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阶段,物理科目的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物理知识,会用科学思维方式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的物理学科也在逐渐适应改革,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其中,分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需要立足学生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按照学生不同特点特征进行相应的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的提质增效。本文从分层教学的概念和需要的条件进行相应的论述。
关键字:初中物理 物理教学 分层教学 探究 思考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因为各自不同的家庭、社会、性格等因素,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心理年龄方面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但教师仍旧采用传统一刀切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那么必然造成学生成绩差的更差,成绩好的得不到提高这些状况。同时,这种教育方式也会让成绩差的学生因为始终跟不上学习进度,最终使其失去学习的欲望;也会让学习好的学生感到学习非常简单,而失去探索的欲望,最终会失去更进一步的机会。这些情况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目标,也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成长。所以,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有必要合理采用分层教学法,尽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1 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分层教学法本质上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学生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能力,立足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相应的学习目标,同时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这种分层教学法,能够让不同的学生接受更加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目标,更加容易的掌握相应的知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当中体会到获得感,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当中,因为其包含了大量的抽象性、概念性的知识,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解力和领悟力,但每个学生的各项能力都有差异[1]。所以,教师需要合理使用分层教学法,帮助学习好的学生拔高,引导其进行深入思考和自学,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能力,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帮助学习差的学生掌握基础物理知识,锻炼物理学科的基本功。
2 分层教学法需要的条件
2.1 合理将学生进行分层
在实施分层教学法当中,第一步就是合理的将学生进行分层。一般来说分层标准有以下几种:学习成绩、能力、潜力。学习成绩优秀、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设置为A层;学习成绩普通,能力、潜力好的学生,可以设置为B层;学习能力差、潜力大的学生,可以设置为C层;学习能力弱、成绩差的学生,可以设置为D层。但学生在这个层次体系当中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如果某个学生成绩提高非常快,那就依据其当前的标准进入新的层次当中,让其依据新的学习目标和方法进行相应的学习;如果某个学生在分层教学当中,成绩不停的下降,教师就需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同时调整学生所处的层次。初中生都处于青春期,自尊心都比较强,在分层教学法当中,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好胜心,促使学生不断获取进步[2]。
2.2 合理安排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方法
在合理构建学生分层体系之后,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各个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方法。例如初中物理“电功率”这个章节,教师可以针对A层次设计比较困难的学习任务,如在几节课之内掌握电工、电能、摩尔定律等物理基础知识,同时学会测量小家电的电功率,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学习课本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对分在A层次的学生来说,需要他们在掌握相应知识的同时,不过多浪费时间,同时锻炼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对处于B层次的学生来讲,教师就可以布置普通难度的学习任务,如怎么测试小家电的电功率,知道电能、电功、电功率的基础概念等,引导学生之间通过合作来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进而培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物理学习当中获得相应的进步;对于处在C层次的学生,教师就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学生学习落后的因素,由于这些学生潜力大,教师可以适当放宽学习任务,在其学习当中找到他们落后的因素,改正其学习方法、方式,这样就能够使其在未来的维系当中获得进步;D层次学生,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关心,认真引导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让其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完成基础学习任务[3]。所以,教学任务、方法的使用要有针对性,才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3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物理课堂上,教师要合理使用分层教学法,在充分掌握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潜力的基础上,立足教材内容,合理设计各个阶层的教学方式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與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当中,让其在学习过程中都能体会到获得感、成就感,提高学生在物理科目上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陆建勇.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189-190.
[2] 李厚文.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95.
[3] 李保祥.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学周刊,2019(23):70.
关键字:初中物理 物理教学 分层教学 探究 思考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因为各自不同的家庭、社会、性格等因素,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心理年龄方面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但教师仍旧采用传统一刀切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那么必然造成学生成绩差的更差,成绩好的得不到提高这些状况。同时,这种教育方式也会让成绩差的学生因为始终跟不上学习进度,最终使其失去学习的欲望;也会让学习好的学生感到学习非常简单,而失去探索的欲望,最终会失去更进一步的机会。这些情况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目标,也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成长。所以,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有必要合理采用分层教学法,尽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1 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分层教学法本质上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学生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能力,立足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相应的学习目标,同时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这种分层教学法,能够让不同的学生接受更加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目标,更加容易的掌握相应的知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当中体会到获得感,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当中,因为其包含了大量的抽象性、概念性的知识,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解力和领悟力,但每个学生的各项能力都有差异[1]。所以,教师需要合理使用分层教学法,帮助学习好的学生拔高,引导其进行深入思考和自学,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能力,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帮助学习差的学生掌握基础物理知识,锻炼物理学科的基本功。
2 分层教学法需要的条件
2.1 合理将学生进行分层
在实施分层教学法当中,第一步就是合理的将学生进行分层。一般来说分层标准有以下几种:学习成绩、能力、潜力。学习成绩优秀、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设置为A层;学习成绩普通,能力、潜力好的学生,可以设置为B层;学习能力差、潜力大的学生,可以设置为C层;学习能力弱、成绩差的学生,可以设置为D层。但学生在这个层次体系当中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如果某个学生成绩提高非常快,那就依据其当前的标准进入新的层次当中,让其依据新的学习目标和方法进行相应的学习;如果某个学生在分层教学当中,成绩不停的下降,教师就需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同时调整学生所处的层次。初中生都处于青春期,自尊心都比较强,在分层教学法当中,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好胜心,促使学生不断获取进步[2]。
2.2 合理安排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方法
在合理构建学生分层体系之后,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各个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方法。例如初中物理“电功率”这个章节,教师可以针对A层次设计比较困难的学习任务,如在几节课之内掌握电工、电能、摩尔定律等物理基础知识,同时学会测量小家电的电功率,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学习课本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对分在A层次的学生来说,需要他们在掌握相应知识的同时,不过多浪费时间,同时锻炼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对处于B层次的学生来讲,教师就可以布置普通难度的学习任务,如怎么测试小家电的电功率,知道电能、电功、电功率的基础概念等,引导学生之间通过合作来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进而培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物理学习当中获得相应的进步;对于处在C层次的学生,教师就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学生学习落后的因素,由于这些学生潜力大,教师可以适当放宽学习任务,在其学习当中找到他们落后的因素,改正其学习方法、方式,这样就能够使其在未来的维系当中获得进步;D层次学生,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关心,认真引导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让其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完成基础学习任务[3]。所以,教学任务、方法的使用要有针对性,才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3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物理课堂上,教师要合理使用分层教学法,在充分掌握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潜力的基础上,立足教材内容,合理设计各个阶层的教学方式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與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当中,让其在学习过程中都能体会到获得感、成就感,提高学生在物理科目上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陆建勇.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189-190.
[2] 李厚文.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95.
[3] 李保祥.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学周刊,2019(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