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今天到商场中去买东西,大概也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货比三家。决非是见名牌儿就买,如果不谙此理。慢说是让人讥笑为不懂装懂的瞎买,即便是屁股后头挂俩银行,一路扫货下去,终难免有破产的那一天。英国有位中了大彩的清洁工,得了一笔天文数字的奖金,不上数年,因为花天酒地,烂买名牌儿,最后竟一贫如洗,本是一个前世福现世报的例子,可不曾想,福报却被他如此的挥霍了,之后的他原来干什么破产以后又重操旧业。所以,改一句广告词儿:即要买贵的,更要买对的。买贵的,是地位的象征,是品味的表现。况且,贵在现今而言,已经被人理解成正牌儿,凡是不为三顿饭奔波的,嘴里还有嚼锞的,大抵怕了假冒伪劣,以及现在乱吹的山寨之风,咬着牙也要买贵的,为什么?保险。就拍卖市场上的文物艺术品而言,那就不是仅仅买贵的了,更要买对的,下手重了,买的不对路,看不是用不是,虽说可以等着升值,但不能赏心悦目,干等着将来成倍的赚回来,那你说光剩下着急了,一点儿意思都没有,那还不如不买。
例如在拍卖市场上见到的清代皇帝的字,艺术水准就大相径庭,尤其是匾额、大幅中堂的“福”、“寿”字,先不说有些字是大臣、侍书者代写的,即便真是御笔,也是体现当时的皇恩浩荡而赏赐给王公大臣的,将这样的字悬在家中显赫的地方,以示恩宠,其政治意义一定大于书法价值。可在今天,这字只能买回家藏着,挂哪儿昵?没有那个环境挂不得,堂庑够大,清洁收拾又是问题,实在不好说。记得马未都说过这样的话,太和殿里的宝座好吧?可你换了个沙发搁在那儿,就不是样儿,怎么看怎么都别扭,它不配套啊!
前不久,香港有家拍卖公司,拍了一件清代宫廷的玉印,名日“太上皇帝”,不用说,这是乾隆皇帝的御印,据闻拍了上千万,我就不理解,这枚印章除了玉料名贵之外,别无可取,人家做了皇帝、做了太上皇帝、做了十全老人,晚年怡情翰墨,不论自书还是题跋,可以“乱盖一气”。我们今天虽然花了大价钱拍了下来。但名不副实。它不像一件绘画作品,你可以拥有我也可以拥有。印章是印信,是取信于人的东西,你拿着我的东西还沾沾自喜,不知买者如何,我心里总有点儿那个。先不说从爱护文物的角度上不能钤盖,即便敢盖,我们也得是那个人啊!所以说不对路,不如“物归原主”。
我们再说清代皇帝书法,有的就能看,有的就看不得。比如说乾隆皇帝赐给内务府大臣英廉的“斗南介景”四个字。写得实在一般(曾估价20万~30万),不如他写的行书四屏七言诗(曾估价40万~60万)和行书册页(曾估价50万~80万),前者有点“煞有介事”,后者则流畅自然。如果按照“即要买贵的,更要买对的”的逻辑, “行书册页”的确是最上选。还有,如咸丰皇帝的一副对联: “春至无形因时生迹;天长不老以古为年”,若以对联文意论,能欣赏能咀嚼,估价为33万一48万。但是,就书法而言,有人支持书写内容和书写形式要统一和谐,有人则认为书法和所书写内容是两码事,可以不去管它,不管如何讨论,高古也好、清新也罢,有一点总可以一致,那就是要生动,不能“肉”,一“肉”字就没法儿看了,而咸丰皇帝的这幅对联就太“肉”了。这副对联的书法字写得圆润无骨,反不如他写的行书七言诗,虽然估价8万~15万,但要比对联写得生动。
如果要在清朝诸帝中选几位书法真正不错的,我投康熙、雍正皇帝一票。我们看康熙、雍正和乾隆的书法,不论从哪一方面,前两位都较乾隆皇帝为佳。当然,不是乾隆皇帝的书法不好,而是写得太熟了,太“馆阁”了,令人读一字而知全篇,读全篇而知所有,这样的书法,即令是人们再喜欢,都避免不了眼睛的疲劳,直接的后果就是避之唯恐不及。在部分清帝的书法里,从康熙开始,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到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人,真正能在书法里看见“笔迹”的,恐怕只有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了。我们对于康、雍以下的皇帝也不是一概否定,认为没的可瞧,关键是要分出他们的书法是赐给臣工的还是自己“写着玩儿的”。赐给臣工的恐怕都太过“一本正经”, 虽然书法写得端肃工整,很是不错,但说句不恭的话,仿佛都是用老玉米核儿沾着墨写的,趣味没有,也可能不敢有,而受赐者,大概从不以书法的角度去观赏皇帝的字,唯有“朝乾夕惕”,恭谨有加,勤勉不殆,仔细替皇帝办差而已。像这样的书法,只能从恩宠、策励的狭隘方面去看。换句话说,在拍卖市上,像这样的书法不论贵贱掏钱的时候部要仔细。那么,皇上“自己写着玩儿”的,就又另当别论了,除了追求工整,典雅之外,还能见到一些情趣的流露。其中较有特色的,当属康熙和雍正俩位皇帝了,至于乾隆以下的皇帝书法,情趣确是不多。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个问题,除了清代推崇的“乌、方、光”的馆阁体,使所书之字最大地泯灭个性,使之高度统一到典雅、功夫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要从制笔和纸张两方面来说了,我猜想,清代宫廷用笔是区别于我们民间使用的毛笔的,它在用毫捆扎等方面,绝对是趋近硬笔的效果,换句话说,这样的笔容易驱使,而书法用纸,除了蜡笺熟纸之外,宫廷用纸绝非一般。我曾暴殄天物试过双龙纹乾隆年间库纸,它的好用程度,绝非今天的书法用纸可以比拟。这点我们试看这些帝王书法的细微部分(点划撇捺)之后,不能不提出这个疑问。
自打《宰相刘罗锅》一类的电视剧播出之后,曾被认为是清代集帖学之大成的刘墉书法再次被市场关注。清代学者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对刘墉有这样的评价:“近日所称海内书家者,有三人焉:一为诸城刘文清公;一为钱塘粱山舟侍讲;一为丹徒王梦楼太守也。或论文清书如枯禅入定,侍讲书如布帛菽粟,太守书如倚门卖俏。余谓此论太苛。文清本从松雪人手,灵峭异常,而误于《淳化阁帖》,遂致模棱终老,如商鼎、周彝,非不古而不适于用。”
关于清代刘墉的书法,评论者向有“浓墨宰相”之称。其实,就其书法的观赏性来讲,实在不如“淡墨探花”的王文治让人看着“媚”,这且不论。关键是人们讥评刘墉的书法为“墨猪”,而刘墉的书法究竟是不是“墨猪”?如果真是那么不堪,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拥趸呢,岂非咄咄怪事?我们如果细加追究,其实错不在刘墉的“墨猪”式书法,而是我们被刘墉“骗了”。那么具体的情况就是这样,一方面我们确实看到一些刘墉的书法状似墨猪,一方面却看到刘墉很好的书法,不是习见的墨团团。这个谜底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已经为我们揭开:“忆予初识宁化伊墨卿秉绶太守于袁浦,墨卿,诸城之弟子也,因从问诸城法。太守日:‘吾师授法日:指不死则画不活’……子曰:‘玩诸城书势,其执笔似不如是’,太守日:‘尝求吾师面作书,此法断不误人。’后在客邸遇周姓,乃诸城侍书者,自十五供诸城研墨伸纸之役,至廿 七,诸城乃荐之闽督。予因问诸城执笔之法,周日:‘诸城作书,无论大小,其使笔如舞滚龙,左右盘辟,管随指转,较之甚者,管或坠地。’予因告队太守之语,周日: ‘诸城对客作书,则用龙睛法,自矜为运腕,其实非也’。”
从这一段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刘墉写字的两面性,他在官场上,由于身份不同,如果那么“使笔如舞滚龙,左右盘辟,管随指转”,恐被人说成不正统、违道,这是影响名誉的事情。在名誉胜过生命的旧时,刘墉的这两面派功夫是不得已的。所以,我们在拍卖市场上见到刘墉的字,就要分清楚了,“墨猪”式的字是他装蒜出来的,不要。反之,如清人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中所说:“本朝书家,姜湛园最为娟秀,近时刘诸城醇厚,有六朝人遗意,但未纵逸耳”。优点缺点都说出来了,按图索骥,喜欢刘墉书法的人,大可获载而归,即便或有疑问,也是“买壬得羊,不失所望”。
尝见拍卖市场上有这样两幅刘墉的字,一幅标价6万L2万,一幅标价为8万18万,前者虽然如吴德旋所说“未纵逸”(纵观刘墉书法,就从来没纵逸过。不是他不能纵逸,而是他根本没想纵逸),但“有六朝人遗意”之处,却是看得出来的,而后一幅书法,标价虽然贵出许多,但如果说“更要买对的”,这幅字便是典型的“墨猪”,值得玩味的地方不多,字画多肥滞无骨,更遑论六朝气息?如果二者选一,前者尤胜出。我们再给大家选两幅刘墉的字,以为佐证,从中可以领略刘墉书法的醇厚之处。
清代的书法家们,标新领异的真可谓不少,像郑板桥的六分半书、金农的漆书,皆可称另类,我们泰半可以做到观赏,但决不可步武,但说到何绍基,尽管也可列为另类,但他的书法实在招人喜欢,学之无害。中国书法家协会前主席,曾被毛主席誉为红军一支笔的舒同先生,就是喜欢何绍基的一位。
何绍基写字用回腕法,好像一个人站在你对面写倒字一样,你看的却是正字。笔锋的藏敛,往往在笔画的左下而不是左上,不明就里的人如果按正常握笔,是怎么也写不出他那样的字来,真可谓用尽心思以求别致。
在拍场上尝见到何绍基的两幅字,一幅是自己写的另一幅是写给长辈的,前者标价1.2万~2.8万,后者标价1.5万~2.8万。从价格方面来看,几乎没有差距,只是起拍价有三千元的差别,因为不知落槌价到底几何,也就不知道它们最终的区别。这两幅字中,从表面上来看,役有写属者名款的那幅,字势飞动,用笔流畅,整篇一气呵成,没有迟滞问题。但是,我以为不如后者,古人评价米海岳书法有“沉著痛快”四字,沉著是指笔力雄健、稳重,痛陕是说酣畅淋漓,我以为酣畅淋漓一定要植根在沉著的基础上,否则一如飘柳水花,不能成观。以此语引为何媛叟评价,亦不无借镜之处。这幅字因系写给长辈,是求“叙斋老前辈大人诲书”,落款写成“晚何绍基”,那意思就相当明确了,求人指正,何尝能不用心专致?这幅字写得工致秀气,虽然没有前一幅字写得疏放野逸,但两相比较,还是后者为佳,这不是“即要买贵的,更要买对的”的吗,笑话了。
我们参与拍卖市场竞争,不是炫奇斗富,而是挑选心仪的拍品,艺术价值高的自然升值潜力就大。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取合、不知好坏,谁算得好这个波诡云谲市场变化?
例如在拍卖市场上见到的清代皇帝的字,艺术水准就大相径庭,尤其是匾额、大幅中堂的“福”、“寿”字,先不说有些字是大臣、侍书者代写的,即便真是御笔,也是体现当时的皇恩浩荡而赏赐给王公大臣的,将这样的字悬在家中显赫的地方,以示恩宠,其政治意义一定大于书法价值。可在今天,这字只能买回家藏着,挂哪儿昵?没有那个环境挂不得,堂庑够大,清洁收拾又是问题,实在不好说。记得马未都说过这样的话,太和殿里的宝座好吧?可你换了个沙发搁在那儿,就不是样儿,怎么看怎么都别扭,它不配套啊!
前不久,香港有家拍卖公司,拍了一件清代宫廷的玉印,名日“太上皇帝”,不用说,这是乾隆皇帝的御印,据闻拍了上千万,我就不理解,这枚印章除了玉料名贵之外,别无可取,人家做了皇帝、做了太上皇帝、做了十全老人,晚年怡情翰墨,不论自书还是题跋,可以“乱盖一气”。我们今天虽然花了大价钱拍了下来。但名不副实。它不像一件绘画作品,你可以拥有我也可以拥有。印章是印信,是取信于人的东西,你拿着我的东西还沾沾自喜,不知买者如何,我心里总有点儿那个。先不说从爱护文物的角度上不能钤盖,即便敢盖,我们也得是那个人啊!所以说不对路,不如“物归原主”。
我们再说清代皇帝书法,有的就能看,有的就看不得。比如说乾隆皇帝赐给内务府大臣英廉的“斗南介景”四个字。写得实在一般(曾估价20万~30万),不如他写的行书四屏七言诗(曾估价40万~60万)和行书册页(曾估价50万~80万),前者有点“煞有介事”,后者则流畅自然。如果按照“即要买贵的,更要买对的”的逻辑, “行书册页”的确是最上选。还有,如咸丰皇帝的一副对联: “春至无形因时生迹;天长不老以古为年”,若以对联文意论,能欣赏能咀嚼,估价为33万一48万。但是,就书法而言,有人支持书写内容和书写形式要统一和谐,有人则认为书法和所书写内容是两码事,可以不去管它,不管如何讨论,高古也好、清新也罢,有一点总可以一致,那就是要生动,不能“肉”,一“肉”字就没法儿看了,而咸丰皇帝的这幅对联就太“肉”了。这副对联的书法字写得圆润无骨,反不如他写的行书七言诗,虽然估价8万~15万,但要比对联写得生动。
如果要在清朝诸帝中选几位书法真正不错的,我投康熙、雍正皇帝一票。我们看康熙、雍正和乾隆的书法,不论从哪一方面,前两位都较乾隆皇帝为佳。当然,不是乾隆皇帝的书法不好,而是写得太熟了,太“馆阁”了,令人读一字而知全篇,读全篇而知所有,这样的书法,即令是人们再喜欢,都避免不了眼睛的疲劳,直接的后果就是避之唯恐不及。在部分清帝的书法里,从康熙开始,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到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人,真正能在书法里看见“笔迹”的,恐怕只有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了。我们对于康、雍以下的皇帝也不是一概否定,认为没的可瞧,关键是要分出他们的书法是赐给臣工的还是自己“写着玩儿的”。赐给臣工的恐怕都太过“一本正经”, 虽然书法写得端肃工整,很是不错,但说句不恭的话,仿佛都是用老玉米核儿沾着墨写的,趣味没有,也可能不敢有,而受赐者,大概从不以书法的角度去观赏皇帝的字,唯有“朝乾夕惕”,恭谨有加,勤勉不殆,仔细替皇帝办差而已。像这样的书法,只能从恩宠、策励的狭隘方面去看。换句话说,在拍卖市上,像这样的书法不论贵贱掏钱的时候部要仔细。那么,皇上“自己写着玩儿”的,就又另当别论了,除了追求工整,典雅之外,还能见到一些情趣的流露。其中较有特色的,当属康熙和雍正俩位皇帝了,至于乾隆以下的皇帝书法,情趣确是不多。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个问题,除了清代推崇的“乌、方、光”的馆阁体,使所书之字最大地泯灭个性,使之高度统一到典雅、功夫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要从制笔和纸张两方面来说了,我猜想,清代宫廷用笔是区别于我们民间使用的毛笔的,它在用毫捆扎等方面,绝对是趋近硬笔的效果,换句话说,这样的笔容易驱使,而书法用纸,除了蜡笺熟纸之外,宫廷用纸绝非一般。我曾暴殄天物试过双龙纹乾隆年间库纸,它的好用程度,绝非今天的书法用纸可以比拟。这点我们试看这些帝王书法的细微部分(点划撇捺)之后,不能不提出这个疑问。
自打《宰相刘罗锅》一类的电视剧播出之后,曾被认为是清代集帖学之大成的刘墉书法再次被市场关注。清代学者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对刘墉有这样的评价:“近日所称海内书家者,有三人焉:一为诸城刘文清公;一为钱塘粱山舟侍讲;一为丹徒王梦楼太守也。或论文清书如枯禅入定,侍讲书如布帛菽粟,太守书如倚门卖俏。余谓此论太苛。文清本从松雪人手,灵峭异常,而误于《淳化阁帖》,遂致模棱终老,如商鼎、周彝,非不古而不适于用。”
关于清代刘墉的书法,评论者向有“浓墨宰相”之称。其实,就其书法的观赏性来讲,实在不如“淡墨探花”的王文治让人看着“媚”,这且不论。关键是人们讥评刘墉的书法为“墨猪”,而刘墉的书法究竟是不是“墨猪”?如果真是那么不堪,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拥趸呢,岂非咄咄怪事?我们如果细加追究,其实错不在刘墉的“墨猪”式书法,而是我们被刘墉“骗了”。那么具体的情况就是这样,一方面我们确实看到一些刘墉的书法状似墨猪,一方面却看到刘墉很好的书法,不是习见的墨团团。这个谜底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已经为我们揭开:“忆予初识宁化伊墨卿秉绶太守于袁浦,墨卿,诸城之弟子也,因从问诸城法。太守日:‘吾师授法日:指不死则画不活’……子曰:‘玩诸城书势,其执笔似不如是’,太守日:‘尝求吾师面作书,此法断不误人。’后在客邸遇周姓,乃诸城侍书者,自十五供诸城研墨伸纸之役,至廿 七,诸城乃荐之闽督。予因问诸城执笔之法,周日:‘诸城作书,无论大小,其使笔如舞滚龙,左右盘辟,管随指转,较之甚者,管或坠地。’予因告队太守之语,周日: ‘诸城对客作书,则用龙睛法,自矜为运腕,其实非也’。”
从这一段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刘墉写字的两面性,他在官场上,由于身份不同,如果那么“使笔如舞滚龙,左右盘辟,管随指转”,恐被人说成不正统、违道,这是影响名誉的事情。在名誉胜过生命的旧时,刘墉的这两面派功夫是不得已的。所以,我们在拍卖市场上见到刘墉的字,就要分清楚了,“墨猪”式的字是他装蒜出来的,不要。反之,如清人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中所说:“本朝书家,姜湛园最为娟秀,近时刘诸城醇厚,有六朝人遗意,但未纵逸耳”。优点缺点都说出来了,按图索骥,喜欢刘墉书法的人,大可获载而归,即便或有疑问,也是“买壬得羊,不失所望”。
尝见拍卖市场上有这样两幅刘墉的字,一幅标价6万L2万,一幅标价为8万18万,前者虽然如吴德旋所说“未纵逸”(纵观刘墉书法,就从来没纵逸过。不是他不能纵逸,而是他根本没想纵逸),但“有六朝人遗意”之处,却是看得出来的,而后一幅书法,标价虽然贵出许多,但如果说“更要买对的”,这幅字便是典型的“墨猪”,值得玩味的地方不多,字画多肥滞无骨,更遑论六朝气息?如果二者选一,前者尤胜出。我们再给大家选两幅刘墉的字,以为佐证,从中可以领略刘墉书法的醇厚之处。
清代的书法家们,标新领异的真可谓不少,像郑板桥的六分半书、金农的漆书,皆可称另类,我们泰半可以做到观赏,但决不可步武,但说到何绍基,尽管也可列为另类,但他的书法实在招人喜欢,学之无害。中国书法家协会前主席,曾被毛主席誉为红军一支笔的舒同先生,就是喜欢何绍基的一位。
何绍基写字用回腕法,好像一个人站在你对面写倒字一样,你看的却是正字。笔锋的藏敛,往往在笔画的左下而不是左上,不明就里的人如果按正常握笔,是怎么也写不出他那样的字来,真可谓用尽心思以求别致。
在拍场上尝见到何绍基的两幅字,一幅是自己写的另一幅是写给长辈的,前者标价1.2万~2.8万,后者标价1.5万~2.8万。从价格方面来看,几乎没有差距,只是起拍价有三千元的差别,因为不知落槌价到底几何,也就不知道它们最终的区别。这两幅字中,从表面上来看,役有写属者名款的那幅,字势飞动,用笔流畅,整篇一气呵成,没有迟滞问题。但是,我以为不如后者,古人评价米海岳书法有“沉著痛快”四字,沉著是指笔力雄健、稳重,痛陕是说酣畅淋漓,我以为酣畅淋漓一定要植根在沉著的基础上,否则一如飘柳水花,不能成观。以此语引为何媛叟评价,亦不无借镜之处。这幅字因系写给长辈,是求“叙斋老前辈大人诲书”,落款写成“晚何绍基”,那意思就相当明确了,求人指正,何尝能不用心专致?这幅字写得工致秀气,虽然没有前一幅字写得疏放野逸,但两相比较,还是后者为佳,这不是“即要买贵的,更要买对的”的吗,笑话了。
我们参与拍卖市场竞争,不是炫奇斗富,而是挑选心仪的拍品,艺术价值高的自然升值潜力就大。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取合、不知好坏,谁算得好这个波诡云谲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