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电影《罗生门》为分析对象,以主题寓意为切入点进行浅析,就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意义提出了笔者的几点看法,以期为电影《罗生门》提供更多视角的思考。
【关键词】:罗生门;主题寓意
出自于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之手的《罗生门》拍摄于1950年,是日本乃至世界电影史上公认的十大最有价值的电影之一,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部经典佳作。它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且以“超前性”的哲学意蕴在当今社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罗生门》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一桩谋杀和强暴案件的四个当事人对案件真相的各自叙述所构成的故事本体,从而为观众揭露和探讨人的谎言与信任、人性的恶与善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三个方面的主题寓意是层层深入的关系,值得我们进一步对其剖析和解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人性的恶与善
恶自何处?答曰:恶自谎言,恶自心灵深处。从小我们就熟知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而电影《罗生门》却让我对这句话产生了一些疑问。人们通常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编造各种谎言,然后又用一百个谎言来圆这一个谎言,从而使事情的真相被扭曲、被模糊,我们永远不知道事情的本来面目是如何的。如果是善意的谎言那还说得过去,如果是恶意的谎言,那就是可怕的事情。恶意的谎言即是人性“恶”的体现。仔细想想,最可怕的并不是人言,而是人的心计。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里,周围充斥着猜忌和欺骗,那也就如同影片中的行脚僧所说“这个世界就成了地狱”。
回归到电影中,四个当事人出于为各自的名誉和利益考虑,竭力维护自己和美化自己,却隐藏了自己的弱点和过失,从而掩盖了事情的真相。实际贪色怯战强盗,把自己描述成英勇仗义的武士;心狠怕死的少妇,把自己描述成贞洁的烈女;懦弱无能的武士,把自己描述成大义凛然的英雄;就连唯一旁观的樵夫,也因为贪图小便宜而掩盖了真相。说到底他们都是软弱的人类,为了掩盖自己的弱点而编造了天大的谎言来让自己显得很伟大,用某种高尚来遮掩自身的粗俗和丑陋。正如电影中的杂役所说:“也许仁慈只是一种伪装,人类只想忘掉坏的东西,而去相信那些捏造的好的东西”,导演黑泽明借杂役之口赤裸裸地揭露和讽刺了人性本身的复杂和鄙陋。
善自何处?答曰:善自深省,善自心灵回归。电影《罗生门》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角色,即行脚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人道主义者的形象化身,善良而多愁善感,但面对人性的自私和恶习却显得软弱无力,除了哀叹没有任何意义的举动。自始至终,行脚僧的视点不断地变化,由开始相信人类到感到人类的可怕,从而到怀疑和不相信人,最终却又回归到相信人类。他在电影中一方面是作者自身想要表达的怀疑和迷惘的体现,另一方面其实扮演了一个时刻提醒观众进行道德判断和人性反思的角色。导演黑泽明借《罗生门》来表达利己思想、揭露人性鄙陋的最终目的在于提示人类有自私懦弱的一面,而并不是教唆人们互相猜忌和失去信任,在影片的结尾又借行脚僧之口道出“人类还是可以相信的”。无论怎样,这是导演的一个态度,是对人类的一种美好期望,即由恶到善的心灵回归。
2.客观真理是否存在
电影《罗生门》的经典之处更在于它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深层地探析客观真理是否存在的现实意义。很多观众以世俗的眼光去追求“罗生门”中所谓的事实真相,认为故事的真相只有一个,并想通过最终的真相给故事或人物加载某些道德上的评价,区分出恶与善、对与错、高贵与卑贱。然而,这一切完全是徒劳而无意义的,即便最后真相大白,凶手公布于众,那也只是故事戏剧化的结果,为了安慰观众的心罢了。因此,追求真相已经毫无意义,真相也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真相”都可能不是真的。
真理都是相对的,任何真理只是有限范围内的真理,没有绝对的、客观的真理。很多时候出于某种期望、某个目的,亦或是为了证明什么、急于得到答案,我们在追求客观真理的同时往往无意识或是有意识地加入了自己的某种主观意向和道德判断,这种主观的因素不经意间就会影响我们的前进方向,最终会影响我们得到的答案,即是真理,然而它其实已经夹杂了太多的主观性,那么你还会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吗?我们苦于追求事情的真相,而当我们最终发现真相时却意识到真相并不是真的,甚至真相不存在,这是多么得可怕。电影《罗生门》中,真正让人感到害怕的是事情的真相始终找不到,四个当事人的证词相互矛盾却都像是真的,究竟真相是什么,不得而知。
我们乐于讲述生活中身边发生的故事,但在讲述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个疑问,即我们每天发生的故事是否是真实可信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讲述客观真实就意味着要再现还原,而完全的还原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都会选择性地加入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判断而忽略掉主观判断中认为不重要的片段,这也就导致最终讲述出来的故事并不是客观真实的。如同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的一个游戏,第一个人想出一句话并耳语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再悄悄地传给第三个人,就这样连续地传下去,游戏的结果得知最后一个人听到的结果总是与第一个人的话语不相一致,即是这个道理。就像我们平时品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喜欢花茶亦或是忠爱于绿茶各不相同,然而给别人介绍时会习惯于说“乌龙茶很好喝”,其实我们这样说时就已经无意间把自己的主观判断加于客观真实之中而讲述给第三者了。因此,不得不说导演黑泽明是真正的电影大师,他借电影《罗生门》帮我们进入到对客观真理是否存在的问题的探讨之中,深入哲学,融入生活。
3.结尾的现实意义
电影《罗生门》整片下来都显得阴沉昏暗,唯独结尾弃婴的片段给影片加入了一抹亮色,虽然这仅仅很小的部分显得十分生硬、苍白无力,似乎有些说教的感觉,但却传达了作者的某种态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恶,的确是人性中的一部分,但也只是一部分。当影片中的行脚僧对人性逐渐失去了信任时,樵夫最终给了他一个可以依附的落脚点,也正如前文所说,电影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传达和教唆人们互相猜忌和失去信任,而是让人们认识到人性中的恶,从而重拾心灵原本的美。生活中人们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完全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价值取向,有时难免会成为电影中四个当事人的一角,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做出可贵的抉择,这才是《罗生门》想要传达给我们的真谛,在现实的生活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意义。因此,电影的结尾进一步强化了“人类时可以相信的”观点,这也正是导演黑泽明一贯的人文主义理念的流露。
不得不说导演黑泽明是真正的电影大师,《罗生门》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折服了所有观众,其传达的深刻哲理在当今社会仍具有一定的意义,这也奠定了它在世界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思辨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王蔚.善恶之间——对《罗生门》的结构主义解读[J].山东外语教学,2005,(1):94—96.
[2] 张奚瑜.近十年来电影《罗生门》研究述评,2009,(23):65—66.
【关键词】:罗生门;主题寓意
出自于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之手的《罗生门》拍摄于1950年,是日本乃至世界电影史上公认的十大最有价值的电影之一,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部经典佳作。它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且以“超前性”的哲学意蕴在当今社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罗生门》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一桩谋杀和强暴案件的四个当事人对案件真相的各自叙述所构成的故事本体,从而为观众揭露和探讨人的谎言与信任、人性的恶与善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三个方面的主题寓意是层层深入的关系,值得我们进一步对其剖析和解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人性的恶与善
恶自何处?答曰:恶自谎言,恶自心灵深处。从小我们就熟知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而电影《罗生门》却让我对这句话产生了一些疑问。人们通常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编造各种谎言,然后又用一百个谎言来圆这一个谎言,从而使事情的真相被扭曲、被模糊,我们永远不知道事情的本来面目是如何的。如果是善意的谎言那还说得过去,如果是恶意的谎言,那就是可怕的事情。恶意的谎言即是人性“恶”的体现。仔细想想,最可怕的并不是人言,而是人的心计。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里,周围充斥着猜忌和欺骗,那也就如同影片中的行脚僧所说“这个世界就成了地狱”。
回归到电影中,四个当事人出于为各自的名誉和利益考虑,竭力维护自己和美化自己,却隐藏了自己的弱点和过失,从而掩盖了事情的真相。实际贪色怯战强盗,把自己描述成英勇仗义的武士;心狠怕死的少妇,把自己描述成贞洁的烈女;懦弱无能的武士,把自己描述成大义凛然的英雄;就连唯一旁观的樵夫,也因为贪图小便宜而掩盖了真相。说到底他们都是软弱的人类,为了掩盖自己的弱点而编造了天大的谎言来让自己显得很伟大,用某种高尚来遮掩自身的粗俗和丑陋。正如电影中的杂役所说:“也许仁慈只是一种伪装,人类只想忘掉坏的东西,而去相信那些捏造的好的东西”,导演黑泽明借杂役之口赤裸裸地揭露和讽刺了人性本身的复杂和鄙陋。
善自何处?答曰:善自深省,善自心灵回归。电影《罗生门》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角色,即行脚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人道主义者的形象化身,善良而多愁善感,但面对人性的自私和恶习却显得软弱无力,除了哀叹没有任何意义的举动。自始至终,行脚僧的视点不断地变化,由开始相信人类到感到人类的可怕,从而到怀疑和不相信人,最终却又回归到相信人类。他在电影中一方面是作者自身想要表达的怀疑和迷惘的体现,另一方面其实扮演了一个时刻提醒观众进行道德判断和人性反思的角色。导演黑泽明借《罗生门》来表达利己思想、揭露人性鄙陋的最终目的在于提示人类有自私懦弱的一面,而并不是教唆人们互相猜忌和失去信任,在影片的结尾又借行脚僧之口道出“人类还是可以相信的”。无论怎样,这是导演的一个态度,是对人类的一种美好期望,即由恶到善的心灵回归。
2.客观真理是否存在
电影《罗生门》的经典之处更在于它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深层地探析客观真理是否存在的现实意义。很多观众以世俗的眼光去追求“罗生门”中所谓的事实真相,认为故事的真相只有一个,并想通过最终的真相给故事或人物加载某些道德上的评价,区分出恶与善、对与错、高贵与卑贱。然而,这一切完全是徒劳而无意义的,即便最后真相大白,凶手公布于众,那也只是故事戏剧化的结果,为了安慰观众的心罢了。因此,追求真相已经毫无意义,真相也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真相”都可能不是真的。
真理都是相对的,任何真理只是有限范围内的真理,没有绝对的、客观的真理。很多时候出于某种期望、某个目的,亦或是为了证明什么、急于得到答案,我们在追求客观真理的同时往往无意识或是有意识地加入了自己的某种主观意向和道德判断,这种主观的因素不经意间就会影响我们的前进方向,最终会影响我们得到的答案,即是真理,然而它其实已经夹杂了太多的主观性,那么你还会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吗?我们苦于追求事情的真相,而当我们最终发现真相时却意识到真相并不是真的,甚至真相不存在,这是多么得可怕。电影《罗生门》中,真正让人感到害怕的是事情的真相始终找不到,四个当事人的证词相互矛盾却都像是真的,究竟真相是什么,不得而知。
我们乐于讲述生活中身边发生的故事,但在讲述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个疑问,即我们每天发生的故事是否是真实可信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讲述客观真实就意味着要再现还原,而完全的还原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都会选择性地加入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判断而忽略掉主观判断中认为不重要的片段,这也就导致最终讲述出来的故事并不是客观真实的。如同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的一个游戏,第一个人想出一句话并耳语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再悄悄地传给第三个人,就这样连续地传下去,游戏的结果得知最后一个人听到的结果总是与第一个人的话语不相一致,即是这个道理。就像我们平时品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喜欢花茶亦或是忠爱于绿茶各不相同,然而给别人介绍时会习惯于说“乌龙茶很好喝”,其实我们这样说时就已经无意间把自己的主观判断加于客观真实之中而讲述给第三者了。因此,不得不说导演黑泽明是真正的电影大师,他借电影《罗生门》帮我们进入到对客观真理是否存在的问题的探讨之中,深入哲学,融入生活。
3.结尾的现实意义
电影《罗生门》整片下来都显得阴沉昏暗,唯独结尾弃婴的片段给影片加入了一抹亮色,虽然这仅仅很小的部分显得十分生硬、苍白无力,似乎有些说教的感觉,但却传达了作者的某种态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恶,的确是人性中的一部分,但也只是一部分。当影片中的行脚僧对人性逐渐失去了信任时,樵夫最终给了他一个可以依附的落脚点,也正如前文所说,电影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传达和教唆人们互相猜忌和失去信任,而是让人们认识到人性中的恶,从而重拾心灵原本的美。生活中人们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完全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价值取向,有时难免会成为电影中四个当事人的一角,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做出可贵的抉择,这才是《罗生门》想要传达给我们的真谛,在现实的生活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意义。因此,电影的结尾进一步强化了“人类时可以相信的”观点,这也正是导演黑泽明一贯的人文主义理念的流露。
不得不说导演黑泽明是真正的电影大师,《罗生门》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折服了所有观众,其传达的深刻哲理在当今社会仍具有一定的意义,这也奠定了它在世界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思辨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王蔚.善恶之间——对《罗生门》的结构主义解读[J].山东外语教学,2005,(1):94—96.
[2] 张奚瑜.近十年来电影《罗生门》研究述评,2009,(2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