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7月为分界线,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前后半年内的参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工作小组作为研究对象,组织工作人员参与到不同的管理模式中,判断管理工作结果。结果:项目管理合格率为:清洗198件(99.00%)、包装195件(97.50%)、灭菌197件(98.50%)、发放193件(96.50%),结果与对照组比有明显差异。引发的手术中感染问题仅有1例,所占比重为0.83%,结果与对照组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减少出现手术感染的情况。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器具消毒
引言:消毒供应中心关系到医院内部的各个科室医疗器械、物品和器具消毒、清洗、灭菌和无菌物品供应的关键部门。消毒供应中心所提供物品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医院内部感染等问题。如果不能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强化质量管理,则容易引发医院内部出现严重感染问题[1]。本文主要对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8年7月开始正式实施消毒供应室持续质量管理,选择2018年1月至6月整改之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小组作为对照组,2018年7月至12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小组为观察组。整改前后消毒供应室内部的工作人员21名、护士16人(本科16人)、工人6人,年龄区间为(27--54)岁,平均(33.45±1.44)岁。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对常用的无菌物品和医疗器械设备进行登记归类存放,由专人统一进行调拨和保管,并提供定期消毒管理。
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具体为:(1)合理布局;(2)组织学习;(3)强化管理;(4)物品更新与淘汰。
1.3观察指标
(1)选择200件器械物品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对比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等四项管理项目的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2)对比不同管理方法下,手术中出现感染的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消毒供应室项目管理合格率对比分析
采用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人员在消毒供应室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和发放等方面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合格率更高,详见表1。
2.2两组手术感染对比分析
采用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后,观察组提供的消毒器械和物品引发的手术中感染问题仅有1例,对照组12例,两组出现手术感染率差异显著,详见表2。
3 讨论
清洗消毒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内部手术感染发生率,高质量清洗消毒管理工作,能够降低医院出现感染的风险。经过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显示,临床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工作方法,有利于增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与此同时,研究也得出,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污染问题虽然仅占据医院污染的一小部分,但是产生的影响却十分显著。器械污染病原菌为多重耐药菌,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绝大部分消毒供应中心建立了自身质量管理工作策略,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消毒规范操作方面,但是实际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2]。针对工作人员操作原理知识匮乏、质量控制意识不足、经验缺失等方面的问题,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有利于消毒供应中心加强质量管理。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涉及到的指标角度,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更为完善的質量管理体系,从而提供持续性的质量改进建议[3]。
综上所述,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而言,能够产生积极影响,提高管理质量,减少出现手术感染的情况。
参考文献:
[1]罗卫娟,张学瑞.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30(03):194-195.
[2]吕凌洁.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08):1034-1035.
[3]周娟.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6):5139-5140.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器具消毒
引言:消毒供应中心关系到医院内部的各个科室医疗器械、物品和器具消毒、清洗、灭菌和无菌物品供应的关键部门。消毒供应中心所提供物品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医院内部感染等问题。如果不能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强化质量管理,则容易引发医院内部出现严重感染问题[1]。本文主要对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8年7月开始正式实施消毒供应室持续质量管理,选择2018年1月至6月整改之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小组作为对照组,2018年7月至12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小组为观察组。整改前后消毒供应室内部的工作人员21名、护士16人(本科16人)、工人6人,年龄区间为(27--54)岁,平均(33.45±1.44)岁。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对常用的无菌物品和医疗器械设备进行登记归类存放,由专人统一进行调拨和保管,并提供定期消毒管理。
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具体为:(1)合理布局;(2)组织学习;(3)强化管理;(4)物品更新与淘汰。
1.3观察指标
(1)选择200件器械物品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对比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等四项管理项目的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2)对比不同管理方法下,手术中出现感染的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消毒供应室项目管理合格率对比分析
采用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人员在消毒供应室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和发放等方面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合格率更高,详见表1。
2.2两组手术感染对比分析
采用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后,观察组提供的消毒器械和物品引发的手术中感染问题仅有1例,对照组12例,两组出现手术感染率差异显著,详见表2。
3 讨论
清洗消毒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内部手术感染发生率,高质量清洗消毒管理工作,能够降低医院出现感染的风险。经过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显示,临床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工作方法,有利于增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与此同时,研究也得出,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污染问题虽然仅占据医院污染的一小部分,但是产生的影响却十分显著。器械污染病原菌为多重耐药菌,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绝大部分消毒供应中心建立了自身质量管理工作策略,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消毒规范操作方面,但是实际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2]。针对工作人员操作原理知识匮乏、质量控制意识不足、经验缺失等方面的问题,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有利于消毒供应中心加强质量管理。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涉及到的指标角度,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更为完善的質量管理体系,从而提供持续性的质量改进建议[3]。
综上所述,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而言,能够产生积极影响,提高管理质量,减少出现手术感染的情况。
参考文献:
[1]罗卫娟,张学瑞.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30(03):194-195.
[2]吕凌洁.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08):1034-1035.
[3]周娟.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6):5139-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