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东北部教育界的一颗新星,佳木斯大学通过实施“创新育人模式,培养‘四得’应用型人才”战略,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为合理的办学层次、结构和规模。佳木斯大学正以其巨大的磁力吸引着八方学子,成为培养新世纪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找准定位的创新教育
创新,对于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政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教育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阵地,无论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佳木斯大学把创新育人模式融入素质教育之中,使之开花结果。
佳木斯大学,是祖国东北边陲三江大地上仅有的一所本科大学。学校以育人为根本,坚持多规格、多层次培养人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以科学发展观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一所全省学科门类最多、规模较大、实力较为雄厚的省属重点建设的地方综合大学。学校拥有54个本科专业,21个专科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医学、农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十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25109人。
植根于三江沃土之上,佳木斯大学找准了自己的定位——面向边疆、服务龙江、辐射全国,重点满足黑龙江省的经济建设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和广大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简称“四得”)的应用型人才。
“四得”融合,相得益彰。“学得好”是基础,“下得去”是保证,“用得上”是目的,“留得住”是根本。“学得好”,就是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口径的专业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做到一专多能。“下得去”,学生毕业愿意到基层、边疆去工作。“用得上”,学生就业面较宽,适应性强。“留得住”,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坚持多年不离基层并作出成绩。
学校各学科、各专业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创造各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便学生能“学得好”、“用得上”。通过招生制度改革,就业指导教育,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使毕业生能“下得去”、 “留得住”,延长服务期。
探索育人新模式
各专业根据大学提出的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高的“四得”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探索出不同类型的、行之有效的育人模式。
1.“语言+方向”模式
“语言+方向”的内涵是指在以外国语言教学的同时,增设非外语的专业方向课程,方向课的课程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开设并适时调整,同时提供三个(每个方向由五至六门课程构成)以上的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使学生在掌握外国语言的同时,又具备某种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培养既懂外语又拥有某项专业技能的“一专多能、一才多用”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
“语言+方向”模式是外国语言类专业经多年实践探索形成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应用外语专业如应用英语、应用日语和应用俄语专业提出并实施,也推广到了重在涉外的旅游专业,转型为“旅游+外语”,即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外语学时的比例(约占教学计划1/5)。
“语言+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经多年实践,成效卓著,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率几近100%。这一模式也为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及办学模式提供了一份颇具参考价值的范例。
2.“学历+资格证书”模式
“学历+资格证书” 和“双学位”是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又一个新模式。学校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药学、制药工程、汉语言文学(含师范类)、英语(含师范类)、日语等13个专业,以培养“基础宽厚、就业面广,一专多能、一人多证”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允许优秀学生选择主修以外的辅修某一专业攻读第二学位,或在校期间考取一些社会急需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可获得“双学位”或“学历+资格证书”。
学生获得了“双学位”或“学历+资格证书”,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如药学、制药工程专业,从2000年开始招生的185人中,获得双学位证书的有159人,占85.95%。2005届毕业生168人中,有73人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占43.45%。学校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三个专业,与中国焊接培养与资格认证委员会合作,从2000级本科生开始开展国际焊接工程师的资格认证工作,通过培训目前已有29人获得了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为拓宽非师范类学生就业门路,学校鼓励他们考取教师资格证,仅2004年就有260名学生获得该证书。
3.“两个并重”模式
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适应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探索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基础与专业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其突出之处是重视理论的同时,并不淡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是全部打乱的大学科、大模块的教学体制,而是将基础与专业有机结合,那些经历史证明较为成熟的专业课程继续保留,并合理配置课程,使理论与实践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两个并重”培养模式在加强理论教学时,坚持“三个一体化”的原则:融专业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实践与理论教学为一体。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强化六个措施:各专业普遍安排了主干学科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选取来自生产、科研和设备研制等的真实课题;加大毕业设计的时间和任务,增加产品设计的环节,加强校企联合,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等;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提倡多开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确保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实习环节;加大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力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具备了更为突出的实践能力,满足了地方和基层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4.“师范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强化师范教育的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是学校师范类专业,尤其是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地理科学三个理科师范类专业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形成的模式。根据师范类学生毕业后将主要从事课堂教学工作的特殊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环节,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总体教学质量,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及技术技巧;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并探讨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其教学能力的强化训练,促其提高素质,尽快成长;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学校积极承担了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开展了“创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学生参与提出了若干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模型;开发了百余种课件,制作了400余种教具标本。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活动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的研究,使多名学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实现了学校此类奖项的历史性突破。
5.多模式并举
学校各学院都依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推出了各自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举措。如:为强化应用型经贸人才的培养,将“校企联谊”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活动,以利于同经贸部门、公司企业开展教学与经贸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为适应面向地方的要求,增设了赫哲族文化、黑龙江民俗、三江区域文明史、当地作家评传、农垦文化等选修课程。为适应面向工程一线培养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要求,制定了突出实践的教学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成了土工、建筑、测量、结构等实力雄厚的专业实验室等。
“四得”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推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佳木斯大学“以人为本”多样化的育人模式保证了学生“学得好、用得上”,满足了社会的各种需要;而面向地方与基层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则为学生“下得去、留得住”提供了广大的舞台空间。建校以来,为国家输送各类专业人才37万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位居省内前列。200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1.5%。
据调查,佳木斯大学大量的毕业生活跃在边陲城镇、三江大地、龙江沃土,在各条战线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遍及黑龙江省医疗卫生、工矿企业、文教、科研、党政机关等各个领域,多数成为骨干力量,还有相当一批毕业生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如在医药界,以“哈医药”为龙头的“北药经济”中的大部分管理和技术人员出自该校的药学和制药工程专业,佳木斯大学毕业生姜林奎是“哈医药”集团的领军人物,担任哈医药集团总经理和三精药业董事长,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另外,在华北制药、锦州制药等集团也有该校大批毕业生。在三江地区的教育界,特别是各中学,绝大多数的教学骨干都是佳木斯大学的毕业生,有的单位佳木斯大学毕业生人数甚至达到职工总数的1/2。在黑龙江省工业企业界,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等全省各地的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如东轻、三大动力、工量具集团、哈航、齐车辆厂、佳联、佳煤机公司、黑龙江金龙管材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许多技术骨干都是佳木斯大学的毕业生,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正如在哈尔滨市举行的“优秀毕业生座谈会”上一些毕业生表示的:“佳大培养的毕业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特别是机械加工行业所不能或缺的!”佳木斯大学的广大毕业生历经艰苦创业,不懈努力,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各行各业、不同职务的佼佼者也不乏其人,如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协和医大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何维教授;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夏原教授;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副部长袁永林少将;哈尔滨玛得利智能电器有限公司总裁姜佩军;我国最大的联合收割机制造厂家——迪尔佳联有限公司高级主任设计师庞凤斌;农民的好医生战胜军…… 还有外语学院98级俄语专业毕业生吴高林,他于1999年被评为“青岛市十佳导游员”,同年又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百名导游员”荣誉称号。“佳大”可谓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
数十年风雨兼程,数十年春华秋实。如今的“佳大”已能“龙头舞起傲苍穹”。数十年来,“佳大”人通过不断探索,如今正以自己独特的育人模式,实现着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推动龙江经济发展,服务中华大地的宏伟梦想。
找准定位的创新教育
创新,对于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政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教育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阵地,无论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佳木斯大学把创新育人模式融入素质教育之中,使之开花结果。
佳木斯大学,是祖国东北边陲三江大地上仅有的一所本科大学。学校以育人为根本,坚持多规格、多层次培养人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以科学发展观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一所全省学科门类最多、规模较大、实力较为雄厚的省属重点建设的地方综合大学。学校拥有54个本科专业,21个专科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医学、农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十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25109人。
植根于三江沃土之上,佳木斯大学找准了自己的定位——面向边疆、服务龙江、辐射全国,重点满足黑龙江省的经济建设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和广大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简称“四得”)的应用型人才。
“四得”融合,相得益彰。“学得好”是基础,“下得去”是保证,“用得上”是目的,“留得住”是根本。“学得好”,就是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口径的专业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做到一专多能。“下得去”,学生毕业愿意到基层、边疆去工作。“用得上”,学生就业面较宽,适应性强。“留得住”,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坚持多年不离基层并作出成绩。
学校各学科、各专业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创造各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便学生能“学得好”、“用得上”。通过招生制度改革,就业指导教育,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使毕业生能“下得去”、 “留得住”,延长服务期。
探索育人新模式
各专业根据大学提出的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高的“四得”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探索出不同类型的、行之有效的育人模式。
1.“语言+方向”模式
“语言+方向”的内涵是指在以外国语言教学的同时,增设非外语的专业方向课程,方向课的课程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开设并适时调整,同时提供三个(每个方向由五至六门课程构成)以上的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使学生在掌握外国语言的同时,又具备某种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培养既懂外语又拥有某项专业技能的“一专多能、一才多用”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
“语言+方向”模式是外国语言类专业经多年实践探索形成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应用外语专业如应用英语、应用日语和应用俄语专业提出并实施,也推广到了重在涉外的旅游专业,转型为“旅游+外语”,即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外语学时的比例(约占教学计划1/5)。
“语言+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经多年实践,成效卓著,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率几近100%。这一模式也为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及办学模式提供了一份颇具参考价值的范例。
2.“学历+资格证书”模式
“学历+资格证书” 和“双学位”是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又一个新模式。学校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药学、制药工程、汉语言文学(含师范类)、英语(含师范类)、日语等13个专业,以培养“基础宽厚、就业面广,一专多能、一人多证”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允许优秀学生选择主修以外的辅修某一专业攻读第二学位,或在校期间考取一些社会急需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可获得“双学位”或“学历+资格证书”。
学生获得了“双学位”或“学历+资格证书”,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如药学、制药工程专业,从2000年开始招生的185人中,获得双学位证书的有159人,占85.95%。2005届毕业生168人中,有73人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占43.45%。学校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三个专业,与中国焊接培养与资格认证委员会合作,从2000级本科生开始开展国际焊接工程师的资格认证工作,通过培训目前已有29人获得了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为拓宽非师范类学生就业门路,学校鼓励他们考取教师资格证,仅2004年就有260名学生获得该证书。
3.“两个并重”模式
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适应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探索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基础与专业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其突出之处是重视理论的同时,并不淡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是全部打乱的大学科、大模块的教学体制,而是将基础与专业有机结合,那些经历史证明较为成熟的专业课程继续保留,并合理配置课程,使理论与实践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两个并重”培养模式在加强理论教学时,坚持“三个一体化”的原则:融专业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实践与理论教学为一体。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强化六个措施:各专业普遍安排了主干学科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选取来自生产、科研和设备研制等的真实课题;加大毕业设计的时间和任务,增加产品设计的环节,加强校企联合,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等;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提倡多开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确保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实习环节;加大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力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具备了更为突出的实践能力,满足了地方和基层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4.“师范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强化师范教育的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是学校师范类专业,尤其是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地理科学三个理科师范类专业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形成的模式。根据师范类学生毕业后将主要从事课堂教学工作的特殊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环节,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总体教学质量,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及技术技巧;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并探讨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其教学能力的强化训练,促其提高素质,尽快成长;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学校积极承担了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开展了“创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学生参与提出了若干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模型;开发了百余种课件,制作了400余种教具标本。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活动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的研究,使多名学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实现了学校此类奖项的历史性突破。
5.多模式并举
学校各学院都依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推出了各自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举措。如:为强化应用型经贸人才的培养,将“校企联谊”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活动,以利于同经贸部门、公司企业开展教学与经贸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为适应面向地方的要求,增设了赫哲族文化、黑龙江民俗、三江区域文明史、当地作家评传、农垦文化等选修课程。为适应面向工程一线培养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要求,制定了突出实践的教学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成了土工、建筑、测量、结构等实力雄厚的专业实验室等。
“四得”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推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佳木斯大学“以人为本”多样化的育人模式保证了学生“学得好、用得上”,满足了社会的各种需要;而面向地方与基层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则为学生“下得去、留得住”提供了广大的舞台空间。建校以来,为国家输送各类专业人才37万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位居省内前列。200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1.5%。
据调查,佳木斯大学大量的毕业生活跃在边陲城镇、三江大地、龙江沃土,在各条战线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遍及黑龙江省医疗卫生、工矿企业、文教、科研、党政机关等各个领域,多数成为骨干力量,还有相当一批毕业生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如在医药界,以“哈医药”为龙头的“北药经济”中的大部分管理和技术人员出自该校的药学和制药工程专业,佳木斯大学毕业生姜林奎是“哈医药”集团的领军人物,担任哈医药集团总经理和三精药业董事长,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另外,在华北制药、锦州制药等集团也有该校大批毕业生。在三江地区的教育界,特别是各中学,绝大多数的教学骨干都是佳木斯大学的毕业生,有的单位佳木斯大学毕业生人数甚至达到职工总数的1/2。在黑龙江省工业企业界,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等全省各地的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如东轻、三大动力、工量具集团、哈航、齐车辆厂、佳联、佳煤机公司、黑龙江金龙管材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许多技术骨干都是佳木斯大学的毕业生,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正如在哈尔滨市举行的“优秀毕业生座谈会”上一些毕业生表示的:“佳大培养的毕业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特别是机械加工行业所不能或缺的!”佳木斯大学的广大毕业生历经艰苦创业,不懈努力,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各行各业、不同职务的佼佼者也不乏其人,如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协和医大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何维教授;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夏原教授;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副部长袁永林少将;哈尔滨玛得利智能电器有限公司总裁姜佩军;我国最大的联合收割机制造厂家——迪尔佳联有限公司高级主任设计师庞凤斌;农民的好医生战胜军…… 还有外语学院98级俄语专业毕业生吴高林,他于1999年被评为“青岛市十佳导游员”,同年又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百名导游员”荣誉称号。“佳大”可谓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
数十年风雨兼程,数十年春华秋实。如今的“佳大”已能“龙头舞起傲苍穹”。数十年来,“佳大”人通过不断探索,如今正以自己独特的育人模式,实现着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推动龙江经济发展,服务中华大地的宏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