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教学活动中最热门不过的一词,本文结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分析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历史课本中——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贯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达到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课程标准;核心素养;中学历史;侵略战争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学科将课程目标设定为能够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进一步丰富课程目标的内容后又分为三大类,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时下,随着“核心素养”一词的兴起,各学科的教学也开始渗入这一观点。
2014年4月8日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四号文件中,五次提到“核心素养”,明确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要求“各级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1]关于历史学科的学科素养内涵定义,中国社科院的吴伟教授作出如下表述:“历史的学科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2]从这段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核心素养”虽是新提出的一词,却也是基于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意即历史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更是要培养他们的相关的学科素养,也就是课程标准中所说的“学会从不同视角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感情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转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一个不断适应学科的时代性发展和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的过程。
一、时间观念
本课依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讲课的时候,每一位老师都会按照时间的顺序去讲这四次战争的概况,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四场战争只是将大的时间节点依次排列,不能很好地向学生体现它的时间观念。时间是一个连续的概念,生硬地将清王朝被侵略时期分成四场独立的战争,这样的讲法之下,学生是不会主动将这四场战争串成一个连续时期。因此我想强调的是四场战争之间间隔的时间串联,即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如何过渡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件才致使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等等,只有将时间轴上的时间点尽可能多的展现,才能构成一个连续的时间段。这样的“时间轴”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了,我们想要强调的时间观念也就形成了。
二、空间观念
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以历史和地理为基础。[4]所以从学习历史的方法与技能角度来说,学生必须还要具备空间观念。本课的主要内容就是战争,讲解战争就免不了要看地图以识辨分析地区分布、战略要点等,所以分析地图的能力是“空间观念”的必备要素。再从历史学研究方法的角度来说,空间观念就是要有一种“整体史观”的意识。我们要认识、评判某一历史事件,断不可以只局限于我们国家这一单独的视角,而是要将整件事件置身于世界的大环境来看待、研究。
三、材料搜集、分析
著名的历史学家傅斯年曾经说过,历史学就是材料学。可见材料在历史研究中所占的分量。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我们必须通过文字材料的记载才能了解过去的事情。材料的搜集是一门史料学的功夫,教师要对史料学有一定的学习,这样在讲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时,可以辅之以有价值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历史问题。比如在将本课的甲午中日战争时,可以选择一段关于黄海海战的史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海海战的实况,知晓战争失败的内外原因。在用PPT向学生展示材料的时候,我们要严格的给出材料的来源、出处,不能随意的转来一段文字,要做到“无征不信”,这样学生也会受到正确的熏陶,养成严谨地引用材料的习惯。我们想要了解一段历史的时候,通常有两种渠道:一是看时人记载的文字材料,二是看今人研究的著作。材料的收集就来源于这两个方面。因而在教学之时,我们不妨在课前、课中向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以及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相关学者供他们参考。这样一来,日后学生如果想要研究某一历史事件,搜集起材料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四、理解历史(历史认识)
理解历史是学科素养中更高层次的要求,它是要让我们对历史人物、事件能够产生自我的认识,学会对历史的描述、分析并且总结。这与时空观念和材料收集密不可分,因为只有建立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才能够知道历史的前因后果、概况全貌。认识、理解了历史事件之后,才能有所感悟,作出合理的分析、总结。本课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李鸿章,多数学生在学习此课之前对他的印象,几乎就全然是一个“卖国贼”的负面形象,然知道了当时的时局环境,学生就会明白当时的境况之下仅凭李鸿章一人之力是无法扭转局面的,而所有的过去却都由他背负承担。学生真正理解历史之后,才能体会到李鸿章的悲哀,国家的问题、制度的问题,非一两个人所能解决。
五、价值观判断
历史学习中的价值观判断,就是要让学生有家国的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判断。但就结合本课侵略战争史的教学来说,除课标要求的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之外,更重要的不是去要求学生一味地铭记战争带来的耻辱,而是明白当时的我们为什么会失败,不要学习了这几场战争之后,只记住了课本上记录的割了多少地、赔了多少款,而是要记住当时我们和对方国家军事实力上的悬殊、思想上的政治上、文化上、经济上的差距,与其去纠结早已赔了的款,割了的地,不如去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才能对今天的中国有所启示,这也正是“以史为鉴”的意义,认识到历史上的我国与他国的差距,最后再将其转化为对民族国家的归属感和爱国的社会责任感,是我想倡导的学生应有的价值观判断。
总而言之,历史的教学不仅仅只为了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那么简单,而是希望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学科学习的方法和学科对他们个人素养的塑造产生作用,这才是我们提倡“核心素养”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华中:《基于实践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以普通高中为例》,《历史教学》2015年第17期,第33页
[2]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历史教学》2012年第11期,第6-7页
[3]金亚素:《顶层设计 微式实践——从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到教学关键问题》,《教学月刊·中学版》2015年第6期,第7页
[4] 金亚素:《顶层设计 微式实践——从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到教学关键问题》,《教学月刊·中学版》2015年第6期,第8页
【关键词】:课程标准;核心素养;中学历史;侵略战争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学科将课程目标设定为能够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进一步丰富课程目标的内容后又分为三大类,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时下,随着“核心素养”一词的兴起,各学科的教学也开始渗入这一观点。
2014年4月8日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四号文件中,五次提到“核心素养”,明确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要求“各级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1]关于历史学科的学科素养内涵定义,中国社科院的吴伟教授作出如下表述:“历史的学科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2]从这段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核心素养”虽是新提出的一词,却也是基于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意即历史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更是要培养他们的相关的学科素养,也就是课程标准中所说的“学会从不同视角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感情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转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一个不断适应学科的时代性发展和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的过程。
一、时间观念
本课依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讲课的时候,每一位老师都会按照时间的顺序去讲这四次战争的概况,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四场战争只是将大的时间节点依次排列,不能很好地向学生体现它的时间观念。时间是一个连续的概念,生硬地将清王朝被侵略时期分成四场独立的战争,这样的讲法之下,学生是不会主动将这四场战争串成一个连续时期。因此我想强调的是四场战争之间间隔的时间串联,即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如何过渡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件才致使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等等,只有将时间轴上的时间点尽可能多的展现,才能构成一个连续的时间段。这样的“时间轴”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了,我们想要强调的时间观念也就形成了。
二、空间观念
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以历史和地理为基础。[4]所以从学习历史的方法与技能角度来说,学生必须还要具备空间观念。本课的主要内容就是战争,讲解战争就免不了要看地图以识辨分析地区分布、战略要点等,所以分析地图的能力是“空间观念”的必备要素。再从历史学研究方法的角度来说,空间观念就是要有一种“整体史观”的意识。我们要认识、评判某一历史事件,断不可以只局限于我们国家这一单独的视角,而是要将整件事件置身于世界的大环境来看待、研究。
三、材料搜集、分析
著名的历史学家傅斯年曾经说过,历史学就是材料学。可见材料在历史研究中所占的分量。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我们必须通过文字材料的记载才能了解过去的事情。材料的搜集是一门史料学的功夫,教师要对史料学有一定的学习,这样在讲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时,可以辅之以有价值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历史问题。比如在将本课的甲午中日战争时,可以选择一段关于黄海海战的史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海海战的实况,知晓战争失败的内外原因。在用PPT向学生展示材料的时候,我们要严格的给出材料的来源、出处,不能随意的转来一段文字,要做到“无征不信”,这样学生也会受到正确的熏陶,养成严谨地引用材料的习惯。我们想要了解一段历史的时候,通常有两种渠道:一是看时人记载的文字材料,二是看今人研究的著作。材料的收集就来源于这两个方面。因而在教学之时,我们不妨在课前、课中向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以及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相关学者供他们参考。这样一来,日后学生如果想要研究某一历史事件,搜集起材料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四、理解历史(历史认识)
理解历史是学科素养中更高层次的要求,它是要让我们对历史人物、事件能够产生自我的认识,学会对历史的描述、分析并且总结。这与时空观念和材料收集密不可分,因为只有建立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才能够知道历史的前因后果、概况全貌。认识、理解了历史事件之后,才能有所感悟,作出合理的分析、总结。本课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李鸿章,多数学生在学习此课之前对他的印象,几乎就全然是一个“卖国贼”的负面形象,然知道了当时的时局环境,学生就会明白当时的境况之下仅凭李鸿章一人之力是无法扭转局面的,而所有的过去却都由他背负承担。学生真正理解历史之后,才能体会到李鸿章的悲哀,国家的问题、制度的问题,非一两个人所能解决。
五、价值观判断
历史学习中的价值观判断,就是要让学生有家国的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判断。但就结合本课侵略战争史的教学来说,除课标要求的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之外,更重要的不是去要求学生一味地铭记战争带来的耻辱,而是明白当时的我们为什么会失败,不要学习了这几场战争之后,只记住了课本上记录的割了多少地、赔了多少款,而是要记住当时我们和对方国家军事实力上的悬殊、思想上的政治上、文化上、经济上的差距,与其去纠结早已赔了的款,割了的地,不如去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才能对今天的中国有所启示,这也正是“以史为鉴”的意义,认识到历史上的我国与他国的差距,最后再将其转化为对民族国家的归属感和爱国的社会责任感,是我想倡导的学生应有的价值观判断。
总而言之,历史的教学不仅仅只为了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那么简单,而是希望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学科学习的方法和学科对他们个人素养的塑造产生作用,这才是我们提倡“核心素养”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华中:《基于实践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以普通高中为例》,《历史教学》2015年第17期,第33页
[2]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历史教学》2012年第11期,第6-7页
[3]金亚素:《顶层设计 微式实践——从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到教学关键问题》,《教学月刊·中学版》2015年第6期,第7页
[4] 金亚素:《顶层设计 微式实践——从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到教学关键问题》,《教学月刊·中学版》2015年第6期,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