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整个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是建立在每节课教学质量取得的基础上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那种只依靠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来取得教学质量提高的方式早已淘汰,毕竟它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要谈谈如何优化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人才;优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希望学生在中考中能使他们取得好的分数,常常加班加点,采用题海战术。这严重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辅导,即使部分学生能在中考中取得好的分数,但他们对化学学习已经失去兴趣。这也是很多初中学生到了高中以后怕学习化学的原因。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心愿是正确的,也是对工作负责的体现,但关键是不能违背教学规律,特别是不能违背新课程教学的宗旨。让每一个学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宗旨,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但走向社会后会面对无限的新知识,教师不能跟着学生一辈子,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只向学生灌输知识与技能是无法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其只有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创新,让他们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这远比学生学会几个死知识和应付考试来得重要。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呢?
一、明确新课程教学的目的
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教学目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而达成的目标多数是考虑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点以及掌握哪些基本技能。教师教学的最大目标就是希望学生能在各类考试中取得好的分数,并且一切都围绕着学生在中考中能取得好的成绩。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顾学生的感受,也不考虑学生的科学素养,甚至很多教师常用“不管是白猫黑猫,只要考好就是好猫”来比喻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而出现了很多补课现象,加重学生的负担是家常便饭。
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的素质提高,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通常,我们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称为“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学习过程的体验。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然后再设计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将教学质量的提高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去。
二、面向全体学生
传统的应试教学主要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及升学指标的完成情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总是喜欢关注几个尖子的学习情况。至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关注很少,在他们的眼里,只要那些“差生”不调皮,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就很满意了。实际上,在那种教学中,教师把很多学习不优秀的学生当做了几个尖子学生的陪读生,严重剥夺了很多学生的学习权利,这样的教学质量当然违背了教学规律,不是我们想要的。
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宗旨,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还是学习成绩欠缺的,都是教师的关注对象,教师要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如在进行探究教学的时候,对于学生能力差点的学生,在分工的时候可以对他们进行照顾,多让他们参与;对于分析能力强的,多做些数据分析工作;动手能力强的,多做些操作工作;口头表达能力好的,可以在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中做走访工作等。总之,要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化学学习的过程,像科学家们合作研究科学的过程一样。在课后辅导方面,教师也要更加关注学困生,了解他们学习的困难之处,然后制订整改方案,如果是学习方法不当的,要给予纠正,假如是领悟能力差的,可以适当地降低学习要求。
三、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就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需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将每个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并努力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新课改大力提倡进行探究式教学,因为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过程,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不少教师总是在各种公开课上采用探究式教学,目的是撑撑场面,还有的教师行探究式教学之名,走灌输式教学之实,没有真正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事实上,开展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一样,经常开展,学生就习以为常了,也不会耽误教学时间,教师害怕教学赶不上进度,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但初中学生毕竟没有什么化学基础,而化学上的概念、原理又特别多,刚学化学的学生一时感到没有什么头绪,常常会感到迷茫,甚至有些学生产生了学习厌倦心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情感动向,尤其要利用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有了兴趣后,自然会产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动力。
学习化学需要重视实验,教师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多动手,多通过实验来探究科学。比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的测定,然后分析对比数据,得到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质量守恒的原理,还能体验到知识的获得过程,并让他们在探知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之,教师是新课程教学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其能不能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创新人才,是衡量一个教师能不能将新课程教学理念是否落实到实处的试金石。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刘彩虹.影响学生进行化学探究学习的因素与建议[J].化学教学,2006(2).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人才;优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希望学生在中考中能使他们取得好的分数,常常加班加点,采用题海战术。这严重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辅导,即使部分学生能在中考中取得好的分数,但他们对化学学习已经失去兴趣。这也是很多初中学生到了高中以后怕学习化学的原因。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心愿是正确的,也是对工作负责的体现,但关键是不能违背教学规律,特别是不能违背新课程教学的宗旨。让每一个学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宗旨,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但走向社会后会面对无限的新知识,教师不能跟着学生一辈子,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只向学生灌输知识与技能是无法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其只有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创新,让他们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这远比学生学会几个死知识和应付考试来得重要。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呢?
一、明确新课程教学的目的
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教学目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而达成的目标多数是考虑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点以及掌握哪些基本技能。教师教学的最大目标就是希望学生能在各类考试中取得好的分数,并且一切都围绕着学生在中考中能取得好的成绩。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顾学生的感受,也不考虑学生的科学素养,甚至很多教师常用“不管是白猫黑猫,只要考好就是好猫”来比喻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而出现了很多补课现象,加重学生的负担是家常便饭。
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的素质提高,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通常,我们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称为“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学习过程的体验。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然后再设计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将教学质量的提高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去。
二、面向全体学生
传统的应试教学主要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及升学指标的完成情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总是喜欢关注几个尖子的学习情况。至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关注很少,在他们的眼里,只要那些“差生”不调皮,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就很满意了。实际上,在那种教学中,教师把很多学习不优秀的学生当做了几个尖子学生的陪读生,严重剥夺了很多学生的学习权利,这样的教学质量当然违背了教学规律,不是我们想要的。
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宗旨,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还是学习成绩欠缺的,都是教师的关注对象,教师要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如在进行探究教学的时候,对于学生能力差点的学生,在分工的时候可以对他们进行照顾,多让他们参与;对于分析能力强的,多做些数据分析工作;动手能力强的,多做些操作工作;口头表达能力好的,可以在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中做走访工作等。总之,要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化学学习的过程,像科学家们合作研究科学的过程一样。在课后辅导方面,教师也要更加关注学困生,了解他们学习的困难之处,然后制订整改方案,如果是学习方法不当的,要给予纠正,假如是领悟能力差的,可以适当地降低学习要求。
三、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就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需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将每个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并努力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新课改大力提倡进行探究式教学,因为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过程,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不少教师总是在各种公开课上采用探究式教学,目的是撑撑场面,还有的教师行探究式教学之名,走灌输式教学之实,没有真正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事实上,开展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一样,经常开展,学生就习以为常了,也不会耽误教学时间,教师害怕教学赶不上进度,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但初中学生毕竟没有什么化学基础,而化学上的概念、原理又特别多,刚学化学的学生一时感到没有什么头绪,常常会感到迷茫,甚至有些学生产生了学习厌倦心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情感动向,尤其要利用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有了兴趣后,自然会产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动力。
学习化学需要重视实验,教师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多动手,多通过实验来探究科学。比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的测定,然后分析对比数据,得到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质量守恒的原理,还能体验到知识的获得过程,并让他们在探知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之,教师是新课程教学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其能不能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创新人才,是衡量一个教师能不能将新课程教学理念是否落实到实处的试金石。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刘彩虹.影响学生进行化学探究学习的因素与建议[J].化学教学,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