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应用,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契机与挑战,努力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数字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现代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迅速步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就凭借其数字化、多功能、实效性等优势,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尤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点、行为取向、价值理念、人格塑造等各个方面。积极地探索新媒体,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目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契机
新媒体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并以其丰富的传播内容以及多元的传播形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契机。
第一,新媒体打破理论说教,丰富了教育内容。新媒体的资源丰富、覆盖面广,如果把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新媒体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及时地为大学生提供大量信息,迅速地传播政治理论、道德思想和形势政策等相关内容。新媒体的图文并茂,影音齐全的优势增强了思想政治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来自传统媒体如书刊、杂志等的思想政治知识过分强调理论说教,这些刻板机械、空洞说教的理论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著作、论述和实践素材,都可以便捷地通过网络等广泛传播,在学习和研讨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能在网上快速地查找到大量资料。① 如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新媒体的润色,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以生动活泼的视角传播,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同样的理论知识不再干瘪枯燥、生涩乏味,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内容机械、千篇一律的刻板印象。
第二,新媒体拓宽传导平台,创新了教育形式。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见模式为课堂教学、座谈探讨、演讲交流和集体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受时空等具体条件的约束比较大。通过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个人博客、校园微博、电子论坛、人人网、QQ群聊,、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和语音等沟通手段进行信息发布,与大学生进行广泛、直接的互动对话。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不用再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规定的地点学习知识、接受教育,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授和教材学习,大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他们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新媒体,以声音、文字、图像生动地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达给受教育者,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② 这种传播方式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具体性,极大的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大学生作为一个活跃的群体,对新媒体的使用极其广泛。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是来源于外界因素的挑战。随着新媒体迅速融入大学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外界环境也日益复杂起来。毋庸置疑,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变化万千的社会,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信息量,在这些信息中,既有大量正确、健康、先进的信息,也有掺杂着一些消极、有害、落后的信息。一些反动分子利用新媒体手段散布各种反动言论,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歪曲当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新媒体传播的及时性、快捷性以及“无屏障性”使得信息发布源越来越多,施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管理的压力。新媒体的普及带来了各国各地区文化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文化的多元化,导致各种价值取向的冲突越来越明显,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来源于学生自身的挑战。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大学生们个性张扬,尚未完全踏入社会的他们,思想前卫,行为独特,总是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追求一些时尚流行元素。大学生的年龄虽然都是在20岁左右,但是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尚未成熟。新媒体、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大学生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内容的影响。由于一些大学生缺乏人生阅历,思考角度极端,知识层面狭窄,还不能够完全对信息进行甄别,容易相信虚无存在的事物。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在虚拟空间里随意发表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言论,跟风追捧一些负面思潮,在受到错误舆情影响的同时,成为错误舆情的推动力量。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教育对象的现实情况出发,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合理利用新媒体,使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在新媒体环境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寻找新路径。
1、勤用新媒体,使新媒体成为意见沟通情感交流的前沿阵地。当前,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已经不是一项使用工具,而是一种环境,新媒体营造的虚拟空间逐渐成为大学生生存的第二空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到实处,必须要把新媒体作为日常性的工作平台,密切联系大学生生活实际,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情况,积极解决实际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贴近学生,服务学生的标准。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和大学生可以敞开心扉、毫无顾忌的探讨,将平时不敢公开表达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新媒体平台突显出来,并在这一沟通过程中发现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深深扎根于大学生的内心。经常性的利用新媒体,可以增强双方的意见沟通,情感交流,产生心灵共鸣,缓和矛盾,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推进高校领导、教职员与学生的亲和力工程建设。
2、巧用新媒体,使新媒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前沿阵地。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新媒体无疑成为大学生接收各种先进性理论的“主战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寻求新型教育方式,通过新载体正确地、有建设性地传播思想政治理论,加强对新媒体环境的应用管理。除了传统方式的课堂讲学之外,还应该巧妙利用互联网、个人博客、微博、QQ、论坛、短信等新媒体手段来开展工作。面对大学生群体对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的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构建网上新课堂,营造良好的网上学习氛围,开展“网上党校”、“网上团校”等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增强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3、慎用新媒体,使新媒体成为舆论导向鲜明正确的前沿阵地。新媒体是重要的舆论工具,思想政治教育要慎用这一工具,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全舆论机制。这需要教育者和大学生增强传媒的批判能力,勇于同错误的思潮进行坚决的斗争,用正确的舆论占领新媒体这一阵地,在新媒体传播活动中做到旗帜鲜明。高校要大力关注校园论坛,随时更新校园博客,积极制作红色网站,针对当前现实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及时的舆论疏导和舆情分析,掌握舆论主导权,扩大“意见领袖”的号召力,增强正面控制力,培育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弘扬健康先进的校园文化,强化高校办学理念。大学生通过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学习,要不断加强对信息资源的识别能力,剔除那些不利于自身身心发展的不良信息,筛选那些对个人成才成长有益的资源,还要明确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当切实将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紧密结合,加快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2]邓红彬.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
注释:
①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②邓红彬:《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1期。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数字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现代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迅速步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就凭借其数字化、多功能、实效性等优势,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尤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点、行为取向、价值理念、人格塑造等各个方面。积极地探索新媒体,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目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契机
新媒体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并以其丰富的传播内容以及多元的传播形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契机。
第一,新媒体打破理论说教,丰富了教育内容。新媒体的资源丰富、覆盖面广,如果把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新媒体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及时地为大学生提供大量信息,迅速地传播政治理论、道德思想和形势政策等相关内容。新媒体的图文并茂,影音齐全的优势增强了思想政治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来自传统媒体如书刊、杂志等的思想政治知识过分强调理论说教,这些刻板机械、空洞说教的理论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著作、论述和实践素材,都可以便捷地通过网络等广泛传播,在学习和研讨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能在网上快速地查找到大量资料。① 如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新媒体的润色,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以生动活泼的视角传播,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同样的理论知识不再干瘪枯燥、生涩乏味,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内容机械、千篇一律的刻板印象。
第二,新媒体拓宽传导平台,创新了教育形式。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见模式为课堂教学、座谈探讨、演讲交流和集体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受时空等具体条件的约束比较大。通过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个人博客、校园微博、电子论坛、人人网、QQ群聊,、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和语音等沟通手段进行信息发布,与大学生进行广泛、直接的互动对话。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不用再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规定的地点学习知识、接受教育,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授和教材学习,大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他们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新媒体,以声音、文字、图像生动地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达给受教育者,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② 这种传播方式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具体性,极大的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大学生作为一个活跃的群体,对新媒体的使用极其广泛。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是来源于外界因素的挑战。随着新媒体迅速融入大学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外界环境也日益复杂起来。毋庸置疑,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变化万千的社会,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信息量,在这些信息中,既有大量正确、健康、先进的信息,也有掺杂着一些消极、有害、落后的信息。一些反动分子利用新媒体手段散布各种反动言论,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歪曲当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新媒体传播的及时性、快捷性以及“无屏障性”使得信息发布源越来越多,施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管理的压力。新媒体的普及带来了各国各地区文化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文化的多元化,导致各种价值取向的冲突越来越明显,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来源于学生自身的挑战。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大学生们个性张扬,尚未完全踏入社会的他们,思想前卫,行为独特,总是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追求一些时尚流行元素。大学生的年龄虽然都是在20岁左右,但是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尚未成熟。新媒体、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大学生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内容的影响。由于一些大学生缺乏人生阅历,思考角度极端,知识层面狭窄,还不能够完全对信息进行甄别,容易相信虚无存在的事物。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在虚拟空间里随意发表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言论,跟风追捧一些负面思潮,在受到错误舆情影响的同时,成为错误舆情的推动力量。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教育对象的现实情况出发,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合理利用新媒体,使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在新媒体环境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寻找新路径。
1、勤用新媒体,使新媒体成为意见沟通情感交流的前沿阵地。当前,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已经不是一项使用工具,而是一种环境,新媒体营造的虚拟空间逐渐成为大学生生存的第二空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到实处,必须要把新媒体作为日常性的工作平台,密切联系大学生生活实际,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情况,积极解决实际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贴近学生,服务学生的标准。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和大学生可以敞开心扉、毫无顾忌的探讨,将平时不敢公开表达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新媒体平台突显出来,并在这一沟通过程中发现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深深扎根于大学生的内心。经常性的利用新媒体,可以增强双方的意见沟通,情感交流,产生心灵共鸣,缓和矛盾,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推进高校领导、教职员与学生的亲和力工程建设。
2、巧用新媒体,使新媒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前沿阵地。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新媒体无疑成为大学生接收各种先进性理论的“主战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寻求新型教育方式,通过新载体正确地、有建设性地传播思想政治理论,加强对新媒体环境的应用管理。除了传统方式的课堂讲学之外,还应该巧妙利用互联网、个人博客、微博、QQ、论坛、短信等新媒体手段来开展工作。面对大学生群体对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的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构建网上新课堂,营造良好的网上学习氛围,开展“网上党校”、“网上团校”等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增强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3、慎用新媒体,使新媒体成为舆论导向鲜明正确的前沿阵地。新媒体是重要的舆论工具,思想政治教育要慎用这一工具,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全舆论机制。这需要教育者和大学生增强传媒的批判能力,勇于同错误的思潮进行坚决的斗争,用正确的舆论占领新媒体这一阵地,在新媒体传播活动中做到旗帜鲜明。高校要大力关注校园论坛,随时更新校园博客,积极制作红色网站,针对当前现实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及时的舆论疏导和舆情分析,掌握舆论主导权,扩大“意见领袖”的号召力,增强正面控制力,培育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弘扬健康先进的校园文化,强化高校办学理念。大学生通过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学习,要不断加强对信息资源的识别能力,剔除那些不利于自身身心发展的不良信息,筛选那些对个人成才成长有益的资源,还要明确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当切实将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紧密结合,加快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2]邓红彬.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
注释:
①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②邓红彬:《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