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越南语中的同义重叠词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zhilin123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重叠词的现象在越南语中十分普遍。本文就由两个同义或近义成分构成的重叠词展开研究,根据构词成分不同的来源进行分类,阐述其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越南语;重叠词;汉越词;纯越词
  在越南语中,由两个同义或近义成分构成重叠词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构词的结构引起了一部分学者的关注,他们在描述重叠词的时候,都提到了这种结构。根据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或者根据各个成分的语义特点,这种结构的重叠词常被称为叠义词,完全式重叠词,混合式重叠词(LE DINH KHAN),结合式重叠词(NGUYEN THIEN GIAP)等等。
  在研究越南语以及给越南学生教授汉语的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这类重叠词数量虽然不多,但出现的频率很高。它们本身的结构特点和语义特点十分值得注意。
  不同学者根据不同标准对这类重叠词做出了不同的分类。越南范清嫦(PHAM THANH HANG)博士则是按照构成成分的不同来源,将这类重叠词分为3种类型,并对这三种类型进行了结构和语义特点的具体描述,我觉得受益匪浅,对重叠词有了进一步的较深刻的了解。
  因为重叠词除了同义重叠还有别的构成方式,比如反义重叠(例如:),为了在本文中不至于混淆,笔者将本文的叙述要点,也就是由两个同义或近义成分构成重叠词简称为同义重叠词。考虑到本文的读者为中国人,而该分类的最主要的依据是构词成分的来源,因此为了方便理解,在逐一介绍这三类同义重叠词前,我想先就越南语的构词成分进行一点简单的介绍。
  越南与中国有着十分深刻的渊源。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王朝就已经在今天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地区设立了郡县,名为交趾郡和日南郡。那时越南的上述地区,仍然处于史前时代,也就是说,尚未有文字的使用。成为西汉王朝的直接辖地之后,越南不仅接受了中原王朝的政治管制,也直接从中原“借”来了文字——汉字,从此才得已挤身进入使用的文明时代。
  由于这种渊源,使得越南今天的语言当中,外来词或借词(这里我们特指是从中文当中借用过去的借词,不涉及近现代从法语和英语当中借过去的借词,越南叫做“汉越”词)所占比例相当大,据不完全统计,汉越词在越南语中达到60%以上(也有学者支持80%)的比例。但是由于借用时间过于久远,,除了专门从事语言研究或者教学的学者们,一般人已经无法辨认出这些词语原来都是从中文当中借用过去的。与其对应的,越南本土产生的词汇,叫做“纯越”词,这些词汇大多是些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词语。这就使得越南语中,同一个事物或者同一个行为,会有可能出现汉越和纯越的两种表达方式。
  在现代的越南语中,这两类词语交叉使用,通过一定的规则,奇妙的融合在一起。但是,它们在交叉配合使用的过程当中,是有一些条件和规矩限制的,也就是说,很多情况下,汉越词和纯越词还是有差别的。下面我只简单介绍几条基本的准则:一、通常汉越词在更为正式的场合出现(书面语,外交辞令,书籍报刊等),纯越词则大量使用于口语和生活当中。例如:正式文本中或者新闻直播中,某某人说(特别是外交上)的“说”这个动词,只能使用汉越词“CHO RANG”。但生活中或文艺作品小说中,张三说的“说”却只能用“NOI”这个纯越词。二、汉越词多含有抽象的概念,纯越词则较为具体。例如:“生”这个动词,汉越词是SINH,纯越词是DE。SINH除了出生的意思,还有更多的引申义,比如生发等,但DE就只有生理上的生孩子的意思。 三、汉越词与纯越词一般在一个最简单的结构中(比如动宾、偏正词组)不能结合使用,也可以理解为在语用搭配上,汉越语素只能搭配汉越语素,纯越语素亦然,不可以进行混搭。例如:上面我们提到的开张这个词。两个词组都是动宾结构,第一个字都是动词“开”的意思,这里我们就绝对不能把KHAI TRUONG 和 MO CUA交换宾语,写成KHAI CUA 或MO TRUONG。然而,我一下要谈到的同义重叠词就不适用于这条准则。这个也说明,重叠词是一种很特殊的构词方式。
  下面我们来逐一看看同义重叠词的三种类型。
  第一类: 汉越词 + 汉越词的同义重叠词(简称汉汉同义重叠词)
  这类同义重叠词由两个词义相同或相近的汉越词叠加构成。这类词语常常是直接从汉语当中借用过来的,也就是说,汉语当中绝大多数有直接相对应的词语。例如:BAI TRU(排除),BINH LUAN(评论), CAN NGUYEN(根源), CHUYEN DI(转移), CO DON(孤单) ,CU TRU(居住), GIOI HA(界限)等等。它们只是发音已经变为越南语本地化发音,除此之外,词性、词义、用法等都与它们在中文当中一般无二。
  从语义关系上来看,这类重叠词的两个构成成分是同义或者近义。但它们又不是完全相同,每个成分都带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语义,以此可以互相补充。汉-汉同义重叠词与构成它们的单个成分相比,常常带有更概括的意思。
  具体分析汉-汉同义重叠词,它们一般有以下特点:
  1、从顺序来看,两个构成成分的顺序与汉语中基本是一致的。这也就是说,这类词是原模原样的从汉语当中借用过来,没有进行过改造的。例如:BINH LUAN(评论), CO DOC(孤独),KY QUAI(奇怪)等等。但是,也有极少数情况借用后,两个成分的顺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在汉语中表现为AB的成分,借用后成了BA。例如:越南语中的DI CHUYEN,按顺序直译为汉语是“移转”,但汉语中一般都说为“转移”。同理的还有,汉语中的减免,穷尽借用到越南语中,顺序成了MIEN GIAM“免减”和TAN CUNG “尽穷”。二是在汉语中表现为AB的成分,借用后成了AB 与BA都有的情况。例如:中文的生产一詞相当于越南语SAN SINH (产生)和SINH SAN(生产)。这样的词还有颠倒,歌颂,鬼怪等 。为何会发生这种颠倒的情况,具体原因还没有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但是,我们目前确实可知的是,这种情况极其少有。   2、從词义和语用上来看,汉-汉同义重叠词的词义和语用与它们在汉语中一般无异,但在越南语中表现得更为丰富。
  越南语中,除了极个别的,绝大多数构成重叠词的构词成分不具备独立活动的能力。这些极个别的成分,越南人在听和说的时候,并不会觉得很怪异。比如:
  例一:HO PHAN TOI TRUC CO QUAN VAO NGAY CHU NHAT NAY.
  译:他分(分配)我这个周日在单位值班。
  【若使用“分配”这个重叠词,显然句子更加合理】
  例二:CHUNG TOI KHONG BIET NO DI PHUONG NAO.
  译:我们不知道他去往何方。
  【中文虽然可以这样说,但意思是不知道他到哪儿去了,并无强调方向之意。但越南语原句的意思是,我们不知道他往哪个方向走了。因此,该句“方”如果用重叠词“方向”来替换,更为妥帖】
  各个具有独立活动能力的成分,当它们被当做一个独立的词一样来使用和被当做构词成分一样来使用时,在意义上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也正是两种形式都能同时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一些情况下,这两种形式可以互换,如下列例句A 和A’。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形式是不能互换的,因为词义不相同。
  例A:CHUNG TA CAN PHAI TUAN THU LUAT LE CHUNG TA DE RA.
  译:我们必须遵守我们提出的规则。
  例A’: CHUNG TA CAN PHAI TUAN THU LUAT CHUNG TA DE RA.
  译:我们必须遵守我们提出的规则。
  以上的例子证明,越南语中单字成词和同义重叠词有着它们各自的语义和语用范围,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互换使用的。
  第二类: 汉越词 + 纯越词的同义重叠词(简称汉-越同义重叠词)
  这类同义重叠词由词义相同或相近的一个汉越词和一个纯越词叠加构成。这类重叠词在同义重叠词中数量很多,它明白的反应了越南人民利用借用进来的外来词的进行创作的能力。
  在前文中,笔者有提到汉越词和纯越词的混合交叉使用规则,那就是单字汉越和单字纯越基本不能混搭使用。但是,汉-越同义重叠词是个例外。对汉-越同义重叠词的研究表明,纯越词对于越南人来说,具有对和它重叠在一起的那个汉越词释义的功能(大概由于最初很多越南人不熟悉汉越词的缘故,所以需要用本地词语稍作解释)。这类汉-越重叠词我们常见的有:AN LANH, BANG GIA, BINH LINH, CO XUA, DANH TIENG, DAN DAT, DI DOI, DUNG CHUA, DON LE, GIAM BOT, KY LA, KINH NE, LINH THIENG, MUU MEO等(第一个字为汉越词,第二个字为纯越词,这种形式较为多见。反过来,第一个字是纯越词,第二个字是汉越词也有,但数量不多。)
  汉-越同义重叠词它的构词成分当中的绝大多数汉越词是不具备独立活动的能力的,而纯越词的构词成分则基本都可以作为独立的词来使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构词成分的汉越词,有独立活动能力越来越强的趋势。这种趋势必将导致一个后果:会有多个不同形式的同义词存在(汉越重叠词,构成它们的构词成分独立成词的纯越词和汉越词)例如:BINH (汉越词,“兵”),LINH( 纯越词“士兵”),BINH LINH(汉越重叠词“士兵”)。这样的情况现在有很多,例如:DANH TIENG(名声), CO XUA(古旧)等。针对这种情况,亟待回答的问题是:这种现象是否违反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又是什么理由让它们得以同时存在,并且日愈普遍呢?
  如果对这种现象再看得仔细些,会发现:纯越词的活动能力最强,但是在很多正式的社交场合并不适用。(本文开篇笔者已介绍过纯越词和汉越词的部分区别,此处不赘述)。这些正式的,庄重的社交场合一般的习惯是使用汉-越同义重叠词。汉越词的活动能力是其中最弱的。当然,在少数情况下,这三种形式的词,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这三种形式的词差别,还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词语性质上。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含有汉越词构词成分的重叠词(汉越同义重叠词)常常带有抽象、概括的性质。而单字成词的纯越词则常表示具体的含义。与此对应的单字成词的汉越词也表示具体的含义,但是它们比起纯越词,性质要正式,庄重许多。通过下表,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这三种形式的词的差别。
  如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不同的使用语境和词语性质是这三种词能同时存在的主要原因?因为,即使是三种词可以互换使用的情况,根据具体的语境,最合适,最贴切的也只会有一个词而已。
  第三类: 纯越词 + 纯越词的同义重叠词(简称越-越同义重叠词)
  这类同义重叠词由两个词义相同或相近的纯越词叠加构成,这在越南语中是一种很有趣的构词法。这种构词法得到不少学者的注意。其中,外国学者L.THOMPSON 曾经说过:“在许多情况下,外国人认为只需使用单字成词(的纯越词)就能描述清楚所需要表达的意思,越南人偏偏要使用双音节词(重叠词)。有时,只是单纯的为了强调某个单字词的特殊的使用方法。但大部分时间,那个词是重叠词或者派生词。如:TOI VO NGAY RUNG TIM KIEM. 这里出现重叠词“TIM KIEM”的几率比单字词“KIEM” 似乎要高,越南人好像觉得“KIEM”所表达的意思还不够充分,完整。”
  确实,这类重叠词绝不是个别现象,我们可以列出一大堆这种构成方式的重叠词:BANG PHANG,DAU VET, DO BAN,DIEN KHUNG,GHEN TI,HON LAO,LOI LAI,MONG MUON,NGHEO TUNG,NHAM LAN,NHO BE,NHO CAY,NUI NON,OI BUC,PHAI MO,PHAI NHAT等。   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把它视作一种越南人的心理现象在语言上的体现,一种越南人的特殊喜好。越南语有一个特点,就是十分注意节奏或者说韵律。重叠词常给听的人带来一种十分悦耳,动听的感受。除此之外,造成这种现象当然应该还有别的原因。也许在接受汉语,在将汉语转译为越南语的过程当中,越南人受到了汉语的影响,一并接受了汉语当中同义重叠词的构词思维。如果我们细看越-越同义重叠词,由于构成它的成分是两个纯越词,那么我们在区别具有独立活动能力的两个单字成词的构词成分和该重叠词时,就不能用出现的语境来加以区分了。也许,只能用它们不同的语义性质来加以区分:重叠词常常具有概括、抽象的性质。语义性质不同,必然导致它们用法的差异:大多数情况,两个词当中,只有一个是最合适的。以上面L.THOMPSON提到的句子为例,来看看KIEM(找)和TIM KIEM(寻找)。重叠词TIM KIEM 除了可能因为越南人认为它听起来很有韵律感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表达的意义更为抽象、概括,因此在它之后并不一定要直接带有补语。但,同样的情况,如果换成单字成词的KIEM就显得十分怪异。因为,KIEM 所表示的意义比较具体,让人觉得必须有个直接的补语成分同时出现才完整。这种现象有点类似英语中的及物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这个例句中,如果在KIEM 后面加上任何一个补语,例如 CUI(柴火) ,然后置换TIM KIEM就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构。
  总的来说,越南语中的重叠词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它和词源,词语借用,词义转移等都有相关联系。所以,必须首先进行一些分类,然后逐一的对重叠词的构成、意义、使用语境等进行分析。这里我借用的NGUYEN THANH HANG博士的三类分法,是从构成重叠词的构词成分来源进行分类的。由于前文提到,越南语中60%以上的词语均源自汉语,所以,笔者觉得,这种分类方法有其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当然,这种分类也有其不足之处:由于越南语对汉语的借用发生年代过于久远(前汉时期),这些借用词已经很充分的被本地化了,以至于要区别开来哪些是纯越词,哪些是汉越词对于研究者本身都具有相当挑战。更不用说,普通百姓。因此,在对重叠词的研究学习中,应该综合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避免只依靠词源所造成的不全面性。
  结语
  越南语中的重叠词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它和词源,词语借用,词义转移等都有相关联系。因此,首先进行一些分类,然后逐一的对重叠词的构成、意义、使用语境等进行分析是很有效的研究方法。
  当然,由于分类标准的不同,我们看到的分类也会各不相同。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同,让我们能够从多视角、多维度了解到同一个事物。
  越南語中的重叠词使用频率高,分析其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更深的了解越南语。
  参考资料:
  [ 1 ] VIEN NGON NGU HOC, TU DIEN TIENG VIET,2002
  [ 2] PHAN VAN CAC,TU DIEN TU HAN VIET,2001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新时期文学来说,高晓声绝对是一个不能不说的存在,他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连推出了一系列极具分量的作品,更是塑造出了像“陈奂生”、“李顺大”这样一批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本文试图从人物心理、人物命运、人物环境、人物语言等方面来解析高晓声小说人物塑造的基本特征,以期更好地把握其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人物心理;人物命运;人物环境;人物语言  前言  在
期刊
【摘要】: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是一种以翻译目的为核心,同时兼顾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和译文读者多边关系的理论。它使翻译跳出“对等”,从翻译目的考虑翻译活动,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将翻译研究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此理论在面对词义空缺现象给翻译实践带来的难题时,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以《兄弟》高立希译本为例,简析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词义空缺现象翻译中的应用。并指出,灵活使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才是
期刊
【摘要】:新绛县古称绛州,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晋南盆地腹地,属运城市辖区,汾水东西穿境而过,是古时水旱码头,交通枢纽,至汉建州设府一千九百多年,现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繁花似锦的民间艺术之花,刺绣便是耀眼醒目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绛州;刺绣;保护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彩线(丝、绒、线),将设计好的图案在纺织品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图案或文字的一种传统手工技术。古
期刊
【摘要】:族谱作为一个家族物化的历史记忆,随着家族成员世代的更替而被不断续修整理。一个家族,不论其族谱形式如何变化,其编修的内容却始终承袭着原有的规则与方法,通过族谱的内容我们可以窥见多方面关于家庭组织的民俗文化。本文将以福建白鹤林氏2012年重修的族谱文本为例,浅析该族谱里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探究新时代背景下族谱对于世人的意义。  【关键词】:族谱;民俗文化;福建;林氏  引言  白鹤村现位于福建
期刊
【摘要】:《中庸》是儒家学说的精髓。《中庸》所讲的天道、人道、致中和、三达德、五达道、九经以及成己、成人、成物等等,都离不开一个“诚”字。这个“诚”字,重要到了“不诚无物”的地步。可以说“诚”是《中庸》的核心。  【关键词】:《中庸》;诚;儒家学说  《中庸》是儒家学说的精髓。《中庸》所讲的天道、人道、致中和、三达德、五达道、九经以及成己、成人、成物等等,都离不开一个“诚”字。这个“诚”字,重要到
期刊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vision people now, the public art in life landscape design more and more, almost everywhere. For example, big to city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我国在国际地位之间增加,国际学生也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了解学习中国文化,其中了解学习最多的就是汉字书法。诸多教育机构也逐渐开始创建汉字书法课程,满足国际学生对于中国文化学习的需求。高校汉字书法教学是高校在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鲜尝试,本文就将根据汉语国际传播背景下高校汉字书法教学分析,探索出高校汉字书法教学途径。  【关键词】:汉语国际传播;高校汉字书法教学  前言:书法
期刊
【摘要】:被字句属于被动句中的一种,被动句包括“被字句”、“让字句”、“叫字句”、“给字句”等。被字句中的“被”的性质有多种争论,主要有动词说、介词说、词缀说、标记说等。本文将“被”处理为被动范畴,可以弥补动词说和介词说的局限性,“被”作为功能范畴可以激发动词的移位,为动词选择论元,指派题元角色。“被”扩展的是CausP,Caus作为功能范畴可以引进各种参与者作致事,包括狭义致事、感事、工具、受事
期刊
【摘要】:网络新闻炒作是新闻报道策划的一种异化衍生物,对新闻报道策划具有很大的危害,极大的影响到媒体公信力、网络舆论环境、社会生态等等。本文通过分析近日热点新闻炒作事件来阐释网络新闻炒作现象的危害并浅谈如何正确制定新闻报道策划,应对网络新闻炒作现象。  【关键词】:新闻炒作现象;新闻报道策划;网络媒体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发掘已知,预测未来,制定和实施
期刊
【摘要】:本文以海盐县澉浦镇澉东村民俗文化展览馆为例,通过其丰富的展物直观地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海盐乃至浙北的农耕文化,使一个农村民俗展览馆发挥了非凡的民俗文化价值;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民俗文化研究的价值;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精神家园的共享价值。民俗展览馆的建设激发了广大村民的民俗文化意识,展览馆的建成则大大增强和提升了澉东村的民俗文化魅力和知名度。2013年正式入选“浙江美丽乡村”示范点。目前展
期刊