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刘伯承邓小平涉县遇险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s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八路军129师进驻河北涉县,创建了抗日战争时期全国面积最大、最巩固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涉县是该根据地的心脏,最多时曾有110多个党、政、军、财、文等机关长期驻扎在这里,刘伯承、邓小平就在这里战斗、生活了六年之久。
  八年抗战中,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根据地的抗日军民作战3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9万多人,八路军等抗日武装发展到29万余人。日军视刘伯承、邓小平为“眼中钉”,多次组织重兵“围剿”。1943年5月,刘伯承、邓小平在涉县经历了抗战期间最严重的一次危险……
  
  运筹帷幄,部署突围
  
  1943年5月,日军集结重兵向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发动第二次“五月大扫荡”。“扫荡”伊始,日军就把进攻的矛头对准活跃在这一带的抗日劲旅——八路军129师身上,并企图摧毁129师师部,活捉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等首脑人物。他们用尽种种手段终于侦察到129师师部驻扎在河南省涉县(后改属河北省)王堡村一带后,5月下旬,几万名日军使用“铁壁合围”的清剿战术,从四面八方向涉县杀来。随着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129师师部和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的安全形势万分危急……
  5月下旬的一天早上,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把129师师部警卫营营长张长安惊醒,师部通信员破门而入,气喘吁吁地对他说:“张营长,师首长请你马上到师部去开会! ”
  在涉县王堡村129师师部,研究突围路线的会议正在进行。刘伯承师长在地图前踱着步,用刚毅的目光扫视了一下邓小平政委、李达参谋长、蔡树藩主任、张廷发作战处长,最后目光落在张长安的身上。他和蔼地笑问道:“你是警卫营营长,是不是由你先说一下,我们应该向哪个方向突围?”
  张长安窘笑了一下,不自然地低下了头,心想,我这个农民出身的穷孩子,没有文化,直到调到师部当警卫营营长以后,在刘伯承的亲自教育下,才学会认几个字和看地图,这样的军机大事,自己怎敢在师首长面前妄言。这时,他在心底非常钦佩刘伯承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下,还能一如既往地如此坦然。
  张长安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边的邓小平政委,只见身材精悍、沉默含蓄的邓小平点燃了一支烟,深沉的目光注视着缕缕升起的烟雾,他是那样的镇定自若。
  刘伯承走到地图前,用右手中的笔指着地图说:“我的意见是,我们还是应该向西北方向突围。”刘伯承的分析是正确的。从地形上看,西北方向多为丘陵地带,便于部队隐蔽行军,再远可以进太行和吕梁山区;东行必然要越过京汉铁路,敌人守备很严;南和西南则多为平原,一旦站不住脚势必造成背黄河一战的局势,在敌强我弱、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后果不难想象。从军事上看,在西北方向,有129师驻蟠龙镇的385旅和驻索堡村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向西北突围不仅可以使师部的安全得到保障,更可以集中力量消灭敌人。
  听了师长的分析,张长安的脸红了,他想到的只是去385旅,师首长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而刘伯承纵观全局,想的是怎样以最小代价获取胜利,既能消灭日军也能保存自己,把突围变成一个向日军反攻、消灭日军有生力量的契机,表现出一个军事家的战略卓识与胸怀。
  
  从容应变,勇往直前
  
  确定突围的方案路线后,次日晚,129师师部从涉县赶到南委泉村,同129师的385旅(也称三分区) 的驻地蟠龙、洪水只有一山之隔了。
  当张长安走进师部的时候,刘伯承、邓小平和李达等,正围在地图旁谈论着。刘伯承示意他和同他一起进来的张廷发坐下。果然发生了新的情况。刘伯承说:“刚才同三分区的联系突然中断,这说明三分区有情况,很可能那里被日军占领了,我们必须马上转移。”
  他右手指着地图继续说:“从日军铁壁合围的情况看,占领三分区的日军必然继续向东南方向逼进,向我们这个方向扑来。我们的退路已被日军占领,形势很严峻。虽然前面的敌情还不清楚,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两个有利条件:一是日军立足未稳,盲目进军;二是夜间便于我军行动,同时,三分区不会走得太远,我们仍按原计划突破前面日军的封锁,可以找到三分区。”
  大家一致赞同刘伯承的意见。
  刘伯承走到张长安的面前说道:“看来同日军遭遇是不可避免了,现在,只有你们警卫营这一支战斗部队,你们要发挥我军夜间作战的特长,打日军个措手不及。集合队伍,马上出发!”
  邓小平接着说:“这次突围的成败,关系到我们整个129师的存亡,关系到抗战的全局,任务是很艰巨的。党相信你们,一定能完成任务。你回去向战士们做一下动员,然后出发。”
  一弯新月从云缝里钻出,把清清冷冷的银光洒在地上,远处隐隐约约可见绵延的山影。日军做梦也不会料到,在这迷茫的夜色中,他们的老对手——129师正整装待发。
  张长安快步走到一连的队伍前,环视了一下100多名战士,说道:“同志们,师首长的安全就靠我们来保卫了,任务是很艰巨的。”战士们齐声激昂地回答:“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同敌人血战到底!”
  对于这一点,张长安是放心的,因为他非常了解身边的这些战士。用部队流行的话说:“警卫部队轻易不打仗,打起来就是硬仗。”正因为如此,所以警卫连的人员编制和武器配备都很强。从人员上看,连、排干部多是老红军,战士也多是身经百战的老同志,十几年的战火锻炼,把他们锻炼得十分坚强;武器配备上,有转盘轻机枪、掷弹筒以及三八大盖,这在一般部队中是少见的。
  凌晨1时许,部队出发了。在一位30多岁的老乡向导带领下,队伍像一条长龙疾驰在崎岖的小路上。张长安和张廷发带领一个排在队伍的前面,刘邓首长和师直属队走在中间,有两个排作后卫。
  
  狭路相逢,勇者必胜
  
  夜色在加浓,增加了迷惘而又紧张的气氛。大约走了一个半小时的小路后,队伍开始上山。在这个丘陵地带,这座海拔只有几百米的山,也算比较大的了。沿着斜坡,盘转到达山上约有10里的路程。在距山头还有200米的时候,向导忽然卧倒,停止了前进。
  张长安几步赶到了尖刀班前边问道:“为什么不走了?”“山上有许多人。”向导敏锐的目光仍然注视着山顶答道。
  这时,刘、邓首长和李达等人也快步赶上前来,张长安把情况简单地汇报了一下,随即派两名侦察员前去侦察。
  20分钟后,侦察员跑回来报告:“山上有许多人,有晃动的烟头,具体情况还不清楚。”师首长互相看了一眼,李达参谋长命令:“向山上喊话。”山上一片寂静,夜色中闪动的烟头也不见了,夜幕中只有轻轻的风声。情况证实了山上是日军,因为友军和游击队都懂得怎样回答他们的喊话。
  刘伯承命令道:“狭路相逢勇者胜!搞一下火力侦察,火力猛一些!”又指了指左边山头说:“马上抢占那个制高点!”
  张长安看了看周围的地形,转身叫道:“一排长带领一班到日军中间进行火力侦察! ”一排长一挥手,十几条黑影箭一样地向日军左面的山头插去。哒哒哒——轰轰轰——,他们的火力突然向正面的山头压了过去,霎时间,机枪、步枪的声音夹杂着掷弹筒发出的呼啸声,铺天盖地地向日军喷射过去。20分钟猛烈的射击使日军以为遇到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不敢贸然前进。
  李达参谋长来到张长安身边说:“现在敌我双方都无法探明对方的兵力情况,你率领一个排坚守这里,牵制住日军,其他两个排掩护首长安全转移。”张长安答应一声,便率两个班战士登上了右翼山头。
  借着微弱的月光,张长安看到师首长和战士们钻进左面的山谷,消失在夜色中。他转身向战士们低声喊道:“同志们! 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必须牵制日军,多坚持一分钟,首长们就更安全一点,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战士们向日军射出了密集的子弹,代替了对营长的回答。
  日军开始反击了,大炮、轻重机枪一齐向他们已经占领的的制高点开枪开炮。“轰、轰……”炮弹不断地在他们身边炸响,一发炮弹正好落在一个战士的背上炸开了……
  天色放亮后,日军更猛烈的轰击开始了。密集的炮弹、枪弹雨点般地打上山来,一团团的烟雾腾空而起,和着耀眼的火光旋转缭绕,然后汇成厚厚的烟云,盖在山头之上,山石横飞,遍地火光……
  炮声渐渐停了,张长安意识到敌人要冲锋了。果然,几十个日军嚎叫着向八路军阵地冲来,很明显这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被他们以猛烈的火力赶了回去。
  这时天已大亮,日军从八路军的火力反击中似乎察觉了什么,派出了便衣和飞机进行侦察,之后分四路向八路军阵地进攻。一连几次进攻,全被八路军打退了,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休战状态。张长安他们估计师首长已经突围出去了,便悄悄地撤下山头,钻进山谷的密林中。枪炮声又响成一团,日军又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密林中,一个战士操着浙江话风趣地说:“够意思,又放枪又放炮,这个送行还真隆重啊!”
  
  突出重围,粉碎扫荡
  
  张长安他们完全同师部失去了联系,这是他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在首长身边,他心中总是十分安稳,特别是跟随“常胜将军”刘伯承师长,他什么都不怕。但是,他们是刘邓首长领导下的129师战士,有必胜的信念。此时,他们唯一感到不安的是刘邓首长的安全……
  他们这支30多人的队伍,向着西北方向,辗转在完全陌生的丘陵地带,昼伏夜行在荒凉的原野之中。这里几乎成为无人区,不仅给养找不到,就连仅有的一点炒面,也因为没有水而无法咽下。经过两天艰难的寻找,他们到达了山西省武乡县,终于找到了刘邓首长。
  原来,在他们阻击日军的时候,日军把附近合围的部队都集中到他们这方面来,刘邓首长乘虚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圈,顺利地到达了武乡,找到了385旅。虽然张长安和刘邓首长分别了只有两天,可是他却感到离别了很久很久。他站在刘邓首长的面前,呜咽感慨着说不出话,只是默默地举手敬了个礼。
  刘伯承看着一个个衣衫破碎、伤痕累累的勇士们,流露出赞叹的目光。他一把拉住张长安的手,高兴地说:“你们完好无损就好,我们走了很远还听到山上的炮声,真为你们担心啊!到武乡后,我们派人多次同你们联系,都没有找到。”
  后来,张长安从被日军抓去打扫战场的老乡口中得知,那个难忘的晚上,他们一个班的战士,不仅是同日军数十倍于我的两个联队(相当于我军两个团)相峙,并顶住了他们3 个小时的进攻,而且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击毙日军达80人之多。正如刘伯承在反围剿庆功会上表扬他们所说的:“顶了那么久,真是铁打的战士!”
  在刘邓首长的指挥下,129师很快粉碎了日军的第二次“五月大扫荡”,不仅根据地得以扩大,而且部队的战斗力也增强了,继续转战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其他文献
中国文人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向来以“君子动口不动手”为金科玉律。然而,到了民国时期,风气渐变,一贯温文尔雅的文人们摒弃文雅的武斗风范,代之以拳打脚踢和群殴。许多大师级的文人也未能免俗,纷纷加入了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武斗行列。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武斗英雄”当属才高狂傲的一代名士刘文典。刘文典在安徽大学校长的任上时,安徽学界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盛怒之下的蒋介石要严惩学生。刘文典面见蒋介石,不称“蒋
期刊
1948年11月至1949年3月,孙中山之子孙科出任国民党行政院长,寻求“光荣的和平”,以挽救国民党的统治。  在内阁组成前后,孙科要求蒋介石下野,由行政院全权主持和谈。蒋介石下野后,他既反对蒋介石的和谈原则,又反对桂系的企图。后来,由于桂系的倒阁,也由于孙科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致使孙科去职,其一厢情愿的“光荣的和平”,也就自然而然地以破产收场。  一、蒋、孙妥协,孙科任立法院长  对孙科“光荣的
期刊
岑文本,字景仁,出生于官僚世家,是唐太宗最赏识的几位重臣之一。他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很有才华和智谋。14岁那年,其父岑之象被人陷害入狱,为了营救父亲,他只身前往司隶鸣冤。面对堂上老爷,他不亢不卑,据理力争,辩对哀畅,司隶命他作《莲花赋》,他一挥而就。司隶惊叹之余,重审此案,释放了他的父亲。  贞观元年,岑文本被授予秘书郎,兼任直中书省。唐太宗行藉田之礼(古时帝王春耕前奉祀宗庙),岑文本上书《藉田颂
期刊
普通人对印信是很讲究的,皇帝的宝玺就更不用说了。  皇帝的印信,也称宝玺。  中国人用印信来表示信用,始于周朝。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玺成皇帝专利,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秦代至武则天时的皇印,一律称为玺,武则天之后至清代的皇印,大多称为宝。  从秦始皇起,历代皇帝宝玺的纽式都是龙纽,一部封建皇权史,就是一部宝玺史。  皇帝宝玺,是皇帝行使权力的信物,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普天之下
期刊
目前学术界对福建船政电报学堂(又名福州电气学塾、福州电报学堂、福州电气学堂、福州电报学塾)还没有专文进行论述,笔者对相关史料进行爬梳整理,论述三个问题,即福建船政电报学堂的创建背景、开办情况、学堂的贡献,以就教于方家。  一、自力更生,用中国人发展中国电信事业  19世纪中叶,欧美各国的有线电报事业已经十分发达,然而中国尚无电报通信,更不用说电报学堂了。1876年4月,福建船政电报学堂诞生了,这是
期刊
在香港,如果一大早有人敲门,说:“廉署请你去喝咖啡。”这个人就要去交代问题了。  一句香港人耳熟能详的话,时常令香港政商要人闻之色变,足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廉政公署的权威性和威慑力。  香港特别行政区廉政公署自1974年2月15日成立,位于港岛中部北角渣华道303号(与民康街交界)。公署建筑工程花费三亿多元港币,是一座有着蓝色玻璃墙,临海而建的25层大厦。  廉署社区关系处高级新闻主任谭家辉介绍了“喝
期刊
一、戴笠的特务活动及“十人团”  戴笠17岁的时候,曾投入浙江地方部队周凤岐部当过兵,又曾到上海流浪,被同乡介绍到交易所当过跑街。也就因了这一机缘而认识了蒋介石、戴季陶等人。由于戴笠能吃苦,头脑灵活,使蒋介石对他留下了一些印象,为后来充当蒋介石身边的特务头子打下了一些基础。  1926年春,戴笠自家乡到广东去求见蒋介石,蒋嘱他先入黄埔军校第六期骑兵科受训。同时又嘱咐他在同学中暗中监视,随时向他告密
期刊
1936年2月20日夜晚,陕西清涧县黄河河口,一支头戴红五星帽子、衣服背上缝着方正白布的队伍,乘着木船和羊皮筏子向着对面山西石楼县驶去。“密云遮星光,万山乱纵横,黄河上渡过了抗日英雄们。”这是红十五军团先遣支队在执行开辟红军东征道路的任务。没有星星,没有月亮,黑漆漆的夜晚就是最好的掩护。伴随着河面冰坨的撞击,渡船驶向河中央,对岸阎锡山晋绥军的防御工事突然发出了猛烈的枪炮声。勇士们冒着枪林弹雨,越过
期刊
封建时代的君主,实在是太霸道,什么好的东西都要据为己有,他们使用过的东西,就不许别人再用,就连文字都是如此。  东汉刘秀当了皇帝,秀才就改为茂才;唐高祖的名字叫李渊,就将比他早生200多年的陶渊明改名为陶深明;雍正皇帝胤禛即位后,他的同辈弟兄名字中的胤字,就都改为允。这在封建时代叫做避讳。  清朝的乾隆皇帝更是蛮横,不仅康熙、雍正和他自己的名讳要避,还搞扩大化,不是他的名讳,和他沾上些儿关系的字也
期刊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南斯拉夫语、印度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等12国语言。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他在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可以说著作等身。他淡泊名利,为人谦逊朴实,尤其在荣誉面前,头脑清醒,三辞“桂冠”,传为美谈。  一辞“国学大师”  季老请辞理由:  季老说:“环顾左右,朋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