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审视当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朗读有余,默读不足,尤其是公开教学,很少目睹学生的默读,即便有,也是一分钟以内的事,学生还没进入文本,教师早已叫停,接下来的便是交流与朗读。我认为,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真正的用心默读要占据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室里很安静,不热闹。殊不知,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扎实有效,而不是形式上的热闹与好看。语文教师有必要重新感悟默读的价值,创设学生默读的情境,赋予学生默读的法,真正让默读伴随学生的成长。
一、感悟默读的价值
1.默读能更深刻地感悟文本。
读,是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朗读是读,诵读是读,默读是读,浏览是读……读的方式不同,价值也不一样:朗读可将无声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还原文本描绘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画面,获得美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默读呢?默读能更加深刻地感悟文本,从而更好地实现文本的有效价值。究其原因,因为在默读时,可以一边读,一边想;可以扣住关键词句反复读、反复想;可以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揣摩,用心去探究,用心去想象。所谓“潜心涵泳,细细体察”就是这种动人的境界,在这样的境界里,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怎能不会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呢?
如在执教《爱如茉莉》一课时,我让学生默读,找出反映爸爸妈妈之间真爱的句子,并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默读着,思考着,想象着……亲眼看到学生读到“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一句时,小手圈画着“没有”、“也没有”、“直奔”、“每天”四个词语上,并且在下面重重地加上“小黑点”。也许他们在思考着:爸爸为什么不吃,不听?哦,爸爸妈妈之间好像有心灵感应,爸爸看到妈妈不在,没有亲自煮饺子,肯定是住院了。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之间的爱有多深哪。……他们想象着:爸爸当时是多么焦急啊。仿佛看到爸爸直奔医院,仿佛看到了爸爸每天去陪伴妈妈的身影……多么真实,多么动人的默读情景。
2.默读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老师们都在研究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加强默读也是重要的方面。因为效率原则需要的是课堂教学中的“全员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面越广,效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在语文课堂上,似乎共同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往往只与极少数学习尖子进行对话,而大多数的学生则是旁听者,根本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完全游离于学习之外。这样的课堂能有效吗?而默读则不一样,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人人都参与其中,人人都进入文本,人人都有学习所得。虽然所得有多有少,但是至少人人有得。这样,教学效率就会倍增。再者,从交流的层面看,个体无学习所得,又何来同伴之间的交流呢?即使有交流,也是几个尖子生们的一番叙述罢了。
如我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三自然段时,在朗读感知本段内容后激励同学:“同学们,如果你们用‘心’去读,抓住关键词语细细地读,你一定会对谈迁有更深刻的了解。请大家默读课文,圈画出关键词语并加以体会,望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随后,学生立即进入研读状态,10分钟后,让学生交流,课堂上小手如林,一段段精彩的“演说”令人欣喜,标志着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谈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崇高精神,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从“动”与“静”的角度,先有前这10分钟的“静”,才有后10分钟的“闹”。一“静”一“闹”相得益彰,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和谐乐章,飘溢出浓浓的语文味。
3.默读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分析,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的生活、工作与阅读息息相关,而阅读的基本形式是默读。茶前饭后,人们在安静的环境中,默读着、思考着、想象着、批注着、摘抄着……在默读中吮吸知识的甘霖,在默读中诠释着心中的疑问,在默读中感受着人文精神……是的,缺乏默读能力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是难于立足的,而默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抓起。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视默读,培养能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二、创设默读的场景
1.留给默读的时间。
默读的过程,是一个“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心理活动过程。要完成这个心理活动过程,必须有足够的读书时间。只有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学生才能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步步深入地读。也只有这样读书,才能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启迪,从中获得读书的乐趣。再从上述教例分析,学生首先是逐字逐句地读,再是关注重点地读,心中产生疑问,而后静静地思考、琢磨,最后呈现答案,期间没有时间怎么行?当然,从训练默读速度的角度来说,并不是留给学生的时间越宽松越好,在默读训练中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已有知识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
2.留给默读的空间。
这里所说的“空间”指的是思维空间。根本的方法是整合有价值的阅读问题,要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默读。这样,默读才会在任务的驱动下产生内在的动力,才有明确的心理指向,才会真正“沉”入文本去读、去想,去发现“真理”,如果没有问题的引领,默读也就失去了价值。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初读感知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彭德怀深爱着他的大黑骡子,彭德怀既然这样爱大黑骡子,为什么把它杀了?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默读,去思考,就会收获多多,就会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3.创设安静的环境。
默读,是阅读个体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需要集中心智,才能有所收获,如果注意不集中,有杂念,文字就不会进入心坎里,貌似默读,实则浪费时间。因此,默读需要安静的环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安静的环境,让学生默读时,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体会也就更为深刻。
三、赋予默读的方法
给予学生默读的场,还需要教会学生默读的法,方法得当,默读的效率就会更高。
1.“瞻前顾后”法。
即联系上下文去思考、揣摩。《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呈现问题情境:“厄运”指什么?为什么说原稿被偷走是“厄运”呢?面对“厄运”,谈迁心情怎样,又是怎么做的?联系上下文默读并思考。学生联系上文,读懂了原稿的诞生倾注了谈迁毕生的心血,联系下文读懂了谈迁的悲痛欲绝和坚定的信念。
2.“圈画批注”法。
即圈画关键词句,写上自学所得,可以写写对词句的理解,可以写写对文本的感悟、体会,可以对不懂的词、句表示质疑,可以欣赏文本的语言……因为课本是美丽的。
3.“探究发现”法。
即在默读时,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是词句方面的,可以是内容方面的,可以是文义方面的,可以是表现手法方面的,可以是相关知识方面的。
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这些方法,真正做到“眼到”——字字入目,词词过心,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关键词句;“心到”——瞻前顾后,潜心会文,深入思考,探究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手到”——圈画截取,标记批注,摘记评价,等等。长期坚持,学生的默读能力必将提高。
无声胜有声。默读教学值得每一位教师探究,用我们的智慧去开启、去创造,让它伴随学生成长。我们相信,语文教学也会因它而更精彩。
一、感悟默读的价值
1.默读能更深刻地感悟文本。
读,是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朗读是读,诵读是读,默读是读,浏览是读……读的方式不同,价值也不一样:朗读可将无声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还原文本描绘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画面,获得美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默读呢?默读能更加深刻地感悟文本,从而更好地实现文本的有效价值。究其原因,因为在默读时,可以一边读,一边想;可以扣住关键词句反复读、反复想;可以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揣摩,用心去探究,用心去想象。所谓“潜心涵泳,细细体察”就是这种动人的境界,在这样的境界里,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怎能不会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呢?
如在执教《爱如茉莉》一课时,我让学生默读,找出反映爸爸妈妈之间真爱的句子,并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默读着,思考着,想象着……亲眼看到学生读到“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一句时,小手圈画着“没有”、“也没有”、“直奔”、“每天”四个词语上,并且在下面重重地加上“小黑点”。也许他们在思考着:爸爸为什么不吃,不听?哦,爸爸妈妈之间好像有心灵感应,爸爸看到妈妈不在,没有亲自煮饺子,肯定是住院了。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之间的爱有多深哪。……他们想象着:爸爸当时是多么焦急啊。仿佛看到爸爸直奔医院,仿佛看到了爸爸每天去陪伴妈妈的身影……多么真实,多么动人的默读情景。
2.默读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老师们都在研究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加强默读也是重要的方面。因为效率原则需要的是课堂教学中的“全员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面越广,效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在语文课堂上,似乎共同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往往只与极少数学习尖子进行对话,而大多数的学生则是旁听者,根本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完全游离于学习之外。这样的课堂能有效吗?而默读则不一样,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人人都参与其中,人人都进入文本,人人都有学习所得。虽然所得有多有少,但是至少人人有得。这样,教学效率就会倍增。再者,从交流的层面看,个体无学习所得,又何来同伴之间的交流呢?即使有交流,也是几个尖子生们的一番叙述罢了。
如我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三自然段时,在朗读感知本段内容后激励同学:“同学们,如果你们用‘心’去读,抓住关键词语细细地读,你一定会对谈迁有更深刻的了解。请大家默读课文,圈画出关键词语并加以体会,望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随后,学生立即进入研读状态,10分钟后,让学生交流,课堂上小手如林,一段段精彩的“演说”令人欣喜,标志着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谈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崇高精神,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从“动”与“静”的角度,先有前这10分钟的“静”,才有后10分钟的“闹”。一“静”一“闹”相得益彰,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和谐乐章,飘溢出浓浓的语文味。
3.默读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分析,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的生活、工作与阅读息息相关,而阅读的基本形式是默读。茶前饭后,人们在安静的环境中,默读着、思考着、想象着、批注着、摘抄着……在默读中吮吸知识的甘霖,在默读中诠释着心中的疑问,在默读中感受着人文精神……是的,缺乏默读能力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是难于立足的,而默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抓起。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视默读,培养能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二、创设默读的场景
1.留给默读的时间。
默读的过程,是一个“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心理活动过程。要完成这个心理活动过程,必须有足够的读书时间。只有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学生才能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步步深入地读。也只有这样读书,才能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启迪,从中获得读书的乐趣。再从上述教例分析,学生首先是逐字逐句地读,再是关注重点地读,心中产生疑问,而后静静地思考、琢磨,最后呈现答案,期间没有时间怎么行?当然,从训练默读速度的角度来说,并不是留给学生的时间越宽松越好,在默读训练中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已有知识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
2.留给默读的空间。
这里所说的“空间”指的是思维空间。根本的方法是整合有价值的阅读问题,要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默读。这样,默读才会在任务的驱动下产生内在的动力,才有明确的心理指向,才会真正“沉”入文本去读、去想,去发现“真理”,如果没有问题的引领,默读也就失去了价值。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初读感知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彭德怀深爱着他的大黑骡子,彭德怀既然这样爱大黑骡子,为什么把它杀了?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默读,去思考,就会收获多多,就会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3.创设安静的环境。
默读,是阅读个体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需要集中心智,才能有所收获,如果注意不集中,有杂念,文字就不会进入心坎里,貌似默读,实则浪费时间。因此,默读需要安静的环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安静的环境,让学生默读时,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体会也就更为深刻。
三、赋予默读的方法
给予学生默读的场,还需要教会学生默读的法,方法得当,默读的效率就会更高。
1.“瞻前顾后”法。
即联系上下文去思考、揣摩。《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呈现问题情境:“厄运”指什么?为什么说原稿被偷走是“厄运”呢?面对“厄运”,谈迁心情怎样,又是怎么做的?联系上下文默读并思考。学生联系上文,读懂了原稿的诞生倾注了谈迁毕生的心血,联系下文读懂了谈迁的悲痛欲绝和坚定的信念。
2.“圈画批注”法。
即圈画关键词句,写上自学所得,可以写写对词句的理解,可以写写对文本的感悟、体会,可以对不懂的词、句表示质疑,可以欣赏文本的语言……因为课本是美丽的。
3.“探究发现”法。
即在默读时,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是词句方面的,可以是内容方面的,可以是文义方面的,可以是表现手法方面的,可以是相关知识方面的。
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这些方法,真正做到“眼到”——字字入目,词词过心,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关键词句;“心到”——瞻前顾后,潜心会文,深入思考,探究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手到”——圈画截取,标记批注,摘记评价,等等。长期坚持,学生的默读能力必将提高。
无声胜有声。默读教学值得每一位教师探究,用我们的智慧去开启、去创造,让它伴随学生成长。我们相信,语文教学也会因它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