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粤港合作办学的新机遇下,积极汲取、反思多年来内地和香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经验,创建了“国情国学教育”模式培育“全人”。学院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设计、教学体系搭建、学习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思考与实践,为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探索新的道路。
关键词:合作办学;博雅教育;文化素质;国情国学教育
香港回归以后,教育部很快出台了相关新政,促进内地与香港的教育合作。1999年,教育部和国务院港澳办联合发布《教育部、国务院港澳办关于开展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若干问题的意见》,2001年又发布了《国家教育部与香港教育统筹局关于教育交流事宜会谈纪要》。正是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许多有识之士积极开辟新的教育试验田,力图通过两地的交流与合作助推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携手在珠海创立了联合国际学院,成为第一所中国内地与香港合作创办的大学。学院引入香港浸会大学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同时力求做到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结合。作为粤港合作办学的开拓者,学院大力发展以“全人教育”为核心和灵魂的博雅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设计、教学体系搭建、学习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思考与实践。
一、粤港合作办学与育人理念
在汇聚内地、香港两地教育经验的基础之上,联合国际学院致力于发展博雅教育。事实上,香港讲“博雅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内地讲“文化素质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学者曾撰文进行过辨析:“通识教育的英文为(general education),以前中国大陆通常译作‘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在台湾、香港地区则译为‘通识教育’。之所以称为‘通识’,是指有别于专注于训练专才,提供专业训练与职业训练的‘实用教育’,强调培养‘博古通今’的通才。与‘通识教育’相应的术语,在中国大陆为‘人文素质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等。‘人文素质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所体现与强调的高等院校培养目标和内容与港台的‘通识教育’尽管有所差异,但基本相通。通识教育的源头——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就是以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熏陶,凸现人格完善与修养提高为其主要特征的。”这里所谓的自由教育,又译为博雅教育,显然,尽管称名不同,各类教育理念发展的渊源也不同,但突出博通基础上的人文精神与人格修养却是相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人的素质是新时期国家教育战略的核心。联合国际学院建校的时间不长,但其成长恰逢新时期的新机遇,这也要求学院根据时代需求,广采博纳中外经验,合成培育人才的新鲜文化土壤。唯其如此,得其滋育之生命个体,才能够在全球化的今天,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内地与香港高校近年来都特别重视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内地自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后,教育部批准在全国建设了9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国家建设者。不少基地学校大力开设相关课程、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香港,岭南大学等高校着力发展博雅教育,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倡导全人教育,整体来讲也都是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并且开发了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比较两方面的经验,内地的课程体系建设不如香港成熟,香港通识教育中的国情教育较为薄弱。
作为合作办学的先行者,必得要承担起改革与创新的重任。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联合国际学院建校首要思考的核心问题。学院致力于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国际精英人才。所谓精英,不是仅仅具备卓越的专业技能,而是有文化、有情怀、有创造力的“全人”。这里所讲的“文化”是指文化传承,是对学生传统文化根基的培植;“情怀”是指人格品质、精神境界、家国情感,以及由此而建立的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紧密相关的人生理想;“创造力”是指对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意能力的培养。基于此,联合国际学院在综合内地、香港两地教育经验,分析得失短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努力探索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开创了“国情国学教育”模式。
二、“国情国学教育”模式的创构
联合国际学院在珠海办学,师资来自世界各地,学生以内地生为主,包括部分来自香港地区和其他国家的学生,专业课程用英语授课。在这样的多元文化环境中,如何利用国际化的优势,更好地向世界传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中国学生的家国情怀?“国情国学教育”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中逐步开创建构起来的。“国情”和“国学”一般被视为不同的教育门类,在现有多数高校的素质教育课程设计中,“国情”和“国学”课程也多分由不同的教学部门来管理。这样的课程体系沿袭多年,较少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还相对滞后,学生多单向度的知识记忆式学习,缺乏将两方面联系贯通的批判性思维。科研方面对单科课程的研讨较多,较少从“文化素质类公共课”的整合高度来认识各课程之间的关联性,缺乏以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终极目的开阔眼界,成为课程发展创新的瓶颈。
事实上,如果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由性。如果缺少对国情的热切关注,对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学生也很难有追寻历史、了解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思想资源的兴趣和热情。博雅教育之“博”应该是能融会贯通之“博”,必得由此,方能至“雅”,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联合国际学院创构的“国情国学教育”模式,将“国情”和“国学”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统筹管理。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 (1)贯通古今求真知。课程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讲析传统文化,但又不囿于传统、因袭传统,而是通过哲学、美学、历史、政治等人文综合视角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进行现代观照,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成果,弘扬仁善精神,培育道德情操,发展创新思维。
(2)比较中外树理想。教师既要引领学生学习研讨中国学者对民族发展的论述,同时也要开放心胸与眼界,引入相应的国际学术成果,开拓学生的视野,广纳思想资源,并且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对本民族文化的自我观照与深刻认知,增强学生对发展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使命感,并触发深入的思考。
通过古与今的纵向梳理、中与外的横向拓展,以国情关怀激励国学研读,以国学根基深化国情思考,二者互相连通。通过诠释、研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文学,使学生在深刻理解中华历史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对当今中国社会和世界格局有更深层次的认知。
三、“国情国学教育”教学体系的搭建
中国语言文化中心搭建了国情国学课程+书院式教学研讨+创意式文化学思+游学式社会文化考察的立体教学体系,扩展教学的层次,突出“教”与“学”的互动,发展体验式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在亲身实践、多方体验中,增强他们的思辨能力、审美能力、创意能力。
(1)国情国学课程设计。中心设计了“中国历史与文明”“中国社会思潮”“大学国文”三门核心课程。“中国社会思潮”在勾画中国社会思潮主线时突出两个侧重点,一是先秦诸子哲学,一是近现代革命思潮。雅斯贝尔斯说:“正如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要让学生理解近现代以来中国的思想突进与社会巨变,就需要回顾前轴心时代的先秦诸子哲学思想资源,点燃批判性思维的火焰,照亮思想探索的道路,从而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改革开放后的新思想。“中国历史与文明专题”以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比较研究视角来学习中国“饮食”“服饰”“婚姻”“礼仪”“教育”等10个文化专题。通过研讨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分析文化发展,帮助学生理解中华历史与文明演进的历程,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形成学生思考当前文化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思想基础。“大学国文”区别于单纯的语文训练,赏析中国文学经典,注重文学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使学生在语言艺术中发现生命情怀、感悟仁爱精神,获得审美、道德、人格等多向度、多层面的熏陶。围绕以上核心课程,中心还开设了“当代中国专题研究”“百年中国发展历程”“当代中国流行文化”“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等选修课程,作为“国情国学教育”的延展与深化。例如“当代中国专题研究”课,中心统筹集聚全校师资,邀请各学部资深教授每周主讲一个专题,如全球化与中国未来发展、中国教育、中国科技、中国新闻、中国外交、中国经济、中国法制、中国环境、中国社工等,将国情关注与探究引向深入。
(2)书院式教学研讨。在进行课程建设的同时,中心还展开系列科研活动。这里的“科研”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者科研,而是面向师生,引领学生的“科研”,是对中国古代书院教育方式的继承与创新。古代书院采取学生自学研究为主、问难论辩为辅的学习方式,融教学与学术研究于一体,并建立“讲会”制,展开无门户之见的开放式学术争鸣。“国情国学教育”模式在课堂讲授之外,发展了书院式教学研讨,并将之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每学期定期举办“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国情国学杰出学者讲座”“文化沙龙”。“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结合课程教学设计选题,邀请海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参会,与师生一起围绕选题展开研讨,既促进学术的发展,又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和补充。选题涉及国学经典解读、国情时事论谈、传统与现代的思考等方面,历年的选题如:“《明夷待访录》研究”“文学经典与现代生活”“书院传统研究”“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现代观照”“辛亥革命百年回眸与反思”“钓鱼岛问题的多维透视”“多角度看两岸关系”“传承与传播: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文化”“百年中国教育历程:回顾与展望”等,营造了弘扬国学、关注国情、探求真知的良好学术氛围。“国情国学杰出学者讲座”以“深植中国根基、蕴育人文情怀”为主旨,邀请当代杰出学者讲学论道,以开阔的视野、多元的视角,分析国情,诠释国学,并藉由多样的互动形式促进杰出学者与学生的深入交流。“文化沙龙”邀请知名作家、学者与学生交流,分享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对当代中国社会、国情的思考,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对当代社会生活的认知,培养审美情怀。
(3)创意式文化学思。“学而不思则罔”,主动思考、善于思考是学生提升文化素质的关键,国情国学教学体系中特设“中国文化创意大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所学所思的舞台。“中国文化创意大赛”是一项以文化创意为主题的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学生以新锐的思考观照生活、反思文化,通过舞台短剧表演、DV短片拍摄等表现形式,展现他们的创意成果。参赛作品来自三门核心课程中的优秀小组课题。课程教学要求学生以学社为单位完成小组课题,通过学习团队的创意表演,展示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思考。中心邀请知名文化人士担任大赛评委,对学生创意表演给予评价与指导。“中国文化创意大赛”以艺术的形式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创意思考,成为“国情国学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4)游学式社会文化考察。每年暑期组建的游学营是开创“国情国学教育”体验式教学的一种新探索。游学营由专家教授带队,以游学的形式走访名胜古迹、考察各地社会发展状况,了解民风民俗,亲身感受文化魅力。游学形式,自古有之,“国情国学教育”发扬了这一文化传统。老师带领学生边走边学,如庐山游学营的传统书院文化考察之旅,山东游学营的儒家文化体验之旅,台湾游学营的历史文化与风俗考察之旅等。都围绕一定的文化主题,选择游学路线,与当地的大学、文化部门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使学生在跟随名师游学的过程中,不仅游览风景名胜,凭吊历史文化名人,更学会用怀疑的精神和批判的思维,去观察社会发展,传承民族传统,弘扬中华文化。 由以上四个板块组建的教学体系,融通国情与国学,兼顾理性思考与感性体验,着力于增知识、开眼界、促思辨、深识见、养情怀,培养明志笃学、博学雅识的“全人”。
四、“国情国学教育”模式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当前不少高校的文化素质课程都是大班授课,期末大考定成绩,而这种考核方式其实很难反映学生平时参与课堂学习的情况。如果学生仅持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文化素质教育也就很难获得真正触及内心的预期效果。“国情国学教育”模式针对这样的弊端,一方面,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平时,期末考试一般只占总成绩的30%左右;另一方面,细化平时成绩考核的方式方法,引进香港浸会大学的CRA(Criterion Reference Assessment)考核评估机制,体现以成效为本的教育宗旨。这种机制对课程设计各种平时考核项目,对不同的项目拟定由低到高的学习成效等级标准,对不同等次的成效水平加以详细的描述,给学生明确的指引,所有的评分都以CRA为标准。老师在授课之初就将CRA评分表发放给学生,并详细讲解,使学生明确方向,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参照比对,进行自我评估。平时考核在强调团队合作的同时兼顾对个人才华的肯定。为了保证质量,班级人数一般控制在50人左右,学生5~6人组合为一个学社,以学习团队的形式参与课堂学习。课程要求每个学社共同完成一个小组课题,期中时集中在课堂上展示课题成果,由老师和其他学社按CRA给予评分。此外的个人项目,如课前口头报告、文化评论、文化随笔等,也按相应的CRA评分。通过以上考核方式的改革,从增加参与度、促进自主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能力等方面保证了授课质量。
为了激励学生关心国情、热爱国学,营造优良学风,学院特别设立了奖学金,奖励在国情国学教育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捐赠1000万港元作为学院发展国情国学教育的专项资金,用其中700万港元支持教学发展,300万港元设立“冯燊均先生国情国学教育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学年奖励12名学生,每人获得1万港元奖学金,是学校各类奖学金中最高的额度。联合国际学院作为合作办学的新机制大学,目前没有获得政府拨款,所有运作经费都来自学费和各界热心人士的捐助。在非常有限的经费中,拨专款支持“国情国学教育”,体现出学院对培育“全人”的高度重视,保障了“国情国学教育”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发展。
联合国际学院以合作办学为契机,汲取两地教育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创造、推进以“国情国学教育”模式为核心的博雅教育,突出文化本根、家国情怀,为新时期全面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建设国家、传承文化的英才,探索了一条新路。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关键词:合作办学;博雅教育;文化素质;国情国学教育
香港回归以后,教育部很快出台了相关新政,促进内地与香港的教育合作。1999年,教育部和国务院港澳办联合发布《教育部、国务院港澳办关于开展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若干问题的意见》,2001年又发布了《国家教育部与香港教育统筹局关于教育交流事宜会谈纪要》。正是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许多有识之士积极开辟新的教育试验田,力图通过两地的交流与合作助推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携手在珠海创立了联合国际学院,成为第一所中国内地与香港合作创办的大学。学院引入香港浸会大学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同时力求做到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结合。作为粤港合作办学的开拓者,学院大力发展以“全人教育”为核心和灵魂的博雅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设计、教学体系搭建、学习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思考与实践。
一、粤港合作办学与育人理念
在汇聚内地、香港两地教育经验的基础之上,联合国际学院致力于发展博雅教育。事实上,香港讲“博雅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内地讲“文化素质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学者曾撰文进行过辨析:“通识教育的英文为(general education),以前中国大陆通常译作‘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在台湾、香港地区则译为‘通识教育’。之所以称为‘通识’,是指有别于专注于训练专才,提供专业训练与职业训练的‘实用教育’,强调培养‘博古通今’的通才。与‘通识教育’相应的术语,在中国大陆为‘人文素质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等。‘人文素质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所体现与强调的高等院校培养目标和内容与港台的‘通识教育’尽管有所差异,但基本相通。通识教育的源头——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就是以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熏陶,凸现人格完善与修养提高为其主要特征的。”这里所谓的自由教育,又译为博雅教育,显然,尽管称名不同,各类教育理念发展的渊源也不同,但突出博通基础上的人文精神与人格修养却是相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人的素质是新时期国家教育战略的核心。联合国际学院建校的时间不长,但其成长恰逢新时期的新机遇,这也要求学院根据时代需求,广采博纳中外经验,合成培育人才的新鲜文化土壤。唯其如此,得其滋育之生命个体,才能够在全球化的今天,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内地与香港高校近年来都特别重视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内地自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后,教育部批准在全国建设了9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国家建设者。不少基地学校大力开设相关课程、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香港,岭南大学等高校着力发展博雅教育,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倡导全人教育,整体来讲也都是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并且开发了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比较两方面的经验,内地的课程体系建设不如香港成熟,香港通识教育中的国情教育较为薄弱。
作为合作办学的先行者,必得要承担起改革与创新的重任。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联合国际学院建校首要思考的核心问题。学院致力于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国际精英人才。所谓精英,不是仅仅具备卓越的专业技能,而是有文化、有情怀、有创造力的“全人”。这里所讲的“文化”是指文化传承,是对学生传统文化根基的培植;“情怀”是指人格品质、精神境界、家国情感,以及由此而建立的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紧密相关的人生理想;“创造力”是指对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意能力的培养。基于此,联合国际学院在综合内地、香港两地教育经验,分析得失短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努力探索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开创了“国情国学教育”模式。
二、“国情国学教育”模式的创构
联合国际学院在珠海办学,师资来自世界各地,学生以内地生为主,包括部分来自香港地区和其他国家的学生,专业课程用英语授课。在这样的多元文化环境中,如何利用国际化的优势,更好地向世界传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中国学生的家国情怀?“国情国学教育”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中逐步开创建构起来的。“国情”和“国学”一般被视为不同的教育门类,在现有多数高校的素质教育课程设计中,“国情”和“国学”课程也多分由不同的教学部门来管理。这样的课程体系沿袭多年,较少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还相对滞后,学生多单向度的知识记忆式学习,缺乏将两方面联系贯通的批判性思维。科研方面对单科课程的研讨较多,较少从“文化素质类公共课”的整合高度来认识各课程之间的关联性,缺乏以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终极目的开阔眼界,成为课程发展创新的瓶颈。
事实上,如果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由性。如果缺少对国情的热切关注,对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学生也很难有追寻历史、了解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思想资源的兴趣和热情。博雅教育之“博”应该是能融会贯通之“博”,必得由此,方能至“雅”,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联合国际学院创构的“国情国学教育”模式,将“国情”和“国学”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统筹管理。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 (1)贯通古今求真知。课程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讲析传统文化,但又不囿于传统、因袭传统,而是通过哲学、美学、历史、政治等人文综合视角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进行现代观照,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成果,弘扬仁善精神,培育道德情操,发展创新思维。
(2)比较中外树理想。教师既要引领学生学习研讨中国学者对民族发展的论述,同时也要开放心胸与眼界,引入相应的国际学术成果,开拓学生的视野,广纳思想资源,并且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对本民族文化的自我观照与深刻认知,增强学生对发展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使命感,并触发深入的思考。
通过古与今的纵向梳理、中与外的横向拓展,以国情关怀激励国学研读,以国学根基深化国情思考,二者互相连通。通过诠释、研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文学,使学生在深刻理解中华历史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对当今中国社会和世界格局有更深层次的认知。
三、“国情国学教育”教学体系的搭建
中国语言文化中心搭建了国情国学课程+书院式教学研讨+创意式文化学思+游学式社会文化考察的立体教学体系,扩展教学的层次,突出“教”与“学”的互动,发展体验式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在亲身实践、多方体验中,增强他们的思辨能力、审美能力、创意能力。
(1)国情国学课程设计。中心设计了“中国历史与文明”“中国社会思潮”“大学国文”三门核心课程。“中国社会思潮”在勾画中国社会思潮主线时突出两个侧重点,一是先秦诸子哲学,一是近现代革命思潮。雅斯贝尔斯说:“正如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要让学生理解近现代以来中国的思想突进与社会巨变,就需要回顾前轴心时代的先秦诸子哲学思想资源,点燃批判性思维的火焰,照亮思想探索的道路,从而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改革开放后的新思想。“中国历史与文明专题”以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比较研究视角来学习中国“饮食”“服饰”“婚姻”“礼仪”“教育”等10个文化专题。通过研讨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分析文化发展,帮助学生理解中华历史与文明演进的历程,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形成学生思考当前文化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思想基础。“大学国文”区别于单纯的语文训练,赏析中国文学经典,注重文学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使学生在语言艺术中发现生命情怀、感悟仁爱精神,获得审美、道德、人格等多向度、多层面的熏陶。围绕以上核心课程,中心还开设了“当代中国专题研究”“百年中国发展历程”“当代中国流行文化”“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等选修课程,作为“国情国学教育”的延展与深化。例如“当代中国专题研究”课,中心统筹集聚全校师资,邀请各学部资深教授每周主讲一个专题,如全球化与中国未来发展、中国教育、中国科技、中国新闻、中国外交、中国经济、中国法制、中国环境、中国社工等,将国情关注与探究引向深入。
(2)书院式教学研讨。在进行课程建设的同时,中心还展开系列科研活动。这里的“科研”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者科研,而是面向师生,引领学生的“科研”,是对中国古代书院教育方式的继承与创新。古代书院采取学生自学研究为主、问难论辩为辅的学习方式,融教学与学术研究于一体,并建立“讲会”制,展开无门户之见的开放式学术争鸣。“国情国学教育”模式在课堂讲授之外,发展了书院式教学研讨,并将之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每学期定期举办“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国情国学杰出学者讲座”“文化沙龙”。“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结合课程教学设计选题,邀请海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参会,与师生一起围绕选题展开研讨,既促进学术的发展,又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和补充。选题涉及国学经典解读、国情时事论谈、传统与现代的思考等方面,历年的选题如:“《明夷待访录》研究”“文学经典与现代生活”“书院传统研究”“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现代观照”“辛亥革命百年回眸与反思”“钓鱼岛问题的多维透视”“多角度看两岸关系”“传承与传播: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文化”“百年中国教育历程:回顾与展望”等,营造了弘扬国学、关注国情、探求真知的良好学术氛围。“国情国学杰出学者讲座”以“深植中国根基、蕴育人文情怀”为主旨,邀请当代杰出学者讲学论道,以开阔的视野、多元的视角,分析国情,诠释国学,并藉由多样的互动形式促进杰出学者与学生的深入交流。“文化沙龙”邀请知名作家、学者与学生交流,分享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对当代中国社会、国情的思考,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对当代社会生活的认知,培养审美情怀。
(3)创意式文化学思。“学而不思则罔”,主动思考、善于思考是学生提升文化素质的关键,国情国学教学体系中特设“中国文化创意大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所学所思的舞台。“中国文化创意大赛”是一项以文化创意为主题的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学生以新锐的思考观照生活、反思文化,通过舞台短剧表演、DV短片拍摄等表现形式,展现他们的创意成果。参赛作品来自三门核心课程中的优秀小组课题。课程教学要求学生以学社为单位完成小组课题,通过学习团队的创意表演,展示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思考。中心邀请知名文化人士担任大赛评委,对学生创意表演给予评价与指导。“中国文化创意大赛”以艺术的形式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创意思考,成为“国情国学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4)游学式社会文化考察。每年暑期组建的游学营是开创“国情国学教育”体验式教学的一种新探索。游学营由专家教授带队,以游学的形式走访名胜古迹、考察各地社会发展状况,了解民风民俗,亲身感受文化魅力。游学形式,自古有之,“国情国学教育”发扬了这一文化传统。老师带领学生边走边学,如庐山游学营的传统书院文化考察之旅,山东游学营的儒家文化体验之旅,台湾游学营的历史文化与风俗考察之旅等。都围绕一定的文化主题,选择游学路线,与当地的大学、文化部门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使学生在跟随名师游学的过程中,不仅游览风景名胜,凭吊历史文化名人,更学会用怀疑的精神和批判的思维,去观察社会发展,传承民族传统,弘扬中华文化。 由以上四个板块组建的教学体系,融通国情与国学,兼顾理性思考与感性体验,着力于增知识、开眼界、促思辨、深识见、养情怀,培养明志笃学、博学雅识的“全人”。
四、“国情国学教育”模式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当前不少高校的文化素质课程都是大班授课,期末大考定成绩,而这种考核方式其实很难反映学生平时参与课堂学习的情况。如果学生仅持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文化素质教育也就很难获得真正触及内心的预期效果。“国情国学教育”模式针对这样的弊端,一方面,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平时,期末考试一般只占总成绩的30%左右;另一方面,细化平时成绩考核的方式方法,引进香港浸会大学的CRA(Criterion Reference Assessment)考核评估机制,体现以成效为本的教育宗旨。这种机制对课程设计各种平时考核项目,对不同的项目拟定由低到高的学习成效等级标准,对不同等次的成效水平加以详细的描述,给学生明确的指引,所有的评分都以CRA为标准。老师在授课之初就将CRA评分表发放给学生,并详细讲解,使学生明确方向,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参照比对,进行自我评估。平时考核在强调团队合作的同时兼顾对个人才华的肯定。为了保证质量,班级人数一般控制在50人左右,学生5~6人组合为一个学社,以学习团队的形式参与课堂学习。课程要求每个学社共同完成一个小组课题,期中时集中在课堂上展示课题成果,由老师和其他学社按CRA给予评分。此外的个人项目,如课前口头报告、文化评论、文化随笔等,也按相应的CRA评分。通过以上考核方式的改革,从增加参与度、促进自主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能力等方面保证了授课质量。
为了激励学生关心国情、热爱国学,营造优良学风,学院特别设立了奖学金,奖励在国情国学教育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捐赠1000万港元作为学院发展国情国学教育的专项资金,用其中700万港元支持教学发展,300万港元设立“冯燊均先生国情国学教育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学年奖励12名学生,每人获得1万港元奖学金,是学校各类奖学金中最高的额度。联合国际学院作为合作办学的新机制大学,目前没有获得政府拨款,所有运作经费都来自学费和各界热心人士的捐助。在非常有限的经费中,拨专款支持“国情国学教育”,体现出学院对培育“全人”的高度重视,保障了“国情国学教育”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发展。
联合国际学院以合作办学为契机,汲取两地教育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创造、推进以“国情国学教育”模式为核心的博雅教育,突出文化本根、家国情怀,为新时期全面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建设国家、传承文化的英才,探索了一条新路。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