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描写最多,也是最优美动人、情意缠绵的一个意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柳,这种常见的植物,不论在南方还是北方,不论在山谷还是河畔,不论在田间还是地头,到处可见它的身影。文人墨客对柳“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但是,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缠绵的柳的叶子却被当做果腹的食物,深深地烙在那个年代的人们的记忆中。
生活之苦
童年的“我”的乐趣是爬树、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实际上这是在特殊年代里的特殊经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还不懂得生活的艰难,不懂全家面临的困境,所以有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但在今天看来,这种乐的滋味又是何等苦涩啊! 文中写道,“天蒙蒙亮”,作者就去抢摘柳叶儿了,“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摘柳叶儿并不是件舒服的差事。而柳叶儿吃起来也并不可口,“苦中略带着些涩的滋味儿”。吃的时候加工过程也很复杂,要先“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加工过程为什么会这么复杂呢?可想而知,就是为了要把柳叶儿“苦涩”的味道去掉,可见柳叶儿并不好吃。而吃的时候呢,如果做菜包子吃,全家也只允许“我”一个人放开了吃,其他人都没有这个权利。这里又可以看出柳叶儿虽然不好吃,却非常珍贵,反映了那时饥荒的严重程度。窥一斑而见全豹,可见当时生活之苦。
面对生活之苦,作者有没有怨天尤人,满腹牢骚呢?没有!
苦中取乐
生活虽苦,但在作者的眼中,童年苦难的生活中也蕴藏着许多的乐趣:上树捋柳叶儿之乐——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清晨抢柳叶儿之乐——近处抢完了就到远处抢,在抢柳叶儿的过程中,作者英雄有用武之地。闭上眼睛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去抢柳叶儿这个背景,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充满了诗情画意……可是如果一想到这是对抢柳叶儿的路上的环境描写,一种“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就会涌上我们的心头:太早了,万物还没有醒来,八岁的“我”就已经和三叔去抢柳叶儿了……“我”把太阳比喻成“肉做的”“鲜红鲜红”的大樱桃,这是“我”内心深处心理的真实写照,是极端饥饿在头脑中的折射:太饿了!随时都会想到吃,真希望太阳是“肉做的”“鲜红鲜红”的大樱桃。当然也有吃柳叶儿之乐——“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 。
这些所谓的“乐”,只是儿童“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心理,童年的“我”的确是感到“乐”,但这“乐”却是“苦中略带些涩”,最多也只能说是苦中取乐而已。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倍增其哀乐。”用快乐的景物书写哀伤的情感,用哀伤的景物来书写快乐的情感,能使快乐或哀伤的情感抒发得更加浓烈。宋学孟先生用貌似快乐的口吻细细阐述童年苦事,大大增加了文章悲哀的浓度。
生活之苦
童年的“我”的乐趣是爬树、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实际上这是在特殊年代里的特殊经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还不懂得生活的艰难,不懂全家面临的困境,所以有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但在今天看来,这种乐的滋味又是何等苦涩啊! 文中写道,“天蒙蒙亮”,作者就去抢摘柳叶儿了,“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摘柳叶儿并不是件舒服的差事。而柳叶儿吃起来也并不可口,“苦中略带着些涩的滋味儿”。吃的时候加工过程也很复杂,要先“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加工过程为什么会这么复杂呢?可想而知,就是为了要把柳叶儿“苦涩”的味道去掉,可见柳叶儿并不好吃。而吃的时候呢,如果做菜包子吃,全家也只允许“我”一个人放开了吃,其他人都没有这个权利。这里又可以看出柳叶儿虽然不好吃,却非常珍贵,反映了那时饥荒的严重程度。窥一斑而见全豹,可见当时生活之苦。
面对生活之苦,作者有没有怨天尤人,满腹牢骚呢?没有!
苦中取乐
生活虽苦,但在作者的眼中,童年苦难的生活中也蕴藏着许多的乐趣:上树捋柳叶儿之乐——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清晨抢柳叶儿之乐——近处抢完了就到远处抢,在抢柳叶儿的过程中,作者英雄有用武之地。闭上眼睛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去抢柳叶儿这个背景,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充满了诗情画意……可是如果一想到这是对抢柳叶儿的路上的环境描写,一种“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就会涌上我们的心头:太早了,万物还没有醒来,八岁的“我”就已经和三叔去抢柳叶儿了……“我”把太阳比喻成“肉做的”“鲜红鲜红”的大樱桃,这是“我”内心深处心理的真实写照,是极端饥饿在头脑中的折射:太饿了!随时都会想到吃,真希望太阳是“肉做的”“鲜红鲜红”的大樱桃。当然也有吃柳叶儿之乐——“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 。
这些所谓的“乐”,只是儿童“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心理,童年的“我”的确是感到“乐”,但这“乐”却是“苦中略带些涩”,最多也只能说是苦中取乐而已。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倍增其哀乐。”用快乐的景物书写哀伤的情感,用哀伤的景物来书写快乐的情感,能使快乐或哀伤的情感抒发得更加浓烈。宋学孟先生用貌似快乐的口吻细细阐述童年苦事,大大增加了文章悲哀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