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妙句贯通故事 藉珠玑透视心机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er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其文“细密详赡,富于文采;微婉蕴藉,意味深长”,历来为人赏玩不尽。唐代刘知几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史通·六家》),清代刘大櫆则称赞它“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论文偶记》)。《烛之武退秦师》就是选自《左传》的一篇课文,无论是在叙事、写人、记言上,都明显地体现出了这些特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婉曲从容的历史故事,诸多光华熠熠的人物形象,向来引人寻绎不尽。对此文,笔者试图从“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句入手,贯通全篇,绾合整个故事,并就此透析人物的心理。
   一、“国危矣”关涉事件起因
   结构上,“国危矣”,上连事件起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前后墨断气连;下与郑文公从谏如流,屈尊纡贵向烛之武致歉、恭请其出山相关。
   内容上,“危”字精准地再现了郑国当时危如累卵的处境,同时为我们琢磨当时人物的心理构建了平台。
   “危”字以本故事的起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背景,首先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剑拔弩张战场画面:公元前630年,晋秦两个大国气势汹汹,围困着力量悬殊的郑国。形势一目了然,晋秦大军虎踞龙盘,泰山压顶,胜券稳操,占据着“伐谋,伐交,伐兵,攻城”的所有主动权。晋文公、秦穆公自恃大国威风正等待着不战而屈人之兵,并秣马厉兵准备破城溃敌。当然,老谋深算的晋文公、野心勃勃的秦穆公也在各怀鬼胎,一刻不停地冥想着“万世”计划,描绘着东征西讨,一匡天下的远景。
   重耳是这次战役的重要发起者,早就盘算好了如何瓜分胜利果实、划定封疆界限了。无论如何,郑国的土地都会实际掌控在自己手里,秦“越国以鄙远”,自然鞭长莫及。秦穆公算起来只能是这次行动的帮凶,从文本排序“晋侯、秦伯”可以知道,晋国是主;从“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这个伐郑口实知道,主要原因是“无礼于晋”。从驻军情况看,晋军距郑国都城新郑很近(7公里左右),而秦军距郑国都城较远(40公里左右),也可以推知晋文公是主,而秦穆公是从,秦穆公对破城后瓜分多少郑国城池不是很上心。
   “危”字让我们看到的第二幅图画是郑国君臣的一片紧张惶恐。“国危矣,——”佚之狐开口就喊“危”,在郑文公眼里,佚之狐向来沉稳、富有主见,现在连他都慌乱了,这无异于为笼罩着郑国的死亡气息点了把火,让郑文公急如热锅上的蚂蚁。郑国朝堂此时的恐怖气氛可想而知。佚之狐越是慌张,郑文公就会越加焦灼,这就为后面推荐烛之武打好了基础,也为郑文公引咎自责(“是寡人之过也”)做好了铺垫。佚之狐深知要解围需用烛之武,但要破格推荐一个底层马夫绝非易事。虽说非常之事,可用非常之人,但正因为如此非常时刻,要让君王信服一马夫,若没有点手段肯定不行。所以佚之狐这一“危”字出口不凡,意义深远。
   “危”字的第三个作用是照应了后文的“夜缒而出”。因为“危”,才会不开城门,乘着夜色,让一风烛残年的佝偻老人悬索越墙。总之,“危”与“夜缒而出”前后呼应体现了军情十万火急。此处,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解释为:“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很不符合实情。分析当时形势和查阅秦晋驻军情况,应该是佚之狐、烛之武等出于军事机密考虑,屏蔽晋国的消息较为确切。据考证:函陵,“春秋时期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市新村镇,黄水河东岸。距离新郑七公里左右”;而“氾南”,杜预注:“此东氾也,在荥阳中牟县南。”距离新郑四十公里左右,何至于连城门都打不开呢?
   二、“若使烛之武”关涉事件经过
   结构上,“若使烛之武”关联郑国破格让一马夫临危受命作使者的曲折过程,也为后文智退秦伯留下了线索。主要包括佚之狐的知人善荐;郑文公从谏如流,勇于认错;烛之武始而抱怨,婉言以拒,最终许国。
   内容上,“若使烛之武”照应郑文公紧急召见智囊团,寻求纾解国难的人。文章直接进入郑文公委任烛之武为国出使时饶有深意的对话。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佚之狐从马厩里为君王选出一位须发皆白、身体佝偻的老朽做特使,这本身就是一奇。奇在庙堂之上没有安邦定国之人,马厩里却潜藏着经天纬地的奇才,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可想而知,其中暗寓着作者对现实的多少喟叹!字里行间满溢着对佚之狐这样慧眼识才的伯乐的多少赞许!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佚之狐对烛之武是多么的熟识和无奈。而一地位卑微的老者竟敢当面忤逆自己的君王(“无能为也已”),这更是二奇。奇在一个地位如此卑下的“养马官”竟敢无视唯我独尊的一国之君!联系佚之狐在庙堂之上胸有成竹的举荐,和对化险为夷的运筹帷幄来看,他们之间一定早已有了默契,烛之武也一定早已答应许国驰驱,否则佚之狐哪敢在君王百官面前如此断言(“师必退”)。因此,烛之武此时只不过是在君王面前诉说自己的委屈。这点郑文公自然能看出来。400余年后的荆轲在易水边上不也曾怒斥过燕丹吗?《战国策·荆轲刺秦》:“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身居高位有着生杀予夺大权的国君竟能低三下四的给一个“圉正”认错(是寡人之过),这又是三奇。究竟是什么过失令万乘之君反思过失低首心折?联系烛之武的抱怨,推知最大原因就是他幡然悔悟不惜才爱才,误把美玉当璞石,空老了国之栋梁;满腹牢骚、一生被误的老朽之人仅能放弃个人恩怨,置生死于不顾以身犯险为国驰驱(“许之”),这又是四奇。奇在一个下九流人物竟有如此阔大的心胸和眼界,能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得失面前正确取舍,甘愿以一人之身救国救民于水火。佚之狐能力荐其人一定取决于深入的了解,烛之武敢应成,一定是凭借自身的实力,他们自然都经过了反复研判。
   此外,“若使烛之武”的“若”字别有意味。一个意思是:“如果派烛之武——”,另一种意思则隐含着一个省略前提:曾有不用烛之武的背景,再基于这种前提下说:“如果派烛之武——”,构成一种承前省略语式。如果没有这个区别,那么同样是让烛之武出使,为何不着一“可”字,而用一“若”字呢?同样是选择使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则用“可”字:“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从“可”字的词性说,“可”是能愿动词,有应该、应当的意义,即按道理、按规则应该怎么样。这里自然应该“使”庙堂之上的三公九卿,他们居高位食俸禄,死国死君、御敌谋国是他们的日常职责。宜用无疑问、勿需求证、表肯定意思的词“可”;而烛之武乃一老马夫,地位卑微,这种国之大事本不属他的日常工作,自然不在应该正常役使范围,举荐他属超越常格,故用“若”。“若”是假设关系连词,有推测商酌选择的意思,呈探讨、斟酌的语气。另外,从这犹疑不决的语气,可见佚之狐现在举荐烛之武仍十分忐忑,推知他过去应该举荐过他。联系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说烛之武是郑国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来看,郑文公是不尚贤用能的。综合起来,郑文公自己的道歉语“我不能早用子”之“早”字,有没有尽早发现的虚饰,更有埋没人才悔不当初的实锤。    总之,“若使烛之武”五个字内涵丰富,使主要人物甫一出场就不同凡响。
   三、“见秦君”关涉事件高潮
   结构上,“见秦君”连接着事件的高潮,与后文的烛之武舌战秦伯形成前后映照,呈伏笔态势。
   内容上,“见秦君”三字,紧紧串联着后文的烛之武智退秦师部分。即烛之武运用高超的技艺完美的说辞彻底攻破秦伯心理防线说辞,是“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主体内容。由此反观当时历史,为什么佚之狐是直接主张去“见秦君”而不是晋君?晋秦两路大局军压境,其时晋已是霸主(公元前632年称霸),又是此次围郑的始作俑者,为何佚之狐单单推荐烛之武去见秦君,而不是晋君。若说动晋文公问题不是更好解决吗?只说动秦穆公还并不一定就能解决,因为晋是实力雄厚的大国,城濮之战(公元前628年)能大败楚国,不依靠秦国也完全可能灭了郑国的。你看即使秦穆公“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时,晋国大将子犯不是还“请击之”吗?说明根本没把秦军放在眼里。至于后来的晋军撤走,也不全是重耳的“不仁”“不智”“不武”,更多的应该是担心秦国黄雀在后,以及马上与秦国为敌,不论是从政治形势看还是从战略发展看,都还不适宜。这则正是佚之狐、烛之武高瞻远瞩切中要害的地方。
   直接“见秦君”,还说明佚之狐与烛之武早已就时局问题交换了看法,对当时诸侯情况了如指掌,对晋秦联盟的微妙关系和脆弱之处洞若观火,对离间秦伯已万事俱备。说明两人对“伐交”英雄所见略同,对击破晋秦联盟方略如出一辙,甚至对瓦解秦穆公心理防线的步骤、火候都做了一一论证。这才可能大胆推荐,这才可能直接提出去见“秦君”,而不是晋侯。由于他们两人的密切配合,准确研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才会有了后面烛之武的十足底气和精彩说辞,有出乎晋军意料的秦师背盟助郑历史。
   烛之武说辞真正击倒秦伯的硬核在哪里?关于“亡郑”秦晋利益的实际对比,和“舍郑”秦晋利益的实际对比,以及重翻晋国忘恩负义旧事唤起仇恨,这些面上的道理咱们就不提了。要说的硬核是,烛之武真正撼动秦穆公背盟的深层原因是亡郑会导致晋国强大,而自己相对弱小,导致迟滞自己搬倒东扩路上的绊脚石计划。《史记》载:“公元前651年,晋国臣子里克杀死公子奚齐和卓子,想迎奉重耳回国,秦穆公先同意,但后经臣子提醒重耳贤能皆胜过夷吾,这样会让晋国变得更强大,从而威胁到我国。于是他转而迎立夷吾为国君,是为晋惠公”。秦穆公抑制晋国强盛,处心积虑东进扩张的战略意图十分明确。在“亡郑”毫无实际利益和“舍郑”可在东进中原的道路上接下一个盟国,布下一个棋子,预伏一支奇兵,形成下步东扩的策应力量,对晋国构成东西包围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亡郑”是晋国实际补充血液,那只会加速晋国东西扩张的战略步伐,缩短晋国向自己开刀的时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史记》记载,早在“公元前655年,秦穆公亲自向晋献公提亲,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结成秦晋之好”,这个政治联姻不过是借助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以韬光养晦待时而动罢了。这次同来围郑有尊重盟约(前632年,城濮之战时他们就是盟友)的意思,也有顺便分一杯羹的狡猾,更有惹得起你弱郑,惹不起他强晋的心理,重要的是还不能过早地公开以强晋为敌。所以,当烛之武说到“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时,算是真正击到了他内心的柔软处,在得罪晋文公和增强晋国实力使自己无法抗衡面前,他当然要选择阻止晋国壮大。已故,狡猾的秦伯这才同意撤兵,与之结盟并且“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共同抵御晋军,其以邻为敌的心机昭然若揭。秦穆公急于东进占据中原完成霸业的野心,我们从仅仅三年后就心急火燎地挑起“崤之战(前627年)”,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烛之武伐交成功,联盟破裂的深层原因是秦穆公欲早日称霸的野心。
   四、“师必退”关涉事件结果
   结构上,“师必退”牵连着事件的结果,秦军背盟并帮助郑国防守,导致晋国计划流产,最后撤军。
   内容上,“必退”反映出佚之狐对晋秦两国扩张称霸本质的清楚认识,对晋秦政治联盟薄弱环节、两国驻军客观形势的客观把握,对晋秦两国相互提防相互倾轧的情况准确研判,对烛之武邦国意识时局意识外交辞辩的充分信任。
   “必”字无疑精警,充分扣合后文的秦军背盟助守,晋军知难而退。一方面等于是向郑国君臣立下了军令状,自然增强了推荐力量,使郑文公打消疑虑破格任用烛之武;一方面显示出佚之狐对烛之武才能的了如指掌,对晋、秦、郑三国的政治形势和力量变化已有充分洞察和预见,并断定野心勃勃的秦穆公对大利晋国不利自己的“亡郑”不感兴趣本质,因而,捅破强化要害他必然背盟,再以“东道主”之战略利益诱之,一定成功。秦师撤走,晋军必然不敢恋战,狡黠的晋文公必然会担忧黄雀在后,后院起火,郑国自然会化险为夷。“不仁、不智、不武”那不过是他假仁假义的幌子。当然,佚之狐敢在君王面前用“必”,夸下如此海口,足见他早已和烛之武就退敌之策促膝绸缪,筹策妥当了。
   一句之要,关涉全篇。由此充分证明了《左传》叙事真实生动,委婉周详,头绪清楚,伏线精警,重点突出等藝术特色。关键处,一字难易,更看出继承了《春秋》“一字褒贬”的匠心。
   [作者通联:贵州印江一中]
其他文献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呢,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是什么,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认为核心素养就是每个生命个体的生命质量,尤其是在知识技能、道德品质、性格心理中表现出的高质量的生命素质。“少年强则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语用。正如叶圣陶所说:“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语用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而语用能力的核心又是语言交际,包括口语交际和书面语交际。荣维东先生在《基于语用观的语文能力评价》中也强调:“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灵活得体地运用语言,并科学或艺术地达成交际意图”是以语用学为学理依据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之一。笔者认为,“微点·亮点”作文教学恰是回归语用本位进行作文教学实践的一个范例。一、
高中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社会、感悟生活、从正面去讴歌生活,这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唤起我们表达的欲望和创新的意识。关注热点,写好作文,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感悟热点,把身边与社会的事件写入作文,表现主题  凡写与社会内容相关的作文,必定与我们的生活积累有关。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说:学生的生活单调,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事实决非如此。那些来自生活的歌曲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如下列三首歌:其一
对于孔子,人们都很熟悉,但真正理解他的人却并不多。正如孔子所說:“莫知我夫!”对孔子其人,人们的认识有很大的分歧。有人认为他是高高在上的圣人,没有一点缺点,他所说的话,不管何时何地都是对的,都要照搬照做;有人认为孔子汲汲于官位,圆滑又虚伪,是为专制领导者帮腔的。这两种认识,前一种剥离孔子的人性,生搬硬套,执拗而褊狭,容易损害人的正常心性;后一种受“五四”以后反孔、反儒的影响,没有了解真正的孔子,了
“1913年年底,叶圣陶开始用文言写短篇小说,发表在《礼拜六》《小说海》等刊物上,前后两年共二十来篇”(叶至善,《叶圣陶集1·小说(一)·〈《穷愁》〉编后》),现收在《叶圣陶集》里的有14篇,应该说这是一座丰富的矿藏,值得我们好好挖掘。可惜的是近几十年来研究叶圣陶文言小说的大多着眼于其文学方面,如《叶圣陶的早期文言小说》(陈辽,《江苏师院学报》,198006),《走向写实主义的蹒跚步履——叶圣陶文
一、美国中学批判性思维语文课  美国教育推崇4C(The Four C?蒺s)培養目标,具体目标是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合作力(colabration)、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造力(creativity),这四项技能被认为是美国文化、科技和商业保持全球领先的必备武器。通过培养这四项技能,让学生学会处理海量信息,学会交流,学会自我导向学习。笔者曾作为上
美育教育是情感教育之一种,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其重要性相对突出。因此教师需要广泛收纳各篇章中的美育教育可能性,带领学生以此为切入点,实现篇章内容精髓的真正理解。现以《诗经·蒹葭》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蒹葭》是一首极为优美的古诗,其中可以提炼的美学元素相当丰富,如其意境、语言等,均是先秦美学的代表。若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其进行深入挖掘,相信定然可以使学生紧紧把握住这些美学元素,实现文本的深入赏析品
“引水方知开源不易”“开山之作最费力”“婴儿学走起步难”“头关不破二关难攻”上课也是如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是老师用教学语言把学生带到文本的世界,变“叫我学”为“我想学”的重要一步。好的导入像著作的序言,让读者馨香祷祝,像绽放的花儿发而幽香。请让我带您走进陌上,采集那迷人的芳香。   一、明知故问   在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涉江采芙蓉》一诗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芙蓉是一种什么
我们教学诗歌意象时,有时图省事,会让学生去记忆一些意象所对应的表情达意。这种做法应该是不可取的。  在我们语文课堂上,这种贴标签的现象的确还是存在的。  从思维发展的规律考量,人的认知总应该从形象过渡提升到抽象。  而形象就是对其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肤觉)等方面进行具体想象创造,让学生真的能够进入情境,感受到那“躲”在情境后面的情感。  比如学习《雨巷》时,诗歌中有几个核心意象:油纸伞、
在中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整本书阅读”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逐渐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并且被纳入到国家课改的整体布局中。“整本书阅读”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在笔者看来,“整本书阅读”的积极作用不仅在于其符合语文教育的实践规律,更在于其尊重了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从文艺学视角,我们也可以发现文学理论也为“整本书阅读”提供了理论支撑与价值建构。  一、“整本书阅读”是向文本内在层次的回归——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