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中的取与舍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gx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今天到商场中去买东西,大概也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货比三家。决非是见名牌儿就买,如果不谙此理。慢说是让人讥笑为不懂装懂的瞎买,即便是屁股后头挂俩银行,一路扫货下去,终难免有破产的那一天。英国有位中了大彩的清洁工,得了一笔天文数字的奖金,不上数年,因为花天酒地,烂买名牌儿,最后竟一贫如洗,本是一个前世福现世报的例子,可不曾想,福报却被他如此的挥霍了,之后的他原来干什么破产以后又重操旧业。所以,改一句广告词儿:即要买贵的,更要买对的。买贵的,是地位的象征,是品味的表现。况且,贵在现今而言,已经被人理解成正牌儿,凡是不为三顿饭奔波的,嘴里还有嚼锞的,大抵怕了假冒伪劣,以及现在乱吹的山寨之风,咬着牙也要买贵的,为什么?保险。就拍卖市场上的文物艺术品而言,那就不是仅仅买贵的了,更要买对的,下手重了,买的不对路,看不是用不是,虽说可以等着升值,但不能赏心悦目,干等着将来成倍的赚回来,那你说光剩下着急了,一点儿意思都没有,那还不如不买。
  例如在拍卖市场上见到的清代皇帝的字,艺术水准就大相径庭,尤其是匾额、大幅中堂的“福”、“寿”字,先不说有些字是大臣、侍书者代写的,即便真是御笔,也是体现当时的皇恩浩荡而赏赐给王公大臣的,将这样的字悬在家中显赫的地方,以示恩宠,其政治意义一定大于书法价值。可在今天,这字只能买回家藏着,挂哪儿昵?没有那个环境挂不得,堂庑够大,清洁收拾又是问题,实在不好说。记得马未都说过这样的话,太和殿里的宝座好吧?可你换了个沙发搁在那儿,就不是样儿,怎么看怎么都别扭,它不配套啊!
  前不久,香港有家拍卖公司,拍了一件清代宫廷的玉印,名日“太上皇帝”,不用说,这是乾隆皇帝的御印,据闻拍了上千万,我就不理解,这枚印章除了玉料名贵之外,别无可取,人家做了皇帝、做了太上皇帝、做了十全老人,晚年怡情翰墨,不论自书还是题跋,可以“乱盖一气”。我们今天虽然花了大价钱拍了下来。但名不副实。它不像一件绘画作品,你可以拥有我也可以拥有。印章是印信,是取信于人的东西,你拿着我的东西还沾沾自喜,不知买者如何,我心里总有点儿那个。先不说从爱护文物的角度上不能钤盖,即便敢盖,我们也得是那个人啊!所以说不对路,不如“物归原主”。
  我们再说清代皇帝书法,有的就能看,有的就看不得。比如说乾隆皇帝赐给内务府大臣英廉的“斗南介景”四个字。写得实在一般(曾估价20万~30万),不如他写的行书四屏七言诗(曾估价40万~60万)和行书册页(曾估价50万~80万),前者有点“煞有介事”,后者则流畅自然。如果按照“即要买贵的,更要买对的”的逻辑, “行书册页”的确是最上选。还有,如咸丰皇帝的一副对联: “春至无形因时生迹;天长不老以古为年”,若以对联文意论,能欣赏能咀嚼,估价为33万一48万。但是,就书法而言,有人支持书写内容和书写形式要统一和谐,有人则认为书法和所书写内容是两码事,可以不去管它,不管如何讨论,高古也好、清新也罢,有一点总可以一致,那就是要生动,不能“肉”,一“肉”字就没法儿看了,而咸丰皇帝的这幅对联就太“肉”了。这副对联的书法字写得圆润无骨,反不如他写的行书七言诗,虽然估价8万~15万,但要比对联写得生动。
  如果要在清朝诸帝中选几位书法真正不错的,我投康熙、雍正皇帝一票。我们看康熙、雍正和乾隆的书法,不论从哪一方面,前两位都较乾隆皇帝为佳。当然,不是乾隆皇帝的书法不好,而是写得太熟了,太“馆阁”了,令人读一字而知全篇,读全篇而知所有,这样的书法,即令是人们再喜欢,都避免不了眼睛的疲劳,直接的后果就是避之唯恐不及。在部分清帝的书法里,从康熙开始,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到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人,真正能在书法里看见“笔迹”的,恐怕只有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了。我们对于康、雍以下的皇帝也不是一概否定,认为没的可瞧,关键是要分出他们的书法是赐给臣工的还是自己“写着玩儿的”。赐给臣工的恐怕都太过“一本正经”, 虽然书法写得端肃工整,很是不错,但说句不恭的话,仿佛都是用老玉米核儿沾着墨写的,趣味没有,也可能不敢有,而受赐者,大概从不以书法的角度去观赏皇帝的字,唯有“朝乾夕惕”,恭谨有加,勤勉不殆,仔细替皇帝办差而已。像这样的书法,只能从恩宠、策励的狭隘方面去看。换句话说,在拍卖市上,像这样的书法不论贵贱掏钱的时候部要仔细。那么,皇上“自己写着玩儿”的,就又另当别论了,除了追求工整,典雅之外,还能见到一些情趣的流露。其中较有特色的,当属康熙和雍正俩位皇帝了,至于乾隆以下的皇帝书法,情趣确是不多。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个问题,除了清代推崇的“乌、方、光”的馆阁体,使所书之字最大地泯灭个性,使之高度统一到典雅、功夫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要从制笔和纸张两方面来说了,我猜想,清代宫廷用笔是区别于我们民间使用的毛笔的,它在用毫捆扎等方面,绝对是趋近硬笔的效果,换句话说,这样的笔容易驱使,而书法用纸,除了蜡笺熟纸之外,宫廷用纸绝非一般。我曾暴殄天物试过双龙纹乾隆年间库纸,它的好用程度,绝非今天的书法用纸可以比拟。这点我们试看这些帝王书法的细微部分(点划撇捺)之后,不能不提出这个疑问。
  自打《宰相刘罗锅》一类的电视剧播出之后,曾被认为是清代集帖学之大成的刘墉书法再次被市场关注。清代学者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对刘墉有这样的评价:“近日所称海内书家者,有三人焉:一为诸城刘文清公;一为钱塘粱山舟侍讲;一为丹徒王梦楼太守也。或论文清书如枯禅入定,侍讲书如布帛菽粟,太守书如倚门卖俏。余谓此论太苛。文清本从松雪人手,灵峭异常,而误于《淳化阁帖》,遂致模棱终老,如商鼎、周彝,非不古而不适于用。”
  关于清代刘墉的书法,评论者向有“浓墨宰相”之称。其实,就其书法的观赏性来讲,实在不如“淡墨探花”的王文治让人看着“媚”,这且不论。关键是人们讥评刘墉的书法为“墨猪”,而刘墉的书法究竟是不是“墨猪”?如果真是那么不堪,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拥趸呢,岂非咄咄怪事?我们如果细加追究,其实错不在刘墉的“墨猪”式书法,而是我们被刘墉“骗了”。那么具体的情况就是这样,一方面我们确实看到一些刘墉的书法状似墨猪,一方面却看到刘墉很好的书法,不是习见的墨团团。这个谜底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已经为我们揭开:“忆予初识宁化伊墨卿秉绶太守于袁浦,墨卿,诸城之弟子也,因从问诸城法。太守日:‘吾师授法日:指不死则画不活’……子曰:‘玩诸城书势,其执笔似不如是’,太守日:‘尝求吾师面作书,此法断不误人。’后在客邸遇周姓,乃诸城侍书者,自十五供诸城研墨伸纸之役,至廿 七,诸城乃荐之闽督。予因问诸城执笔之法,周日:‘诸城作书,无论大小,其使笔如舞滚龙,左右盘辟,管随指转,较之甚者,管或坠地。’予因告队太守之语,周日: ‘诸城对客作书,则用龙睛法,自矜为运腕,其实非也’。”
  从这一段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刘墉写字的两面性,他在官场上,由于身份不同,如果那么“使笔如舞滚龙,左右盘辟,管随指转”,恐被人说成不正统、违道,这是影响名誉的事情。在名誉胜过生命的旧时,刘墉的这两面派功夫是不得已的。所以,我们在拍卖市场上见到刘墉的字,就要分清楚了,“墨猪”式的字是他装蒜出来的,不要。反之,如清人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中所说:“本朝书家,姜湛园最为娟秀,近时刘诸城醇厚,有六朝人遗意,但未纵逸耳”。优点缺点都说出来了,按图索骥,喜欢刘墉书法的人,大可获载而归,即便或有疑问,也是“买壬得羊,不失所望”。
  尝见拍卖市场上有这样两幅刘墉的字,一幅标价6万L2万,一幅标价为8万18万,前者虽然如吴德旋所说“未纵逸”(纵观刘墉书法,就从来没纵逸过。不是他不能纵逸,而是他根本没想纵逸),但“有六朝人遗意”之处,却是看得出来的,而后一幅书法,标价虽然贵出许多,但如果说“更要买对的”,这幅字便是典型的“墨猪”,值得玩味的地方不多,字画多肥滞无骨,更遑论六朝气息?如果二者选一,前者尤胜出。我们再给大家选两幅刘墉的字,以为佐证,从中可以领略刘墉书法的醇厚之处。
  清代的书法家们,标新领异的真可谓不少,像郑板桥的六分半书、金农的漆书,皆可称另类,我们泰半可以做到观赏,但决不可步武,但说到何绍基,尽管也可列为另类,但他的书法实在招人喜欢,学之无害。中国书法家协会前主席,曾被毛主席誉为红军一支笔的舒同先生,就是喜欢何绍基的一位。
  何绍基写字用回腕法,好像一个人站在你对面写倒字一样,你看的却是正字。笔锋的藏敛,往往在笔画的左下而不是左上,不明就里的人如果按正常握笔,是怎么也写不出他那样的字来,真可谓用尽心思以求别致。
  在拍场上尝见到何绍基的两幅字,一幅是自己写的另一幅是写给长辈的,前者标价1.2万~2.8万,后者标价1.5万~2.8万。从价格方面来看,几乎没有差距,只是起拍价有三千元的差别,因为不知落槌价到底几何,也就不知道它们最终的区别。这两幅字中,从表面上来看,役有写属者名款的那幅,字势飞动,用笔流畅,整篇一气呵成,没有迟滞问题。但是,我以为不如后者,古人评价米海岳书法有“沉著痛快”四字,沉著是指笔力雄健、稳重,痛陕是说酣畅淋漓,我以为酣畅淋漓一定要植根在沉著的基础上,否则一如飘柳水花,不能成观。以此语引为何媛叟评价,亦不无借镜之处。这幅字因系写给长辈,是求“叙斋老前辈大人诲书”,落款写成“晚何绍基”,那意思就相当明确了,求人指正,何尝能不用心专致?这幅字写得工致秀气,虽然没有前一幅字写得疏放野逸,但两相比较,还是后者为佳,这不是“即要买贵的,更要买对的”的吗,笑话了。
  我们参与拍卖市场竞争,不是炫奇斗富,而是挑选心仪的拍品,艺术价值高的自然升值潜力就大。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取合、不知好坏,谁算得好这个波诡云谲市场变化?
其他文献
龚心钊(1871~1949),字怀希,亦用怀西,号仲勉,斋名瞻麓斋,安徽台肥人。其先祖为清初才子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号芝麓)。与钱谦益,吴梅村合称为。江左三大家”。龚氏三代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其父龚照瑷(1836~1897),字仰蘧,出身监生。历任金陵机器局、江苏苏松太道(通称上海道台)与四川布政使等职。光绪十九年至二十三年(1893~1897)间出使英、法、比、义等国,
期刊
古书中有一种本子的文字是用两色,三色、四色或更多颜色印刷的,版本学上管这叫朱墨本、三色本、四色本或五色本。这些本子又通称套印本。套印本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国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是雕版印刷术的一大进步。  具体地说,套版是将一页书的版面做成同样大小的几块板,每板印一种颜色,逐次印在同一张纸上,就成为印着几种颜色的书。最常见的是朱墨印,即两色印。每印一页书,先要刻同样大小的两块板,一块板刻黑字部分,一块板
期刊
彩绘瓷烧制尽管早至唐代长沙窑,但是因工序多、成本高,唐、宋、元时期不受重视,直到明代成化斗彩兴起后,釉上彩绘瓷才成为流行,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瓷的烧制达到顶峰,对明清两代彩绘瓷的发展影响深远。  明早期盛行青花瓷,青花釉里红、五彩瓷器虽在宣德时期已出现,但是与釉下青花瓷相比,釉上彩绘瓷需要先将白瓷烧成,出窑后绘画纹饰,入窑二次烧成,不仅多了绘画的工序,也多了道入窑烧制的工序,制作成本远高于青花。还有
期刊
《明君良臣肖像册》绘帝王像5帧,大臣像28帧,应当说是首次发现的珍贵的明代君臣影像。  在本册中为何只选了5位皇帝来画?《大明集礼》规定“品官祭祀”要有高、曾、祖、祢四代祖先,这说明洪武朝是祭祀前四代祖先,这与朱元璋迫封他的四代高祖是吻合的。但到了嘉靖朝发生“大礼议”,带来皇室宗庙制度的改革,在四祖的基础上,变为“五祖”。礼部尚书夏言上疏建议皇帝在官民祭祖方面也加以“推恩”,增加始祖、先祖,再加上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葡萄酒的诞生之日应该从第一颗葡萄落地之时算起。因为,葡萄变成酒,理论上是不需要人为参与的,一串葡萄落地开裂后,果汁中的酵母和空气发生反应,酿酒便开始了。  提起葡萄酒,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以浪漫著称的美丽国家——法国。公元前1600年,希腊将葡萄种植技术以及葡萄酒的酿制工艺传到了法国,法国南部建立了以生产葡萄和酿制葡萄酒为主业的马赛城,从此之后,葡萄酒制造工艺便在这里繁荣发展起来,法
期刊
自清宫造办处玻璃厂建立(康熙三十五年,1696)至乾隆一朝,在近一个世纪(1736~1795)里,料胎珐琅彩是清三代玻璃艺术制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伟大创造,也是中西方艺术交汇融合,影响深远的又一实例。现存北京故宫20件左右的料胎画珐琅器均为乾隆朝御制,除2件花鸟纹小赏瓶外,其余均是鼻烟壶。  珐琅彩是康、雍、乾三朝专门为宫廷帝后设计烧制的皇家御用艺术品,仅属清官宝藏。在浩瀚的中国文物遗存中,不遗余力、
期刊
青花瓷器是我国古陶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之一。所谓“青花”,一般指在坯胎上用钴料绘彩.施透明釉后经高温烧制,花纹变成蓝色的瓷器。青花属釉下彩瓷,它的烧制成功.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打破了以往青瓷、白瓷等靠釉面装饰,或在坯胎上刻,划、印、剔花的装饰局限,以其雅洁深沉的蓝色,通过线条的粗细疏密来描绘图案,青白相映,幽靓苍翠,与我国传统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给人以恬静舒适、赏心悦目的感
期刊
享有“江南第一槌”之美誉的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将于7月3日至5日在杭州世贸君澜大饭店举槌今年春季拍卖会。本届西泠春拍共设16个专场,为藏家呈现一系列来自海内外的艺术珍品。不仅规模空前、精品迭出,立意上更是推陈出新——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内蕴的同时,传递一种集收藏、投资,审美、实用于一体的生活方式理念。  中国书画分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两大系列,其中古代作品专场突出明清时期的大师及名家精品,包括如祝允
期刊
北京翰海2010春拍将推出“明心见性陈国恩先生私人珍藏重要明代佛像专场”,此场是翰海首次推出的私人珍藏佛教艺术专场拍卖,拍品均来自台湾著名收藏家陈国恩先生十数年来私人珍藏,包括明代木雕漆金韦驮菩萨立像,明成化铜鎏金观音菩萨,明代铜鎏金观音菩萨、明代青铜漆金自在观音等19件佛教艺术精品。  这件明代木雕漆金韦驮菩萨立像,具备明代宫廷御用脏制作暨髹金色漆工艺特征,允称明代宫廷造像中的木雕翘楚名品。立像
期刊
王原祁《仿子久山水》作于康熙庚辰(1700年)四月,时年59岁。与王原祁其他传世作品不同,《仿子久山水》为其绫本水墨山水,这在王原祁作品中甚为少见。  在清初四王中,王原祁是非常讲究绘画笔墨的一位,喜用干墨重笔作皴擦,自称笔端有金刚杵。所谓金刚杵,原本是指古代印度的一种兵器,后来佛教拿它作法器,并且成了佛教密宗的象征。王原祁称其笔端有金刚杵,是借金刚杵的威力对绘画用笔的一种比喻,他主张绘画笔墨在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