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俞心樵新作解读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yal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墓志铭”般的“今诗故纸”
  从太和空间那长长的木楼梯进入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铁窗下的古书”——泛着老纸特有的中黄色调的册页样式,用老宋体写着《墓志铭》全文,这是俞心樵流传最广的诗句之一:“在我的祖国,只有你还没有读过我的诗,只有你未曾爱过我……”画面右下角钤着印朱文篆章“今诗故纸”,左上角(传统书法的落款处)手写体风格签名“俞心樵”,紧接着小方篆刻白文名章,原诗记录“一九八九年九月二日 清华园”。艺术家把油画布剪成卷了边的册页状,用综合材料的方法一层层粘起来,有厚度和质感,本画仿佛是其中的一页,刚刚翻动至此,生动近人。册页四围是黑色的肌理,黏稠笼罩,放大了古书乃至好书所处的周遭环境,如入沼泽深渊。外面是更加震撼,完全写实的带着锈迹甚至是血迹的阴森铁窗和牢固钢框,铁窗的影和画面的字又形成了立体的维度和层次的变幻。
  作品中的每一个元素都紧密关联着艺术家本人的生命体验,也可以唤起和连接于每一位有着类似生命阅历和情感共鸣者的深层心理震撼,成为整个人类民主进程中最生动的标志。作品总尺寸122x155cm,就是一本放大的,直放在眼前,并且是“牢狱”之中,使你不得不重视、甚至闪着栏杆窥视的“生命之书”。让人欣慰和激动是诗人对知音乃至同志的劝慰——“请选择最美丽的春天,走最光明的道路,来向我认错”——想必这样就可以和好,来世继续携手奋斗。并且沿途有最温情的景致:“这一天要下的雨,请改日再下;这一天还未开放的紫云英,请它们提前开放”。这是一种感天动地的力量,也是心向自然和自由的生命宣告和灵魂皈依。


  紫云英,是心樵小时候生活和写本诗前寄居浙江天台、金华常见的野花,紫瓣白蕊绿叶,生长于海拔千米的溪边、山地,而今成了他诗中乃至决绝的墓中、认错者路上的点缀。花畔一定伴着鸟鸣、微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有阳光万丈、月光千里和灯火家家户户,友谊的告白或遗憾“要是俞心樵还活着,该有多好”。掐指算来,原诗发表时作者21岁,后辗转于福建、浙江、北京,十年后被投入狱中长达八年,其间有给数位重要友人的书信和至少四首长诗发表。重获自由后相继成为《新周刊》年度艺术家,纽约“道德状况会议”演讲嘉宾,意大利LIBERATE获奖者,以及本次“安静”系列的展览和诗集发表。在他的工作室还看到了统一系列的大作(约6米长,2米高,册页两联)《最后的抒情》(全文)和单面册页(约100x80cm)三幅《绝望工程》,《死在你怀抱的权利》,《诗歌摆平不了你》。整体看来这是一种安静的呐喊,贯穿古今中外的精神杰作,让人欣喜和鼓舞。
  穿越时空的“手稿”
  本次展出“手稿”系列逾40幅,统一尺寸为 42x51cm,属于纸本油画&综合材料,用料清楚直白,材料间的张力和隐喻深深关联着创作者的个人遭遇和精神驰骋,也链接于浩瀚深刻的人类自由和民主进程中被禁锢的心灵。本系列的主要特征——1,“福建省泉州监狱便用笺”(不带格),“福建省莆田监狱公用笺(双格横线)”,两款稿纸(艺术家坐牢时的监狱)上是作者诗稿的复印件,因为诗稿原件是重要创作文献,不便毁坏,并且复印件本身增加了私下传递、传抄或传播的特质。2,稿纸局部刷或是渗透出一层油质,隐喻了創作过程的激动,环境的凶险、条件的恶劣甚至可能会联想到伙食的清寡,人情的粗劣。3,稿纸上用油画颜料画了随性的小花小草、山石即景,色彩灵动,状态放松,和黑色的复印油墨和机械化的强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4,画框外层特别镶制了薄薄的玻璃,透明但脆弱,神经质但心地澄明,玻璃上画了和稿纸上类似主题的小品,形成了层次和距离,灯光一照还有3D效果的投影,增加了奇幻空间和不同媒材的特质呈现。5,玻璃上的材料更加光鲜,心樵说用的是陶瓷颜料,很像是民间玻璃画的特点和装饰性,又增加了一层艺术品类的对照。
  作品外围的元素也值得一提,彰显着艺术家深刻的思考、选择和凝练:1,手稿的白纸后面是一层黑色的绒布,质地严密,让人窒息。2,上面或许可以联想到一些“灰尘,杂质”,恰似那种黑暗环境中的“不安定”分子,更是“生活中”的温情,把观者带回人间。3,本展策展人、批评家杨卫先生发现——手稿系列作品,细看的话会发现玻璃上有一道道小刮痕,很微妙,隐藏在看不见的隐痛之中。当你突然感觉到这种刮痕,能带给你一种刺痛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是说不出来的,就跟我们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隐痛一样。这种隐蔽的疼痛更让人痛,而这种隐痛真的需要艺术家去揭示。4,外面又是一层腐蚀、氧化、制锈,固化并刷漆的金属框,冰冰冷冷,严严实实,和常见的木框的奢华和温暖形成了强烈的对照。5,作品没有具体名称,一律用序号表达,也影射了禁锢环境下的管理制度。6,手稿或左置或右放,诗稿正文无一不被画面和油渍遮盖,恰恰呈现出不完整性,观者需要猜测,作者却了然于心。7,也因此产生了一种追问,诗人和艺术家可以这样表达,但是没有表达出来或者不让表达、被破坏的表达呢?!其他职业或者身体状况不佳的“狱友”呢?!更广阔意义上的精神斗士呢?!
  著名批评家,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先生评论说:“诗稿的文字不仅被画遮蔽了,而且颜料中的油会顺着诗稿渍出来,渍出来以后会变色发黄,这对于诗稿(纸张)是一种永久的破坏,同时对于诗(文字)也隐射出一种否定的作用。这种否定是一种自我的否定,但是他否定的并非自己的思想,而是试图以这种形式来对思想所遭遇的一种存在方式的否定。”俞心樵的好友,著名音乐人崔健先生也来参加了画展开幕式,他评论说:“俞心樵的艺术作品,不光是单纯的诗歌,也非单纯的绘画,他有自己要拓展的一些方面,他需要通过更多的方式来表达自我。” 著名观念艺术家高氏兄弟中的哥哥高兟说:“另一书写与手绘结合的(手稿)系列作品,色彩很漂亮,情调很抒情。粗看像是随意为之的习作。它们似乎仅仅表达了某种怀旧感。但再仔细品味却会发现,文本之中深藏一种关乎生命经历与诗歌精神的探索性思考。私人笔记文本与涂鸦式手绘的结合使得这些作品在形式上具有了一种复合性装置意味。”笔者不在这些名家之列赘言,相关的思考和关照在前文的十余条分析之中。总之,俞心樵的这组“手稿”系列作品绝非是“手稿”那么随意和简单,而是非常深刻而完整地呈现了他艺术语言的高妙,人生体验的独特和精神追求的深远。


  “盲文”系列和“背景”系列
  这两个系列的主体技法类似,都属于以“油画”为面貌的综合材料作品。不同的是“盲文”系列(共9幅,尺寸均为68x120cm)画面颜色绚丽,笔触灵动如霓虹灯闪烁,也仿佛波洛克的行动绘画或曾梵志的乱笔。画面中心的建筑清晰可辨,都是“重大节日”下的高亮灯光色调或炫彩霓虹效果,橘黄色调沸腾的鸟巢,红蓝绿并置的水立方,高亮得炽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橘红甚至火红的天安门,暖亮但沉重的毛主席纪念堂和国家博物馆,高耸略带斑斓的中央电视塔,新中央台,还有一幅像烤好的面包的国家大剧院。画面下方三分之一或更少面积为浓密的黑色,仿佛至深的夜,背景为苍白的灰,毫无生命感和阳光感,反衬了画面主体的绚烂甚至虚假;盲文整齐排列清晰突兀,常人一般不会辨读,盲文为凸起的浮点,盲人依靠触觉可读却无法看见画面的色彩。画面的题目和盲文内容均是艺术家本人的诗和截句,和建筑主体产生了深刻且诙谐的关联,例如“鬼也看不下去了”“黑夜的独白”“将城市拉回乡下去喂狗”“这个世界唯有悲痛货真价实”“家家户户写诗忙”……艺术家本人也不会识记盲文,是专业书写者的翻译,然后用图钉钉在木板上,再涂满颜料。画面的外框比例精致,选材依然是做了旧的钢铁,种种悖论式的组合高度浓缩了创作者的思想,引人猜测、联想和思考。


  “背景”系列笔者看到了两幅作品,一幅是展览中的《海鸥你飞》(创作于2015年),另一幅是工作室里的用很多棉花作为媒材的作品,我没有也不打算問艺术家作品的题目等信息,希望能在以后的展出中震撼遇到。展厅中央正对面的墙上,显赫地陈列着这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画面巨大(240x120x4联),绘制生动,使人仿佛置身其中,远看像水墨画,近看却是地地道道的油画,只不过用了国画的色调和大面积松节油的稀释流淌。画的上一半(天空)阴云密布,水墨效果和色调再现了暴风雨时的天空,风雨交加,闪电频频;画面下方典型的写实(抑或表现主义)油画常见的笔触和肌理,波涛汹涌,泛着白沫,充满了裹挟和吞噬感。眼尖的人会很快发现右下风浪中那颠簸的纸质小船,就是孩童般的手工,用的却是艺术家的诗稿,巨浪之中丝毫未损,安全地浮在风口浪尖,虽危险却安静。还有波涛下掩盖的诗稿,都是艺术家古版书样式的诗集的纸张。画的表面是精致的格子(40cm见方),远远望去仿佛古代的窗棂,拥有质朴的美感,走近时发现这是牢实的钢条和焊接的痕迹,外面是更粗的钢框,禁锢且封锁,犹如作者其他作品装裱方式中常见的语言。钢框之中是透明的玻璃,上面印刻着《海鸥你飞》诗稿的全文,书法是艺术家手书的,流畅生动,工艺是玻璃店常见的方式,背面影刻。玻璃上的字和投在画面上的影隐约可见,钢框产生的投影就线条分明。以上种种元素和相互之间产生的隐喻,升华了艺术家的人生境遇和精神追求中的宽广和安静,绝不是“小情小调”的爱情,而是时代和灵魂的哀鸣:
  如今我已经看不见你
  我瞎掉的三只眼睛像一门被淘汰的技术
  再也看不见你了!海鸥啊
  如今爱情也要被时代淘汰
  再也看不见,我只能回想着你飞翔时的歌唱
  回想着我们共有的那一片汹涌海面,
  海鸥!海鸥
  我祈祷着你能重现!最好是在风暴中
  海鸥啊!就像我的心,最好还在爱情里


  结语
  本展的策展人、著名艺术批评家杨卫先生说:俞心樵的作品跟他的诗歌关联着。他大量运用其诗歌中的一些元素,比如文字,他将这些元素引到视觉领域进行探索,进入一个比较专业化的思考领域,本质上还是语言性的探索。跟有些人诗人画画的动机不太一样,俞心樵是更专业的,他把视觉艺术当成一种方向性的东西去尝试,这也是他所说的语言的重要性,他试图在对诗歌与绘画的探索中开通新的领域。
  本展的出品人贾廷峰先生说:他的艺术来源于生命和灵魂深处的一种创造,这种创造于当下紊乱的艺术生态而言,弥足珍贵。他的这批作品,至少在我近30年来(笔者注:这正是新中国艺术市场从无到有)的从业经验中没有发现类似的,其原创性毋庸置疑。
  各位看官:古今中外甚至可见的未来,这样的作品、语言和思想,你见过吗?!
其他文献
在温暖冬日的阳光下打字时,乌镇戏剧节已经过去一个月了。看过的戏,感动余味还在心头,更让我留恋的,却是戏剧节间,这江南小镇充满可能的撩人姿态——巷尾随处可见的表演者,让你恍惚于现实与梦境;吃个民宿饭旁边桌就能撞上的名人脸,让你目睹男神女神的日常逗逼;一个故事,一场戏之间,让你感受到这世上的另一个我,另一种可能的生活。  姿态的融合与调换  今年是乌镇戏剧节的第四年,这意味着孟京辉、黄磊、田沁鑫、赖声
期刊
英海珍从景德镇来到上海,这位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此行是与她的先生章业大联手举办一场为期一周的《传承文化,青花之美——瓷画品鉴会》。出乎她所料的是,除了大型的艺术瓷瓶以外,由她手制的一款看似普通的青花盖碗,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  “即便海珍已经回景德镇有些日子了,还是有不少人慕名前来。一方面想看到展出的大器,另一方面,是想买到她手制的那款青花盖碗。”刚落座喝茶,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
期刊
2016年10月中旬,丁曦林与张永旭,两个60后,运用社交工具——微信,围绕着艺术和生活,进行了看似散漫、无主题变奏式的对话。透过这些即兴而有趣的长篇对话,我们不难享受到其间闪耀出的一些有意思的“火花”,包括张永旭对20多年绘画生涯的回顾、主张和态度,以及丁曦林站在圈子外,对艺术家成长途中细致入微的观察。现将他们的对话,原汁原味地整理如下。  丁曦林:永旭老兄,13日我专程去北京,不料与你“失之交
期刊
在很多人的眼中,拍卖机构的存在就像是为了在艺术品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两座桥梁,一曰“提供”,二曰“信任”,确保热爱艺术并重视艺术价值的人群能够顺利且安全地滿足其需求。因此一直以来,艺术品的品质、公司的信誉度都成为了大众所关注的焦点。但在近几年来,艺术品拍卖机构逐渐开始走向了上市的资本道路,这引得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议论,其背后真正的意图是什么?上市究竟是好是坏?……为此,本刊特别采访了几位圈内资深人士,
期刊
耳濡目染,感叹父亲的巧手天工  1994年出生于苏州的陈冠丞,是中国铜炉大师陈巧生之子,也是中国仿古铜炉(宣德炉)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自童年起的记忆,就是以厂为家,与铜炉为伴。  据陈冠丞介绍,自己家中祖上三代都是铜匠,父亲从小就跟着爷爷学习如何敲打、铸造铜器等一系列基本功。但真正接触宣德炉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始挖掘、并研究这个自明代起就逐渐失传,至民国时期已完全失传的宣德炉
期刊
科技,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儿,似乎所有房地产活动中都要求有科技元素,但如何将科技元素切切实实的运用到活动中,融为一体而不突兀却又贯穿始终于活动相匹配呢?2016年金秋10月,当太德邂逅葛洲坝,一场用科技、用创意打造的史无前例,最不像房地产发布会的发布会轰动业内外!  契合品牌主张与调性的“外壳”  作为中国葛洲坝地产首次对市场输出的品牌战略发布会,从什么角度切入、用什么手段去包装、通过哪些有效渠道进
期刊
在惯有的想象中,设计师这一职业所代表的往往是雷厉风行,个性张扬,甚至还会有那么些许的“不好相处”,但这些在黄颖的身上全都被颠覆了,温婉安静的她说起话来柔声细语,谈起过往的经历亦非常谦虚低调,对待任何事物似乎都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淡定。而这恰恰也成为她的独到之处,令我们对她产生了好奇。从业20余年,黄颖见证了设计界的风格变迁,领略过创业的不易,了解到了市场的山重水复,而依旧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对待自己
期刊
与俞心樵素昧平生,在此我却想叫他一声“老俞!”  因为读他的诗歌,看他的画,像与老同学老朋友酒酣时的交谈,他的思想和情怀,令我心有戚戚,他属于生于1960年代、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兼而有之的“我们那一代”。  “我们那一代”的诗歌与绘画,往往带有一种东西,叫“激扬”。  何为“激扬”?一是他的诗歌或绘画,貌似个体的抒发,却传递了对社会、对时代的关切和责任;二是他的作品,常常像夜海里的航标灯,给了一些
期刊
期刊
互联网+,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熟悉在我们每天都接触它,陌生在我们不知道“+”的广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已经崛起了不少以科技传播为本的大头。也用加号“+”联结起了不少传统产业,从直接的金融贸易,到近年大热的教育(多媒体教学)、出版(电子书)、语言(网络用语)。那么这样的一个加号在遇上艺术时,等式的另一边又会得出怎样的变化呢?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主流成了物质与权力的博弈,艺术,似乎成了唯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