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证报告质量的六条原则(上)
阅读要点:
平衡性、可比性、准确性、时效性、清晰性和可靠性六大原则,对企业如何保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从内容到形式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平衡性要求报告对正面、负面信息都要客观披露;可比性要求披露的信息有助纵横对比;准确性对信息的定性和定量提出具体要求。
一、平衡性原则
1.定义
平衡性原则是指报告应该反映机构的正面和负面的业绩,确保对整体的业绩有客观的评价。
2.解读
平衡性原则要求报告的总体内容应该是对机构可持续发展业绩的客观描述,应该避免筛选、遗漏或者影响用户决策或判断的表述形式。报告应该包含正面、负面的业绩内容,以及会影响到利益相关方决策的实质性问题。报告还应该清楚地区分客观描述的信息和报告机构的解释信息。
下列问题有助于测试报告的质量是否达到平衡 :是否同时报告了正面的和负面的业绩情况?报告中信息披露采用的格式能否让读者了解到机构每年正面和负面业绩的变化趋势?
因此,根据平衡性原则,首先在选择和披露信息时要避免偏见,努力以平衡的形式表述企业业绩;报告议题的选择应该以其实质性为基础,而不是以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好处为考虑,强调客观事实,既报喜也报忧;信息解释与事实陈述应明确区分,以使读者对企业的业绩能够做出全面评价。
3.范例
中石油《2006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总经理致辞”中,对公司的安全环保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2006年公司在安全环保重大隐患治理中取得阶段性成果,应急处理能力得到提高,安全环保指标有所改善。但仍有6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庆开县天然气井漏事故发生,安全环保形势依然严峻。”坦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能增加报告的客观性和平衡性,也能显示公司负责的态度和决心。
二、可比性原则
1.定义
可比性原则是指报告的信息应该让利益相关方能够分析该机构一段时期表现的变化,并有助于与其他机构进行比较分析。
2.解读
可比性是评估绩效所必需的,该原则的应用有两个基本的要求:一是使用报告的利益相关方可根据报告所披露的经济、社会及环境绩效来比较报告机构以往的绩效、目标 ;二是使用报告的利益相关方可以用它来和其他机构的相关绩效进行对比。
因此,一致性有助于可比性的应用,它主要是强调保持计算数据的方法、报告设计、方法说明和信息准备中方法和假设的相同。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特定机构和利益相关方而言,议题也会改变,报告的内容也要随之发展。然而,在实质性原则所选择的内容中,机构要确保一致性。一旦报告的界限、范围和周期(包括指标的设计、定义和使用)发生变化,报告机构应当尽可能重新声明现有的披露内容与历史数据,以确保信息和对比是可靠的、有意义的。如果没有提供重新声明,报告机构应当说明披露现有信息的原因和影响。
下列问题有助于测试和判断报告是否具有可比性:(1)报告及其包含的信息能够进行年度比较;(2)机构的绩效可以与适当的基准比较;(3)报告的界限、范围、周期的长短或者报告信息的明显变化都能被识别和解释;(4)如果可能的话,报告要采用公认的协议如GRI指标的技术协议来编辑、测量和披露信息;(5)可能的话,报告要使用GRI的行业附录。
3.范例
ExxonMobile公司2006年度企业公民报告的“工作场所”部分,阐述了公司在全球健康和安全方面的目标是实现零工伤和疾病,构建无事故的工作场所和文化以实现简单而明确的工作场所目标——“无人受到伤害”。为此,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采用了“经营诚信管理体系”,在过去15年间使公司的健康与安全绩效取得巨大改善。为了说明这一转变,报告以图示描述公司从1994-2006年间公司、合同商以及美国石油组织制定的行业基准的“造成缺勤的工伤和疾病率”和“总的可记录事故率”。运用图示,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公司与自身历年的绩效相比所取得的进步,同时,也很清楚公司与其合同商的对比,并且对公司绩效与行业基准的差距也一目了然,使公司在健康与安全管理方面的绩效与自身、其他机构和行业基准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三、准确性原则
1.定义
准确性原则是指报告的信息应准确、详细,使利益相关方能正确评估报告机构的绩效。
2.解读
准确性原则主要是针对报告中的信息。对经济、环境、社会议题和指标的披露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从定性描述到定量衡量都可以应用。由于信息的性质和使用不同,因此,表现信息准确性的特征也有差异。例如,定性信息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述的清晰、详尽和平衡程度。但是,定量信息的准确性可能取决于收集、编辑和分析数据的具体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信息应当准确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对信息的使用意图。有些决策对信息披露有相对较高的准确性要求。
下列问题有助于判断和检测报告内容的准确性:(1)报告要指出已测量过的数据;(2)要充分说明测量数据的收集方式和计算基础,并且可以重复类似的结果;(3)定量数据的误差不能够影响利益相关方对绩效评估得出合适的结论;(4)报告要指出估算的数据以及为估算所采用的基本假设和方法,或者这些信息的来源;(5)报告中定性描述要以其他报告的信息和可利用的证据为基础。
3.范例
准确性是许多优秀报告的基本特征,客观的文字描述和准确的数据都是准确性的基本前提。为展现机构在某一议题的绩效,报告通常要借助文字和数据,并会描述如何保证所提供数据的质量。
在联合利华公司2006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为了披露其在生态效率方面的绩效,在报告第26页的“生态绩效”(Eco-efficiency Performance)方面,联合利华的目标是提高制造经营中的生态绩效,减少使用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为此,报告以文字与图表结合的方式和以实际的指标描述公司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成果和不足。报告采用了4个图表,其中3个是以具体指标和数据来说明公司过去几年生态绩效的表现,而同时以文字进一步补充,说明这些数据的来源、含义以及依据的体系。同时清楚地说明2006年数据的界定,是包括70个国家317个厂址的环境绩效数据,其中6个是新增的厂址,25个是被关闭或出售的并且没有提供数据,同时有两个合并为一个公司共同提供数据。报告还用一个图表列出了公司2002~2006年环境方面遭到的起诉和罚款,并用文字说明其原因。
(编者注:限于篇幅,本文将保证报告质量的六条原则分上下两篇刊出,且对部分有助对基本原则加深理解的范例作了删减,详情请阅殷格非、李伟阳主编的《如何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一书。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年1月版。联系人:黄水池 电话:010-62137913转811)
阅读要点:
平衡性、可比性、准确性、时效性、清晰性和可靠性六大原则,对企业如何保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从内容到形式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平衡性要求报告对正面、负面信息都要客观披露;可比性要求披露的信息有助纵横对比;准确性对信息的定性和定量提出具体要求。
一、平衡性原则
1.定义
平衡性原则是指报告应该反映机构的正面和负面的业绩,确保对整体的业绩有客观的评价。
2.解读
平衡性原则要求报告的总体内容应该是对机构可持续发展业绩的客观描述,应该避免筛选、遗漏或者影响用户决策或判断的表述形式。报告应该包含正面、负面的业绩内容,以及会影响到利益相关方决策的实质性问题。报告还应该清楚地区分客观描述的信息和报告机构的解释信息。
下列问题有助于测试报告的质量是否达到平衡 :是否同时报告了正面的和负面的业绩情况?报告中信息披露采用的格式能否让读者了解到机构每年正面和负面业绩的变化趋势?
因此,根据平衡性原则,首先在选择和披露信息时要避免偏见,努力以平衡的形式表述企业业绩;报告议题的选择应该以其实质性为基础,而不是以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好处为考虑,强调客观事实,既报喜也报忧;信息解释与事实陈述应明确区分,以使读者对企业的业绩能够做出全面评价。
3.范例
中石油《2006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总经理致辞”中,对公司的安全环保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2006年公司在安全环保重大隐患治理中取得阶段性成果,应急处理能力得到提高,安全环保指标有所改善。但仍有6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庆开县天然气井漏事故发生,安全环保形势依然严峻。”坦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能增加报告的客观性和平衡性,也能显示公司负责的态度和决心。
二、可比性原则
1.定义
可比性原则是指报告的信息应该让利益相关方能够分析该机构一段时期表现的变化,并有助于与其他机构进行比较分析。
2.解读
可比性是评估绩效所必需的,该原则的应用有两个基本的要求:一是使用报告的利益相关方可根据报告所披露的经济、社会及环境绩效来比较报告机构以往的绩效、目标 ;二是使用报告的利益相关方可以用它来和其他机构的相关绩效进行对比。
因此,一致性有助于可比性的应用,它主要是强调保持计算数据的方法、报告设计、方法说明和信息准备中方法和假设的相同。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特定机构和利益相关方而言,议题也会改变,报告的内容也要随之发展。然而,在实质性原则所选择的内容中,机构要确保一致性。一旦报告的界限、范围和周期(包括指标的设计、定义和使用)发生变化,报告机构应当尽可能重新声明现有的披露内容与历史数据,以确保信息和对比是可靠的、有意义的。如果没有提供重新声明,报告机构应当说明披露现有信息的原因和影响。
下列问题有助于测试和判断报告是否具有可比性:(1)报告及其包含的信息能够进行年度比较;(2)机构的绩效可以与适当的基准比较;(3)报告的界限、范围、周期的长短或者报告信息的明显变化都能被识别和解释;(4)如果可能的话,报告要采用公认的协议如GRI指标的技术协议来编辑、测量和披露信息;(5)可能的话,报告要使用GRI的行业附录。
3.范例
ExxonMobile公司2006年度企业公民报告的“工作场所”部分,阐述了公司在全球健康和安全方面的目标是实现零工伤和疾病,构建无事故的工作场所和文化以实现简单而明确的工作场所目标——“无人受到伤害”。为此,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采用了“经营诚信管理体系”,在过去15年间使公司的健康与安全绩效取得巨大改善。为了说明这一转变,报告以图示描述公司从1994-2006年间公司、合同商以及美国石油组织制定的行业基准的“造成缺勤的工伤和疾病率”和“总的可记录事故率”。运用图示,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公司与自身历年的绩效相比所取得的进步,同时,也很清楚公司与其合同商的对比,并且对公司绩效与行业基准的差距也一目了然,使公司在健康与安全管理方面的绩效与自身、其他机构和行业基准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三、准确性原则
1.定义
准确性原则是指报告的信息应准确、详细,使利益相关方能正确评估报告机构的绩效。
2.解读
准确性原则主要是针对报告中的信息。对经济、环境、社会议题和指标的披露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从定性描述到定量衡量都可以应用。由于信息的性质和使用不同,因此,表现信息准确性的特征也有差异。例如,定性信息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述的清晰、详尽和平衡程度。但是,定量信息的准确性可能取决于收集、编辑和分析数据的具体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信息应当准确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对信息的使用意图。有些决策对信息披露有相对较高的准确性要求。
下列问题有助于判断和检测报告内容的准确性:(1)报告要指出已测量过的数据;(2)要充分说明测量数据的收集方式和计算基础,并且可以重复类似的结果;(3)定量数据的误差不能够影响利益相关方对绩效评估得出合适的结论;(4)报告要指出估算的数据以及为估算所采用的基本假设和方法,或者这些信息的来源;(5)报告中定性描述要以其他报告的信息和可利用的证据为基础。
3.范例
准确性是许多优秀报告的基本特征,客观的文字描述和准确的数据都是准确性的基本前提。为展现机构在某一议题的绩效,报告通常要借助文字和数据,并会描述如何保证所提供数据的质量。
在联合利华公司2006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为了披露其在生态效率方面的绩效,在报告第26页的“生态绩效”(Eco-efficiency Performance)方面,联合利华的目标是提高制造经营中的生态绩效,减少使用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为此,报告以文字与图表结合的方式和以实际的指标描述公司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成果和不足。报告采用了4个图表,其中3个是以具体指标和数据来说明公司过去几年生态绩效的表现,而同时以文字进一步补充,说明这些数据的来源、含义以及依据的体系。同时清楚地说明2006年数据的界定,是包括70个国家317个厂址的环境绩效数据,其中6个是新增的厂址,25个是被关闭或出售的并且没有提供数据,同时有两个合并为一个公司共同提供数据。报告还用一个图表列出了公司2002~2006年环境方面遭到的起诉和罚款,并用文字说明其原因。
(编者注:限于篇幅,本文将保证报告质量的六条原则分上下两篇刊出,且对部分有助对基本原则加深理解的范例作了删减,详情请阅殷格非、李伟阳主编的《如何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一书。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年1月版。联系人:黄水池 电话:010-62137913转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