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许多年轻教师常常抱怨,许多学生很简单的知识都学不会。对此笔者深入研究,发现是“教、学距”在作祟。教师的知识储备只是硬件,学生要学会,还需要其它的智力、非智力因素。本人结合实际经验,发现从培养情感、兴趣,诱发学习动机,强化以学生为中心及知识的精细加工策略,以及加强课堂活动等方面,能合理、有效地缩短师生间的“教、学距”。在此介绍给年轻教师,研讨交流。
【关键词】教、学距 解密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96-01
所谓“课堂教学”,从本源的和传统的意义上简单来说,包含有教师教、学生学两个方面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与改革,又衍生出许多的分支科学,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但归根结底,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如何有效、甚至高效地完成教和学的任务以至其教学技艺的传承、运用和发展。其实,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作为作用、被作用、反作用的对象,就好比磁石和铁块,磁性越强,吸引力就越强;也好比一个跳板,弹性愈强,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愈容易。这种磁性、弹跳性就是师生间教与学的距离,在此不妨把这种不可消除的客观存在称作“教、学距”。而“教、学距”的大小并没有一个刚性尺度,是一个可伸缩的弹性空间,其距离的长短还是取决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教师的学识、修养、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的智力、知识基础、基本技能、性格、意志、毅力、兴趣,时时决定着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距”的大小。而教师的教学职能之一正是为了消除这种“教、学距”,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不少青年教师,高校毕业不久,可谓学富五车,干劲十足,讲课口若悬河,通过反馈,效果却并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些教师在自己如何“教”,又指导学生如何“学”两个方面都做得不到位,尤其主要环节就是师生间的“教、学距”造成了主要障碍。在此,本人就如何解决师生间存在的“教、学距”,和年轻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育学生情感,为学习搭桥铺路。
感情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是培育学生心智的温床和摇篮。几乎所有的优质课、观摩课,课前教师们总安排些轻音乐,或是师生间做些小活动,教师讲个小故事等等。这样,无论与学习有关与否,都带给学生一份好心情,让学生及时进入积极活跃的最佳学习状态,绝非作秀。当学生幼小的心灵之门向着教师开启,就形成了学生的“向师性”,继而“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学习氛围的渲染,犹如一场战争前的擂鼓、摇旗、呐喊。
在常态课中,上课前的三、五分钟,教师亦应真挚地关心一下学生的出勤情况、心理状态,与学生们进行不太复杂的课前交流。教师主导完成的这种情感互递,能有效地维持班级秩序,学生们的学习会更加地认真、开心。这样,师生间消除了学习交流前的人为化屏障,免除了教师造成人为疏忽而导致学生滋生不良的心理情绪,让学生时时感觉有种伟大的“师爱”呵护着、包围着。显然,长此以往地不懈培养学生的感情,使学生萌发出并延续着强烈的学习意识,恰似为学生的学习预先搭起了桥铺就了路。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母也好、教师也罢,机械地强行灌输知识,可能有一时之效,但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培育出的这种人才是书呆子,无形中抹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因为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单向接受性的,毫无兴趣可言。如果教师们时时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保持一种新鲜的、兴奋的心态来促进学生们主动学习,调动其潜在的学习本能,即学习动机,那么“死书生”必将成为“活学者”。毋庸置疑,对知识保持一种强烈的、持续的兴趣,继而由短期、近景的直接学习动机养成长期、远景的间接学习动机,就可造就出更多的牛顿、泰戈尔、爱迪生等科学巨匠、文学泰斗、大发明家。而兴趣的培养,动机的诱发,恰恰是教师的职责,是由教师的努力完成的。
三、建立并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施教策略。
科学的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发展亦应如此,更要积极运用于教学实践。应用到教学上,就是向学习的终端落实,即充分关注学生,当然也就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最高阶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劳动是把教材知识经过加工处理再转化给学生。但师生间在认知、情感、思维、语言、行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如何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着实需要教师们下番工夫。
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分析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水平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施展教学法。这就还需要教师们经常性地站在学生角度换位思考,想学生之所想,严格遵循并积极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四、对知识采用精细加工策略,善于发现教学中的细节,注重课堂学习的合作探究。
“细节决定成败”,对知识不单施以教法、宏观把控,同时还要注重微观细化,这样既抓住了“面”,又突出了“点”,这方面更需教师长期不懈的、艰苦卓绝的脑力劳动。
同样,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细节,加以放大,组织学生充分分析。如课堂提问时,学生答对,这就是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应抓住这个成功教育的好时机,及时予以表扬鼓励;答错了,教师不能着急,要时刻告诫自己: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在所難免,教师的功能之一就是“解惑”,否则就是教师亵渎了自己的职责。难能可贵的是要认真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错、错在哪里,而一旦分析透彻,对于师生都是莫大进步,其正面影响是巨大的。而这又恰恰是教育功能的重大体现,是为人师的骄傲与成功之处。这才是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这种挫折教育,不但帮助教师更加细化了知识点,加深了解学情,而且使学生在学习的顿悟中也开启了智慧之门。
但并不是所有知识点都能细化透彻,教师借以言传身教地表达。现代课改理念指出:时代的“教”与“学”是探究性的,学生的学习是生成性的。这种研究性的、生成性的学习效果是惊人的。反映到教学行为中,鲜明突出的一点就是教师把控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交流与探究,借助集体的智慧、全员的参与、民主的氛围、激烈的讨论、彼此的倾诉,教师适当放弃“教”的地位及角色,有时甚至把讲课变成说课,引导学生一改单独听、闭门造车般封闭式的授受学习,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生生的距离,能有效地甚至高效地解决课堂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是笔者立足于“教”,适当换位于“学”,在这两个角度的衔接处,即“教、学距”中所做的努力与经验总结。实施以来,有效地培育了学生的情感、学习态度、兴趣;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内驱力;以教材为传递媒介,以学生为中心,着眼细节、注重探究与交流,使学生知学、乐学、善学、会学。实践证实,笔者的努力有明显效果。
关于缩短师生间“教、学距”的方法、措施远不止上述几点。笔者相信,年轻教师们经过自己的实践与研究,凭借自身的学识,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与成功。在此,笔者诚请青年教师们注重这个课题的影响和重要性,并预祝其在教学事业中取得长足进步,届时再以资交流。
【关键词】教、学距 解密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96-01
所谓“课堂教学”,从本源的和传统的意义上简单来说,包含有教师教、学生学两个方面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与改革,又衍生出许多的分支科学,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但归根结底,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如何有效、甚至高效地完成教和学的任务以至其教学技艺的传承、运用和发展。其实,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作为作用、被作用、反作用的对象,就好比磁石和铁块,磁性越强,吸引力就越强;也好比一个跳板,弹性愈强,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愈容易。这种磁性、弹跳性就是师生间教与学的距离,在此不妨把这种不可消除的客观存在称作“教、学距”。而“教、学距”的大小并没有一个刚性尺度,是一个可伸缩的弹性空间,其距离的长短还是取决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教师的学识、修养、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的智力、知识基础、基本技能、性格、意志、毅力、兴趣,时时决定着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距”的大小。而教师的教学职能之一正是为了消除这种“教、学距”,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不少青年教师,高校毕业不久,可谓学富五车,干劲十足,讲课口若悬河,通过反馈,效果却并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些教师在自己如何“教”,又指导学生如何“学”两个方面都做得不到位,尤其主要环节就是师生间的“教、学距”造成了主要障碍。在此,本人就如何解决师生间存在的“教、学距”,和年轻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育学生情感,为学习搭桥铺路。
感情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是培育学生心智的温床和摇篮。几乎所有的优质课、观摩课,课前教师们总安排些轻音乐,或是师生间做些小活动,教师讲个小故事等等。这样,无论与学习有关与否,都带给学生一份好心情,让学生及时进入积极活跃的最佳学习状态,绝非作秀。当学生幼小的心灵之门向着教师开启,就形成了学生的“向师性”,继而“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学习氛围的渲染,犹如一场战争前的擂鼓、摇旗、呐喊。
在常态课中,上课前的三、五分钟,教师亦应真挚地关心一下学生的出勤情况、心理状态,与学生们进行不太复杂的课前交流。教师主导完成的这种情感互递,能有效地维持班级秩序,学生们的学习会更加地认真、开心。这样,师生间消除了学习交流前的人为化屏障,免除了教师造成人为疏忽而导致学生滋生不良的心理情绪,让学生时时感觉有种伟大的“师爱”呵护着、包围着。显然,长此以往地不懈培养学生的感情,使学生萌发出并延续着强烈的学习意识,恰似为学生的学习预先搭起了桥铺就了路。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母也好、教师也罢,机械地强行灌输知识,可能有一时之效,但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培育出的这种人才是书呆子,无形中抹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因为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单向接受性的,毫无兴趣可言。如果教师们时时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保持一种新鲜的、兴奋的心态来促进学生们主动学习,调动其潜在的学习本能,即学习动机,那么“死书生”必将成为“活学者”。毋庸置疑,对知识保持一种强烈的、持续的兴趣,继而由短期、近景的直接学习动机养成长期、远景的间接学习动机,就可造就出更多的牛顿、泰戈尔、爱迪生等科学巨匠、文学泰斗、大发明家。而兴趣的培养,动机的诱发,恰恰是教师的职责,是由教师的努力完成的。
三、建立并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施教策略。
科学的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发展亦应如此,更要积极运用于教学实践。应用到教学上,就是向学习的终端落实,即充分关注学生,当然也就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最高阶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劳动是把教材知识经过加工处理再转化给学生。但师生间在认知、情感、思维、语言、行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如何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着实需要教师们下番工夫。
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分析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水平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施展教学法。这就还需要教师们经常性地站在学生角度换位思考,想学生之所想,严格遵循并积极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四、对知识采用精细加工策略,善于发现教学中的细节,注重课堂学习的合作探究。
“细节决定成败”,对知识不单施以教法、宏观把控,同时还要注重微观细化,这样既抓住了“面”,又突出了“点”,这方面更需教师长期不懈的、艰苦卓绝的脑力劳动。
同样,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细节,加以放大,组织学生充分分析。如课堂提问时,学生答对,这就是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应抓住这个成功教育的好时机,及时予以表扬鼓励;答错了,教师不能着急,要时刻告诫自己: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在所難免,教师的功能之一就是“解惑”,否则就是教师亵渎了自己的职责。难能可贵的是要认真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错、错在哪里,而一旦分析透彻,对于师生都是莫大进步,其正面影响是巨大的。而这又恰恰是教育功能的重大体现,是为人师的骄傲与成功之处。这才是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这种挫折教育,不但帮助教师更加细化了知识点,加深了解学情,而且使学生在学习的顿悟中也开启了智慧之门。
但并不是所有知识点都能细化透彻,教师借以言传身教地表达。现代课改理念指出:时代的“教”与“学”是探究性的,学生的学习是生成性的。这种研究性的、生成性的学习效果是惊人的。反映到教学行为中,鲜明突出的一点就是教师把控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交流与探究,借助集体的智慧、全员的参与、民主的氛围、激烈的讨论、彼此的倾诉,教师适当放弃“教”的地位及角色,有时甚至把讲课变成说课,引导学生一改单独听、闭门造车般封闭式的授受学习,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生生的距离,能有效地甚至高效地解决课堂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是笔者立足于“教”,适当换位于“学”,在这两个角度的衔接处,即“教、学距”中所做的努力与经验总结。实施以来,有效地培育了学生的情感、学习态度、兴趣;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内驱力;以教材为传递媒介,以学生为中心,着眼细节、注重探究与交流,使学生知学、乐学、善学、会学。实践证实,笔者的努力有明显效果。
关于缩短师生间“教、学距”的方法、措施远不止上述几点。笔者相信,年轻教师们经过自己的实践与研究,凭借自身的学识,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与成功。在此,笔者诚请青年教师们注重这个课题的影响和重要性,并预祝其在教学事业中取得长足进步,届时再以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