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阳的反思意识令我惊喜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ita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忆是时间的礼物,书籍是思想的礼物,经典实在是一种恩赐。在浩如烟海的经典中徜徉,如饥似渴地吸取着人类文化的精髓,实在是幸福的事。而这样的幸福,我在小作者的身上看到了。
  初看这篇文章,并没有十分惊艳,文字很朴实,读着读着,却渐渐被小作者的思考吸引了。
  作为一篇读后感,文章写得颇有章法 ,第一段由方鸿渐的故事领起,这样讲故事的方式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让人觉得容易接受,二三两段则联系小说主题来谈,抓住“围城”这个词的来源和它在小说中的意义,“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继而稍作引申,“爱情之外,这一片围城其实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展开对于生活当中“围城”现象的探讨。四五两段是对于人物的分析,反思方鸿渐式的悲剧的原因。最后探讨小说结尾给小作者带来的思考,联系现实,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整体层次清晰,呈现出由浅而深的思考。
  令人高兴的是,小作者的阅读没有流于表层的探讨,而是深层的反思,这样的阅读,进入到了阅读者的心灵深处,是一种生命阅读。阅读的妙处在于能让我们在身心解放中拓展视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在理想的阅读中,人可以观照自我,从而发现真实的自己。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发现自己或者检查自己,这样的情形在本文中很多见,比如“爱情之外,这一片围城其实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小时候我们不愿受到管束,我们憧憬着长大后的自由;等到真正长大了,生活的压力与现实的残酷毫不留情地扑面而来,我们却又怀念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时光。围城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太过熟悉。别人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得不到的东西,最是令我们牵肠挂肚”。这样的联想很自然,带着小作者自己生活的印记。再比如“初看他是书里的人物,再看又像是我们自己的一生。……我们看的是书,书里写的,是我们自己的生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小作者不忘拿文本来观照自己的生活,与作品产生共鸣,与作品人物生成对话,从而促进对自己的了解。“我是谁”一直是一个哲学命题,对经典的阅读恰好有助于我们不断解决这个命题。
  更让人惊喜的是,小作者的反思或曰批判意识。在第五段,她写道:“但我也并不觉得,每个人生来就该是平庸与不幸的。这不是命,这是一种结果。”她分析方鸿渐在该努力读书的年纪,却并没有踏实下来,分析方鸿渐的性格缺陷很是精辟,最后说:“不苛求得不到的,珍惜所拥有的,为期望的而努力,说来简单,书中的方渐鸿却一直不曾做到。而对我们来说,人生才刚刚开始,路上的美好风景,还等着我们去领略,大大小小的分岔路口,还等着我们去选择。我们,是否又能做拆毁自己心灵围城的人?”这种反思意识,显得还很稚嫩,带着中学生的青涩,但无疑充满着智慧。而“你与我,如何面对这座‘围城’?”的结尾,文笔老到,且意味深长。
  卡尔维诺说:“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这正是我从小作者身上见到的。沉于阅读,善于阅读,你的心会变得更加灵慧,你的人生会变得愈加豐盈。
  (点评老师简介:李葵,湖北省武汉中学高级教师,武汉中学校刊编辑。喜爱阅读,亦常指导学生阅读,希望带着孩子们一起体会经典阅读的美好,让有益的书籍伴随孩子们的成长。)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君子》一文,源自梁启超先生1914年11月5日应邀来清华为学校所做之主题演讲,是清华校训的导引,原载于1914年11月10日第20期的《清华周刊》。当年“新文化运动”还没到来,《清华周刊》还是传统的竖排、繁体、没有标点的非“白话文”形式,其文影印如图:  最近,本人签约清华大学出版社,欲编辑出版“大师梁启超”与“先生楼宇烈”相隔百年的清华演讲录,主题是《君子之风与大学之道》,目的不言自
纵观二百多年的美国大选,两位最后的竞选人大概没有像贝拉克·奥巴马和约翰·麦凯恩差别这么大的。最大的不同是一位是黑皮肤的非洲裔美国人,另一位是盎格鲁一萨克逊种族的白人。同时,奥巴马的家庭复杂,父亲在非洲有元配夫人和后来的白人妻子,母亲有与印尼丈夫的结婚和离异,有七八个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麦凯恩成长于传统的美国家庭,一父一母,一姐一弟,同宗同源。一家是普通老百姓,一家是两代海军上将;还有一个
晚清的中国风雨飘摇、内忧外患,整个社会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接二连三的战事,中国均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些战争的结果,就是中国国门对西方列强被迫打开,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特别是辛亥革命前夕的1900年代,现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中国最黑暗的时光。100多年过去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百姓生活到底是怎样的状况呢?持不同立场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回答。《遇见中国:卜力
1980年谌容的中篇《人到中年》(《收获》1980年第1期)问世,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被评论界、研究界看成是“新时期”文学“复兴”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并在全国首届中篇小说评奖中一举夺魁。  应该说,产生如此巨大影响原因,在于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所揭示的社会问题是人们感同身受的,社会价值观念变化的集体无意识,以及逐渐在分离的个体主义价值取向,也正好迎合了人们的价值选择与心理驱动。日本民主文学同盟
如果从1990年考上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算起,我对“现代文学”已经“研究”了28年、“教”了22年。这20多年虽然算不上久远,但对于一个刚过“天命之年”的人来说也已经是占去了大半。况且,在能够预见的未来或者说余生中,我恐怕也不会再做别的,而只能继续以此作为自己赖以生存的职业和用于娱乐人生的兴趣。这样一想,这“现代文学”俨然已经融入了我的生命,成了我人生中无法摆脱也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面对
拙作《弦断有谁听——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学人、学术与学校》付梓后,不少师友读后纷纷发来观感,其中頗为一致的看法:该书有弦外之音。  毫无疑问,《弦断有谁听》本来就是为报纸专栏供稿,篇篇累积所成。诉诸报纸的文章,自然要讲求话题性与可读性,要扣得紧时局,吸得来眼球,引得起讨论,留得下回味,故虽然写的是民国历史,但不免在部分文章里会言及当下的问题。何况很多议题一向古今皆然,引发前后对比思考,亦是十分合理入情
2018年的1月12日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但因为一个不幸的消息而令我觉得那一天变得特别阴冷暗淡。一觉醒来打开手机跳入眼帘一条消息令我大为惊疑,是南京董宁文兄发出的: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学泰先生今晨去世,享年76岁。我最后一次见到王学泰先生是在他朝阳农光里的家中,时间为2016年的9月29日。因为他膝盖附近生了个瘤,开了一次刀,行走还没有全部恢复,我正好去北京参加一个关于纪念曹雪芹
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史诗的时代。史诗的时代呼唤时代的史诗。丘树宏的诗集《中国梦·大交响》,就是目前国内唯一一部以诗歌的形式,全方位表现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史的史诗性作品。  丘树宏是获得过《诗刊》诗歌金奖等诸多诗歌奖的著名诗人。此前,他曾寫过《共和国之恋》《孙中山》《海上丝路》《珠江》《南越王赵佗》《冼夫人》等许多宏大题材的长诗。如今,为纪念改革开放4
谈陈守实教授  20世纪50年代初期,复旦大学流传着复旦教授有“八怪”的说法。十年前,我有一次在上海前复旦大学负责人王零先生家中聊天时,王老还对我说:“你知道吗?陈守实先生也是八怪之一。”我虽然是1955年才进复旦读书的,跟陈守实先生当研究生,又是1960年秋,但在入学以后,经过各种渠道,便听到守实先生的一些怪事。例如:1950年“土改”时,组织老教授参加安徽的“土改”工作队,陈先生在出发前夕,人
何为文脉?简言之,文明演化之历史血脉是也。它代表文明演进的方向。  古往今来,每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先由其“先知先觉”的代表人物所首创,然后为大家所学习并继承发扬开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常夜”。为了表示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仰和纪念,感激他们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后人把这些人物称之为“圣人”。如中国的孔子,西方的苏格拉底。这些文化巨匠们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在社会上开始逐渐被流传,奉为后人的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