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俄罗斯与中国在地理上互相接壤,两国關系友邻友好,然而俄罗斯与中国的民族性格却是大相径庭。本文将从地理,历史和宗教三方面阐述决定俄罗斯民族矛盾性性格特点的主要因素。并将其与中国的中庸之道进行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两国人民的生活。深入了解两国的性格特点对长远地发展中俄两国的友好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俄罗斯;民族性格;矛盾性;极端性;中庸之道
民族性格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民族性格通过各类型的民族文化表现出来是一个民族的魂灵。俄罗斯民族通常表现为性格上的双重性及矛盾性。时而勇敢剽悍,尚武善战;时而多愁善感,优柔寡断;时而热情慷慨,乐于助人;时而冷漠严肃,霸道吝啬。俄罗斯人性格矛盾摇摆,行事又往往十分激进,好走极端。这种矛盾的性格特点在其国徽“双头鹰”上面就能很好的体现出来。而与俄罗斯不同,中国人信奉中庸之道,行事讲究无偏无颇,适可而止。追求圆融贯通,太平和合的境界。究竟是哪些因素造就了如此不同的民族性格,使得在地理位置上如此相近的两国,民族性格却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呢?
1 影响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主要因素
造就俄罗斯极为特殊的双重性民族性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此将主要从地理因素、历史因素及宗教三方面进行着重分析。
1.1 地理与自然环境因素
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并地跨欧亚两大洲。幅员辽阔,人烟稀少。并且处于纬度较高的地段。致使俄罗斯一年中多半时间都较为寒冷。这些地理因素都对形成俄罗斯的民族性格起到了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辽阔的国土使俄罗斯人形成了无私慷慨,开朗大方的性格。土地的宽阔无际同时也赋予了俄罗斯民族宽广的胸怀。俄罗斯人通常真诚率直十分讲义气,行事直来直去,十分坦率并且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直截了当的性格特点一方面显得十分干净利落,行事不喜欢拐弯抹角拖泥带水。然而一方面显示了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比较单向、片面。性格急躁,不论什么事情都想马上解决。所以也造就了俄罗斯人激进、极端的性格。比如俄罗斯人的传统——决斗。俄罗斯的气候属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侯,虽然幅员辽阔整体变化却不大。半数土地有半年以上被冰雪覆盖着。所以俄罗斯也常常和寒冷联系在一起。常年恶劣的气候环境也使俄罗斯人形成了忍耐和坚毅的民族性格。然而由于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过于寒冷,导致每年的种植时间很短。这些又导致了俄罗斯人既勤劳又懒惰的性格特点。漫长严寒的冬季让他们无所事事,短促的种植季又要求他们在短促的时间里集中力量不停歇地大量劳动。所以俄罗斯的民族力也很强,十分团结。除此以外,俄罗斯横跨欧亚两洲,吸收兼并了东方和西方的文化,然而从另一方面这也使得俄罗斯成为了一个两方都不属于的国家。东西方不同的思想在此碰撞、对立又融合,使得俄罗斯一直徘徊在两者之间,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二重性性格。及热情又冷漠,既勇敢又蛮横。
1.2 历史因素
俄罗斯已经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它不断受到东方和西方的影响,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从公元988年基辅罗斯经历了“罗斯受洗”并接受先进的欧洲拜占廷文化。中世界的拜占庭同时吸收了罗马制度文化的多方面要素。在此影响下古罗斯将后来是拜占庭皇室徽记的双头鹰拿来作为其国徽,甚至后来到16世纪初,莫斯科公国称自己为“第三罗马”。然而1240年至1480年蒙古鞑靼人占领古罗斯并建立金帐汗国。在此时期,俄国被强迫接受蒙古文化。亚洲的文化因素在俄罗斯的发展上打下了深深地烙印。此外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国家的政权体制。这一段侵略的历史及后期农奴制的压迫也形成了俄罗斯人极度向往自由,反对专制的性格。如普希金在《致普柳斯科娃》中写到:“我只愿歌颂自由,只向自由奉献诗篇;我诞生到世间不是为用羞怯的竖琴讨取帝王的欢心。”在金账汗国的统治被推翻并建立罗曼诺夫王朝后,彼得一世提出改革,大举学习西方,引进西欧先进的启蒙思想和科学文化。俄罗斯再次开始了西化的历程。就这样在俄罗斯的历史发展中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融合这些使得俄罗斯在东西方之间不断摇摆,不断选择最终导致了其的矛盾的二重性性格特点。
1.3 宗教因素
长期以来,宗教意识统治并彻底影响着一个民族其他的社会文化意识。“俄罗斯民族,就其类型和精神结构而言,是个信仰宗教的民族。”宗教从古到今一直贯穿于俄罗斯社会发展的进程中:10世纪前,古罗斯人信奉多神教,他们相信神灵无所不在,种种自然现象都被奉为神明,受到顶礼膜拜。988年罗斯受洗,东正教被定为国教,成为俄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影响势力最大的一种宗教信仰。然而多神教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多神教时期形成的礼仪和俄罗斯风俗却早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一些多神教的信仰演变成基督教的教规,众神和基督教的圣人合二为一,如庇隆神和伊利亚,维列斯与圣弗拉西,莫克什和圣帕拉斯科瓦,库帕拉节变成了施洗约翰节,谢肉节的薄饼会让我们想起多神教时期的祖先对太阳的崇拜。同时东正教主张博爱、宽恕和忍耐,造就了俄罗斯人温顺善良的品质。但因缺乏理性,又容易陷入病态的献身狂热之中。东正教主张苦行主义的自我牺牲和人人得救的群体意识,造就了俄罗斯人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东正教主张普济众生和“救世”精神,使俄罗斯人产生一种民族主义的优越感和使命感。宗教意识是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养料和温床”。旧的多神教与新的东正教之间的冲突和吸收互相融合也是形成俄罗斯人矛盾性民族性格的一方面因素。
2 中国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即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思想。是由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它是中国文化的骨髓,它已经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中庸思想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尚书·周书》中载“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就是一种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中正不偏的政治哲学。“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这里指中庸是一个境界,很高的一个境界。同时中庸也是一种方法论。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指不偏颇,无偏袒,无过犹不及。朱熹解释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概括而言,中庸的即为中是一种常理。
中庸之道在中国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极深刻的影响。比如在中国,城市建筑讲究平衡、对称,比如古城西安和紫禁城。在中国的普遍美学是对称和中正。是最稳定、美丽的结构是有一条主轴,有并且相互对称的这样一个结构。中国人的处事方式也通常秉承中庸之道十分灵活变通在各种力量与利益中寻求平衡,最终达到大家都满意的“和”。而对于中国人的自身修养来说也十分讲究中庸。中国人通常追求内心的平衡与和谐。不论逆境或者顺境都力求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这与俄罗斯人常走极端的民族性格截然相反。在俄罗斯人的意识里“世界不是白的,就是黑的;不是黑的,就是白的。多彩的世界對俄罗斯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凡事都追求绝对,缺乏中间阶段,不了解相对的意义。“要么全有,要么一无所有”是他们为人处事的信条。
综上所诉,民族性格反映了民族文化的本质。俄罗斯独特的二重性格的形成受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长久的东西方渗透的历史和经历变更的宗教方面的因素所影响。而中国与其相反,受儒家孔子的“中庸”思想影响,凡事追求平衡与和谐,取“中”之道。加强对民族性格的了解有助于两国在各个领域间的交流及合作,对于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春.论地理因素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影响[J].西伯利亚研究,2013,(第5期).
[2]靳会新.俄罗斯民族性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1).
[3]Бердяев Н. А. Русская Идея: Основные Проблемы Русккой Мысли XIX Века и Начала XX Века. Судьба России, М., 2000.
[4]Мечковская Н. Б.Социальная Лингвистика, М., 2000.
[5]坚毅.正确理解孔子的“中庸之道”[J].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第3期).
[6]Меженков В. Русские: Итоки, Психология, Судьба, М., 2003.
【作者简介】
王茜莹(1989-),女,黑龙江省大庆市人,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语言系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对外俄语教学
俄罗斯与中国在地理上互相接壤,两国關系友邻友好,然而俄罗斯与中国的民族性格却是大相径庭。本文将从地理,历史和宗教三方面阐述决定俄罗斯民族矛盾性性格特点的主要因素。并将其与中国的中庸之道进行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两国人民的生活。深入了解两国的性格特点对长远地发展中俄两国的友好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俄罗斯;民族性格;矛盾性;极端性;中庸之道
民族性格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民族性格通过各类型的民族文化表现出来是一个民族的魂灵。俄罗斯民族通常表现为性格上的双重性及矛盾性。时而勇敢剽悍,尚武善战;时而多愁善感,优柔寡断;时而热情慷慨,乐于助人;时而冷漠严肃,霸道吝啬。俄罗斯人性格矛盾摇摆,行事又往往十分激进,好走极端。这种矛盾的性格特点在其国徽“双头鹰”上面就能很好的体现出来。而与俄罗斯不同,中国人信奉中庸之道,行事讲究无偏无颇,适可而止。追求圆融贯通,太平和合的境界。究竟是哪些因素造就了如此不同的民族性格,使得在地理位置上如此相近的两国,民族性格却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呢?
1 影响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主要因素
造就俄罗斯极为特殊的双重性民族性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此将主要从地理因素、历史因素及宗教三方面进行着重分析。
1.1 地理与自然环境因素
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并地跨欧亚两大洲。幅员辽阔,人烟稀少。并且处于纬度较高的地段。致使俄罗斯一年中多半时间都较为寒冷。这些地理因素都对形成俄罗斯的民族性格起到了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辽阔的国土使俄罗斯人形成了无私慷慨,开朗大方的性格。土地的宽阔无际同时也赋予了俄罗斯民族宽广的胸怀。俄罗斯人通常真诚率直十分讲义气,行事直来直去,十分坦率并且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直截了当的性格特点一方面显得十分干净利落,行事不喜欢拐弯抹角拖泥带水。然而一方面显示了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比较单向、片面。性格急躁,不论什么事情都想马上解决。所以也造就了俄罗斯人激进、极端的性格。比如俄罗斯人的传统——决斗。俄罗斯的气候属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侯,虽然幅员辽阔整体变化却不大。半数土地有半年以上被冰雪覆盖着。所以俄罗斯也常常和寒冷联系在一起。常年恶劣的气候环境也使俄罗斯人形成了忍耐和坚毅的民族性格。然而由于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过于寒冷,导致每年的种植时间很短。这些又导致了俄罗斯人既勤劳又懒惰的性格特点。漫长严寒的冬季让他们无所事事,短促的种植季又要求他们在短促的时间里集中力量不停歇地大量劳动。所以俄罗斯的民族力也很强,十分团结。除此以外,俄罗斯横跨欧亚两洲,吸收兼并了东方和西方的文化,然而从另一方面这也使得俄罗斯成为了一个两方都不属于的国家。东西方不同的思想在此碰撞、对立又融合,使得俄罗斯一直徘徊在两者之间,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二重性性格。及热情又冷漠,既勇敢又蛮横。
1.2 历史因素
俄罗斯已经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它不断受到东方和西方的影响,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从公元988年基辅罗斯经历了“罗斯受洗”并接受先进的欧洲拜占廷文化。中世界的拜占庭同时吸收了罗马制度文化的多方面要素。在此影响下古罗斯将后来是拜占庭皇室徽记的双头鹰拿来作为其国徽,甚至后来到16世纪初,莫斯科公国称自己为“第三罗马”。然而1240年至1480年蒙古鞑靼人占领古罗斯并建立金帐汗国。在此时期,俄国被强迫接受蒙古文化。亚洲的文化因素在俄罗斯的发展上打下了深深地烙印。此外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国家的政权体制。这一段侵略的历史及后期农奴制的压迫也形成了俄罗斯人极度向往自由,反对专制的性格。如普希金在《致普柳斯科娃》中写到:“我只愿歌颂自由,只向自由奉献诗篇;我诞生到世间不是为用羞怯的竖琴讨取帝王的欢心。”在金账汗国的统治被推翻并建立罗曼诺夫王朝后,彼得一世提出改革,大举学习西方,引进西欧先进的启蒙思想和科学文化。俄罗斯再次开始了西化的历程。就这样在俄罗斯的历史发展中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融合这些使得俄罗斯在东西方之间不断摇摆,不断选择最终导致了其的矛盾的二重性性格特点。
1.3 宗教因素
长期以来,宗教意识统治并彻底影响着一个民族其他的社会文化意识。“俄罗斯民族,就其类型和精神结构而言,是个信仰宗教的民族。”宗教从古到今一直贯穿于俄罗斯社会发展的进程中:10世纪前,古罗斯人信奉多神教,他们相信神灵无所不在,种种自然现象都被奉为神明,受到顶礼膜拜。988年罗斯受洗,东正教被定为国教,成为俄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影响势力最大的一种宗教信仰。然而多神教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多神教时期形成的礼仪和俄罗斯风俗却早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一些多神教的信仰演变成基督教的教规,众神和基督教的圣人合二为一,如庇隆神和伊利亚,维列斯与圣弗拉西,莫克什和圣帕拉斯科瓦,库帕拉节变成了施洗约翰节,谢肉节的薄饼会让我们想起多神教时期的祖先对太阳的崇拜。同时东正教主张博爱、宽恕和忍耐,造就了俄罗斯人温顺善良的品质。但因缺乏理性,又容易陷入病态的献身狂热之中。东正教主张苦行主义的自我牺牲和人人得救的群体意识,造就了俄罗斯人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东正教主张普济众生和“救世”精神,使俄罗斯人产生一种民族主义的优越感和使命感。宗教意识是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养料和温床”。旧的多神教与新的东正教之间的冲突和吸收互相融合也是形成俄罗斯人矛盾性民族性格的一方面因素。
2 中国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即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思想。是由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它是中国文化的骨髓,它已经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中庸思想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尚书·周书》中载“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就是一种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中正不偏的政治哲学。“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这里指中庸是一个境界,很高的一个境界。同时中庸也是一种方法论。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指不偏颇,无偏袒,无过犹不及。朱熹解释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概括而言,中庸的即为中是一种常理。
中庸之道在中国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极深刻的影响。比如在中国,城市建筑讲究平衡、对称,比如古城西安和紫禁城。在中国的普遍美学是对称和中正。是最稳定、美丽的结构是有一条主轴,有并且相互对称的这样一个结构。中国人的处事方式也通常秉承中庸之道十分灵活变通在各种力量与利益中寻求平衡,最终达到大家都满意的“和”。而对于中国人的自身修养来说也十分讲究中庸。中国人通常追求内心的平衡与和谐。不论逆境或者顺境都力求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这与俄罗斯人常走极端的民族性格截然相反。在俄罗斯人的意识里“世界不是白的,就是黑的;不是黑的,就是白的。多彩的世界對俄罗斯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凡事都追求绝对,缺乏中间阶段,不了解相对的意义。“要么全有,要么一无所有”是他们为人处事的信条。
综上所诉,民族性格反映了民族文化的本质。俄罗斯独特的二重性格的形成受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长久的东西方渗透的历史和经历变更的宗教方面的因素所影响。而中国与其相反,受儒家孔子的“中庸”思想影响,凡事追求平衡与和谐,取“中”之道。加强对民族性格的了解有助于两国在各个领域间的交流及合作,对于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春.论地理因素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影响[J].西伯利亚研究,2013,(第5期).
[2]靳会新.俄罗斯民族性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1).
[3]Бердяев Н. А. Русская Идея: Основные Проблемы Русккой Мысли XIX Века и Начала XX Века. Судьба России, М., 2000.
[4]Мечковская Н. Б.Социальная Лингвистика, М., 2000.
[5]坚毅.正确理解孔子的“中庸之道”[J].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第3期).
[6]Меженков В. Русские: Итоки, Психология, Судьба, М., 2003.
【作者简介】
王茜莹(1989-),女,黑龙江省大庆市人,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语言系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对外俄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