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赏析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6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诗?有人说,诗是春风、夏雨、秋实、冬阳;有人说,诗是旌旗、响箭、鼙鼓、灵犀;也有人说,诗是彩翼、梦魂、追忆、香巢;还有人说,诗是喜悦、兴奋、痛苦、忧伤。其实,诗就是诗。
  读诗,能增长知识;读诗,能丰富想象;读诗,能锻炼思维。读诗,要品;读诗,要赏;读诗,要悟。品诗,感受诗的意蕴美;赏诗,感受诗的情感美;悟诗,感受诗的意境美。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了诗歌赏析的教学。显然,诗歌赏析的教学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引领学生赏析诗歌呢?笔者认为,赏析诗歌一般分为三个境界。
  境界一:解读诗意
  本境界的基本方法是由整体感知到局部理解和赏析再到细部品析;由句子理解到词语分析;由字面意义解读到字里含义咀嚼;由内容解析到写法探究。这种解读称为“剥笋法”。这种方法适合赏析诗歌初级阶段的训练。
  例如,在赏析《七律•长征》一诗时,我引导学生做如下的解读。
  毛泽东诗词是风雷激荡的中国革命历程的艺术记录和载体,是他波澜壮阔的人生写照,是他精神、情感与思想的结晶。而《七律•长征》则是毛泽东诗词这座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全诗仅仅56个字,却写满了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饱含了共产党的壮志豪情。而诗中额联和颈联堪称全诗中最美之处。这两句诗写了红军翻五岭、越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这4件事,正是对“万水千山”的征服。
  额联中“逶迤”与“磅礴”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险恶陡峭,这是客观地、实在地对山的描述。“腾”与“走”这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形象地突出了红军战士的壮举。“细”表现了红军对困难的轻蔑,五岭不过细浪而已。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是红军主观意志的体现,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视困难如草芥,可见红军战士的铁军风貌。
  颈联选择了两个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战斗。“暖”和“寒”分别表现了战士们胜利的喜悦与恶战的惊心动魄、艰苦激烈,写出了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七律•长征》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或是对诗歌史而言,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显然,赏析诗歌,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这样从整体上把握诗情诗意,然后再细细地品味诗的意境。
  境界二:体悟诗情
  如果说境界一是一种入格,那么境界二就是一种出格。读诗如赏画,诗中见画,画中悟情,诗情画意便在欣赏中展现出来,也就悟出了诗的内涵、诗的美感、诗的情意。跳出赏析诗歌的基本套路,才能达到此番境界,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绘画法”。
  例如:在《春江晚景图》一诗的赏析学中,我用下面的文字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悟诗情:
  好一片竹林!那清翠欲滴的竹子,给人美的享受。它们笔直的主干,指向天空,似乎在诉说什么。
  我悠闲自在,不知不觉已走出了竹林,竹林外仍是一片美景。
  那红得鲜艳耀眼的是什么?是桃花,报春的使者。那桃花伫立在树枝上,花朵朝下的,很像是一个跳芭蕾舞的小女孩。三三两两的枝杈纵横交错在一起,初看很混乱,实际上,从整体上看倒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那样自然,那样生动。
  “嘎嘎嘎”,江面上有几只鸭子悠闲地游来游去,一阵微风吹过,河面上荡漾着阵阵涟漪……
  岸边,芦苇已露出了绿绿的嫩芽。
  看到此情此景,谁不动心?
  微微闭上眼睛,享受着春天的气息:——清——鲜,还粘有乡间的土壤味,谁不舒心?
  它们是这样的美丽,这样的动人!
  境界三:想象诗境
  第三种境界是要赏析者用自己的心智去审视和创造,享受硕果的芬芳,领略风景的再造,这种赏析,不只是对诗意的解读,也不仅仅是对诗情的体悟,它要求读者根据诗歌的意和情,进行一次再创造,达到诗人、赏析者、读者心灵的交融,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风景再造法”。
  例如:在引领学生赏析《枫桥夜泊》时,我又用如下的解读方法来启发学生。
  深秋的夜晚,寒霜满天,远处传来一阵一阵的乌鸦叫声,凄凉的声音回荡在江面,一种愁苦涌上了心头。
  心随之颤抖,思绪也随着模糊起来。
  江畔的树形朦朦胧胧,江中的渔灯星星点点,倒映在水中,摇曳出细碎的银光。我望着漆黑的夜空,愁思满怀,难以入睡。
  半夜,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沉重而悠远,夜,显得更为凄凉,除了江面的寒光,其他的似乎都已消除在夜的黑幕里了。
  残月,犹如那颗残破的心,藏有我易碎的梦。
  乌啼,犹如那寂寞的哀愁,装载了我重重的叹息。
  霜天,犹如那朦胧的记忆,模糊了我的视线。
  渔火,犹如那哭泣的泪花,洒遍了我所有的伤痛。
  寺形,犹如那梦中的圣地,萦绕着我回乡的路。
  钟声,犹如那祈祷的心声,带着我渺茫的心愿。
  黑夜,弥漫着惆怅,浓缩了寂寞的心……
  笔者认为,“风景再造法”就是在保留诗词特质的前提下,对诗词进行重新创作,使之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藴,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从而拉近古诗词与现代人的距离,让人觉得亲近而别致。“风景再造法”要求我们对诗歌不能停滯、拘泥于翻译和诠释,而要能够进行挖掘、拓展和创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有了联想和想象,才会创新。有了创新,才会有充沛的活力和十足的张力,才会占领学生心灵的疆域。再加上诗意的语言,就会感动和感染所有的人,从而让诗人、赏析者、全体学生心灵合一。
  事实上,如果我们经常对学生开展这方面的训练活动,那么,学生自然就会增长知识,丰富想象,锻炼思维,提升品位。
  
其他文献
数据库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手段,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了解顾客资料,从而开展更加个性化的客户服务或者营销活动。但随着信息系统数据的增多和不同系统数据整合的过程中出现的
3月2日是周日,晚饭后,接到教研组长的通知,周一上午区教研室袁慧老师要来我校调研,安排先听我一节课。因为上周我刚准备了一节smart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准备参加比赛,授课内容是《中东》,因此我打算就让袁老师听这节课。可是临上课前,才知道录播教室不能用,而我们学校初一教室没有安装电子白板,看来只能在教室上课了,说实话,上周忙着录课、上传,我还没有好好备课呢。按进度,今天要讲《日本》的 “与世界联系密切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儿童时期是学习语音,储备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孩子智力的发展,首先表现在语言发展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所以我对孩子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注重。  一、希望成人多与孩子交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作为我们女教师来说:既是人民教师又是孩子的妈妈,特别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教学实践表明,幼儿语言发展的潜力很大,只要我们注重
【摘 要】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的人文性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语用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待于提高。笔者借助电子绘本与PEP英语教材内容有机整合,让学生通过视听绘本理解意义,模仿试说和表演绘本提高综合语用能力,通过续编绘本和创编绘本提升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电子绘本 整编原则和方法 教学应用方法和策略  一、引言  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之课程性质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
数学在本质上是属于思维科学,被称为思维“体操”,数学教学实际上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展开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这是发展学生思维活动的关键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主要包括展开科学家的思维活动,展开教师的思维活动,展开学生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一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思维展开的教学。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开学生的思维。学生是数学活动中的主体,唯有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意义上
[摘 要]“911”恐怖袭击事件,是2001年最具影响的国际事件。这之后美国的国家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变。作为整个国家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教育战略也相应做出了调整。研究生教育的调整尤为明显。  [关键词]“911事件”;美国;研究生教育  一、“911事件”前后政策对比  (一)“911事件”之前的研究生教育  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开放化、国际化。美国通过开放化的教育教学与管理体系加强学校
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需要教师改变自身教学理念,发展出一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不是对学生“灌输”,而是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呢?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