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作品中艺术情感的表达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学艺术情感,它是现实生活情感与作家主观情感双向交融而凝结成的创造性成果。叙事性作品和抒情性作品中的艺术情感表达既有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区别。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学作品 艺术情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学类文章都是经过岁月淘洗而沉淀下来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之所以可以穿越时空,震撼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对人类精神的思考,是因为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学艺术情感。
  何为文学艺术情感?简单讲就是现实生活情感与作家主观情感双向交融而凝结成的创造性成果。如果违反了现实生活或者作者虚情假意,这样的作品绝对不能打动读者。正如李贽所说:
  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
  一、叙事性作品中艺术情感的表达
  大多数叙事性作品中的艺术情感,是大的社会矛盾所激发的创作主体的真实感情。这种艺术感情并非“一己私情”,而是作家之心和整个人类之心相交融的结果。
  在目前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此类作品不胜枚举。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曹雪芹面对普通而平凡的贵族生活,以独具的艺术慧眼从这般的贵族生活中看出了它的艺术特质,发现了它内在矛盾冲突中所激荡起的狂涛巨澜,觉察到了它标记着一个历史转折的深刻艺术意蕴,作者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爱憎悲欢和同情惋惜寄寓其中,其新颖独创的艺术感情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
  当然,也有部分叙事性作品中的艺术情感是小的生活情感和作家主观情感的激烈碰撞而产生的。这种艺术感情是“一己私情”,更是作家之心和普通人之心产生的共鸣。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梁实秋先生抓取求学时代对梁启超先生记忆最深刻的片段,尤其在文末这样写道:“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这些都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学生对先生的生活情感,正是这种生活情感的诱发,“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梁启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二、抒情性作品中艺术情感的表达
  无论是古代抒情散文还是现当代抒情散文,其抒发的情感都洋溢着作者鲜明的个性,是一定时代的人的真实感情的外化。散文犹如一双梦中出现的宽厚手掌,以最熨帖的方式,将生活的苍凉抚摸成宁静,把现实的冷漠烘烤温暖。
  比如庄子,正因为世道浑浊,他才选择归隐;正因为黄雀在后,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羁绊太多,他才率性恣意。飘逸动人的《逍遥游》,完美地将世道中的种种腐朽与庄子炽烈的理想之火糅合在一起,文章看似荒诞无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其实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的一种强烈的觉醒。
  又如,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所表现的艺术情感,同样是主观情感关照于社会现实而形成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弥漫在中国大地。朱自清踯躅愁闷:“……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最终他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这种矛盾在《一封信》中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表白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象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象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文章正是朱自清先生心迹的真实写照。
  具有典型性的艺术情感,在诗歌作品中表现得最为充分,甚至可以跨越时空,体现出历时性的情致意蕴。
  在《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赞颂孙权、刘裕来表明自己抗金救国的雄才伟略和对当权者的讽刺,这是一种怀古伤今之悲;在《离骚》中,屈原展现了报国无门的愤慨,这是一种壮志难酬之愤;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表露了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的情怀,这是一种隐逸之怀;在《秋兴八首》中,杜甫表现了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勃不平,这是一种忧国伤时之叹;在《短歌行》中,曹操抒写了时光易逝的情感和渴望统一天下的雄心,这是一种建功立业之志……
  除此之外,还有思乡怀人之绪,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王昌龄《闺怨》;边塞征战之壮,如《诗经·无衣》、卢纶的《塞下曲》;山水田园之美,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等。这些诗之所以能超越时空,主要依赖于艺术情感超越时空的特性,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永久的情感魅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古代的诗论家们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特殊心态在艺术活动中的巨大作用,王士祯把这种审美心态称作“入神”“神到”。诗不是那样死板地按照现实事物和一般事理刻舟求剑似的去寻取意象,而是凭借“兴会神到”,让各种意象适应主客体的状态,按照意念、思绪和情感的运行轨迹自然进行组合。这种组合灵活多变,不受固定模式的约束;蕴含丰富,可以使想象力在詩人审美感受和情感运动所达到的广阔领域内自由驰骋。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歌作品中的“景”并非纯客观的景物,它自身即是主客观的统一体,是经过作家能动创造的“第二性自然”;抒情性作品中的“情”,也并非纯主观的内在自我之情,它感物而生,是客观事物特性和作家主观心灵相结合的产物。
  总之,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它带有鲜明的主体色彩。反映在作品中的艺术情感,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又受到作家真挚真诚的主观情感态度的制约,即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真实性既决定于作家对现实生活情感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也决定于其主观情感的真挚与真诚。
其他文献
《扬州慢》是南宋词宗姜夔感怀国事之词,他借助清冷的意象,营造悲凉的意境,抒发“黍离之悲”,言有尽而意无穷。读此词,仿佛看见姜夔独自徘徊在南宋残败的扬州城内,词人的眼之所见、心之所想、情之所感,无不动人,令人悲从中来。因此,《扬州慢》的教学重心应该放在情感探究环节,让学生去感受姜夔穿越千载的家国兴亡之悲。  然而,学生鉴赏这首词的难度不小。首先,从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常常遇到的困难来看,学生理解诗人情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更加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新《课标》对小学生的阅读要求有明确规定,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高要求。群文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千百年来传承的童蒙经典诵读也被证明是有效的阅读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讨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群文阅读 经典诵读 整合  目前,很多教师对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只是进行符合标准的宣传,却没
摘 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应是高效课堂。学生讨论热烈不离题,教师评价恰当且合理,学生主体地位被尊重,学习热情被调动,思维能力被激发,课堂充满活泼、快乐、智慧。本文就小学道德和法治课的教师评价用语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教师评价用语  一、当前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中教师评价用语的问题  1.方式单一的评价  比如:在上《冬天的美丽》一课时,师:同学们,冬天如约而且
摘 要:课堂作为教学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能够对教学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与交流是师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互动,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并掌握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这样的话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课堂调节,使教学的频率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加契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而且课堂互动这种教学方式和教师之前的教学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只有不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才能达成各种教育目标。多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一直是教育界高度关注的话题,要想切实高效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对语文阅读现状的研判与分析,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时刻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提出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效率与质量 提升策略  新课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30  一、课例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中指出:小学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让“教学做合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阅读能力,领悟写作方法,让
摘 要:人本理念也可以被称之为人性化管理,是针对人身自由和全面发展实施的一种积极管理模式。将人本理念应用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即把教师与幼儿当作管理根本,给予充分的尊重,以其工作与生活习惯为管理突破口,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教师与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幼儿园有序、健康地发展。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展开分析,旨在能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在中学德育教学工作中需要教师开展专业化的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综合素养。但是不可否认,当前在中学德育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各种薄弱环节,从而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当前中学德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手段来提升中学德育教学的总体质量。因此,本文围绕中学德育教学低效的原因展开分析,
摘 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应将乡土文化融入其中,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本文即从小学语文课程融入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作文教学中乡土文化素材运用的意义以及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作文 乡土文化 融入 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增添“习作”教学环节,并对作文教学提出一些具体要求。但由于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内涵也有所延伸。传统中学语文写作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但对学生情感表达及语言文化积累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写作与阅读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注重从多角度、多层面挖掘写作素材,培养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本文简要分析当前中学写作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以及写作素材的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