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其文“细密详赡,富于文采;微婉蕴藉,意味深长”,历来为人赏玩不尽。唐代刘知几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史通·六家》),清代刘大櫆则称赞它“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论文偶记》)。《烛之武退秦师》就是选自《左传》的一篇课文,无论是在叙事、写人、记言上,都明显地体现出了这些特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婉曲从容的历史故事,诸多光华熠熠的人物形象,向来引人寻绎不尽。对此文,笔者试图从“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句入手,贯通全篇,绾合整个故事,并就此透析人物的心理。
一、“国危矣”关涉事件起因
结构上,“国危矣”,上连事件起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前后墨断气连;下与郑文公从谏如流,屈尊纡贵向烛之武致歉、恭请其出山相关。
内容上,“危”字精准地再现了郑国当时危如累卵的处境,同时为我们琢磨当时人物的心理构建了平台。
“危”字以本故事的起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背景,首先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剑拔弩张战场画面:公元前630年,晋秦两个大国气势汹汹,围困着力量悬殊的郑国。形势一目了然,晋秦大军虎踞龙盘,泰山压顶,胜券稳操,占据着“伐谋,伐交,伐兵,攻城”的所有主动权。晋文公、秦穆公自恃大国威风正等待着不战而屈人之兵,并秣马厉兵准备破城溃敌。当然,老谋深算的晋文公、野心勃勃的秦穆公也在各怀鬼胎,一刻不停地冥想着“万世”计划,描绘着东征西讨,一匡天下的远景。
重耳是这次战役的重要发起者,早就盘算好了如何瓜分胜利果实、划定封疆界限了。无论如何,郑国的土地都会实际掌控在自己手里,秦“越国以鄙远”,自然鞭长莫及。秦穆公算起来只能是这次行动的帮凶,从文本排序“晋侯、秦伯”可以知道,晋国是主;从“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这个伐郑口实知道,主要原因是“无礼于晋”。从驻军情况看,晋军距郑国都城新郑很近(7公里左右),而秦军距郑国都城较远(40公里左右),也可以推知晋文公是主,而秦穆公是从,秦穆公对破城后瓜分多少郑国城池不是很上心。
“危”字让我们看到的第二幅图画是郑国君臣的一片紧张惶恐。“国危矣,——”佚之狐开口就喊“危”,在郑文公眼里,佚之狐向来沉稳、富有主见,现在连他都慌乱了,这无异于为笼罩着郑国的死亡气息点了把火,让郑文公急如热锅上的蚂蚁。郑国朝堂此时的恐怖气氛可想而知。佚之狐越是慌张,郑文公就会越加焦灼,这就为后面推荐烛之武打好了基础,也为郑文公引咎自责(“是寡人之过也”)做好了铺垫。佚之狐深知要解围需用烛之武,但要破格推荐一个底层马夫绝非易事。虽说非常之事,可用非常之人,但正因为如此非常时刻,要让君王信服一马夫,若没有点手段肯定不行。所以佚之狐这一“危”字出口不凡,意义深远。
“危”字的第三个作用是照应了后文的“夜缒而出”。因为“危”,才会不开城门,乘着夜色,让一风烛残年的佝偻老人悬索越墙。总之,“危”与“夜缒而出”前后呼应体现了军情十万火急。此处,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解释为:“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很不符合实情。分析当时形势和查阅秦晋驻军情况,应该是佚之狐、烛之武等出于军事机密考虑,屏蔽晋国的消息较为确切。据考证:函陵,“春秋时期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市新村镇,黄水河东岸。距离新郑七公里左右”;而“氾南”,杜预注:“此东氾也,在荥阳中牟县南。”距离新郑四十公里左右,何至于连城门都打不开呢?
二、“若使烛之武”关涉事件经过
结构上,“若使烛之武”关联郑国破格让一马夫临危受命作使者的曲折过程,也为后文智退秦伯留下了线索。主要包括佚之狐的知人善荐;郑文公从谏如流,勇于认错;烛之武始而抱怨,婉言以拒,最终许国。
内容上,“若使烛之武”照应郑文公紧急召见智囊团,寻求纾解国难的人。文章直接进入郑文公委任烛之武为国出使时饶有深意的对话。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佚之狐从马厩里为君王选出一位须发皆白、身体佝偻的老朽做特使,这本身就是一奇。奇在庙堂之上没有安邦定国之人,马厩里却潜藏着经天纬地的奇才,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可想而知,其中暗寓着作者对现实的多少喟叹!字里行间满溢着对佚之狐这样慧眼识才的伯乐的多少赞许!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佚之狐对烛之武是多么的熟识和无奈。而一地位卑微的老者竟敢当面忤逆自己的君王(“无能为也已”),这更是二奇。奇在一个地位如此卑下的“养马官”竟敢无视唯我独尊的一国之君!联系佚之狐在庙堂之上胸有成竹的举荐,和对化险为夷的运筹帷幄来看,他们之间一定早已有了默契,烛之武也一定早已答应许国驰驱,否则佚之狐哪敢在君王百官面前如此断言(“师必退”)。因此,烛之武此时只不过是在君王面前诉说自己的委屈。这点郑文公自然能看出来。400余年后的荆轲在易水边上不也曾怒斥过燕丹吗?《战国策·荆轲刺秦》:“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身居高位有着生杀予夺大权的国君竟能低三下四的给一个“圉正”认错(是寡人之过),这又是三奇。究竟是什么过失令万乘之君反思过失低首心折?联系烛之武的抱怨,推知最大原因就是他幡然悔悟不惜才爱才,误把美玉当璞石,空老了国之栋梁;满腹牢骚、一生被误的老朽之人仅能放弃个人恩怨,置生死于不顾以身犯险为国驰驱(“许之”),这又是四奇。奇在一个下九流人物竟有如此阔大的心胸和眼界,能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得失面前正确取舍,甘愿以一人之身救国救民于水火。佚之狐能力荐其人一定取决于深入的了解,烛之武敢应成,一定是凭借自身的实力,他们自然都经过了反复研判。
此外,“若使烛之武”的“若”字别有意味。一个意思是:“如果派烛之武——”,另一种意思则隐含着一个省略前提:曾有不用烛之武的背景,再基于这种前提下说:“如果派烛之武——”,构成一种承前省略语式。如果没有这个区别,那么同样是让烛之武出使,为何不着一“可”字,而用一“若”字呢?同样是选择使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则用“可”字:“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从“可”字的词性说,“可”是能愿动词,有应该、应当的意义,即按道理、按规则应该怎么样。这里自然应该“使”庙堂之上的三公九卿,他们居高位食俸禄,死国死君、御敌谋国是他们的日常职责。宜用无疑问、勿需求证、表肯定意思的词“可”;而烛之武乃一老马夫,地位卑微,这种国之大事本不属他的日常工作,自然不在应该正常役使范围,举荐他属超越常格,故用“若”。“若”是假设关系连词,有推测商酌选择的意思,呈探讨、斟酌的语气。另外,从这犹疑不决的语气,可见佚之狐现在举荐烛之武仍十分忐忑,推知他过去应该举荐过他。联系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说烛之武是郑国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来看,郑文公是不尚贤用能的。综合起来,郑文公自己的道歉语“我不能早用子”之“早”字,有没有尽早发现的虚饰,更有埋没人才悔不当初的实锤。 总之,“若使烛之武”五个字内涵丰富,使主要人物甫一出场就不同凡响。
三、“见秦君”关涉事件高潮
结构上,“见秦君”连接着事件的高潮,与后文的烛之武舌战秦伯形成前后映照,呈伏笔态势。
内容上,“见秦君”三字,紧紧串联着后文的烛之武智退秦师部分。即烛之武运用高超的技艺完美的说辞彻底攻破秦伯心理防线说辞,是“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主体内容。由此反观当时历史,为什么佚之狐是直接主张去“见秦君”而不是晋君?晋秦两路大局军压境,其时晋已是霸主(公元前632年称霸),又是此次围郑的始作俑者,为何佚之狐单单推荐烛之武去见秦君,而不是晋君。若说动晋文公问题不是更好解决吗?只说动秦穆公还并不一定就能解决,因为晋是实力雄厚的大国,城濮之战(公元前628年)能大败楚国,不依靠秦国也完全可能灭了郑国的。你看即使秦穆公“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时,晋国大将子犯不是还“请击之”吗?说明根本没把秦军放在眼里。至于后来的晋军撤走,也不全是重耳的“不仁”“不智”“不武”,更多的应该是担心秦国黄雀在后,以及马上与秦国为敌,不论是从政治形势看还是从战略发展看,都还不适宜。这则正是佚之狐、烛之武高瞻远瞩切中要害的地方。
直接“见秦君”,还说明佚之狐与烛之武早已就时局问题交换了看法,对当时诸侯情况了如指掌,对晋秦联盟的微妙关系和脆弱之处洞若观火,对离间秦伯已万事俱备。说明两人对“伐交”英雄所见略同,对击破晋秦联盟方略如出一辙,甚至对瓦解秦穆公心理防线的步骤、火候都做了一一论证。这才可能大胆推荐,这才可能直接提出去见“秦君”,而不是晋侯。由于他们两人的密切配合,准确研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才会有了后面烛之武的十足底气和精彩说辞,有出乎晋军意料的秦师背盟助郑历史。
烛之武说辞真正击倒秦伯的硬核在哪里?关于“亡郑”秦晋利益的实际对比,和“舍郑”秦晋利益的实际对比,以及重翻晋国忘恩负义旧事唤起仇恨,这些面上的道理咱们就不提了。要说的硬核是,烛之武真正撼动秦穆公背盟的深层原因是亡郑会导致晋国强大,而自己相对弱小,导致迟滞自己搬倒东扩路上的绊脚石计划。《史记》载:“公元前651年,晋国臣子里克杀死公子奚齐和卓子,想迎奉重耳回国,秦穆公先同意,但后经臣子提醒重耳贤能皆胜过夷吾,这样会让晋国变得更强大,从而威胁到我国。于是他转而迎立夷吾为国君,是为晋惠公”。秦穆公抑制晋国强盛,处心积虑东进扩张的战略意图十分明确。在“亡郑”毫无实际利益和“舍郑”可在东进中原的道路上接下一个盟国,布下一个棋子,预伏一支奇兵,形成下步东扩的策应力量,对晋国构成东西包围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亡郑”是晋国实际补充血液,那只会加速晋国东西扩张的战略步伐,缩短晋国向自己开刀的时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史记》记载,早在“公元前655年,秦穆公亲自向晋献公提亲,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结成秦晋之好”,这个政治联姻不过是借助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以韬光养晦待时而动罢了。这次同来围郑有尊重盟约(前632年,城濮之战时他们就是盟友)的意思,也有顺便分一杯羹的狡猾,更有惹得起你弱郑,惹不起他强晋的心理,重要的是还不能过早地公开以强晋为敌。所以,当烛之武说到“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时,算是真正击到了他内心的柔软处,在得罪晋文公和增强晋国实力使自己无法抗衡面前,他当然要选择阻止晋国壮大。已故,狡猾的秦伯这才同意撤兵,与之结盟并且“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共同抵御晋军,其以邻为敌的心机昭然若揭。秦穆公急于东进占据中原完成霸业的野心,我们从仅仅三年后就心急火燎地挑起“崤之战(前627年)”,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烛之武伐交成功,联盟破裂的深层原因是秦穆公欲早日称霸的野心。
四、“师必退”关涉事件结果
结构上,“师必退”牵连着事件的结果,秦军背盟并帮助郑国防守,导致晋国计划流产,最后撤军。
内容上,“必退”反映出佚之狐对晋秦两国扩张称霸本质的清楚认识,对晋秦政治联盟薄弱环节、两国驻军客观形势的客观把握,对晋秦两国相互提防相互倾轧的情况准确研判,对烛之武邦国意识时局意识外交辞辩的充分信任。
“必”字无疑精警,充分扣合后文的秦军背盟助守,晋军知难而退。一方面等于是向郑国君臣立下了军令状,自然增强了推荐力量,使郑文公打消疑虑破格任用烛之武;一方面显示出佚之狐对烛之武才能的了如指掌,对晋、秦、郑三国的政治形势和力量变化已有充分洞察和预见,并断定野心勃勃的秦穆公对大利晋国不利自己的“亡郑”不感兴趣本质,因而,捅破强化要害他必然背盟,再以“东道主”之战略利益诱之,一定成功。秦师撤走,晋军必然不敢恋战,狡黠的晋文公必然会担忧黄雀在后,后院起火,郑国自然会化险为夷。“不仁、不智、不武”那不过是他假仁假义的幌子。当然,佚之狐敢在君王面前用“必”,夸下如此海口,足见他早已和烛之武就退敌之策促膝绸缪,筹策妥当了。
一句之要,关涉全篇。由此充分证明了《左传》叙事真实生动,委婉周详,头绪清楚,伏线精警,重点突出等藝术特色。关键处,一字难易,更看出继承了《春秋》“一字褒贬”的匠心。
[作者通联:贵州印江一中]
一、“国危矣”关涉事件起因
结构上,“国危矣”,上连事件起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前后墨断气连;下与郑文公从谏如流,屈尊纡贵向烛之武致歉、恭请其出山相关。
内容上,“危”字精准地再现了郑国当时危如累卵的处境,同时为我们琢磨当时人物的心理构建了平台。
“危”字以本故事的起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背景,首先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剑拔弩张战场画面:公元前630年,晋秦两个大国气势汹汹,围困着力量悬殊的郑国。形势一目了然,晋秦大军虎踞龙盘,泰山压顶,胜券稳操,占据着“伐谋,伐交,伐兵,攻城”的所有主动权。晋文公、秦穆公自恃大国威风正等待着不战而屈人之兵,并秣马厉兵准备破城溃敌。当然,老谋深算的晋文公、野心勃勃的秦穆公也在各怀鬼胎,一刻不停地冥想着“万世”计划,描绘着东征西讨,一匡天下的远景。
重耳是这次战役的重要发起者,早就盘算好了如何瓜分胜利果实、划定封疆界限了。无论如何,郑国的土地都会实际掌控在自己手里,秦“越国以鄙远”,自然鞭长莫及。秦穆公算起来只能是这次行动的帮凶,从文本排序“晋侯、秦伯”可以知道,晋国是主;从“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这个伐郑口实知道,主要原因是“无礼于晋”。从驻军情况看,晋军距郑国都城新郑很近(7公里左右),而秦军距郑国都城较远(40公里左右),也可以推知晋文公是主,而秦穆公是从,秦穆公对破城后瓜分多少郑国城池不是很上心。
“危”字让我们看到的第二幅图画是郑国君臣的一片紧张惶恐。“国危矣,——”佚之狐开口就喊“危”,在郑文公眼里,佚之狐向来沉稳、富有主见,现在连他都慌乱了,这无异于为笼罩着郑国的死亡气息点了把火,让郑文公急如热锅上的蚂蚁。郑国朝堂此时的恐怖气氛可想而知。佚之狐越是慌张,郑文公就会越加焦灼,这就为后面推荐烛之武打好了基础,也为郑文公引咎自责(“是寡人之过也”)做好了铺垫。佚之狐深知要解围需用烛之武,但要破格推荐一个底层马夫绝非易事。虽说非常之事,可用非常之人,但正因为如此非常时刻,要让君王信服一马夫,若没有点手段肯定不行。所以佚之狐这一“危”字出口不凡,意义深远。
“危”字的第三个作用是照应了后文的“夜缒而出”。因为“危”,才会不开城门,乘着夜色,让一风烛残年的佝偻老人悬索越墙。总之,“危”与“夜缒而出”前后呼应体现了军情十万火急。此处,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解释为:“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很不符合实情。分析当时形势和查阅秦晋驻军情况,应该是佚之狐、烛之武等出于军事机密考虑,屏蔽晋国的消息较为确切。据考证:函陵,“春秋时期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市新村镇,黄水河东岸。距离新郑七公里左右”;而“氾南”,杜预注:“此东氾也,在荥阳中牟县南。”距离新郑四十公里左右,何至于连城门都打不开呢?
二、“若使烛之武”关涉事件经过
结构上,“若使烛之武”关联郑国破格让一马夫临危受命作使者的曲折过程,也为后文智退秦伯留下了线索。主要包括佚之狐的知人善荐;郑文公从谏如流,勇于认错;烛之武始而抱怨,婉言以拒,最终许国。
内容上,“若使烛之武”照应郑文公紧急召见智囊团,寻求纾解国难的人。文章直接进入郑文公委任烛之武为国出使时饶有深意的对话。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佚之狐从马厩里为君王选出一位须发皆白、身体佝偻的老朽做特使,这本身就是一奇。奇在庙堂之上没有安邦定国之人,马厩里却潜藏着经天纬地的奇才,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可想而知,其中暗寓着作者对现实的多少喟叹!字里行间满溢着对佚之狐这样慧眼识才的伯乐的多少赞许!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佚之狐对烛之武是多么的熟识和无奈。而一地位卑微的老者竟敢当面忤逆自己的君王(“无能为也已”),这更是二奇。奇在一个地位如此卑下的“养马官”竟敢无视唯我独尊的一国之君!联系佚之狐在庙堂之上胸有成竹的举荐,和对化险为夷的运筹帷幄来看,他们之间一定早已有了默契,烛之武也一定早已答应许国驰驱,否则佚之狐哪敢在君王百官面前如此断言(“师必退”)。因此,烛之武此时只不过是在君王面前诉说自己的委屈。这点郑文公自然能看出来。400余年后的荆轲在易水边上不也曾怒斥过燕丹吗?《战国策·荆轲刺秦》:“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身居高位有着生杀予夺大权的国君竟能低三下四的给一个“圉正”认错(是寡人之过),这又是三奇。究竟是什么过失令万乘之君反思过失低首心折?联系烛之武的抱怨,推知最大原因就是他幡然悔悟不惜才爱才,误把美玉当璞石,空老了国之栋梁;满腹牢骚、一生被误的老朽之人仅能放弃个人恩怨,置生死于不顾以身犯险为国驰驱(“许之”),这又是四奇。奇在一个下九流人物竟有如此阔大的心胸和眼界,能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得失面前正确取舍,甘愿以一人之身救国救民于水火。佚之狐能力荐其人一定取决于深入的了解,烛之武敢应成,一定是凭借自身的实力,他们自然都经过了反复研判。
此外,“若使烛之武”的“若”字别有意味。一个意思是:“如果派烛之武——”,另一种意思则隐含着一个省略前提:曾有不用烛之武的背景,再基于这种前提下说:“如果派烛之武——”,构成一种承前省略语式。如果没有这个区别,那么同样是让烛之武出使,为何不着一“可”字,而用一“若”字呢?同样是选择使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则用“可”字:“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从“可”字的词性说,“可”是能愿动词,有应该、应当的意义,即按道理、按规则应该怎么样。这里自然应该“使”庙堂之上的三公九卿,他们居高位食俸禄,死国死君、御敌谋国是他们的日常职责。宜用无疑问、勿需求证、表肯定意思的词“可”;而烛之武乃一老马夫,地位卑微,这种国之大事本不属他的日常工作,自然不在应该正常役使范围,举荐他属超越常格,故用“若”。“若”是假设关系连词,有推测商酌选择的意思,呈探讨、斟酌的语气。另外,从这犹疑不决的语气,可见佚之狐现在举荐烛之武仍十分忐忑,推知他过去应该举荐过他。联系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说烛之武是郑国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来看,郑文公是不尚贤用能的。综合起来,郑文公自己的道歉语“我不能早用子”之“早”字,有没有尽早发现的虚饰,更有埋没人才悔不当初的实锤。 总之,“若使烛之武”五个字内涵丰富,使主要人物甫一出场就不同凡响。
三、“见秦君”关涉事件高潮
结构上,“见秦君”连接着事件的高潮,与后文的烛之武舌战秦伯形成前后映照,呈伏笔态势。
内容上,“见秦君”三字,紧紧串联着后文的烛之武智退秦师部分。即烛之武运用高超的技艺完美的说辞彻底攻破秦伯心理防线说辞,是“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主体内容。由此反观当时历史,为什么佚之狐是直接主张去“见秦君”而不是晋君?晋秦两路大局军压境,其时晋已是霸主(公元前632年称霸),又是此次围郑的始作俑者,为何佚之狐单单推荐烛之武去见秦君,而不是晋君。若说动晋文公问题不是更好解决吗?只说动秦穆公还并不一定就能解决,因为晋是实力雄厚的大国,城濮之战(公元前628年)能大败楚国,不依靠秦国也完全可能灭了郑国的。你看即使秦穆公“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时,晋国大将子犯不是还“请击之”吗?说明根本没把秦军放在眼里。至于后来的晋军撤走,也不全是重耳的“不仁”“不智”“不武”,更多的应该是担心秦国黄雀在后,以及马上与秦国为敌,不论是从政治形势看还是从战略发展看,都还不适宜。这则正是佚之狐、烛之武高瞻远瞩切中要害的地方。
直接“见秦君”,还说明佚之狐与烛之武早已就时局问题交换了看法,对当时诸侯情况了如指掌,对晋秦联盟的微妙关系和脆弱之处洞若观火,对离间秦伯已万事俱备。说明两人对“伐交”英雄所见略同,对击破晋秦联盟方略如出一辙,甚至对瓦解秦穆公心理防线的步骤、火候都做了一一论证。这才可能大胆推荐,这才可能直接提出去见“秦君”,而不是晋侯。由于他们两人的密切配合,准确研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才会有了后面烛之武的十足底气和精彩说辞,有出乎晋军意料的秦师背盟助郑历史。
烛之武说辞真正击倒秦伯的硬核在哪里?关于“亡郑”秦晋利益的实际对比,和“舍郑”秦晋利益的实际对比,以及重翻晋国忘恩负义旧事唤起仇恨,这些面上的道理咱们就不提了。要说的硬核是,烛之武真正撼动秦穆公背盟的深层原因是亡郑会导致晋国强大,而自己相对弱小,导致迟滞自己搬倒东扩路上的绊脚石计划。《史记》载:“公元前651年,晋国臣子里克杀死公子奚齐和卓子,想迎奉重耳回国,秦穆公先同意,但后经臣子提醒重耳贤能皆胜过夷吾,这样会让晋国变得更强大,从而威胁到我国。于是他转而迎立夷吾为国君,是为晋惠公”。秦穆公抑制晋国强盛,处心积虑东进扩张的战略意图十分明确。在“亡郑”毫无实际利益和“舍郑”可在东进中原的道路上接下一个盟国,布下一个棋子,预伏一支奇兵,形成下步东扩的策应力量,对晋国构成东西包围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亡郑”是晋国实际补充血液,那只会加速晋国东西扩张的战略步伐,缩短晋国向自己开刀的时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史记》记载,早在“公元前655年,秦穆公亲自向晋献公提亲,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结成秦晋之好”,这个政治联姻不过是借助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以韬光养晦待时而动罢了。这次同来围郑有尊重盟约(前632年,城濮之战时他们就是盟友)的意思,也有顺便分一杯羹的狡猾,更有惹得起你弱郑,惹不起他强晋的心理,重要的是还不能过早地公开以强晋为敌。所以,当烛之武说到“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时,算是真正击到了他内心的柔软处,在得罪晋文公和增强晋国实力使自己无法抗衡面前,他当然要选择阻止晋国壮大。已故,狡猾的秦伯这才同意撤兵,与之结盟并且“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共同抵御晋军,其以邻为敌的心机昭然若揭。秦穆公急于东进占据中原完成霸业的野心,我们从仅仅三年后就心急火燎地挑起“崤之战(前627年)”,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烛之武伐交成功,联盟破裂的深层原因是秦穆公欲早日称霸的野心。
四、“师必退”关涉事件结果
结构上,“师必退”牵连着事件的结果,秦军背盟并帮助郑国防守,导致晋国计划流产,最后撤军。
内容上,“必退”反映出佚之狐对晋秦两国扩张称霸本质的清楚认识,对晋秦政治联盟薄弱环节、两国驻军客观形势的客观把握,对晋秦两国相互提防相互倾轧的情况准确研判,对烛之武邦国意识时局意识外交辞辩的充分信任。
“必”字无疑精警,充分扣合后文的秦军背盟助守,晋军知难而退。一方面等于是向郑国君臣立下了军令状,自然增强了推荐力量,使郑文公打消疑虑破格任用烛之武;一方面显示出佚之狐对烛之武才能的了如指掌,对晋、秦、郑三国的政治形势和力量变化已有充分洞察和预见,并断定野心勃勃的秦穆公对大利晋国不利自己的“亡郑”不感兴趣本质,因而,捅破强化要害他必然背盟,再以“东道主”之战略利益诱之,一定成功。秦师撤走,晋军必然不敢恋战,狡黠的晋文公必然会担忧黄雀在后,后院起火,郑国自然会化险为夷。“不仁、不智、不武”那不过是他假仁假义的幌子。当然,佚之狐敢在君王面前用“必”,夸下如此海口,足见他早已和烛之武就退敌之策促膝绸缪,筹策妥当了。
一句之要,关涉全篇。由此充分证明了《左传》叙事真实生动,委婉周详,头绪清楚,伏线精警,重点突出等藝术特色。关键处,一字难易,更看出继承了《春秋》“一字褒贬”的匠心。
[作者通联:贵州印江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