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佳人唱《渭城》楼前杨柳识离情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j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渭城朝雨汜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歌”是“诗”的音乐化,即所谓“歌咏言”。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就鲜明地体现了唐代诗歌配乐歌唱、声诗并著的局面。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恰逢伶人奏乐演唱。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伶人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而前三首均为高适、王昌龄之诗,二人则引手画壁计之。涣之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日:“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若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该女发声,则唱:“黄河远上白云间……”涣之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集异记》)
  这个故事后来有人考证说与事实不符,三个人没有机会同时见面。但即使与事实有出入,仍不失为唐诗传播史上极有价值的资料。
  选诗是一首送圳的名曲。安西,是唐代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赴安西必经阳关,即今甘肃敦煌。
  王维是多才多艺型人物,他不但精诗工画,音乐造诣也很高。《唐才子传》云:“九岁能属辞,工草隶,娴音律。”“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维)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对曲果然。”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代不像现在,有飞机火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交通非常落后,一别经年的情况很多。所以古人对离别很动感情,把送别这一仪式看得非常重。文人们常常互赠诗文,以诉离情别绪。这类诗歌一般都是诉说难舍难分,忧愁悲苦的情感。王维这首则不然,此诗虽然也是诉说离别时的忧伤和惆怅,但是在诗中又可以看出诗人的几分旷达。诗以清景反衬别情,以近出暗示远赴,无限深情都从杯酒见之,最是空灵。此诗被谱成歌曲后,这支骊歌,便成为送远饯别的经典歌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诗从相送之地的风物起兴。这是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来,诗人表现惜别之情时常用的意象。
  首句七个字,从时空天地着笔,无一字闲设,简洁凝练地勾画出送别的环境。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是唐人送别之所。一路飞尘蓬蓬,曾经遮蔽了多少送别者的泪眼;夹道杨柳依依,又儿曾“留”得住过往行人的踪迹?而今日的渭城却别有一番景象:清晨,下过了一阵细雨,沾濡得官道之上灰不起,尘不扬,空气竟非同往日而一天澄明。
  次句从远景移入近景,运用反衬和暗寓的手法,写客舍的景色,暗含着折柳赠别。水洗柳色,这客舍旁的别离树,也不似往日般启人悱恻,而竟然青青翠翠,显得分外的精神鲜新。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倒是透露出了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上两句,都是在描绘环境,渲染气氛。及至三、四句,则写送别、抒离情,转为人事。一杯淡酒,一腔浓情,挚友临歧,相对执盏。情到深处,醇酒终为白水。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上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将深切的惜别、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劝酒”这一举动之中。诗人没有“珍重”的叮咛,也没有“望归”的预祝,而丰人的这句脱口而出的劝酒词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言朋友所去之地陌生;二言那里人迹稀少;三言朋友自此一圳,则知己难求。如此,则对友情的珍惜,对离别的无奈,对朋友的关切,尽蕴于杯中了。诗人着“更尽”两字,就是要表达这份深厚友情。所谓惜别意悠长不露,情真意切而不蜕破。明代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说:“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
  这首诗把人间离愁别恨高度集中概括,赋之以生动浅俗的语言形象,几千年来,久盛不衰,成为送别诗的千古绝唱。此诗后来被编人乐府,广为传诵,成为饯别的名曲。因诗中有“阳关”“渭城”两地名,故又称为《阳关曲》《渭城曲》,“阳关”也成为送友酬唱的代名词。
  因为这首诗语句清新,感情真实,一言道出千万离人的共同心声,音乐感也特别强。“右丞‘渭城朝雨’,流传大众,好事者至谱为《阳关三叠》。”(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唐代陈陶诗《西川座上听金五云唱歌》中有“歌是《伊州》第三遍,唱着右丞征戎词”之句,可见《渭城曲》亦用于唐代大曲《伊州》中。大曲歌词多采用五、七言绝句或截取律诗四句,以反复咏唱的叠唱方法,尽情发挥诗中意趣。《阳关三叠》乃是三次叠唱之意。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评道:“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有无名氏乐工将这首诗改编,并为其谱曲,名《阳关词》。因此词除第一句外,其余三句都唱两次,又被称为《阳关三叠》,全词如下:
  渭城朝雨,一霎浥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碧,千缕柳色新。更洒遍客舍青青,千缕柳色新。休烦恼,劝君更进一杯酒,人生会少,自古功名有定分,莫谴容仪瘦损。休烦恼,劝君更进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
  乐工之才情亦是非凡,以反复咏唱的叠唱方法,尽情发挥诗中意趣。在唐代的送圳筵席上广为传唱。唐代诗人的诗句中也曾多次提及,“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白居易《对酒》,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刘禹锡《与歌者何戡》)可见这首诗在当时大红大紫的程度。此曲至宋朝亦久唱不衰,宋何应龙《有别》诗云:“楼上佳人唱《渭城》,搂前杨柳识离情。一声未是难听处,最是难听第四声。”可知《渭城曲》在宋代的歌唱也未曾中断。
  
  [相关链接]
  
  唐人送别诗中,那些凄清缠绵、留恋低徊的作品固然感人,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发自肺腑的诗作,以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豪放健美的色彩。《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作。请作简要赏析。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参考思路]
  
  诗中眼前之景,纯用白描手法,气象雄浑,意境悲凉。第_二句却一转,把临别赠语说得体贴入微而又坚定不移,直率豪爽,慰藉之中又充满信心和力量。诗歌语言质朴无华,情感炽热,让人荡气回肠。
其他文献
由此及彼,由眼前的时间情景发散拓展开来,想到过去、将来的时间情景,想到纵横中外的事件。这种联想如放纸鸢,只要握住手中的长线,风筝自然在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写作中运用这种联想方式,叙写抒发由这一原点而导引出来的景物、事件及内心情感,如给文章按上灵动的翅膀,使得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景物更加逼真,感情更加浓烈,是力戒作文平淡乏味的好方法。  一、回想出图画。即通过联想,把曾有的记忆“粘贴”过来,以特有的图
期刊
时间是2010年3月14日中午10:00,地点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一如往年,除了有关政治、经济等政策性问题逻辑清晰、高屋建瓴的回答外,整个记者见面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恐怕还是总理那渊博的国学知识。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寓意恰当画龙点睛,从语言学习的技法看,也颇令人玩味,下面我们就从他所引用的几条典故管窥其妙。  (一)“行百里者半九十”  【原文】温家宝在记者会开始时说:“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
期刊
【内容简介】  最值得珍藏的怀旧读物,写给年少自己的书,纪念我们共同的青春和成长。  你还记得上世纪最后十年的青春是怎样的吗?那可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成长!《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以真挚的感情,真实的细节,讲述了一段发生在那个年代精彩的青春故事和爱——少女罗琦琦天性桀骜,从不妥协。青春期的她游走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里:作业、考试、小团体的校园;游戏机房、歌舞厅、小混混斗殴泡妞的社会。她看着中国第一代歌
期刊
“文句有意蕴”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新增要求,它属于“有文采”的范畴,是写作中最难攻克的堡垒之一。所谓“文句有意蕴”,主要是指在叙事、抒情一类的文章中,语言不直白,不浅陋,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让读者有咀嚼、回味的余地。  文句富有意蕴,启迪人思考,给人以教益。文句的意蕴决定了文章的意蕴,在实际写作中如能来几句有意蕴的文句,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或包含着历史的反思,或夹杂着几许幽默
期刊
房子、桌椅也会说话吗?  岂止会说话,它们还会向你透露出它们主人的志趣、修养和品行呢。你要是不相信,就让《死魂灵》中的地主梭巴开维支家中的房子、桌椅来作证吧。  梭巴开维支是这样一个俄罗斯地主:他身材粗壮,“好像一匹中等大小的熊”;行动粗鲁,连走路也常踩疼别人的脚;秉性固执,永远只相信唯有自己才是正确的;讲究实惠,凡事都从对自己是否实用着想。当梭巴开维支在小说中刚刚登场,有关他的故事尚未展开时,作
期刊
顾恺之是东晋一位鼎鼎有名的大画家,有一次他为好友裴楷画像。裴楷的脸上有三根毫毛,长得又粗又黑,很扎眼,有损形象,给人画像似乎应当避开这“三根毫毛”吧?然而,顾恺之不但没回避,反而特意地将这“三根毫毛”画得格外的显眼。结果由于顾恺之抓住 “三根毫毛”,将裴楷的肖像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人感到人物活脱脱地立于纸上,呼之欲出。看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艺术是相通的。画画如此,写作亦如此。画像必须抓住人
期刊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分值一般不少于全卷总分值的2/5,语文考试要想赢得高分,那就必须要把作文写好。但由于受考场氛围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同学在阅读完作文题目后,往往会一下陷入思路闭塞、无从下手的窘境。而考场时间是非常宝贵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还不能打开思路的话,那心情就会越来越急躁,作文构思和润色就根本没有时间去做,草草之中,作文写砸再所难免。因此,在考场上迅速打开作文思路,是发挥出最佳写作
期刊
【文题创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在我们每一个家庭里,或许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珍藏,如一幅照片、一张字画、一件工艺品……这丰富多彩的珍品就好比一个百宝箱,里面珠玉尽在,叫人眼花缭乱;它犹如一台摄像机,记录着生活的五彩缤纷,叫人回味无穷。这些珍品的来历、收藏背后或许都有一些动人的故事,打开它时,你便会泛舟在记忆的湖面上,心中便会涌起无限感动。  请以“我家的一件珍品”为话题,写一篇作
期刊
“捶”“锤”和“棰”    “捶”的意思是用手或木棒敲打。例如“捶了他一拳”“捶衣裳”“妻子在丈夫背上轻轻地捶了几下”等。  “锤”的本义是秤砣,引申指像锤一样的东西。古代的兵器,以及敲击或锻造金属用品的锤子,如“纺锤、流星锤、铜锤、铁锤、汽锤”等。另外,“锤”还可以表示用锤子砸,如“锤打”“千锤百炼”。  “捶打”和“锤打”两个词都有,但意思有区别。“捶打”是用手或木棒敲打,而“锤打”是用锤子砸
期刊
[内容简介]    《壹百度2》以百度公司内部的内宣材料为基础,将百度文化和理念的精髓提炼成简单、通俗的29条法则,这些法则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让我们放开眼界,在属于自己的生活中追求学业的进步和事业的成功。  《壹百度2》在《壹百度》的基础上做出重大调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入更多发生在百度和其他知名企业的真实故事,以求对“29条”做更丰富的诠释;    二、百度的“2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