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背景资料和理论依据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应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要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不难发现,在这次基础教育改革中,探究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之一。
现在很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探究是: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概念,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体验科学探索过程中带来的乐趣,并且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素养。其一般过程是:①观察各种现象,形成表象。②在兴趣、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探究的欲望。③明确提出问题。④认真分析问题,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假设。⑤收集有关信息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如果假设错误,提出新的假设,重新设计实验。⑥交流、评价,得出结论。
所谓的教学组织,日本著名教育学家佐藤正夫说:“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教材的外部组织框架,是一切教学理论的实践体现。”并指出,一个具有出色教学组织能力的教师是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而探究活动是学生重要的实践过程、学习过程,是以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为主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不断探索、开拓创新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特别是对实践性活动过程的组织。
2 探究活动的几种常见的组织形式
2.1 以实验为主要活动的科学探究的组织。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科学上重大的发现大都是在实验中直接获得;实验也是收集证据、验证假设的方法;实验更是一种操作技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1.1 组织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学生只有在积极主动学习时才会产生问题意识,反之如果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而生动、鲜明、直观的实验现象以及意想不到的实验事实和实验结果,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更深刻、全面地思考和探究问题,使探究活动得以深入进行。因此教师要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能提出问题或建立某种假设。如在NaOH溶液中滴入无色的酚酞试剂,会观察到什么现象?(溶液变红色)这时就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了,如:①是什么离子使酚酞试剂变红呢?②是不是NaOH溶液也能使其它试剂变红呢?③是不是其它溶液也能使酚酞试剂变红呢?这样不仅仅能打开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为下面的探究作好了铺垫。
2.1.2 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假设。在进行这个阶段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而每一小组要明确本组的探究方案。如为了探究上面的第一个问题,就应该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及实验过程,并填写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为处理探究实验的结果作好铺垫)。此时老师应融入在学生中,与学生一起探讨,对实际操作有问题或不规范的同学,要耐心地引导,必要时老师要作示范。要虚心吸取学生好的做法,有时要寻求学生的配合,真正地与学生一起互动。对一些困难生要及时给以指导,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实验探究的兴趣。
2.1.3 学会正确处理探究实验的结果。探究实验中得到的实验现象、数据是验证假设的最有效的证据。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认真记录实验现象。然后对这些实验现象、数据进行汇总,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比较,得出实验结论。并把这结论与假设进行比较,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果与预想的假设不一样,要组织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是否是因为操作错误、读数错误、还是记录错误?或是实验设计错误?是否是假设错误?然后提出改进实验方法的具体建议,并重新提出新的假设,重新设计实验。
2.2 以查阅资料为主要活动的科学探究的组织。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面对不断涌现的、几乎每年翻一番的新知识,学生不止需要一滴水,他们获取的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如一些知识是无法从课本和实验探究中获得的,但是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而获取信息,因此,查阅资料是探究的另一种有效的途径。
一般来说,如果探究的课题是无法用实验探究完成的,或采用包括实验在内的探究途径耗时太长、花费太多使学生无力完成时,可以采取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方法进行探究。这种方法快速、有效,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触多种信息并获得大量的信息。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探究,主要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搜索和信息处理能力,这是任何科学研究者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任何人类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生存都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2.3 以调查访问为主要活动的科学探究的组织。当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时,要求教育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必须得到扩展和延伸,凭过去那种单一的、“高效”的讲授方法进行教学是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也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利用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进行教学,而且还必须拓展视野,利用学校之外的一切资源,因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生产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自然、社会中的,它们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学生对它们不可能无动于衷,一旦投入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那学生就可以通过调查、访问等探究活动从广阔的自然、社会中得到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应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要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不难发现,在这次基础教育改革中,探究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之一。
现在很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探究是: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概念,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体验科学探索过程中带来的乐趣,并且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素养。其一般过程是:①观察各种现象,形成表象。②在兴趣、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探究的欲望。③明确提出问题。④认真分析问题,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假设。⑤收集有关信息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如果假设错误,提出新的假设,重新设计实验。⑥交流、评价,得出结论。
所谓的教学组织,日本著名教育学家佐藤正夫说:“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教材的外部组织框架,是一切教学理论的实践体现。”并指出,一个具有出色教学组织能力的教师是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而探究活动是学生重要的实践过程、学习过程,是以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为主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不断探索、开拓创新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特别是对实践性活动过程的组织。
2 探究活动的几种常见的组织形式
2.1 以实验为主要活动的科学探究的组织。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科学上重大的发现大都是在实验中直接获得;实验也是收集证据、验证假设的方法;实验更是一种操作技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1.1 组织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学生只有在积极主动学习时才会产生问题意识,反之如果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而生动、鲜明、直观的实验现象以及意想不到的实验事实和实验结果,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更深刻、全面地思考和探究问题,使探究活动得以深入进行。因此教师要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能提出问题或建立某种假设。如在NaOH溶液中滴入无色的酚酞试剂,会观察到什么现象?(溶液变红色)这时就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了,如:①是什么离子使酚酞试剂变红呢?②是不是NaOH溶液也能使其它试剂变红呢?③是不是其它溶液也能使酚酞试剂变红呢?这样不仅仅能打开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为下面的探究作好了铺垫。
2.1.2 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假设。在进行这个阶段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而每一小组要明确本组的探究方案。如为了探究上面的第一个问题,就应该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及实验过程,并填写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为处理探究实验的结果作好铺垫)。此时老师应融入在学生中,与学生一起探讨,对实际操作有问题或不规范的同学,要耐心地引导,必要时老师要作示范。要虚心吸取学生好的做法,有时要寻求学生的配合,真正地与学生一起互动。对一些困难生要及时给以指导,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实验探究的兴趣。
2.1.3 学会正确处理探究实验的结果。探究实验中得到的实验现象、数据是验证假设的最有效的证据。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认真记录实验现象。然后对这些实验现象、数据进行汇总,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比较,得出实验结论。并把这结论与假设进行比较,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果与预想的假设不一样,要组织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是否是因为操作错误、读数错误、还是记录错误?或是实验设计错误?是否是假设错误?然后提出改进实验方法的具体建议,并重新提出新的假设,重新设计实验。
2.2 以查阅资料为主要活动的科学探究的组织。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面对不断涌现的、几乎每年翻一番的新知识,学生不止需要一滴水,他们获取的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如一些知识是无法从课本和实验探究中获得的,但是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而获取信息,因此,查阅资料是探究的另一种有效的途径。
一般来说,如果探究的课题是无法用实验探究完成的,或采用包括实验在内的探究途径耗时太长、花费太多使学生无力完成时,可以采取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方法进行探究。这种方法快速、有效,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触多种信息并获得大量的信息。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探究,主要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搜索和信息处理能力,这是任何科学研究者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任何人类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生存都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2.3 以调查访问为主要活动的科学探究的组织。当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时,要求教育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必须得到扩展和延伸,凭过去那种单一的、“高效”的讲授方法进行教学是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也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利用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进行教学,而且还必须拓展视野,利用学校之外的一切资源,因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生产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自然、社会中的,它们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学生对它们不可能无动于衷,一旦投入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那学生就可以通过调查、访问等探究活动从广阔的自然、社会中得到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