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企业不仅仅是选择保持距离,而是干脆告别沃尔玛。
恐怕对中国制造企业来说,与沃尔玛保持“适度的距离”是一个比较聪明的选择。
青岛金王集团就是最为典型的一家企业。这家1993年创立的公司,如今已经是沃尔玛全球最大的工艺蜡烛供应商,在沃尔玛全球4000多家连锁商店里,设有金王集团5米宽、2米高的专用货柜。这些货柜上将全部摆放金王的产品,其中超过60%都是金王独立品牌的蜡烛。
通过沃尔玛的渠道,金王走向了全世界。但现在金王定下了一条规距,沃尔玛的订单不能超过整体业务的30%。毫无疑问,沃尔玛的“霸王条款”和对供应商利益的漠不关心,是使得供应商们产生离心力的最重要的原因。
比如,沃尔玛公司随时可能在某一天推出大幅折扣活动,因为折扣而损失的利润要由供应商分担。如果供应商的货款已经清算,那么供应商必须在下一批货物中打出折扣。
沃尔玛公司也偶尔会找出一些不合中国国情的理由提出甩货或者丢单。并且,在整个合作过程中(从发出订单到货物抵达美国),一切都要按照纸上的要求进行,无论遇到什么非人为的变故,也不能当场变通,而且是需要逐步请示,无视效率和成本。
而作为一家按订单生产的中国公司,金王还要避免被沃尔玛强大的渠道所控制,它同时还和家乐福、麦德龙、宜家等跨国零售商和许多中小型零售商保持着灵活而且条件宽松的合作。
但有的企业不仅仅是选择保持距离,而是干脆告别沃尔玛。浪莎集团是一个比金王更彻底的例子,2007年7月底,这家中国最大的袜子生产企业暂停与沃尔玛合作。
2007年1月份以来,浪莎拿到沃尔玛200多万美元的订单,这批订单只生产到2007年7月底为止,从2007年8月起,浪莎将不再继续接沃尔玛的订单。
沃尔玛采购的逻辑是“质量要好你行不行?价格要低你干不干?”熟悉沃尔玛的供应商都清楚,如果沃尔玛发现有同类厂家供货更便宜,它会立即转移订单。
但现在不少中国制造商早就学会了对这条规则说“NO!”这种坚持不提价,只顾自己的利润,而不顾及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是极大的伤害,因为根本没有利润空间。
相比而言,在目前生产成本大幅上涨之下,欧盟很多采购商都愿意将单价提高,与中国生产商一起分担所增加的成本,这无疑为许多企业打开了另一条路。显然,中国制造业并不是非得依赖沃尔玛不可。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因为不断地盘剥供货商,追求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这个成功的庞然大物愈来愈遭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从2003年底开始,这头商业“恐龙”就一直受到全球媒体的持续抨击,连华尔街也开始把沃尔玛称为“无责任感的公司”。
就连在美国,都有许多人觉得自己“不应该买沃尔玛的商品”,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商品确实太便宜,是“盘剥工人的血汗”而造出来的。
这恰恰是沃尔玛保持“天天平价”的最有力武器。沃尔玛之前公布的2007财政年度报告显示,公司截至2007年1月31日盈利比上年度增长6.7%,达到121.8亿美元,销售额增长11.7%,达3449.9亿美元。
在这一场拷问中,中国的零售大腕们应该也自我反省一下,与沃尔玛一样,与供应商日益紧张的关系、零售行业员工的牢骚满腹,以及与社区邻里的漠然关系,很难培育其良好的公众形象,而国内零售大腕们的经常性“崩盘”与供应商的挤兑、被媒体死缠烂打,这些都与他们没有处理好公众形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培育良好的供应商关系,正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恐怕对中国制造企业来说,与沃尔玛保持“适度的距离”是一个比较聪明的选择。
青岛金王集团就是最为典型的一家企业。这家1993年创立的公司,如今已经是沃尔玛全球最大的工艺蜡烛供应商,在沃尔玛全球4000多家连锁商店里,设有金王集团5米宽、2米高的专用货柜。这些货柜上将全部摆放金王的产品,其中超过60%都是金王独立品牌的蜡烛。
通过沃尔玛的渠道,金王走向了全世界。但现在金王定下了一条规距,沃尔玛的订单不能超过整体业务的30%。毫无疑问,沃尔玛的“霸王条款”和对供应商利益的漠不关心,是使得供应商们产生离心力的最重要的原因。
比如,沃尔玛公司随时可能在某一天推出大幅折扣活动,因为折扣而损失的利润要由供应商分担。如果供应商的货款已经清算,那么供应商必须在下一批货物中打出折扣。
沃尔玛公司也偶尔会找出一些不合中国国情的理由提出甩货或者丢单。并且,在整个合作过程中(从发出订单到货物抵达美国),一切都要按照纸上的要求进行,无论遇到什么非人为的变故,也不能当场变通,而且是需要逐步请示,无视效率和成本。
而作为一家按订单生产的中国公司,金王还要避免被沃尔玛强大的渠道所控制,它同时还和家乐福、麦德龙、宜家等跨国零售商和许多中小型零售商保持着灵活而且条件宽松的合作。
但有的企业不仅仅是选择保持距离,而是干脆告别沃尔玛。浪莎集团是一个比金王更彻底的例子,2007年7月底,这家中国最大的袜子生产企业暂停与沃尔玛合作。
2007年1月份以来,浪莎拿到沃尔玛200多万美元的订单,这批订单只生产到2007年7月底为止,从2007年8月起,浪莎将不再继续接沃尔玛的订单。
沃尔玛采购的逻辑是“质量要好你行不行?价格要低你干不干?”熟悉沃尔玛的供应商都清楚,如果沃尔玛发现有同类厂家供货更便宜,它会立即转移订单。
但现在不少中国制造商早就学会了对这条规则说“NO!”这种坚持不提价,只顾自己的利润,而不顾及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是极大的伤害,因为根本没有利润空间。
相比而言,在目前生产成本大幅上涨之下,欧盟很多采购商都愿意将单价提高,与中国生产商一起分担所增加的成本,这无疑为许多企业打开了另一条路。显然,中国制造业并不是非得依赖沃尔玛不可。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因为不断地盘剥供货商,追求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这个成功的庞然大物愈来愈遭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从2003年底开始,这头商业“恐龙”就一直受到全球媒体的持续抨击,连华尔街也开始把沃尔玛称为“无责任感的公司”。
就连在美国,都有许多人觉得自己“不应该买沃尔玛的商品”,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商品确实太便宜,是“盘剥工人的血汗”而造出来的。
这恰恰是沃尔玛保持“天天平价”的最有力武器。沃尔玛之前公布的2007财政年度报告显示,公司截至2007年1月31日盈利比上年度增长6.7%,达到121.8亿美元,销售额增长11.7%,达3449.9亿美元。
在这一场拷问中,中国的零售大腕们应该也自我反省一下,与沃尔玛一样,与供应商日益紧张的关系、零售行业员工的牢骚满腹,以及与社区邻里的漠然关系,很难培育其良好的公众形象,而国内零售大腕们的经常性“崩盘”与供应商的挤兑、被媒体死缠烂打,这些都与他们没有处理好公众形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培育良好的供应商关系,正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