大,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首先使学生知道学习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在教学时我十分重视第一堂课的教学,因为对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新奇感和期待渴望心理,心中的疑问颇多,如:这门课究竟是一门什么课程?我们学习它有什么用呢?趣味性怎样?能使我喜欢它吗?这个老师讲得怎样?它的语言、动作、表情、知识能吸引我吗?等等。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种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教的这门课,兴趣就大增,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例如我在教学初三思想品德的第一堂课时,并不急于讲课本内容,而是让学生讲讲在假期的所见所闻,讲讲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有哪些重大新闻,有哪些重大事件发生。1998年下期学生讲得最多的就是我国特大洪灾及世界金融危机的情况。2001年下期学生讲得最多的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情况,2004年下期讲得最多的是有关雅典奥运会和“神舟五号”升空情况,2006年讲得最多的是台湾问题,陈水扁搞“制宪”问题。每一学期都如此,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相当活跃。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如:造成特大洪灾的原因有哪些?这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还能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又说明了什么?中国为什么加入世贸组织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奥运会的显著成绩和“神舟五号”升空都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和保持的态度是什么?会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吗?在教学初二思想品德时,第一堂课我先举了几个例子:张三掉了五万元钱,被李四拾到,而李四说:“失主不给我一半,我就不给失主这些钱。”李四的想法合不合理?如果李四不仅这样想了而且这样去做了,那么李四的行为合不合法?如果你是张三该怎样办?已婚子女和未婚子女有无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等等。通过提问举例,学生就会产生急于翻阅课本,学习知识的心理,第一堂课就体会到思想品德课不单纯是圈圈重点,背背知识点,平时不学,考前死记,而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课程,从而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浓厚兴趣。
二、从学生学习行为的主体出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它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学到知识,更主要是学会怎样学习,即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为此,我在教学中主要注重了两点:一是教给学生记忆方法。如讲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采用词头记忆法,“射”(社)人中马或“射”(社)会人中马毛,这样就很容易回忆起这个内容并能记住它。在讲授“实现共同理想与实现最高理想的内容时,我采用想象记忆法,即把它们想象成自己从家里(起点站)出发到某一地方(终点站)旅游。实现共同理想就是自己家,是起点站,出发前要做好必要准备,必须从起点开始行进(必须阶段),然后向终点站奋进(必然趋势),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终目的)。二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视学法指导。我在教学中,着重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第一,认真阅读教材,读出新意。现有教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有些课可先进行通读,根据教师提供的读书提纲,要求学生找出重点、难点、疑点,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纵横关系,然后简要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第二,认真听课,听出门道。指导学生听课时,要求学生听“门道”,即听讲授知识的重点、难点、思路,并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听“导入”,课的导入往往是由具体到抽象,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听启发提问,它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管问到自己与否都应积极思考,并认真听别人的回答及老师的分析和结论;听“小结”,教师一般在课堂结束时,都会提纲挈领地概括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和本节思路;第三,认真做笔记,及时总结,摸出“规律”,要求学生上课时边听边记笔记,记主要内容和思路,记疑点,通过记笔记可深化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每学习一课,要及时总结,把每课的知识结构纵横联系明确出来。
三、在体验中感悟,培养学习兴趣
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参加各种体验活动,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首先,创设教学情境。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如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仅仅在课堂上讲,显然很空洞,通过开展“与草地和树木对话”活动,让学生光着脚与草地接触,体验草与皮肤抚摩,学生感到草是活的,柔软而有韧性、有气息,甚至听到了草地的声音,这是一种别致的学习体验,以躯体来验证的学习体验,是深刻的难以磨灭的记忆。针对青少年学生的活泼好动新奇的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正符合他们的兴趣和情绪,情不自禁地投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历久弥境中的时候,都会体验到“回家感”,激发起融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敬畏大自然之情。如:组织学生到某开发区去考察。当学生来到开发区,看到那山、那水、那石、那翠绿的草地,感叹大自然的美时,却又亲眼看到该开发区的饭店、餐馆的门口用醒目红色打字在广告牌上写着:“今日菜谱:山珍野味、野山羊肉、野山笋、野山菇、野香椿芽”等,以珍稀动物、植物做的饭菜吸引顾客。返回学校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结果,有的学生讲述自己的体验,说道:“我看到这些饭店的红广告牌感到自己的心在流血。今后我要坚决拒绝食山珍海味!”再次,让学生走上社会,参加社会活动体验周围的世界,反思自己以往的生活态度和日常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如开展“我能行”活动,让学生组成一支小队,自主选择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在教学楼前学习休整草坪,学医疗救护,体验当幼儿园小朋友的老师,在“小马路”上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环保小卫士”,参加体力劳动,体验劳动成功来之不易,从而获得新的道德体验,达到新的道德境界。
(作者联通:425700湖南省新田县毛里中学)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学习思想品德课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上好第一堂,吊足学生的“胃口”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起到奠基作用。而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用途不大,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首先使学生知道学习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在教学时我十分重视第一堂课的教学,因为对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新奇感和期待渴望心理,心中的疑问颇多,如:这门课究竟是一门什么课程?我们学习它有什么用呢?趣味性怎样?能使我喜欢它吗?这个老师讲得怎样?它的语言、动作、表情、知识能吸引我吗?等等。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种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教的这门课,兴趣就大增,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例如我在教学初三思想品德的第一堂课时,并不急于讲课本内容,而是让学生讲讲在假期的所见所闻,讲讲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有哪些重大新闻,有哪些重大事件发生。1998年下期学生讲得最多的就是我国特大洪灾及世界金融危机的情况。2001年下期学生讲得最多的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情况,2004年下期讲得最多的是有关雅典奥运会和“神舟五号”升空情况,2006年讲得最多的是台湾问题,陈水扁搞“制宪”问题。每一学期都如此,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相当活跃。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如:造成特大洪灾的原因有哪些?这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还能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又说明了什么?中国为什么加入世贸组织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奥运会的显著成绩和“神舟五号”升空都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和保持的态度是什么?会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吗?在教学初二思想品德时,第一堂课我先举了几个例子:张三掉了五万元钱,被李四拾到,而李四说:“失主不给我一半,我就不给失主这些钱。”李四的想法合不合理?如果李四不仅这样想了而且这样去做了,那么李四的行为合不合法?如果你是张三该怎样办?已婚子女和未婚子女有无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等等。通过提问举例,学生就会产生急于翻阅课本,学习知识的心理,第一堂课就体会到思想品德课不单纯是圈圈重点,背背知识点,平时不学,考前死记,而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课程,从而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浓厚兴趣。
二、从学生学习行为的主体出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它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学到知识,更主要是学会怎样学习,即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为此,我在教学中主要注重了两点:一是教给学生记忆方法。如讲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采用词头记忆法,“射”(社)人中马或“射”(社)会人中马毛,这样就很容易回忆起这个内容并能记住它。在讲授“实现共同理想与实现最高理想的内容时,我采用想象记忆法,即把它们想象成自己从家里(起点站)出发到某一地方(终点站)旅游。实现共同理想就是自己家,是起点站,出发前要做好必要准备,必须从起点开始行进(必须阶段),然后向终点站奋进(必然趋势),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终目的)。二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视学法指导。我在教学中,着重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第一,认真阅读教材,读出新意。现有教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有些课可先进行通读,根据教师提供的读书提纲,要求学生找出重点、难点、疑点,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纵横关系,然后简要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第二,认真听课,听出门道。指导学生听课时,要求学生听“门道”,即听讲授知识的重点、难点、思路,并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听“导入”,课的导入往往是由具体到抽象,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听启发提问,它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管问到自己与否都应积极思考,并认真听别人的回答及老师的分析和结论;听“小结”,教师一般在课堂结束时,都会提纲挈领地概括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和本节思路;第三,认真做笔记,及时总结,摸出“规律”,要求学生上课时边听边记笔记,记主要内容和思路,记疑点,通过记笔记可深化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每学习一课,要及时总结,把每课的知识结构纵横联系明确出来。
三、在体验中感悟,培养学习兴趣
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参加各种体验活动,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首先,创设教学情境。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如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仅仅在课堂上讲,显然很空洞,通过开展“与草地和树木对话”活动,让学生光着脚与草地接触,体验草与皮肤抚摩,学生感到草是活的,柔软而有韧性、有气息,甚至听到了草地的声音,这是一种别致的学习体验,以躯体来验证的学习体验,是深刻的难以磨灭的记忆。针对青少年学生的活泼好动新奇的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正符合他们的兴趣和情绪,情不自禁地投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历久弥境中的时候,都会体验到“回家感”,激发起融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敬畏大自然之情。如:组织学生到某开发区去考察。当学生来到开发区,看到那山、那水、那石、那翠绿的草地,感叹大自然的美时,却又亲眼看到该开发区的饭店、餐馆的门口用醒目红色打字在广告牌上写着:“今日菜谱:山珍野味、野山羊肉、野山笋、野山菇、野香椿芽”等,以珍稀动物、植物做的饭菜吸引顾客。返回学校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结果,有的学生讲述自己的体验,说道:“我看到这些饭店的红广告牌感到自己的心在流血。今后我要坚决拒绝食山珍海味!”再次,让学生走上社会,参加社会活动体验周围的世界,反思自己以往的生活态度和日常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如开展“我能行”活动,让学生组成一支小队,自主选择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在教学楼前学习休整草坪,学医疗救护,体验当幼儿园小朋友的老师,在“小马路”上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环保小卫士”,参加体力劳动,体验劳动成功来之不易,从而获得新的道德体验,达到新的道德境界。
(作者联通:425700湖南省新田县毛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