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方法分组。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口腔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皮损恢复时间、口腔感染发生率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皮损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口腔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口腔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护理;应用
手足口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且传染性较强,小儿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手、口、足以及臀部均发生程度不一的溃破与皮疹[1]。患儿以发热、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皮损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儿合并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给患儿造成了较大的痛苦,在临床治疗时往往哭闹、不配合。在护理中,口腔护理尤为关键,基于此,本研究观察了循证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文选取对象均通过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予以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2]。将66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每组各有患儿33例。试验组33例患儿中,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13例;患儿年龄9个月-7岁,平均年龄(3.5±1.2)岁;患儿病程1-3天。参照组33例患儿中,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1例;患儿年龄8个月-7.5岁,平均年龄(3.8±0.8)岁;患儿病程1-3天。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①遵医嘱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实时准确记录体温,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②病区放置明显的隔离标识,限制患儿出入,允许家长陪护,但限制探视人员和探视时间。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佩戴手套,接触患儿后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脱手套后洗手。患儿使用专用体温计,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医疗废弃物处理。定期消毒对患儿的餐具,玩具进行消毒[4]。③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给患儿洗澡,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选择柔软、宽大的棉质内衣。皮损处以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洗,不可用力,帮助患儿修剪指甲,必要时给患儿戴棉质手套,防止其用手抓挠皮损,防止继发性感染[3]。皮损已破裂者局部涂抹抗生素药膏。臀部皮损患儿勤换尿布,大小便后及时清理,并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腔循证护理,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分析患儿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1.3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退热时间、皮损恢复时间
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皮损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护理满意率和口腔感染率
试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口腔感染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手足口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主要以退热、抗病毒、修复皮损对症治疗为主。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主要以消毒隔离、防治并发症为主。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手足口病治疗的重要环节,不仅影响病情转归,促进症状缓解或消失,还可切断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利于控制暴发流行。
口腔疾病在小儿手足口病种较为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口腔溃疡、口腔疱疹等。但大多数人缺乏口腔护理常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研究中给予试验组患儿循证口腔护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①针对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口腔感染相关知识缺乏这一问题,对患儿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口腔疱疹的临床表现、正确护理方法和护理期间不良反应等等[4]。②针对患儿及其家属存在的焦虑、抑郁、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及時给予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态度亲切和蔼,以玩具、零食等引逗患儿,以消除其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解除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鼓励其勇敢地配合治疗。重视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使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消除恐慌、急躁心理,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操作。③针对病区卫生环境问题,注意消毒隔离,病房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并采用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病区地面、台面采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④针对口腔疱疹饮食困难问题,指导患儿家长给患儿准备清淡、软烂、可口、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饮食宜稍凉,不宜过咸、过酸,以减少对口腔疱疹的刺激。因口腔疱疹疼痛不愿进食者应由家长做好诱哄、教育工作,鼓励进食。对于拒食患儿,及时经静脉补充营养。⑤针对口腔卫生问题,加强口腔护理,饭前、饭后采用生理盐水漱口,以防发生口腔感染,口腔糜烂部位采用鱼肝油局部涂抹[5]。
经过护理,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皮损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口腔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口腔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红,孙丽华.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89-1790.
[2]陈善芬.小儿手足口病的口腔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282-283.
[3]畅俊艳.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探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3):185-185.
[4]彭向阳,黄穗芳,徐会红等.西瓜霜喷剂联合碘甘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38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4):139-140.
[5]何静.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的观察与护理[J].医药前沿,2013,(30):320-321.
关键词:循证护理;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护理;应用
手足口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且传染性较强,小儿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手、口、足以及臀部均发生程度不一的溃破与皮疹[1]。患儿以发热、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皮损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儿合并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给患儿造成了较大的痛苦,在临床治疗时往往哭闹、不配合。在护理中,口腔护理尤为关键,基于此,本研究观察了循证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文选取对象均通过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予以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2]。将66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每组各有患儿33例。试验组33例患儿中,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13例;患儿年龄9个月-7岁,平均年龄(3.5±1.2)岁;患儿病程1-3天。参照组33例患儿中,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1例;患儿年龄8个月-7.5岁,平均年龄(3.8±0.8)岁;患儿病程1-3天。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①遵医嘱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实时准确记录体温,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②病区放置明显的隔离标识,限制患儿出入,允许家长陪护,但限制探视人员和探视时间。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佩戴手套,接触患儿后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脱手套后洗手。患儿使用专用体温计,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医疗废弃物处理。定期消毒对患儿的餐具,玩具进行消毒[4]。③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给患儿洗澡,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选择柔软、宽大的棉质内衣。皮损处以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洗,不可用力,帮助患儿修剪指甲,必要时给患儿戴棉质手套,防止其用手抓挠皮损,防止继发性感染[3]。皮损已破裂者局部涂抹抗生素药膏。臀部皮损患儿勤换尿布,大小便后及时清理,并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腔循证护理,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分析患儿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1.3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退热时间、皮损恢复时间
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皮损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护理满意率和口腔感染率
试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口腔感染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手足口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主要以退热、抗病毒、修复皮损对症治疗为主。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主要以消毒隔离、防治并发症为主。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手足口病治疗的重要环节,不仅影响病情转归,促进症状缓解或消失,还可切断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利于控制暴发流行。
口腔疾病在小儿手足口病种较为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口腔溃疡、口腔疱疹等。但大多数人缺乏口腔护理常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研究中给予试验组患儿循证口腔护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①针对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口腔感染相关知识缺乏这一问题,对患儿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口腔疱疹的临床表现、正确护理方法和护理期间不良反应等等[4]。②针对患儿及其家属存在的焦虑、抑郁、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及時给予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态度亲切和蔼,以玩具、零食等引逗患儿,以消除其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解除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鼓励其勇敢地配合治疗。重视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使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消除恐慌、急躁心理,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操作。③针对病区卫生环境问题,注意消毒隔离,病房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并采用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病区地面、台面采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④针对口腔疱疹饮食困难问题,指导患儿家长给患儿准备清淡、软烂、可口、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饮食宜稍凉,不宜过咸、过酸,以减少对口腔疱疹的刺激。因口腔疱疹疼痛不愿进食者应由家长做好诱哄、教育工作,鼓励进食。对于拒食患儿,及时经静脉补充营养。⑤针对口腔卫生问题,加强口腔护理,饭前、饭后采用生理盐水漱口,以防发生口腔感染,口腔糜烂部位采用鱼肝油局部涂抹[5]。
经过护理,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皮损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口腔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口腔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红,孙丽华.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89-1790.
[2]陈善芬.小儿手足口病的口腔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282-283.
[3]畅俊艳.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探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3):185-185.
[4]彭向阳,黄穗芳,徐会红等.西瓜霜喷剂联合碘甘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38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4):139-140.
[5]何静.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的观察与护理[J].医药前沿,2013,(30):3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