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发表文章并非“难于上青天”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w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许多班主任勤于笔耕,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甚至著书立说,出版了一部又一部专著,赢得了教育人生的辉煌,也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这是可喜的。但是,令人叹息的现实是,一方面,教育报刊为缺乏有真知灼见、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而苦恼不已;一方面,广大班主任的智慧和才华“养在深闺人未识”。更多的班主任疏于动笔,如果在晋升职称需要有这方面的成果时,便不惜重金,买版面,获得“发表”文章的资格,“发表”后,与写作也就“拜拜”了;或者提起笔来写出文章,参加各种类型的收取评审费的征文比赛,获奖后,自然偃旗息鼓。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误认为发表文章“难于上青天”。
  其实,发表文章并非“难于上青天”,之所以畏难,是因为心里存在难以跨越的几道“坎”。
  第一道“坎”:门路之坎。投稿失败归咎于“朝里没人”,错误地认为,文章写得再好,杂志社没有朋友,发表不了就是板上钉钉。其实,这是误会。哪个杂志社不是视质量为生命,绝大多数编辑都是“以质取文”,而不是“以貌取人”。否则,版面上都是平庸的关系稿,报刊也就“寿终正寝”了。
  第二道“坎”:门户之坎。错误地认为,写文章是文科教师的专长,我不是教文科的,所以文章写不好,发表文章更是痴人说梦。难道教文科的,天生就有生花妙笔,就能下笔千言吗?鲁迅是学医的,却成为一代文豪。以一本《班主任兵法》驰名天下的万玮是学数学、教数学的。教什么学科,不是发表文章的决定因素。
  第三道“坎”:急功近利之坎。他们或许也曾写过稿,也曾投过稿,但是失败了,于是“金盆洗手”了。当初写稿,恨不得第一篇就可以发表;没有发表,他们或许投第二次;如果还是失败,他们就事不过三,再也不投稿了。于是,他们“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把写作把发表文章视为“难于上青天”。其实,发表文章也需要慢功夫。想一蹴而就,一举成功,第一声啼哭就“惊天地,泣鬼神”,那是不现实的。
  第四道“坎”:写作无用之坎。认为写作又不能当饭吃,没有什么用,说一千道一万,教好书上好课是至高无上的。教好书上好课,是正确的,但不是唯一的。写作是总结,是反思,是提升,这必然会使教学更上一层楼。我们是班主任,为培养青少年付出了青春和热血,这之间有多少故事值得我们珍藏,有多少真情给我们永恒的温馨,有多少教育情境让我们怦然心动,有多少失败让我们刻骨铭心。把这些记载下来,作为一生的财富,不为别人,为我们自己留下生命成长的痕迹,值得你用心血去笔耕。
  第五道“坎”:写作枯燥之坎。认为写作太累,爬格子太枯燥。其实,坚持写作,提升自己的水平,会获得无限的乐趣;文字变成铅字,会生发无穷的幸福。写作养成了习惯,就会忘记了疲劳,忘记了枯燥,就会乐而忘返。什么事情,只要产生了兴趣,就会“春风得意马蹄疾”,乐不思蜀。再简单的事情,缺乏兴趣,往往做不成。班主任工作不会天天歌舞升平,莺歌燕舞,教育就需要寂寞,需要沉静,需要“枯燥”。因为担忧枯燥而疏于写作,是缺乏追求的表现。
  第六道“坎”:自我菲薄之坎。有的人认为:“我不是写作的材料,从小作文就不好。我哪里能发表文章?”自己否定自己最可怕,自我菲薄,即使有写作的潜能,也扼杀在摇篮里了。其实,谁天生就是写作的材料呢?现在,不少教育报刊、教育出版社的编辑经常来邀稿,我的文章命中率比较高,有的青年朋友误以为我有写作的天赋。其实,我曾走过崎岖坎坷的路。上个世纪,投稿还是手写稿,我的字写得不好,怎么给编辑比较好的第一印象呢?我发现自己用蘸水笔尖写的字显得漂亮多了,而且蘸水笔尖物美价廉,写字写秃了,随即换上新的,一来二去竟然写秃了上百个。另外,我还珍宝似的收藏了上百封退稿信——那时报刊如果不采用稿件,还给作者发退稿信。英国小说家约翰·克里西年青时立志创作,埋头写了许多作品,却屡屡失败,竟然总计收到了743张退稿信,他毫不灰心,继续努力,终于获得成功。我曾是他的“追星族”,甚至还想与他争获退稿信的头把交椅。这些蘸水笔尖和退稿信见证了我付出的艰辛。我是从退稿信中走出来的。增强信心,发扬坚持不懈的精神,往往是发表文章的保证。
  发表文章,把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探索,自己的经验展示出来,让自己的文字变成公开发表的铅字,这应该说是每一位班主任的愿望。而要想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必须破除这几道“坎”。斩关才能夺隘。为此为青年班主任朋友支几个破“坎”之招。
  第一招:坚定信心。一线班主任鲜于动笔,而伟大的教育家必定诞生于那些敢于实践又善于思考的人中间,自己是班主任,是一线教师,有丰富的经验,最熟悉青少年,发表文章有优势,“舍我其谁”。找关系、买版面是丧失自信心的表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不要总是觉得人家比自己会写能写,你要有坚定的信心。
  第二招:积累资料,多多益善。有的人绞尽脑汁,难以成篇,这和积累不足有关。勤于积累丰富的素材,“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素材源源不断,写出来的文章才会鲜活新颖富有魅力。如果缺乏资料,硬挤牙膏,也难以写成好文章,发表就会难上加难。
  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凡尔纳一生记下上千本笔记,这是他积累的素材资料库。一本本震撼世界的科幻巨著就从这里诞生。班主任在工作中面对一届届迥然不同的班级、几十几百个性格各异的学生,是怎样对症下药而取得成效的,班级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建设,班集体的成绩与失败、光荣与耻辱,做好后进生转化的经验,班级工作的独特设计……这些都是无比珍贵的资料,应该随时随地积累下来。平时勤于积累,到写作时就可以做有米之炊。有时一闪的感悟、一瞬的火花,若不及时记下来,就会逝去。而珍贵的资料若不随时收录起来,一到用时就会“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留下遗憾。当然,最初的积累往往是幼稚的、低级的、零散的,但你持之以恒,积累的资料信息多了,自然就会逐渐由低级到高级、由零散到完整、由肤浅到深刻、由贫乏到丰富、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自觉到自觉。这样,你的写作必可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发表文章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第三招:写自己熟悉的,得心应手的。文章有各种体裁、诸多内容,有的人见别人写什么,不管自己是否熟悉,也硬着头皮去写。写得很艰难很艰辛,这样出笼的文章难有“一笑百媚生”的“花容月貌”,发表自然就“难于上青天”了。把写作过程当作记录自己工作与生活的过程,充实自己的过程,修炼自己的过程,挑战自己的过程,提高自己的过程。写自己熟悉的,就会得心应手,就容易写出打动编辑的好文章。
  第四招:先从小处写,不要写 鸿篇大论。如果自己觉得底气不足,那么最好从小处写,写自己点点滴滴的体会、经验、感受,“小”更容易驾驭,更容易精雕细刻,更容易成为精品。这样发表的几率高了,一旦发表,势必增强了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就能坚持写作。坚持写作,熟能生巧,就能多发表。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如果练笔起始阶段,就想写鸿篇巨著,就想一鸣惊人,不知水深浅,一个猛子就想成为游泳冠军。结果,力不从心,失败是自然而然的了。
  第五招: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树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发表文章的愿望,一举成功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想法。能够著书立说的班主任哪一个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哪一个没有经历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的锤炼?给自己设定一个投稿失败线,不要设定为第一篇要成功,第二篇、第三篇要成功,设定十篇失败线,给自己一个比较宽松的时间。
  第六招:研究教育报刊,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文章写好了,投稿到哪家教育报刊比较合适?每家教育报刊,都有独特的编辑思想,独特的风格,独特的栏目,独特的重点……了解这些,投稿就有的放矢,命中率会高。再有,研究问题探讨的进展状况也是十分必要的。否则,这家报刊刚刚集中刊发了关于疏导学生心理的系列文章,你又把相关文章投给这家报刊,没有超越原先的高度,人家肯定不会采用:你的文章没有人家已经发表的文章的高度与新意,想发表文章自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班主任发表文章并非“难于上青天”,如若不信,不妨一试。附:投寄稿件提高发表率要则
  一、提高稿件质量
  二、关注前沿问题
  三、预测稿件价值
  可以预测一下文章的发表价值:文章要解决什么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主要给读者什么观点与工作参考?同类文章大致有多少,发表后反响如何?自己的稿件在同类题材中有哪些新观点、新方法、新事例、新信息?这篇稿件主要是让哪些读者看的?稿件的形式、写法、内容、素材,能符合读者的口味吗?……
  四、讲究投稿技巧
  1,了解报刊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报刊。如果你准备向某一家报刊投稿,应该先了解该报刊的办刊宗旨、读者时象、作者层次,是面向全国还是只面向本地区;了解报刊的内容、所设的栏目;了解刊期,是半月刊、月刊,还是双月刊、季刊;了解报刊的特色,对稿件有什么要求;了解该报刊是否刊登了征稿启事,如果登了,就要注意其中提出的要求和期限;了解该报刊曾经发表了什么文章,特别是与你要投寄的稿件相关的文章……总之,“投其所好”是投稿的诀窍。
  2,研究投稿的时效,抓住适当的时机。
  3,研究栏目的特点,对准适当的栏目。
  4,注意调整修改,丰富文章内容。
  五、注意细节问题
  1,电子稿件要认真校对,不能出现错别字,标点要正确。一定要一丝不苟。
  2,稿件篇幅要根据报刊的需要而定,一般以1500~5000字为宜。
  3,稿件要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详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工作单位……
  4,不要一稿多投。
  5,主动与编辑联系。在投稿时,可以顺便附上一封短信,说明一些情况,以便以后进一步联系。
  
  (栏目编辑 李菁)
其他文献
在我的地理课上,一个名叫杨羽的男生旁若无人地在底下做着他自己的事,我很想提醒他一下,于是走到他身边,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慢悠悠地站起身来却一言不发。我示意他坐下,并悄悄地提醒他说:“要好好听课!”他却很大声地回了我一句:“我听课了啊,只是不会而已!”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看着我。其他学生听了,都莫名其妙地把头转了过来,我也颇感意外:我善意的提醒,他不领情倒也算了,反而振振有词!我耐住性子又平和地对他说
期刊
上午上班时,办公室的陈老师说,他从《读者》上读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大致是说:如今这社会,谁如果觉得离了自己地球就不转了,那他肯定是一个“神经病”。听了陈老师的话,我暗暗告诫自己:以后在单位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儿!  地球离了谁都照转,那如果谁离了地球呢?谁又是我的“地球”呢……想到这里,我一下子兴奋起来,于是就很认真地思考:谁是我的“地球”呢?  首先想到的是六岁的儿子。我很肯定地对自己说:儿
期刊
课间,我站在教室里“等课”。站得有点累了,就拉过讲台上的椅子准备坐下来休息一下。这把椅子是班级专门为老师课间休息配备的。  我把椅子拉过来,却发现有要“散架”的感觉,摇摇晃晃不适坐。我细细观察了一下,原来是榫铆接口处的“木砧夹塞”掉失了,导致这椅子的结构松散起来,才有摇晃的感觉。我正要布置班干部找时间修理一下,谁知上课铃响了,我只好先上课。  刚刚开始讲课,赵晓晓却迟到了,手里拎着一根雪糕站在教室
期刊
这是一部电影的名字。  而我想到的是生命的话题。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有起点,当然也有终点,中间是一段或长或短的过程。起点是从你出生的那一刻便决定了的。至于终点在何处,一开始,谁也难以预料:或在百里开外,或在几十里开外,或者就在离起点不远的旁边;景致也许同样殊异:或在山之高,可观风景无限;或在渊之深,四周是如墨的黑暗;或者是一片平野,无甚奇景伟象,却也平静而美好。而你到达终点之前必先经过一段平凡或
期刊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他的一生可谓都在与苦难和不幸搏斗。  林肯出身贫寒,幼年丧母,穷困到没有钱上学。23岁时,林肯与他人合资做生意,结果公司倒闭,债台高筑。林肯本可以钻个法律空子赖账,但他坚持自己还债,经历了14年的负债生活,终于还清了债务。  从25岁起,林肯就开始竞选公职,却一次又一次输掉了重大的竞选。特别是1854年与1858年两次竞选伊利诺斯州参议员时,都以相当接近的选票数
期刊
活动背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它对我们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青少年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少能有让自己为之奉献一生的理想。所以借助这次班会让学生确立明确的方向,努力的目标。活动过程:  第一篇章同唱一首歌,感受《真心英雄》  请全体同学随着音乐声共同演唱《真心英雄》。学生可以随意就座或者和自己的好朋友结伴而坐。  (音乐停)  主持人问:英雄应该是什么样的?  学生A:
期刊
一、活动目的  让爱情教育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学课堂,引导学生自己去面对青春期的情感困惑,并寻找到解决的途径;为学生未来生活中将要遇到的爱情问题的处理奠定一个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基础。  二、活动准备  1,要求学生搜集爱情经典故事、言论、诗歌,并围绕讨论题写好发言提纲。  2,制作班会课件。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  今天我和大家聊聊爱情这个话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世界原本不分男人与女人,
期刊
活动理念  由于我国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在校单亲学生已形成一定的群体。如何对单亲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单亲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理念,就是帮助孩子走出失去父亲或者母亲的阴影,让他们跟正常孩子一样享受到爱的呵护、陪伴和温暖。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极端心理,独来独往,不愿意和班级其他同学一起活动,他们看上去很孤独,内心自卑、脆弱,会产生很多正常家庭的孩子不会有的想法。单亲家庭
期刊
什么是“祥林嫂式强化”?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祝福》里的主人公。她的儿子被狼吃掉后,逢人就倾诉:“我真傻,真的,……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央人出去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地捏着那只小篮呢……”  开始时,这个故事颇有效,女人们“陪出许多眼泪来”,即使老女人也会“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  后来,祥林嫂只是反复诉说着那个悲惨的故事。但“强化”逐
期刊
最近发现班内周日返校学生三五成群,热火朝天地议论着什么。我一上凑,孩子们的喜笑颜开立刻僵硬在脸上,不再言语。“到底什么事,这么神秘?”满腹疑惑的我把班长请到办公室。“老师,我们都在聊偷菜的事,咱班的QQ就你没开辟农场了,很好玩的。”我知道“偷菜”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游戏,但我目前尚属游戏盲。“怎么好玩法?”随便的一问,没想到触及了班长的兴奋神经,他用了不到5分钟就帮我申请了农场,教会了我如何买种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