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认为,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师首先要真正深入阅读名著,理解名著,做到胸中有物。其次,教师心中要有目标,善于拓宽思路,如果老师心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则学生阅读必然陷入盲目和应付,收不到实际的效果。最后,教师手中要有法。
关键词: 教师 名著阅读 作用
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学生们即使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有了阅读的兴趣,也难以坚持阅读。而且学生阅读随意性很强,很难收获实质性的东西,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在名著阅读中,除了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外,还需要让经典名著走进课堂,实现两者的结合,使学生课内课外均能进行体验感受。那么,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做些什么呢?
一、教师要真正深入阅读名著,理解名著,做到胸中有物
名著是前人思想、文化的浓缩,是人类文化的精萃,语文教师首先应该熟读名著,对名著有个人见解,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教师都知道阅读对学生的益处,但是,如果这部名著老师都没读过,怎么可能对学生提出有益的阅读建议呢?“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首先要明白何谓:“道”,学生的“惑”在哪里,才能给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就需要老师深入名著,仔细阅读,个性阅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行。另外,老师也要在阅读名著时关注研究者的观点。比如中央十套的百家讲坛,这对我们理解名著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教师心中要有目标,要善于拓宽思路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如果老师心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阅读必然陷入盲目和应付,收不到实际的效果。有了目标后,通过共同的阅读活动,能将学生的兴趣和教师的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但不能仅仅满足于目标的完成,还要善于拓宽思路,让名著向当下生活靠拢,让学生在鲜活有趣的现实体验中感受名著的精神厚度和审美冲击力。比如在阅读《水浒传》时,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水浒传》中会出现数十次杀牛和吃牛肉的场面呢?而不是杀猪杀羊?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的兴趣高涨。如果不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法制状况,这样的细节容易被视而不见——杀牛吃肉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组织学生查阅资料讨论,终于搞明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牛作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成了战略物资,不许随便杀死,否则要获罪,至少要判刑一年半。官府还鼓励检举揭发私自杀牛现象。而《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造反的小说,吃牛肉恰恰代表了造反精神。再进一步探究,发现这一类情节很讲分寸:有身份的人不轻易吃牛肉,一般屠夫不杀牛,连镇关西也不杀牛,只有像强盗的人才杀牛,比如史进在家里杀牛,母大虫大嫂黑店门口挂着牛肉。学生在参与课堂讨论时表现得兴趣盎然,不仅拓宽了知识,而且达到了理解主题的目标。可见教师心中有目标,善于拓宽思路,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性有很大作用,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不知不觉形成能力。
三、教师手中要有法
名著阅读光靠课堂上是绝对不行的,大部分时间应放在课外,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应形成阅读习惯和能力。基于学生课业紧,不善于利用时间的特点,我们向学生介绍几种“挤”时间的读书方法,鼓励学生利用饭后睡前的时间看名著。另外,也要适当加压,比如每天上课的前五分钟抽签讲名著中的情节,都能很好地促进阅读。同时,也要为名著阅读添趣。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可以举办一定的活动:比如根据情节猜人物、故事接龙、情节表演,我为汤姆·索娅写自传,填水浒一百零八将履历表,等等,都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他们往往也形成阅读能力。
在电子时代、声讯时代不断分离着读者群的今天,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名著阅读中的作用,才能把握住智慧的阅读不被时尚的阅读所替代,才能使功利化色彩的浅阅读没有立足之地,才能使学生在名著阅读中不断陶冶情操和透亮内心,才能教学相长,不断获得生活的智慧与思想。
关键词: 教师 名著阅读 作用
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学生们即使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有了阅读的兴趣,也难以坚持阅读。而且学生阅读随意性很强,很难收获实质性的东西,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在名著阅读中,除了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外,还需要让经典名著走进课堂,实现两者的结合,使学生课内课外均能进行体验感受。那么,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做些什么呢?
一、教师要真正深入阅读名著,理解名著,做到胸中有物
名著是前人思想、文化的浓缩,是人类文化的精萃,语文教师首先应该熟读名著,对名著有个人见解,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教师都知道阅读对学生的益处,但是,如果这部名著老师都没读过,怎么可能对学生提出有益的阅读建议呢?“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首先要明白何谓:“道”,学生的“惑”在哪里,才能给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就需要老师深入名著,仔细阅读,个性阅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行。另外,老师也要在阅读名著时关注研究者的观点。比如中央十套的百家讲坛,这对我们理解名著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教师心中要有目标,要善于拓宽思路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如果老师心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阅读必然陷入盲目和应付,收不到实际的效果。有了目标后,通过共同的阅读活动,能将学生的兴趣和教师的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但不能仅仅满足于目标的完成,还要善于拓宽思路,让名著向当下生活靠拢,让学生在鲜活有趣的现实体验中感受名著的精神厚度和审美冲击力。比如在阅读《水浒传》时,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水浒传》中会出现数十次杀牛和吃牛肉的场面呢?而不是杀猪杀羊?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的兴趣高涨。如果不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法制状况,这样的细节容易被视而不见——杀牛吃肉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组织学生查阅资料讨论,终于搞明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牛作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成了战略物资,不许随便杀死,否则要获罪,至少要判刑一年半。官府还鼓励检举揭发私自杀牛现象。而《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造反的小说,吃牛肉恰恰代表了造反精神。再进一步探究,发现这一类情节很讲分寸:有身份的人不轻易吃牛肉,一般屠夫不杀牛,连镇关西也不杀牛,只有像强盗的人才杀牛,比如史进在家里杀牛,母大虫大嫂黑店门口挂着牛肉。学生在参与课堂讨论时表现得兴趣盎然,不仅拓宽了知识,而且达到了理解主题的目标。可见教师心中有目标,善于拓宽思路,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性有很大作用,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不知不觉形成能力。
三、教师手中要有法
名著阅读光靠课堂上是绝对不行的,大部分时间应放在课外,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应形成阅读习惯和能力。基于学生课业紧,不善于利用时间的特点,我们向学生介绍几种“挤”时间的读书方法,鼓励学生利用饭后睡前的时间看名著。另外,也要适当加压,比如每天上课的前五分钟抽签讲名著中的情节,都能很好地促进阅读。同时,也要为名著阅读添趣。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可以举办一定的活动:比如根据情节猜人物、故事接龙、情节表演,我为汤姆·索娅写自传,填水浒一百零八将履历表,等等,都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他们往往也形成阅读能力。
在电子时代、声讯时代不断分离着读者群的今天,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名著阅读中的作用,才能把握住智慧的阅读不被时尚的阅读所替代,才能使功利化色彩的浅阅读没有立足之地,才能使学生在名著阅读中不断陶冶情操和透亮内心,才能教学相长,不断获得生活的智慧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