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导入语 设计方式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盎然的语言,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从而开启知识的宝库,启迪学生的心智。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呢?“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成功导入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确实,好的导入语是唱戏的开台锣鼓,没有开场先叫座,引诱听众进入佳境;好的导入语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把学生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中。
那么,什么样的导入语才算是好的导入语呢?孟子说:“教也多术也。”导入语的设计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我把导入语设计的常见的几种类型归纳如下:
一、故事导入,引人入胜
故事的魅力之大,是众所周知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林仲贤、张增慧和澳大利亚大学陈美珍等专家曾进行过专门研究:少年儿童对故事的兴趣十分浓厚。如果上课前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营造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强烈欲望,收到“一石二鸟”之效。
例如,讲授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时,老师可先讲述:美国的海伦凯勒从小就是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性格孤僻的女孩,谁都认为她是无可救药的孩子。可后来她竟成了美国女作家、教育家,还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那么,究竟是谁有这样的神力拯救一个无可救药的孩子,造就一个神话呢?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我的老师》这篇课文中,你们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学生一听到这样的导入语,不免感到震惊,同时顿生一系列疑问: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像她这样严重残疾的孩子,等待她的是灰暗、悲惨的人生,而海伦、凯勒怎么可能有如此辉煌的人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拯救了一个谁都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孩子?这个人身上到底拥有着怎么样的神力?……一个个大大的疑问打在学生的脑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满腹的疑惑,强烈的好奇心转化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着学生把课文探个究竟,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导入的故事既新奇又吸引人,这样学生在震惊之余便迫不及待地忙于从书中寻找答案,一开始便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拴在这节语文课堂中。
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犹如磁铁一般,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教师若能以此法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故事中提高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则无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导入,扣人心弦
课文是文情并茂的,但学生往往不能一下子就有所领悟,教师必须让学生披文以入情,动情而入境。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摹一种图景或意境,就很容易叩击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进入课文情景,使情与景偕,情与理融。
例如,江苏肖远骑老师在教授《果树园》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当曙光冲破黑暗,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蓦地,一轮红日跃出海面,将一片金辉洒向人间。于是,村舍、山峦、树木、花草……大地上的一切宛如镀了一层金。”
教师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描绘,使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在眼前,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自觉地把学生引入一个美妙的情境中。仅从导入语中,学生尽情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带上老师留给自己的悬念,学生怀着对清晨果树园的美好憧憬,愉快地投入新课文的学习中。
我在教学《同总理,你在哪里》时,是这样导入的(伴着轻缓的音乐,导入字幕,从下往上出现,师用低沉的声音):“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总理,他没有一个亲生骨肉,却为革命抚养了无数后代;他为国家创造了无数财富,自己却没有一点存款;他生前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后却连一点骨灰也没有留下……周总理去世后,全国人民非常悲痛,听说在与周总理遗体告别时,人们的泪水就把地毯打湿了一米多宽。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朗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沉痛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悼念的口气,营造出一种沉痛、庄严、肃穆的课堂气氛。当这种浓浓的气氛笼罩着整个班级时,学生不能不被这种情境所感染。这样的开场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崇敬、悲痛、怀念等复杂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这样的情境设计为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可见通过情境设计可使学生亲临其境,使日常情感转换为课文情感、审美情感,为学生深刻准确地理解课文、陶冶情操打下了基础。
三、借助教具,形象直观
教具包括图片、录像、录音、幻灯、模型等非文字语言手段。教师借助教具导入新课,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同时,由于教具能提供一些感性形象,较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学的知识较易于巩固。
例如,教学《黄河颂》时,可以这样导入(一边播放有关黄河的课件,一边播放歌曲《黄河颂》,然后教师顺势引入):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今天我们随着诗人光未然站在高山之巅,向着黄河唱出气势恢弘的颂歌。请学生带着雄浑豪迈的语调朗读《黄河颂》。“黄河”这个字眼对于山区孩子来说既遥远又陌生,这样的课文很容易上得枯燥乏味,学生听得恹恹欲睡,更不用提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课文若能巧妙运用音乐、课件,情况就大不一样。眼前大气磅礴的画面,耳边响起的雄浑音乐,学生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充分感受到黄河的奇观,跟随着画面与音乐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内在意蕴。这样学生对黄河的陌生感减少了,探求欲望增强了,情不自禁地跟随老师走进新的课堂。
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是这样导入的: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场景,我一边解说,一边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场景。粗犷雄浑,场面壮阔的画面,动力十足,表演起来人鼓合一,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如痴如醉。一幕幕摄人心魄的表演,再配与教师雄浑有力的解说词,使学生直观深刻地感受到安塞腰鼓的力量美和豪放美。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几乎所有学生的激情被调动起来。 通过借助教具,带给学生直观的形象,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使干巴巴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又营造优美的学习气氛。
四、背景介绍,辅助理解
大部分的课文都有其写作背景或写作缘由。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背景,教师在上课前应该把它介绍给学生,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
七年级下册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当时正是普法战争时期。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区。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普鲁士政府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只有先让学生了解这些,才能让学生理解作者花大量笔墨叙写“最后一课”的特殊意义,从中产生强烈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体会到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等法国人强烈的爱国情怀。若缺少这样的背景,《最后一课》的特殊意义,所蕴含的深沉情感都将在学生的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又如,在教授《桃花源记》时,就应先让学生了解: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却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黑暗,对外一味投降,内部生活荒淫,互相倾轧,所以,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在对污浊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陶渊明决定辞官归隐,从而创作出《桃花源记》。因此学习这篇课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虚构理想世界,引导学生了解那个时代。如果缺少背景介绍,学生只会陶醉于作者所虚构的理想社会。所以,上这篇课文之前,背景介绍是不可或缺的。
可见在许多作品中背景的介绍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向深层;否则,学生只能停留于肤浅的认识上,也就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导入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自身修养,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通过“导入语”这块磁石,吸引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参考文献:
[1]徐永平,主编.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出版社,2005.
[2]张吉武,主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于漪,主编.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全国中语会教师中心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导入语 设计方式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盎然的语言,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从而开启知识的宝库,启迪学生的心智。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呢?“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成功导入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确实,好的导入语是唱戏的开台锣鼓,没有开场先叫座,引诱听众进入佳境;好的导入语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把学生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中。
那么,什么样的导入语才算是好的导入语呢?孟子说:“教也多术也。”导入语的设计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我把导入语设计的常见的几种类型归纳如下:
一、故事导入,引人入胜
故事的魅力之大,是众所周知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林仲贤、张增慧和澳大利亚大学陈美珍等专家曾进行过专门研究:少年儿童对故事的兴趣十分浓厚。如果上课前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营造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强烈欲望,收到“一石二鸟”之效。
例如,讲授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时,老师可先讲述:美国的海伦凯勒从小就是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性格孤僻的女孩,谁都认为她是无可救药的孩子。可后来她竟成了美国女作家、教育家,还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那么,究竟是谁有这样的神力拯救一个无可救药的孩子,造就一个神话呢?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我的老师》这篇课文中,你们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学生一听到这样的导入语,不免感到震惊,同时顿生一系列疑问: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像她这样严重残疾的孩子,等待她的是灰暗、悲惨的人生,而海伦、凯勒怎么可能有如此辉煌的人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拯救了一个谁都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孩子?这个人身上到底拥有着怎么样的神力?……一个个大大的疑问打在学生的脑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满腹的疑惑,强烈的好奇心转化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着学生把课文探个究竟,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导入的故事既新奇又吸引人,这样学生在震惊之余便迫不及待地忙于从书中寻找答案,一开始便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拴在这节语文课堂中。
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犹如磁铁一般,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教师若能以此法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故事中提高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则无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导入,扣人心弦
课文是文情并茂的,但学生往往不能一下子就有所领悟,教师必须让学生披文以入情,动情而入境。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摹一种图景或意境,就很容易叩击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进入课文情景,使情与景偕,情与理融。
例如,江苏肖远骑老师在教授《果树园》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当曙光冲破黑暗,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蓦地,一轮红日跃出海面,将一片金辉洒向人间。于是,村舍、山峦、树木、花草……大地上的一切宛如镀了一层金。”
教师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描绘,使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在眼前,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自觉地把学生引入一个美妙的情境中。仅从导入语中,学生尽情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带上老师留给自己的悬念,学生怀着对清晨果树园的美好憧憬,愉快地投入新课文的学习中。
我在教学《同总理,你在哪里》时,是这样导入的(伴着轻缓的音乐,导入字幕,从下往上出现,师用低沉的声音):“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总理,他没有一个亲生骨肉,却为革命抚养了无数后代;他为国家创造了无数财富,自己却没有一点存款;他生前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后却连一点骨灰也没有留下……周总理去世后,全国人民非常悲痛,听说在与周总理遗体告别时,人们的泪水就把地毯打湿了一米多宽。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朗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沉痛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悼念的口气,营造出一种沉痛、庄严、肃穆的课堂气氛。当这种浓浓的气氛笼罩着整个班级时,学生不能不被这种情境所感染。这样的开场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崇敬、悲痛、怀念等复杂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这样的情境设计为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可见通过情境设计可使学生亲临其境,使日常情感转换为课文情感、审美情感,为学生深刻准确地理解课文、陶冶情操打下了基础。
三、借助教具,形象直观
教具包括图片、录像、录音、幻灯、模型等非文字语言手段。教师借助教具导入新课,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同时,由于教具能提供一些感性形象,较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学的知识较易于巩固。
例如,教学《黄河颂》时,可以这样导入(一边播放有关黄河的课件,一边播放歌曲《黄河颂》,然后教师顺势引入):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今天我们随着诗人光未然站在高山之巅,向着黄河唱出气势恢弘的颂歌。请学生带着雄浑豪迈的语调朗读《黄河颂》。“黄河”这个字眼对于山区孩子来说既遥远又陌生,这样的课文很容易上得枯燥乏味,学生听得恹恹欲睡,更不用提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课文若能巧妙运用音乐、课件,情况就大不一样。眼前大气磅礴的画面,耳边响起的雄浑音乐,学生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充分感受到黄河的奇观,跟随着画面与音乐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内在意蕴。这样学生对黄河的陌生感减少了,探求欲望增强了,情不自禁地跟随老师走进新的课堂。
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是这样导入的: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场景,我一边解说,一边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场景。粗犷雄浑,场面壮阔的画面,动力十足,表演起来人鼓合一,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如痴如醉。一幕幕摄人心魄的表演,再配与教师雄浑有力的解说词,使学生直观深刻地感受到安塞腰鼓的力量美和豪放美。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几乎所有学生的激情被调动起来。 通过借助教具,带给学生直观的形象,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使干巴巴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又营造优美的学习气氛。
四、背景介绍,辅助理解
大部分的课文都有其写作背景或写作缘由。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背景,教师在上课前应该把它介绍给学生,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
七年级下册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当时正是普法战争时期。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区。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普鲁士政府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只有先让学生了解这些,才能让学生理解作者花大量笔墨叙写“最后一课”的特殊意义,从中产生强烈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体会到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等法国人强烈的爱国情怀。若缺少这样的背景,《最后一课》的特殊意义,所蕴含的深沉情感都将在学生的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又如,在教授《桃花源记》时,就应先让学生了解: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却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黑暗,对外一味投降,内部生活荒淫,互相倾轧,所以,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在对污浊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陶渊明决定辞官归隐,从而创作出《桃花源记》。因此学习这篇课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虚构理想世界,引导学生了解那个时代。如果缺少背景介绍,学生只会陶醉于作者所虚构的理想社会。所以,上这篇课文之前,背景介绍是不可或缺的。
可见在许多作品中背景的介绍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向深层;否则,学生只能停留于肤浅的认识上,也就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导入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自身修养,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通过“导入语”这块磁石,吸引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参考文献:
[1]徐永平,主编.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出版社,2005.
[2]张吉武,主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于漪,主编.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全国中语会教师中心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