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合作实验”教学的探究

来源 :中国教育探索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物理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来,强调学习过程,重视通过科学探究进行学习。“合作实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概念,实现了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思想。
  【关键词】物理;合作实验;探究
  新物理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来,强调学习过程,重视通过科学探究进行学习。“合作实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概念,实现了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思想。在合作实验中,学生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交流,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1.目前实验教学的现状
  首先学生的实验认识能力较低,很多农村中学的学生小学及初中根本就没有开设物理实验课。其次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只有少数一部分学生能规范完成实验操作。实验教学资源不充分,有的实验只能教师演示完成,学生分组实验的资源不够,学生合作的机会不多。学生实验的条件不足,学生分组人数较多,只有一部分会操作。
  2.如何提高“合作实验”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1 合理分组。
  原则一:合作实验可采用异质分组原则,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原则二:也可根据学生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班内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组,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教师在分组时应注意:每组最好3~5名学生,在实验时,组内的学生可取长补短、合理分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可以各抒己见、质疑、探究创新,从而营造学生自主表达、合作实验、共同学习的活动氛围,这是合作实验的前提。对于小组的评价,要以小组成员的表现和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其目的是使小组内共享学习资源,将个体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共同合作活动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提高。
  2.2 规范操作。
  (1)在小组实验时要合理分工,一部分学生是实验的操作者,另一部分学生是实验的检查者,这两种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进行实验时,操作者进行实验时,检查者一定要认真观察,并对其操作进行评价,然后互换角色,其目的是让全组同学都有发言、操作的机会,都是学习的操作者,同时也是学习的检查者,从而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责任感。例如,“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实验比较复杂。在合作实验时,可以把小组成员分为两队:甲队操作,乙队读数及检查。甲队操作完毕,乙队进行评价,然后互换角色。
  (2)实验完毕在全班进交流,每组出一名发言人,针对本组的实验过程、现象、结论进行发言,每组的发言人是轮流担任的,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合作实验中体现地位均等与机会均等,培养学生平等合作的意识。
  (3)在各组发言之后,師生共同对各组的实验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时应注意:一方面要看到各小组活动时的积极面,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小组活动时的不足之处,注意积累总结,以便在以后的合作实验中进行改正。
  2.3 教师的作用。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在学生实验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仔细观察学生的操作,适时地加入到小组成员,教师在合作实验中应起如下作用:
  (1)督促规范。学生实验时教师要进行巡视指导,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能参与到活动中去,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活动不认真,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使“合作实验”教学模式不流于形式。
  (2)激发兴趣。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对物理学现象的好奇,正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现象有新奇感才会激起他对物理规律的探究兴趣。兴趣与探究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的,因为在实际上探究中如果遇到困难,一些学生往往会丧失信心,以至于无兴趣继续探究下去。“合作实验”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3)解除疑难。在合作实验中,时常会出现一些困难使实验不能顺利进行下去,这时教师应及时的进行点拨,使学生很快地排除障碍,或者以这些困难为突破点让小组成员展开讨论,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困难。
  2.4 交流总结。
  合作实验最终要让各小组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求各组把结论进行交流,组内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特别要注意听人家分析的理由,然后作出正确的评价,通过交流教师进行总结,然后填写好实验报告册。“合作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理念,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理念,它不仅要求学生动手、动脑,而且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这样才能推动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使教师的行为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从而能推进物理课程的改革,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政治的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上政治课时过分强调学生接受,过分注重知识要点的传授,忽略学生的自由发展、自主探究,以致学生思维打不开,死记硬背,自我封闭。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  【关键词】高中政治;兴趣;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的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强,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识字、阅读、作文教学,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强1.2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语文课堂教学;运用  为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 2008年我镇各小学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二的标准,配齐教学光盘、卫星教学收视设备,并开始接收、使用中央电
期刊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指向性,突出重难点,又要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以下运用教学技能:一、必须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二、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三、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四、必须给予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技能;运用  语文教育需要新的教学理念,即致力于树立民主教育思想,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在
期刊
【摘要】在九年级开设探究性化学实验,通过对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材的分析,提出了探究性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思路,解决在实施探究性实验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实验方法;设计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探索过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从而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期刊
【摘要】每一位语文老师有责任给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语文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的心灵在语文课堂上自由翱翔,在语文课堂上度过他们一生中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  【关键词】语文;课堂;高效;展示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的确,孩子的花季年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不能不经常思考着这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上。现行语文教材是文学表述的规范语言,朗读课文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写作最普遍、最基本的途径。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第一、教师范读;第二、充分利用早读时间;第三、采取多种形式辅导学生朗读。  【关键词】小学生;朗读;训练;培养;能力  新课程的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上。新课改实施的语文教材几乎每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多样、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引发幼儿强烈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儿对新事物层层深入的了解,同时引领幼儿走进这多彩的世界。  【关键词】幼儿艺术;多媒体;运用;优化;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3-6岁的儿童,他们的年龄很小,兴趣却十分广泛,他们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对比较抽象的事物还很难接受。所以,促进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才是真正早期开发幼儿学习潜力的途径。相对于其他教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澎湃的浪潮,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必将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靓点。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进行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导学功能,激发学习兴趣,进行恰当衔接,实现动静结合,巧妙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乐中求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学质量的最佳化,学生发展的全面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期刊
【摘要】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关键环节,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要加强高中地理科际联系,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必须完善和提高自身知识能力的结构水平。在综合化的思想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科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必将对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地理;科际联系;
期刊
【摘要】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探讨的自由天地。那么学生提不出问题,乱提问题和提不好问题怎么办?要求在备课时,不仅要“依纲扣本”,精心设计足以启发思考的问题,更要创设一些激发学生产生疑问的条件,诱导他们产生疑问,激活他们的思维。  【关键词】小学生;生疑;质疑;解疑;思维;训练  当前,教师都认识到“满堂灌”“满堂问”等教学方法的弊端,但在从事教学实践时又常常难逃其缚。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