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整本书阅读”的意义与做法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mo76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整本书阅读”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逐渐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并且被纳入到国家课改的整体布局中。“整本书阅读”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在笔者看来,“整本书阅读”的积极作用不仅在于其符合语文教育的实践规律,更在于其尊重了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从文艺学视角,我们也可以发现文学理论也为“整本书阅读”提供了理论支撑与价值建构。
  一、“整本书阅读”是向文本内在层次的回归——从作品的主体性观照
  在文学理论的视角,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本身,即广义上的“文本”。对于文本的层次结构,一些文学理论家将文本层次概括成了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笔者认为,“整本书阅读”紧紧抓住了文本的这三个层次,有助于学生实现对文本层层递进的深入理解。
  1.文学言语
  文学言语是构成文学形象和文学意蕴的最小单位。直抒胸臆的文本中,作者的情绪直接通過语言文字流露出来;而更多的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则是寄托在人物、景物、事物等形象上的,语言文字先勾勒出形象特征,思想情感才能从中脱胎而出。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纠正学生偏重于情节、情感的阅读方法,而将疏通文字障碍,整体把握全书的语言风格作为阅读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要摒弃传统文本阅读中对选文选段的精读。对于文学言语的精读需要有更强的目的性:学生要跳出作者在行文中设置的障碍,亦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以语言文字线索为依据,自主探索文学形象和文学意蕴。换言之,学生的理想阅读状态是既能够熟练掌握课内“炼字”类试题的解题模式,又能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品味文本中蕴藏的言语素材,让阅读同时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和成长的阶梯。
  2.文学形象
  形象类的考查试题在语文阅读理解中常常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事实上这类试题在阅读中的作用确实值得考察。例如在《〈史记〉选段》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向学生强调“互见法”的意义,即司马迁常在多个章节中提到同一历史人物,从而塑造人物的丰满形象。其实“互见法”就是采用整本书阅读的手段研究形象的具体措施。教师可以将《史记》阅读的方法迁移到相关的文本中。例如,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就是将多个故事放在了“鲁镇”这一特定的背景中,对比人物(尤其是作为旁观者和记录者贯穿始终的“我”)多次出现时的差别,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在要求学生完整阅读全书后,设计一节讨论课,听取学生对同一人物的不同理解,适时地使用“互见法”进行阅读,让学生熟悉和把握这种阅读方法。同样,这一策略也可以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人物传记类的文言选文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出现的频率颇高,教师不妨引导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从课内或命题中的文段出发,整体阅读中国古代著名的史书典籍。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中,还可以使学生对文言词汇的积累和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都得到提高,从而培养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3.文学意蕴
  分析文本意蕴类的试题同样占据了阅读理解试题的较大分值。针对该类题型,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段的意蕴理解与“整本书阅读”结合起来:一方面课内教学要从有限的文本着手,从命题人所给出的信息中读出文本内涵,另一方面要延伸阅读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他们从文段出处的整本书中找寻作者更全面的写作动机,以探索意蕴为任务导向,激发学生的整本书阅读。
  例如,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阅读《安娜之死》,题目是:“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画线句是:“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命题组给出的参考答案是:“‘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到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 考生大多能抓住“蜡烛”的比喻进行分析,并能回答出作者写出的内容,但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回答出“喟叹同情”的情感内涵。我们回过头来,反思一下平时的教学,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完整地阅读《安娜·卡列尼娜》全书,学生就能深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刻意蕴和内在情感,这样在回答该类题目时,就能做到万无一失。
  同样的方法在中国现代作品阅读考查中也是可以迁移的。针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我们可以在平时给学生推荐一些这个时期比较经典的作品让学生阅读,像《民国的底气》《南渡北归》等,如果学生熟悉了这些内容,再在考试中面对相关阅读题,就能成竹在胸、游刃有余。如在江苏高考阅读理解考查中,2008年的《侯银匠》,2012年的《邮差先生》和2016年的《会明》等等。如果学生全文阅读了《汪曾祺全集》等作品,想必学生对考题的理解和回答就能效果明显。
  二、“整本书阅读”是文学接受的必由路径——从读者的主体性观照
  对文本的研究向来是文学研究发展的主流。在20世纪的前半期,以艾略特、瑞恰慈、兰瑟姆为代表人物的“新批评”流派代表着文艺学的学科前沿:他们强调文本中心论,将文本作为最主要的研究对象。随着胡塞尔的现象学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在哲学领域的兴起,德国人姚斯率先提出了接受美学的概念,强调阅读的“期待视野”,其后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里明确阐释了文学接受理论,“对于接受理论来说,阅读过程始终是动态过程,一个通过时间展开的复杂运动。文学作品本身仅仅作为……‘纲要’……或者一般说明的东西存在着,读者必须使其实现。为此,读者将把某些‘成见’,某种朦胧的信念与期待带给作品,作品的各种特征就将在这里面得到评价。然而,在阅读过程进行下去的时候,这些期待本身又将被我们得知的一切所修正,于是诠释的循环——从部分移向整体再返回部分就开始转动了。”
  1.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决定了阅读的意义
  一般地说,在文学阅读的价值或意义系统中,审美属性、认识属性、诠释属性和交流属性等都是较为基本的。当学生的阅读视野仅关照到所给定的局部文本时,其阅读的目的可能也是单一的;学生往往单纯地为了理解课文或为了解决阅读理解的试题进行阅读,无暇顾及该文本片段在全文乃至全书中的意义,更无从谈起发挥文学接受的全方位价值。而“整本书阅读”则能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并利用起审美、认识、诠释、交流四大板块,从而实现阅读的根本目的。   (1)审美属性
  文学作品不同于实用性文体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在于其强烈的审美色彩。功利性阅读的侧重点是信息的获取和收集;但给予学生品味涵泳的时间较少,读者尚未体味出其中的审美价值便需要完成限时的任务。而整本书阅读恰恰提供文学审美的机会。教师可以加强对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正确引导,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机会,使之读出作者的审美趣味,构建起自己的审美价值,从而有效学生的审美能力。
  (2)认识属性
  阅读离不开求知,整本书中的许多知识往往不包含在某一篇选文内却深刻作用于选文的解读。例如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仅收录了鲁迅的《社戏》和《故乡》,但如果想要了解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状况及鲁迅先生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就必须完整地阅读《呐喊》全篇。据此,笔者认为,教师应率先通读全书,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以知識点为导向,引导学生完整地阅读相关内容,这是符合系统优化的原理、有助于实现课内外结合的方法。
  (3)诠释属性
  文学接受的诠释属性可以理解为文学与其它文化因素,例如宗教、风土人情、哲学观念等。它与文学知识有一些关联,但更侧重于精神元素。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选文为例。我们对课文的分析一般都会从艾丝美拉达同情卡西莫多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旨等角度展开阅读。而“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教学则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对《巴黎圣母院》进行全面的阅读,使学生的认识由对法国的人文风貌、15世纪欧洲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等迁移拓展到对浪漫主义文学总体特征的把握。
  (4)交流属性
  孔子总结诗可以“群”,歌德则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这种通过阅读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形成具有相似价值观的人类群体的功能就是文学的交流属性。作品的灵魂往往存在于全文始终,并以严密的逻辑线索串联起来;只看到作品的局部是不能实现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的。以此为启发,教师可以在选文教学之余鼓励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并通过交流分享的形式,让学生各自阅读形成的观点产生碰撞交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分享交流中得到提高。
  2.注重文学接受发生的过程,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
  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认为,文学接受的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与意蕴期待三个层次。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审美、求知、受教、批评、借鉴五类。另外,阅读心境也作为阅读动机的补充,影响着文学接受的态度和结果。这些因素都是学生进行阅读、学习语文时常见的心理变化过程。因此笔者认为,从上述关键词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心理,借助“整本书阅读”制定“私人订制”的阅读方案具有可行性。
  (1)期待视野
  文学接受的过程一般按照“初步阅读→形成期待视野→深入阅读(部分或全部)→与期待视野对照”进行。对照的结果将影响阅读:如果与期待视野一致,读者会有更大的兴趣继续阅读下去,或者增强阅读其他作品的兴趣;如果阅读体验违背了期待视野,读者的阅读热情不仅会受损,甚至手中尚未完成的阅读也可能半途而废。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特定的期待视野有着清晰的认识,善于挑选在文体、形象、意蕴上易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品,通过一系列的正反馈强化其阅读的自觉性。
  但教师必须秉持“整本书阅读”的基本原则。对学生有益的作品即便不符合其阅读期待,教师也应要求其有始有终,仔细咀嚼出内在价值。学生有兴趣的作品则不能浅尝辄止,教师应督促其进行全面的阅读,在阅读内容和角度上力臻完善。脱离了“整本书阅读”而达成的期待视野的满足存在着发生偏差的风险:读者所期待的未必是作者最想寄托在作品中的;当学生为了片面的满足沾沾自喜时,他可能错过了真正的宝藏。
  (2)接受动机
  如果说期待视野解决的是学生“想读什么”的问题,那么接受动机解决的就是学生“为什么阅读”这一问题。理论研究中的审美、求知、受教、批评、借鉴五大动机大致上囊括了学生阅读的目的(至于以娱乐为目的的阅读,教师“宜疏不宜堵”。因本文仅讨论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内容,在此不做赘述)。前三个动机是共性的:作为中小学生,其阅读所希望得到的,或者说在教师、家长的观念中,阅读的目的无外乎知识的积累、审美的塑造、品格的养成。后两个动机则具有个性化:部分思辨性强的学生带着质疑进行阅读,希望对书中的观点加以批判继承;另一部分有志于写作的学生则带着参考的眼光进行阅读,希望为自己的创作寻找正确的方法和成功的案例。事实上优秀的作品往往可以满足学生不止单一方面的需要。但一本书不可能具备所有层面的功能,不同的部分往往承担着各自的责任,只有贯彻了整本书阅读的理念,才能集全面的教育于一体,充分利用学生宝贵的时间,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阅读心境
  整本书阅读并不意味着一本好书只值得全面阅读一遍。事实上读者阅读心境的不同直接影响着每次阅读的结果。例如对同一部作品,心情悲伤者与心情愉悦者所读出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理想的境界则是所谓的“虚静”,即以一种冲淡平和的客观状态去看待作品。不过教师对待学生阅读心境的态度应当是尊重的;在学生心境发生变化时,教师更应启发其以全新的态度去深入挖掘作品的教育功能。
  新课改呼唤着新理论、新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整本书阅读正是在这一新时期应运而生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的。唯有聚焦当下,心向未来,将学生视作发展的核心,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作为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我们培养出的才是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的合格接班人。
  [作者通联:郭嘉任,南京师范大学;
  陈宝祥,江苏常州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记叙文的写作,文通句顺、事件清晰已经不再是写作的终极目标。高中记叙文写作相对于初中而言,要有更深层次的追求。记叙文是一种记叙事件、描绘人物的文体,其最大的特点是要能以真情动真心。记叙文的写作要能“煽情”,真正地用真情打动读者。当然,这种“煽情”不是要违背客观真实,而是强调一种艺术的感染力。本文简要谈谈在记叙文写作中如何“煽情”。  一、挖掘素材的价值点  在写作中,我们要善于挖掘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呢,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是什么,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认为核心素养就是每个生命个体的生命质量,尤其是在知识技能、道德品质、性格心理中表现出的高质量的生命素质。“少年强则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语用。正如叶圣陶所说:“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语用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而语用能力的核心又是语言交际,包括口语交际和书面语交际。荣维东先生在《基于语用观的语文能力评价》中也强调:“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灵活得体地运用语言,并科学或艺术地达成交际意图”是以语用学为学理依据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之一。笔者认为,“微点·亮点”作文教学恰是回归语用本位进行作文教学实践的一个范例。一、
高中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社会、感悟生活、从正面去讴歌生活,这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唤起我们表达的欲望和创新的意识。关注热点,写好作文,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感悟热点,把身边与社会的事件写入作文,表现主题  凡写与社会内容相关的作文,必定与我们的生活积累有关。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说:学生的生活单调,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事实决非如此。那些来自生活的歌曲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如下列三首歌:其一
对于孔子,人们都很熟悉,但真正理解他的人却并不多。正如孔子所說:“莫知我夫!”对孔子其人,人们的认识有很大的分歧。有人认为他是高高在上的圣人,没有一点缺点,他所说的话,不管何时何地都是对的,都要照搬照做;有人认为孔子汲汲于官位,圆滑又虚伪,是为专制领导者帮腔的。这两种认识,前一种剥离孔子的人性,生搬硬套,执拗而褊狭,容易损害人的正常心性;后一种受“五四”以后反孔、反儒的影响,没有了解真正的孔子,了
“1913年年底,叶圣陶开始用文言写短篇小说,发表在《礼拜六》《小说海》等刊物上,前后两年共二十来篇”(叶至善,《叶圣陶集1·小说(一)·〈《穷愁》〉编后》),现收在《叶圣陶集》里的有14篇,应该说这是一座丰富的矿藏,值得我们好好挖掘。可惜的是近几十年来研究叶圣陶文言小说的大多着眼于其文学方面,如《叶圣陶的早期文言小说》(陈辽,《江苏师院学报》,198006),《走向写实主义的蹒跚步履——叶圣陶文
一、美国中学批判性思维语文课  美国教育推崇4C(The Four C?蒺s)培養目标,具体目标是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合作力(colabration)、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造力(creativity),这四项技能被认为是美国文化、科技和商业保持全球领先的必备武器。通过培养这四项技能,让学生学会处理海量信息,学会交流,学会自我导向学习。笔者曾作为上
美育教育是情感教育之一种,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其重要性相对突出。因此教师需要广泛收纳各篇章中的美育教育可能性,带领学生以此为切入点,实现篇章内容精髓的真正理解。现以《诗经·蒹葭》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蒹葭》是一首极为优美的古诗,其中可以提炼的美学元素相当丰富,如其意境、语言等,均是先秦美学的代表。若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其进行深入挖掘,相信定然可以使学生紧紧把握住这些美学元素,实现文本的深入赏析品
“引水方知开源不易”“开山之作最费力”“婴儿学走起步难”“头关不破二关难攻”上课也是如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是老师用教学语言把学生带到文本的世界,变“叫我学”为“我想学”的重要一步。好的导入像著作的序言,让读者馨香祷祝,像绽放的花儿发而幽香。请让我带您走进陌上,采集那迷人的芳香。   一、明知故问   在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涉江采芙蓉》一诗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芙蓉是一种什么
我们教学诗歌意象时,有时图省事,会让学生去记忆一些意象所对应的表情达意。这种做法应该是不可取的。  在我们语文课堂上,这种贴标签的现象的确还是存在的。  从思维发展的规律考量,人的认知总应该从形象过渡提升到抽象。  而形象就是对其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肤觉)等方面进行具体想象创造,让学生真的能够进入情境,感受到那“躲”在情境后面的情感。  比如学习《雨巷》时,诗歌中有几个核心意象:油纸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