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萨氏的话揭示了语言与文化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萨丕尔在这里所说的“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的这种文化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谓的那种大而化之的文化范畴,而是一种具体化的,或者说狭义话的文化——民俗文化。民俗是大文化的重要部分。
同时,语言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因而,语言在反应和表现民俗文化上就具有了丰富多彩的路子。方言就是其中之一。方言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大多数的方言虽然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自然语言,但是不置可否:方言与共同语(例如我国各地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甚至语法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也正是这些差异使得方言在表现民俗文化时各具特色。由于方言与民俗存在天成的、经常而普遍的规律性关系,以方言为突破口,运用民俗学的学科视角来审视和考察方言中的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将是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本文将以笔者的家乡语言——桂林方言为例来展开这一命题。
一、桂林方言
据考证,桂林方言开始形成于元代,这与中国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的雏形——官话的形成时间大体一致。桂林方言是西南官话的典型代表。元明清三代,桂林话就已经是西南各省人民行政、商贸和文化交流的官方通行语言。
桂林方言与广西其他方言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在广西方言之中,桂林方言之温柔糯软的名气不亚于中国各地方言中的至柔的吴侬软语;它既不像柳州话那般泼辣硬脆,说话人语速一快仿佛听九二式重机枪响;也不似南宁白话、客家话那般晦涩难懂,让外地人听来如坠云雾不辨南北。桂林方言中存在着许多与普通话相去甚远的特殊词汇(如谈板路、小把爷、裸水、狗肉),也正是这些特殊的词汇生动活泼地表现着桂林特有的民俗风情。
二、桂林方言中的民俗文化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方言单位概括指称民俗事象。在桂林地区,每逢春节、元宵等重大民俗节日,各地均有舞龙的习俗。龙由若干节组成,末尾一届,是为尾巴龙。因此在桂林方言中有“耍尾巴龙”一说。后来,随着这个词汇语用范围的扩大,逐渐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在评比、考试、竞赛中,成绩不佳,居于末位;第二,方言单位具体陈述民俗事象。在桂林的街头巷尾流行着这样一句歌谣:排排坐,吃糯糯,糯糯香,请姑娘,姑娘来得早,吃碗芋头饱,姑娘来得晏(读暗音),吃碗芋头饭,姑娘来得迟(读齐音),吃碗芋头皮。歌谣反映了桂林人的两个饮食习惯:喜欢吃糯米饭和芋头。由于亚热带季风的适宜气候和比较充足的田地,桂林人在种植水稻之外,通常会把糯米作为经济作物来种植。逢年过节,用糯米包糍粑或者粽子,或者制作各种小吃。而芋头,在桂林地区的种植范围更为广泛,其中的荔浦芋头更是闻名遐迩。它肉质细腻,具有特殊的风味。同时个头大,芋肉白色、质松软者品质上等;第三,方言单位旁涉夹带民俗事象。桂林人“聊天”的说法叫做“谈板路”。关于“谈板路”有两种来由:其一,“板路”源于民间,根在桂剧。旧时桂林人不分男女老少,随口都能唱出几段桂戏。民间的桂戏清唱组织(俗称“耍坐场”)随处都有,有些桂戏迷还登台票戏。唱桂戏的人,不管是清唱,登台票戏或是职业演员唱戏,都要精通戏中唱腔的“板”和“路”。板是板眼(即节拍);路就是这段唱腔是唱北路(京剧叫西皮)还是唱南路(京剧叫二簧)。唱走了“板”或唱错了“路”,都会让人笑话的。因此,人们在唱桂戏时,研究得最多的就是板和路。久而久之,板路就成为桂林人聊天、讲故事的代名词了。现在会唱桂戏的桂林人不多了,但是我们可以从“谈板路”语源考究中发现过去桂林地区的特色民俗。其二,桂林以前的街道多是石板路,夏天闲着无事大家到大树脚下乘凉聊天,摇起那个蒲扇,穿起那个板鞋,走起那个石板路劈力扒拉,劈力扒拉的响,大家见面招呼“克哪凯克?”,“谈板路克。”这样就把聊天喊成了谈板路;第四,方言单位折光反射民俗风貌。“狗肉”二字在大江南北是一个贬义词。但是桂林人通常把好朋友叫做“狗肉”。桂林人爱吃狗肉。冬日里,三两好友,一瓶三花,围坐于香气四溢的狗肉火锅傍,谈板路,品小酒,其乐溶溶。此时不熟悉之人或者道不同之人的介入都会影响了这份意境。所以有好朋友才在吃狗肉一起的说法。“狗肉”从一个具有贬义的语义指向的词汇转变为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仅仅反映了桂林人“好狗肉”的饮食习惯,同时也说明了桂林人重情义、好热闹的习性。
三、小结
方言作为一种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文化的底层,因此它在表现和承载地方民俗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们在讨论方言与民俗关系时,其实质是在讨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L.R柏默)方言与民俗也是“相辅而行的”,它们亦可“相互协助和启发”。因而,从民俗学的学科视角去关照方言文化显得多么的必要。
同时,语言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因而,语言在反应和表现民俗文化上就具有了丰富多彩的路子。方言就是其中之一。方言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大多数的方言虽然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自然语言,但是不置可否:方言与共同语(例如我国各地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甚至语法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也正是这些差异使得方言在表现民俗文化时各具特色。由于方言与民俗存在天成的、经常而普遍的规律性关系,以方言为突破口,运用民俗学的学科视角来审视和考察方言中的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将是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本文将以笔者的家乡语言——桂林方言为例来展开这一命题。
一、桂林方言
据考证,桂林方言开始形成于元代,这与中国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的雏形——官话的形成时间大体一致。桂林方言是西南官话的典型代表。元明清三代,桂林话就已经是西南各省人民行政、商贸和文化交流的官方通行语言。
桂林方言与广西其他方言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在广西方言之中,桂林方言之温柔糯软的名气不亚于中国各地方言中的至柔的吴侬软语;它既不像柳州话那般泼辣硬脆,说话人语速一快仿佛听九二式重机枪响;也不似南宁白话、客家话那般晦涩难懂,让外地人听来如坠云雾不辨南北。桂林方言中存在着许多与普通话相去甚远的特殊词汇(如谈板路、小把爷、裸水、狗肉),也正是这些特殊的词汇生动活泼地表现着桂林特有的民俗风情。
二、桂林方言中的民俗文化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方言单位概括指称民俗事象。在桂林地区,每逢春节、元宵等重大民俗节日,各地均有舞龙的习俗。龙由若干节组成,末尾一届,是为尾巴龙。因此在桂林方言中有“耍尾巴龙”一说。后来,随着这个词汇语用范围的扩大,逐渐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在评比、考试、竞赛中,成绩不佳,居于末位;第二,方言单位具体陈述民俗事象。在桂林的街头巷尾流行着这样一句歌谣:排排坐,吃糯糯,糯糯香,请姑娘,姑娘来得早,吃碗芋头饱,姑娘来得晏(读暗音),吃碗芋头饭,姑娘来得迟(读齐音),吃碗芋头皮。歌谣反映了桂林人的两个饮食习惯:喜欢吃糯米饭和芋头。由于亚热带季风的适宜气候和比较充足的田地,桂林人在种植水稻之外,通常会把糯米作为经济作物来种植。逢年过节,用糯米包糍粑或者粽子,或者制作各种小吃。而芋头,在桂林地区的种植范围更为广泛,其中的荔浦芋头更是闻名遐迩。它肉质细腻,具有特殊的风味。同时个头大,芋肉白色、质松软者品质上等;第三,方言单位旁涉夹带民俗事象。桂林人“聊天”的说法叫做“谈板路”。关于“谈板路”有两种来由:其一,“板路”源于民间,根在桂剧。旧时桂林人不分男女老少,随口都能唱出几段桂戏。民间的桂戏清唱组织(俗称“耍坐场”)随处都有,有些桂戏迷还登台票戏。唱桂戏的人,不管是清唱,登台票戏或是职业演员唱戏,都要精通戏中唱腔的“板”和“路”。板是板眼(即节拍);路就是这段唱腔是唱北路(京剧叫西皮)还是唱南路(京剧叫二簧)。唱走了“板”或唱错了“路”,都会让人笑话的。因此,人们在唱桂戏时,研究得最多的就是板和路。久而久之,板路就成为桂林人聊天、讲故事的代名词了。现在会唱桂戏的桂林人不多了,但是我们可以从“谈板路”语源考究中发现过去桂林地区的特色民俗。其二,桂林以前的街道多是石板路,夏天闲着无事大家到大树脚下乘凉聊天,摇起那个蒲扇,穿起那个板鞋,走起那个石板路劈力扒拉,劈力扒拉的响,大家见面招呼“克哪凯克?”,“谈板路克。”这样就把聊天喊成了谈板路;第四,方言单位折光反射民俗风貌。“狗肉”二字在大江南北是一个贬义词。但是桂林人通常把好朋友叫做“狗肉”。桂林人爱吃狗肉。冬日里,三两好友,一瓶三花,围坐于香气四溢的狗肉火锅傍,谈板路,品小酒,其乐溶溶。此时不熟悉之人或者道不同之人的介入都会影响了这份意境。所以有好朋友才在吃狗肉一起的说法。“狗肉”从一个具有贬义的语义指向的词汇转变为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仅仅反映了桂林人“好狗肉”的饮食习惯,同时也说明了桂林人重情义、好热闹的习性。
三、小结
方言作为一种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文化的底层,因此它在表现和承载地方民俗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们在讨论方言与民俗关系时,其实质是在讨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L.R柏默)方言与民俗也是“相辅而行的”,它们亦可“相互协助和启发”。因而,从民俗学的学科视角去关照方言文化显得多么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